
油品储存知识.ppt
27页油品储存知识安全操作基本要求安全操作基本要求—入厂需知•1.新入厂员工必须进行厂、车间和班组三级安全 教育,操作工上岗前必须经培训合格,并取得上 岗作业许可证 •2.进入生产现场必须按规定着装,佩带好劳保用 品,禁止穿紧身裤、裙子、钉子鞋、高跟鞋、拖 鞋进入现场,上岗不准佩带耳环、项链、手镯等 装饰品,长发不准露出帽子外 •3.厂区严禁烟火,禁止吸烟;禁止在生产用炉、 热力管道及采暖设备上烘烤衣物和食物;禁止在 有毒有害岗位吃东西;禁止穿浸有易燃易爆液体 的工作服接近明火操作现场安全操作基本要求•4.发生火灾、爆炸、中毒等事故,应迅速汇报并 组织抢救,维护事故现场,其他岗位人员要坚守 岗位,做好事故后的配合处理,禁止擅离岗位 •5.操作工要认真执行操作规程和工艺标准,严格 遵守以安全责任制为中心的各项制度,精心调整 工艺,搞好设备维护;非本人专责的机、电、仪 设备,未经批准不得乱动 •6.生产现场禁止存放易燃、易爆物料和自聚物、 破布、油布等易燃物品;严禁随地排放易燃、易 爆和有毒物料,储罐排水要一人操作,一人监护 ,不得离开现场 •7.设备转运时禁止擦拭、拆卸、安装传动部件; 禁止拆除或损坏传动防护罩。
安全操作基本要求•8.拆除或变更安全联锁装置和安全防爆装置, 必须按规定办理审批手续 •9.停用的闲置设备必须用盲板与生产系统切断 •10.生产装置内进行用火作业、动土作业、高处 作业、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等特种作业时,必须 按规定办理作业许可证,所在区域生产岗位要 对作业条件进行确认 •11.生产岗位临时用电必须按规定办理用电手续 ,凡易燃、易爆区域的临时电线(电缆)不得 有破损裸露,并要采取防水和防机械损伤保护 措施 •12.压力表和储槽液位计(现场)应有控制上、 下限警戒线安全操作基本要求•13.利用氮气置换和压送物料时,禁止 将氮气管线与物料管线(设备)固定连 接,以防物料返窜如氮气系统;氮气用 完及时断开隔离 •14.岗位操作人员要按要求巡回检查, 如实准确地填写岗位记录;岗位异常现 象的处理必须给下一班书面交接清楚, 并一同到现场核实确认 •15.操作工应了解本装置或同类装置过 去发生的典型事故,清楚本装置、本岗 位操作的安全要点油品储存设备知识• 油品是储存石油及其产品的容器,是储运系统的主体之一 油罐种类繁多,形态不一,结构比较复杂 • 一.油品储存设备及其附件 • 目前油品储运系统应用最广泛的油罐是立式圆柱形罐,而在立 式圆柱形罐中应用最多的是拱顶罐、内浮罐和外浮顶罐。
这三种 油罐的罐基础、罐底和罐壁大体相同,区别在于罐顶及其附件 • 1)立式圆柱形罐 • 拱顶罐 • 拱顶罐由于具有容易施工、造价低、节省钢材等优点而得到 了广泛的应用它由带弧形的罐顶、圆筒形罐壁及平罐底组成 由于罐顶以下的气相空间大,油品的蒸发损耗会加大,所以,拱 顶罐不宜储存轻质油品和原油,适宜于储存柴油及蜡油、渣油、 润滑油、燃料油等挥发性较低的重质油品 • 容积过大时不仅是单位容积的钢耗量显著增加,而且因拱高过大 不利于降低油品蒸发损耗,根据技术经济分析,拱顶罐的最大合理容量为10000m3. • 外浮顶罐油品储存设备知识• 内浮顶罐 • 内浮顶罐是装有浮顶的拱顶罐它兼有拱顶罐防雨 、防尘和外浮顶罐降低蒸发损耗的优点,因而在油品 贮存厂中多用于储存航空汽油、汽油、溶剂油、甲醇 等品质较高的易挥发油品 • 在结构上不同于拱顶罐的特点是:在罐壁顶部开设 科若干罐壁通气孔;不同于外浮顶罐的特点是:因为 有拱顶,且容量一般不超过5000m3,所以不需要设 置抗风圈和加强圈 • 在油罐附件配置方面,与拱顶罐相比,去掉了罐顶 呼吸阀,代之以罐顶中心通气孔;取消了量油管;增 加了浮顶,罐壁上部增开了通气孔。
油品储存设备知识 • 2)油罐附件• 通用附件 • 量油孔:是为了人工检尺时测量油高、取样、测温 而设量的量油孔一般为铸铁的,为防止关闭孔盖 时撞击出火花,也为了增强孔盖的严密性,量油孔 盖上镶嵌有软金属(铜、铝、铅)、塑料或耐油橡 胶制成的垫圈量油孔内壁的一侧装有铝制或铜制 的导向槽,以便检尺时每次都从相同的位置下尺, 这样既可减少测量误差,又可防止下尺时钢卷尺与 孔壁摩擦产生火花 • 浮顶罐采用量油罐的形式,罐顶的安装同拱顶罐一 样,在量油孔下方焊接与其同管径的钢管,并在罐 底约1m处加以固定,管壁上有一定数量的开孔油品储存设备知识• 梯子:是为了方便上罐顶检尺、取样、测温等操作而设量的 • 加热器:用来对油品加热或保温,以提高或保持其流动性和适当 的粘度油罐加热器通常以蒸汽为热载体,采用间接加热方式 加热器距罐底的高度为200-600㎜,并根据蒸汽出入口位置保 持一定坡度,以利冷凝水排出 • 油罐测量仪表:一般包括液位测量仪表和温度测量仪表 • 切水阀:是为了排放罐底水分,以保证原料、成品质量而设置的 • 人孔:是为操作人员进出油罐检修、清罐而设置的人孔直径 600㎜,其安装高度为中心线距罐底板750㎜.每个罐配备的数 量及安装位置由其容积决定。
• 空气泡沫产生器:安装于油罐顶层圈板上用来产生空气泡沫的装 置每个储罐设备不少于2个,平时通过密封玻璃与油罐隔开, 一旦油罐发生火灾,经管线导入的泡沫液流经产生器时将空气吸 入,并与泡沫混合形成空气泡沫,冲破密封玻璃流入罐内覆 盖在油面上,窒息灭火 • 储存轻质油品拱顶罐专用附件油品储存设备知识 • 呼吸阀:是储存易燃液体的拱顶罐的专用设备,用来自 动控制油罐气体通道的启闭当油罐收油或受热膨胀, 罐内气体空间的压力增大而超过设计规定值(一般为1960Pa)时,出气阀自动开启,将罐内气体排出;当 油罐外发油品或温度降低油品冷缩,罐内气体压力降低而低于设定规定值(一般为-490Pa)时,则进气阀自 动开启,将空气吸入若进气阀盖过重或失修使进气阀 失灵,会造成油罐抽瘪事故的发生;若出气阀盖过轻, 控制压力降低,则会增大油品的损耗一般拱顶罐的设计压力为正压1960Pa,负压490Pa • 呼吸阀挡板:是一种安装于易挥发油品储罐呼吸阀接合 管下边的附件,用来减少油品的蒸发损耗 • 阻火器:是一种安装于轻油罐上,防止罐外明火向罐内 传播的防火安全设备阻火器应与呼吸阀配套使用它 串联安装于呼吸阀下方。
阻火器主要由壳体和滤器两部 分组成油品储存安全• 油品罐区内最容易发生的事故主要有三种:一 是火灾,爆炸事故,二是储罐抽瘪等设备事故,三 是人身中毒,人身伤害事故 •一)防火防爆 • 油品罐区最大的危险是火灾,爆炸事故油罐一 旦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容易产生连续性爆炸和喷溅 ,沸溢等,而且扑救困难,造成的后果和经济损失 严重 1.罐区杜绝明火 1)罐区明火是造成火灾爆炸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如罐区 内违章吸烟,违章动火或者电气,仪表防爆性能差, 清罐到倒出的硫化铁残渣等都是罐区明火的来源,所 以必须从根本上杜绝 2)罐区实行封闭管理,严格控制外来车辆进入罐区内,且 进入罐区的车辆必须有合格的防火帽油品储存安全3)加强罐区动火管理,按规定办理动火手续,落实好动火措 施,安排好监护人严禁无票动火,超范围动火 4)严禁携带火种进入罐区 2.严格控制油品加热温度1)油品液面距加热器不足150㎜或低于加热盘管时 ,应停止用加热器加温,以防油面表层的油气温 度过高,引起火灾爆炸 2)油品加热温度应根据工艺卡片严格控制,严禁 加温过高 3)重油加温时,应严格控制高限温度,以防突沸 油品储存安全3.防止静电打火• 静电是一种常见的带电现象,若静电能量以火花形式放出, 则可能成为火源,引起火灾爆炸事故。
例如,穿绝缘鞋的油品 工人在罐顶脱易带静电的服装时,人与罐顶电容为1*10-10 F,脱衣摩擦静电约3000V,所以工人在罐顶拖衣是危险动作,应 该避免.消除静电危害的直接措施就是控制静电产生和积累.因 此,操作中必须尽量采取措施,防止静电事故的发生. •1)必须控制油品流速及上罐检尺,取样时间,具体措施包括 a. 进行检尺采样检温等操作时,不得猛拉快提,上提速度不得大于 0.5m/s,下落速度不得大于1 m/s;不准使用两种不同材质(如 金属器具和尼龙绳索)的检尺,采样,测温工具进行作业;b.严格控 制油品流速,进入储罐的初流速度不得大于1 m/s,当入口管浸 没200mm以上时,可适当提高流速,但最高不得大于6 m/s;c. 油品进入储罐,必须静置一定时间后,方可进行检尺,测温,采样等 操作;浮顶罐在油品已接触浮顶后不受限制.油品储存安全 2)控制加(收)油方式,推广使用浮顶油罐,严禁从储罐上部收油 . 3)做好接地,减少静电积聚,具体包括:a.内,外浮顶罐应将浮顶 与罐体用截面积不少于25m㎡的软铜线作可靠的电气连接 ;b.静电接地电阻应定期测试,阻值应小于100欧姆,发现阻 值异常时,应慎重,仍异常应向上级安全部门汇报并进行检查 ,分析;为便于测试,接地线应制成可拆卸的连接方式;c.罐区 架空或埋地的金属管道的接地设施,应与罐区内的防静电,防 雷接地装置相连接. 4)其他防静电措施:a.上罐前要用手触摸扶梯,消除人身上 的静电; b.在易燃易爆危险区域,严禁穿戴化纤衣物,禁 用化纤织物布擦机泵,液化气钢瓶或容器,要穿防静电服 装和鞋;c.在管线上安装消静电器或采用静电缓和器添加 抗静电添加剂;d.消除杂质,油罐或管道内混有杂质时, 有类似粉体起电的作用,静电发生量将增大。
油中含水5% ,会使起电效应增大10-50倍油品储存安全 •4.防止雷击打火• 雷电是自然界的静电放电现象,雷电所产生的火花温度 之高可熔化金属,也是引起火灾爆炸事故的祸根防雷装 置是利用其高出被保护物的突出部位,把雷引向自身,然 后通过引下线和接地装置,把雷电泻入大地,以保护人身 或设备免受雷击 •1)当罐顶钢板厚度大于4mm且装有呼吸阀时,可不设防 雷装置,但油罐体必须做良好的接地,其接地点不应少于 两处;接地点沿油罐周长的间距,不宜大于30m其接地 装置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大于30欧姆 •2)当罐顶钢板厚度小于4㎜时,虽装有呼吸阀,也应在罐 顶装设避雷针,且避雷针与呼吸阀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3m ,保护范围高出呼吸阀不应小于2m油品储存安全 3)储罐的检尺口,通光孔在作业完后,要及时封 盖严实,防止油气由此逸出而造成事故 5.防止油罐跑、冒、滴、漏 • 油罐液位控制不好、罐底乃至罐壁腐蚀穿孔或开 裂以及阀门损坏、管线断裂等而造成油品的跑、冒 、滴、漏,如果遇有明火,就会酿成火灾甚至爆炸 事故的发生为此,在操作中应做到: •1)严格执行操作规程,认真进行巡回检查,做到 监控到位、巡线到位、避免想当然、猜测、经验主 义。
•2)油罐收油严禁超高,DCS的声光报警要确保好 用;系统发出报警时,必须到现场检查确认,严禁 随意消除报警、关闭报警、发现报警置之不理等现 象出现油品储存安全3)新罐收油要认真检查其切水阀是否关闭,排 污口、人孔是否封好,防止跑油;罐顶通光孔 、检尺口是否盖严实,防止油气逸出新罐出 次收油过程中,要适当增加现场检查次数 4)浮顶罐(含内浮顶罐)尽量避免浮盘“落床”操 作,防止油气由自动通风阀逸出 •6.防止电气火灾爆炸 • 电气方面形成的火源,一般指电气开关合闸、 断开时产生的火花电弧,或由于电气设备短路、过 载、接触不良或其他原因产生的电火花、电弧或危 险温度油品储存安全• 二)防止油罐抽瘪 • 储罐由于附件失灵或操作不当,就可能会造成抽 瘪事故的发生因而,在日常操作中必须做到: • 1)油罐的呼吸阀、阻火器等附件应定期检查校验, 确保使用灵敏、可靠 • 2)发油速度不能超过设计规定值 • 3)扫线专用罐或油罐检修蒸罐时,遇到突然降温天 气要采取适当措施,防止罐内蒸汽突然凝结形成负压 ,造成储罐罐壁凹陷 • 4)带氮封的储罐,在使用中氮气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