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政标准偏差.docx
28页表 3.1.8 开工前施工测量的允许偏差项 目 允许偏差平地 ±2 (mm)L水准测量高程闭合差山地 ±6 (mm)n导线测量方位角闭合差 40 (″)n开槽施工管道 1/1000导线测量相对闭合差其他方法施工管道 1/3000直接丈量测距的两次较差 1/5000注:1 L 为水准测量闭合线路的长度(km) ;2 n 为水准或导线测量的测站数开槽施工管道 主体结构 表 高程偏差检查数量工序 检查项目高程允许偏差(mm) 范围 点数检查方法土方 ±20沟槽开挖槽底石方 ±20,-20两井之间 3压力管道 ±30垫层无压管道混凝土基础、管座 平基0,-15压力管道 ±30管道基础土(砂及砂砾)基础无压管道 0,-15每个验收批每 10m测 1点且不少于 3点压力管道 ±30Di≤1000 无压管道 ±10压力管道 ±30管道敷设管底Di>1000 无压管道 ±15每节管 1点用水准仪测量桥管、沉管施工主体结构 表 高程偏差检查数量工序 检查项目 高程允许偏差范围 点数检查方法土 0,-300基槽底部石 0,-500压力管道 0,-200沉管基槽挖及管基处理整平后基础顶面 无压管道 0,-100每5~10m取一个断面1、基槽宽度不大于5m时测1点;2、基槽宽度大于 5m时测不少于 2点压力管道 0,-200沉管下沉铺设 管道无压管道 0,-100每 10m1、用回声测探仪、多波束仪、测探图检查;2、或用水准仪、经纬仪测量、钢尺量测定位标志,潜水员检查桥管管道安装 支架 顶面 ±5 每件 用水准仪测量压力管道 0,-200钢筋混凝土管沉放 管道无压管道 0,-100每 10m1点用水准仪、经纬仪、测探仪测量或全站仪测量表 4.6.3-1 刚性管道沟槽回填土压实度最低压实度(%) 检查数量序号项目 重型击实标准轻型击实标准范围 点数检查方法1 石灰土类垫层 93 95 100m管 侧 87 90胸腔部分管顶以上 500mm 87±2(轻型)其余部分≥90(轻型)或按设计要求2沟槽在路基范围外 农田或绿地范围表层 500mm范围内不宜压实,预留沉降量,表面平整管侧 87 90胸腔部分 管顶以上250mm87±2(轻型)快速路及主干路 95 98次干路 93 95≤800支路 90 92快速路及主干路 93 95次干路 90 92>800~1500支路 87 90由路槽底算起的深度范围快速路及主干路 87 90(mm) 次干路 87 903沟槽在路基范围内>1500支路 87 90两井之间或1000㎡每层每侧一组(每组 3点)用环刀法检查或采用现行国家标准《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 中其他方法注: 表中重型击实标准的压实度和轻型击实标准的压实度,分别以相应的标准击实试验求得的最大干密度为 100%。
表 4.6.3-2 柔性管道沟槽回填土压实度压实度 检查数量槽内部位(%)回填材料范围 点数检查方法管底基础 ≥90 ﹣ ﹣每管道基础管道有效支撑范围 ≥95中、粗砂100m管道两侧 ≥95管顶 管道两侧 ≥90以上500mm 管道上部85±2中、粗砂、碎石屑,最大粒径小于40mm的砂砾或符合要求的原土管顶 500~1000mm ≥90 原土回填两井之间或每1000㎡每层每侧一组(每组 3点)用环刀法检查或采用现行国家标准《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 中其他方法注:回填土的压实度,除设计要求用重型击实标准外,其他皆以轻型击实标准试验获得最大干密度为 100%不开槽施工管道主体结构 表 高程偏差检查数量工序 检查项目高程允许偏差 范围 点数检查方法压力管道 ±1/2倍 Di定向钻施工管道管道位置管道内底无压管道 ±20,-0每节管 不少于 1点用导向探测仪检查盾构后座管片 ±10 每环底部 1点工作井施工井底板 ±30 每座 4点用水准仪测量Di<1500 +30,-40顶进长度<300m Di≥1500 +40,-50用水准仪或水平仪测量300m≤顶进长度<1000m +60,-80顶管施工贯通后管道直线顶管顶进长度≥1000m +80,-100每节管浅埋暗挖管道土层开挖 ±30 每榀在盾尾内管片拼装成环 成环环底 ±100 每环输水管道 ±150管道贯通后 管底套管或管廊 ±100每 5环Di<1500 40夯管贯通后的管道 管道内底Di≥1500 60每节管1点钢格栅、钢架 安装 ±30mm 每榀 2点二次衬砌混凝土施工 +20,-30二次衬砌模板安装质量 拱部(设计标高加预留沉降量) ±10mm每 20m 1点用水准仪测量管道附属构筑物 表 高程偏差检查数量工序 检查项目 高程允许偏差范围 点数检查方法农田或绿地 20井口路面与道路规定一致1点Di≤1000 ±10开槽法 管道铺设 Di>1000 ±15Di<1500 10,-20井室不开槽法 管道铺设 Di≥1500 20,-402点管道支墩支撑面中心 15每座1点用水准仪测量表 6.3.12-2 路基压实度标准检验频率填挖类型路床顶面一下深度(cm)道路类别压实度(%)(重型击实)范围 点数检验方法城市快速路、主干路 ≥95次干路 ≥93挖方 0~30支路及其他小路 ≥90城市快速路、主干路 ≥95次干路 ≥930~80支路及其他小路 ≥90城市快速路、主干路 ≥93次干路 ≥90>80~150支路及其他小路 ≥90城市快速路、主干路 ≥90次干路 ≥90填方>150支路及其他小路 ≥871000㎡每层 3点环刀法、 灌水法或灌砂法表 6.8.1 土路基允许偏差检验频率项目 允许偏差范围(m) 点数检验方法路床纵断高程(mm)-20,+10 20 1 用水准仪测量路床中线偏位(mm) ≤30 100 2用经纬仪、钢尺量取最大值<9 19~15 2路床平整度(mm) ≤15 20路宽(m)>15 3用 3m直尺和塞尺连续量两尺,取较大值路床宽度(mm) 不小于设计值+ B 40 1 用钢尺量<9 29~15 4路床横坡 ±0.3%且不反坡 20路宽(m)>15 6用水准仪测量边坡 不陡于设计值 20 2 用坡度尺量,每侧 1点注: B为施工时必要的附加宽度表 6.8.2-1 挖石方路基允许偏差检验频率项目 允许偏差 范围(m)点数检验方法路床纵断高程(mm)+50,-100 20 1 用水准仪测量路床中线偏位(mm) ≤30 100 2用经纬仪、钢尺量取最大值路床宽度(mm) 不小于设计值+ B 40 1 用钢尺量边坡(%) 不陡于设计规定 20 2 用坡度尺量,每侧 1点注: B为施工时必要的附加宽度表 6.8.2-2 填石方路基允许偏差检验频率项目 允许偏差范围(m) 点数检验方法路床纵断高程(mm)-20,+10 20 1 用水准仪测量路床中线偏位(mm) ≤30 100 2用经纬仪、钢尺量取最大值<9 19~15 2路床平整度(mm) ≤20 20路宽(m)>15 3用 3m直尺和塞尺连续量两尺,取较大值路床宽度(mm) 不小于设计值+B 40 1 用钢尺量<9 29~15 4路床横坡 ±0.3%且不反坡 20路宽(m)>15 6用水准仪测量边坡 不陡于设计值 20 2 用坡度尺量,每侧 1点注: B为施工时必要的附加宽度表 6.8.3 路肩允许偏差检验频率项目 允许偏差 范围(m)点数检验方法宽度(mm) 不小于设计规定 40 2 用钢尺量,每侧 1点横坡 ±1%且不反坡 40 2 用水准仪测量,每侧 1点注:硬质路肩应结合所用材料, 按本规范第 7~11 章的有关规定,补充相应的检查项目表 6.8.4-1 砂垫层允许偏差检验频率项目 允许偏差 范围(m)点数检验方法宽度 不小于设计规定+ B 40 1 用钢尺量<9 29~15 4厚度 不小于设计规定 200路宽(m)>15 6用钢尺量注: B为必要的附加宽度表 6.8.4-2 土工合成材料铺设允许偏差检验频率项目 允许偏差范围(m) 点数检验方法<9 19~15 2下承面平整度(mm) ≤15 20路宽(m)>15 3用 3m直尺和塞尺连续量两尺,取较大值<9 29~15 4下承面拱度 ±1% 20路宽(m)>15 6用水准仪测量表 6.8.4-3 袋装砂井允许偏差检验频率项目 允许偏差范围 点数检验方法井间距(mm) ±150 两井间,用钢尺量砂井直径(mm) +10,0查施工记录井竖直度 ≤1.5% H 查施工记录砂井灌砂量 -5% G全部抽查 2%且不少于5处查施工记录注:H 为桩长或孔深,G 为灌砂量.表 6.8.4-4 塑料排水板设置允许偏差检验频率项目允许偏差 范围 点数检验方法板间距(mm) ±150两板间,用钢尺量板竖直度≤1.5%H全部抽查 2%且不少于 5处查施工记录注:H 为桩长或孔深表 6.8.4-5 砂桩允许偏差检验频率项目 允许偏差范围 点数检验方法桩距(mm) ±150桩径(mm) ≥设计值竖直度 ≤1.5% H全部抽查 2%且不少于 2根两桩间,用钢尺量,查施工记录注:H 为桩长或孔深表 6.8.4-6 碎石桩允许偏差检验频率项目 允许偏差范围 点数检验方法桩距(mm) ±150桩径(mm) ≥设计值全部抽查 2%且不少于 2两桩间,用钢尺量,查施工记录竖直度 ≤1.5% H 根注:H 为桩长或孔深表 6.8.4-7 粉喷桩允许偏差检验频率项目 允许偏差 范围点数检验方法强度(kPa)不小于设计值全部抽查 5%切取试样或无损检测桩距(mm) ±100桩径(mm) 不小于设计值竖直度 ≤1.5% H全部抽查 2%且不少于 2处两桩间,用钢尺量,查施工记录注:H 为桩长或孔深表 6.8.5 湿陷性黄土夯实质量检验标准检验频率项目 检验标准范围(m) 点数检验方法<9 29~15 4夯点累计夯沉量不小于试夯时确定夯沉量的95%路宽(m)>15 6查施工记录<9 29~15 4湿陷系数 符合设计要求200路宽(m)>15 6见注注:隔 7~10d,在设计有效加固深度内,每隔 50~100cm 取土样测定土的压实度、湿陷系数等指标表 7.8.1 石灰稳定土类基层及底基层允许偏差检验频率项目 允许偏差 范围(m)点数检验方法中线偏位(mm) ≤20 100m 1 用经纬仪测量基层 ±15纵断高层(mm) 底基层 ±20 20m 1用水准仪测量基层 ≤10 <9 19~15 2平整度(mm) 底基层 ≤15 20m路宽(m)>15 3用 3m直尺和塞尺连续量两尺,取较大值宽度(mm) 不小于设计规定+ B 40m 1 用钢尺量<9 29~154横坡 ±0.3%且不反坡 20m路宽(m)>15 6用水准仪测量厚度(mm) ±10 1000㎡ 2 用钢尺量表 7.8.3 级配砂砾及级配砾石基层和底基层允许偏差项目 允许偏差 检验频率 检验方法范围(m) 点数中线偏位(mm) ≤20 100m 1用经纬仪测量基层 ±15纵断高层(mm) 底基层 ±20 20m 1用水准仪测量<9 1基层 ≤109~15 2平整度(mm)底基层 ≤1520m路宽(m)>15 3用 3m直尺和塞尺连续量两尺,取较大值宽度(mm) 不小于设计规定+ B 40m 1 用钢尺量测<9 29~15 4横坡 ±0.3%且不反坡 20m路宽(m)>15 6用水准仪测量砂石 +20,-10厚度(mm)砾石 +20,-10%层厚 1000㎡ 1用钢尺量表 7.8.5 沥青碎石基层允许偏差检验频率项目 允许偏差范围(m) 点数检验方法中线偏位(mm) ≤20 100m 1用经纬仪测量纵断高层(mm) ±15 20m 1用水准仪测量<9 19~15 2平整度(mm) ≤10 20m路宽(m)>15 3用 3m直尺和塞尺连续量两尺,取较大值宽度(mm) 不小于设计规定+ B 40m 1 用钢尺量测<9 29~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