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德育故事初集第一册孝篇1-xiao.doc

49页
  • 卖家[上传人]:桔****
  • 文档编号:429407069
  • 上传时间:2022-11-1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04.52KB
  • / 4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德育故事》初集第一冊「孝篇」點選目錄虞舜耕田 仲由負米 閔損蘆衣 曾參養志 老萊斑衣郯子鹿乳 漢文嘗藥 郭巨埋兒 江革負母 蔡順拾椹薑詩出婦 黃香溫凊 董永賣身 丁蘭刻木 陸績懷橘孟宗哭竹 王裒泣墓 王祥剖冰 吳猛飽蚊 黔婁嘗糞壽昌棄官 庭堅滌穢 李忠辟震 實夫拜虎一、【虞舜耕田】虞舜大孝,竭力于田象鳥相助,孝感動天原文】虞舜,姓姚,名重華父瞽瞍頑,母握登賢而早喪後母嚚,弟象傲,常謀害舜舜孺慕號泣,如窮人之無所歸負罪引慝,孝感動天嘗耕於曆山,象爲之耕,鳥爲之耘帝堯聞之,妻以二女,曆試諸艱天下大治,因禪焉大舜心中只有父母,故不知其他,只求可得父母之歡心,故始終不見父母不是處人倫之變,至舜而極然能盡愛敬之誠,則至頑如瞍,尚能底豫允若,況頑不如瞍者乎注解】1. 虞:朝代名,在今山西2. 瞽瞍:時人以舜父雖有目,不能分別好惡,故稱之曰瞽瞍3. 頑:心不則德義之經爲頑,即無知無識而妄爲也4. 嚚:嚚音銀,口不道忠信之言爲嚚5. 孺慕:謂如孺子之慕父母,言其誠也6. 號泣:哭泣也,猶曰聲淚俱下7. 慝:惡之匿於心者,言己實侍奉無狀,不能得親歡也8. 堯:古帝名,帝嚳之子。

      初封于唐,故曰唐堯,又曰陶唐氏9. 二女:娥皇、女英也10. 底,致也豫,樂也允,信也若,順也白話解釋】虞代的舜帝,姓姚,名叫重華他的父親叫瞽瞍,沒有知識,又喜歡妄作妄爲他的生母名叫握登的很賢德,可是早已亡過了他的後母呢,口裏是不說忠信的言語的他的弟弟名叫象,性子又很傲慢他們常常想了計策,要謀害舜舜像孩子般的呼號哭泣,同窮苦的人沒有歸處一樣並且以爲父親、母親、弟弟的種種行爲,都是自己的侍奉不得法,所以不能夠得到爺娘的喜歡舜帝這樣的孝順行爲,終於感動了上天有一次,在曆山地方耕田,大象幫著他耕,飛鳥幫著他耘堯皇帝得知了,就把兩個女兒嫁給他,屢次用艱難的事情,去試驗舜帝,並不覺得怎麽樣後來天下很太平,堯帝就把皇帝位子讓給他了二、【仲由負米】子路盡力,負米奉親親沒仕楚,歎不及貧原文】周仲由,字子路家貧,常食藜藿之食,爲親負米百里之外親沒,南遊于楚,從車百乘,積粟萬鍾,累茵而坐,列鼎而食乃歎曰,雖欲食藜藿,爲親負米,不可得也孔子曰,由也事親,可謂生事盡力,死事盡思者也李文耕謂,事親之事,承顔日短,報德思長如仲氏子者,方樂負米之歡,旋抱銜恤之痛思藜藿而不得,列鍾鼎而徒然,子欲養而親不待,蓋千古有同慨也。

      爲子者幸而逮存,可不思孝養之及時也乎注解】1. 周:朝代名,姬姓,文王時三分天下有其二其後武王滅商,有天下,都鎬,在今陝西長安縣西南奄有中國黃河、揚子江兩流域,及遼寧西部之地至平王東遷,都洛陽2. 藜藿:皆野菜,貧人所食者3. 乘:輛也,謂一車四馬也4. 鍾:古量名,受六斛四鬥5. 累:增也、積累也6. 茵:音因,謂加於褥上者,猶今毯子也7. 列:陳設鼎:烹飪之器列鼎:謂盛饌也8. 承顔:謂得見也旋:俄頃之間9. 銜恤:丁父母憂也見《詩經·小雅·蓼莪》篇10. 養,下奉上也慨,感歎也逮,及也白話解釋】周朝時候,有個賢人,姓仲,名叫由,表字就叫子路他的家裏窮苦得很,天天所吃的都是些藜呀、藿呀,那一類不好的蔬菜因爲奉養爺娘的緣故,常常出去到百里以外,背了米回來給爺娘吃等到他的爺娘都去世了以後,他就往南方遊歷,遊到楚國地方,楚王就聘他做了官他跟隨的車騎有一百輛的多,他積聚的谷米,有一萬鍾的富坐的時候,便茵褥重疊,吃的時候,便鼎食滿前他就歎氣著說,我現在雖然富貴,但是要想像從前一樣吃著藜藿的蔬菜,仍舊到百里以外去背米來養爺娘,這世裏,斷斷不能夠再有這種日子了,叫我怎不傷心呢?孔子說道,仲由的服事爺娘,可以說是活著盡了力,死了盡著追思的了。

      三、【閔損蘆衣】孝哉閔子,衣蘆禦車感父救母,千古令譽原文】周閔損,字子騫早喪母,父娶後妻,生二子母惡損,所生子衣綿絮,而衣損以蘆花父令損禦車,體寒失靷,父察知之,欲逐後妻損啓父曰,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單父善其言而止,母亦感悔,視損如己子李文耕謂,閔子留母之語,淒然藹然,從肺腑中醞釀而出雖使鐵石人聞之,亦爲惻惻心動,何其天性之厚且純也卒之全母全弟全父,一家太和之氣,直從孝子一念懇惻中轉回,爲子者其三複之注解】1. 禦:執轡在車也長者乘車,恒以幼者爲之禦2. 靷:音引,系於車軸之革帶一端系於衡,以引車前行者也3. 啓父:謂開陳己意于父前也4. 視:即看待也藹:音靄,和氣也5. 醞釀:釀酒也,借喻之詞6. 太和:陰陽會合沖和之象,見《易經》白話解釋】周朝時候,有個孝子,姓閔名叫損的,表字叫做子騫生他的母親,早已亡過了,他的父親娶了一個後妻,生了兩個兒子那個後母很厭惡閔損,冬天的時候,給自己親生的兩個兒子,穿了棉呀、絮呀做的衣裳,給閔損穿的衣裳,裏面卻是裝著蘆花的有一次,他的父親叫閔損推車子出外可是因爲衣裳單薄,身體寒冷,一個不小心,不覺失掉了車上駕馬引軸的皮帶子他的父親起初很生氣,後來覺察了兒子是穿了蘆花緣故,便要趕出那個後妻。

      閔損卻對父親說,母親在此,無非我一個兒子受著寒冷,倘若母親去了,可憐三個兒子都要受著孤單了他的父親覺得閔損的說話不錯,也就罷了他的後母,從此也感悟懊悔了,以後看待閔損,就像自己親生的兒子一樣四、【曾參養志】曾子養志,請與有餘母齧其指,負薪歸廬原文】周曾參,字子輿,善養父志每食,必有酒肉,將徹,必請所與父嗜羊棗,既沒,參不忍食采薪山中,家有客至,母無措,齧指以悟之參忽心痛,負薪歸妻爲母蒸梨,不熟,出之過勝母,避其名不入學於孔子,而傳《孝經》李文耕謂,凡爲父母,未有不望其子之成立成立于功名者小,成立于道德者大爲子者欲學曾子之養志,必學曾子之志於道,悟徹一貫,三省其身不然,雖多備酒肉,曲承歡笑,異於徒養口腹幾何注解】1、 「善養父志」五句,見《孟子》2、 徹,去也羊棗,實小黑而圓3、 措,籌辦也齧,噬也4、 悟之:使之心領神會也,事見《闕裏志》5、 勝母:裏名,地疑在山東屬境6、 避其名:惡其名之害義也,見《子華子》7、 徹:達也,通也8、 一貫:一理貫通萬事也9、 三省:指以「忠、信、傳習」三者自省也白話解釋】周朝的曾參夫子,表字叫子輿他的奉養爺娘,和別人不同,最能夠養他父親母親的志向每逢吃飯的時候,必定有酒有肉。

      將要收去的時候,一定問過他父親,這個餘下來的酒肉,送給哪個他的父親生平喜歡吃那羊棗子,後來他的父親死了,曾參就終身不吃羊棗子了有一次,他在山裏砍柴,不料家裏忽然有客人來了他的母親因爲曾參不在家裏,又沒有錢可以備辦供客的東西,弄得沒有辦法,就用牙齒咬破自己的指頭,好叫曾參覺悟果然曾參在山裏,忽然心頭像小鹿撞的痛了一陣,就慌慌忙忙背了柴回到家裏來有一次,他的妻子替曾參的母親蒸一隻梨子,沒有蒸得熟透,曾參就把妻子趕出去,不要她做妻子了後來曾參走過勝母的地方,因爲這個地方的名稱不好,就不肯走進勝母的裏門曾參在孔夫子門下受學,孔夫子很看得起他,傳了他一部《孝經》,內容共總有十八章五、【老萊斑衣】老萊七十,戲彩娛親作嬰兒狀,爛漫天真原文】周老萊子,姓萊,佚其名,楚人,至孝,奉二親極其甘脆行年七十,言不稱老嘗著五彩斑斕之衣,爲嬰兒狀,戲舞於親側並在雙親前弄雛,欲親之喜又嘗取水上堂,詐跌臥地,作嬰兒啼,以娛親意李文耕曰,「恒言不稱老」一語,記禮者原自體貼入微得萊子之斑衣弄雛,乃發揮盡致矣以舜之孺慕,參之養志,合爲一人其真愛流溢處,令人神往不盡注解】1. 佚:失也2. 斑斕:文彩粲然之貌3. 弄,戲玩也。

      雛,小鳥也4. 娛:樂也,謂博親之歡心也5. 恒:常也,語見《禮記·曲禮》篇6. 溢:滿而流出也7. 神往:心神向往也白話解釋】周朝時候,有個老萊子,他姓萊,遺失了他的名字,只曉得他是楚國的人氏生性非常孝順,奉養他的父親母親,凡是吃的喝的,總是用著很甘甜很柔脆的物品,自然不必說了最難得他自己的年紀,也已經到了七十歲,但是他平常所說的話,總沒有一句說出自己的老字來,真合著《禮記》裏「父母在,恒言不稱老」的那句話了他又常常穿著了五色燦爛齊整的衣裳,故意裝作小孩子的形狀,在父親母親旁邊戲著舞著並且在雙親面前戲弄小鳥,做出孩兒頑耍的樣子,要博得爺娘的歡喜有時候又取了兩桶水挑到堂上來,故意跌倒在地上,連那兩桶水也倒翻下來,那衣服都弄得水淋淋的,他就做出小孩兒哇哇的啼哭聲音來他的父親母親,這時候哪里忍得住,便哈哈大笑,快活極了六、【郯子鹿乳】郯子親老,雙目皆瞽入鹿群中,爲取鹿乳原文】周郯子,魯人,史佚其名,天性至孝父母年老,俱患雙目,思食鹿乳而不得郯子順承親意,乃衣鹿皮,去之深山中,入鹿群之內,取鹿乳以供親獵者見而欲射之,郯子具以情告,乃得免王應照曰,孝子事親,必養其心志,而不徒養其口體鹿乳異味,因老人偶然思食,蒙皮入山,本一片誠孝之心。

      發爲機智,得乳歸奉,父母之心順,孝子之心安矣李文耕謂爲反哺至情,不亦然乎注解】1. 郯:音談,國名,少昊氏之後故城在今山東郯城縣西南2. 魯:國名,姬姓,侯爵,周武王封其弟周公旦于魯今自山東滋陽縣東南,及江蘇沛縣、安徽泗縣等,皆其地3. 衣,披服也去之,走往也4. 射,激矢及物也蒙,裹也5. 慈烏初生時,母哺之及長則反哺,故報親恩曰「反哺」白話解釋】周朝時候,有一個賢人,叫做郯子,是魯國裏的人,歷史上遺失了他的名字他的天性非常孝順,父親母親年紀老了,兩個人的眼珠子裏都有些病,所以心裏常常想吃鹿的乳,可是一時辦不到那郯子知道他的雙親有這個意思,他就打定主意,穿著了鹿皮的衣服,扮著鹿,走到深山裏,夾在群鹿的裏面,找些鹿的奶來,預備做醫治雙親眼睛的物品不料有幾個獵人見了他披著鹿皮,當他真個是只鹿,就左手拿著弓,右手抽著箭,想射中了這只鹿郯子便慌忙立起身來,趕忙盡情的告訴獵人道,我不是鹿,原來我是穿著鹿皮,到這裏找些鹿的奶乳,去醫治父親母親眼睛的,你千萬不要錯認我作鹿呀獵人聽到這話,方才曉到是個孝子,就放著弓箭不射了,於是郯子才得免了 七、【漢文嘗藥】漢孝文帝,母病在床三載侍疾,湯藥親嘗。

      原文】漢文帝,姓劉,名恒,高祖第三子也,初封於外爲代王生母薄太后,帝朝夕奉養無倦怠太后病三年之久,帝侍疾,目不交睫,衣不解帶所用湯藥,必先親嘗之而後進仁孝之名,聞於天下王應照謂,三年之病久矣,而帝之所以小心侍奉者,曆三年如一日,仁孝至矣夫太后役使滿前,文帝貴爲天子,以天下養,猶必躬盡子職況平人父母,非子媳誰爲服事乎事親之道,自盡其心而已注解】1. 漢:朝代名,高祖劉邦滅秦,有天下,都長安,即今陝西長安縣西北三十裏2. 代:在今河北省蔚縣東北3. 親嘗:口自嘗試也4. 夫,音扶役使,服役使令之人白話解釋】漢朝的文帝,姓劉,名字叫做恒,是漢高祖劉邦的第三個兒子他沒有做皇帝的時候,高祖已經封他在代州地方,所以又叫代王了他原來是庶出的,養身娘就是薄。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