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英语专业发展与学科设置.ppt
63页高校英语专业发展与学科设置仲伟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一、中国英语教育发展n我国的正规英语教学发端于两次鸦片战争之后,伴随“洋务运动”的兴起和清廷日益频繁的外交活动而诞生n其标志为1862年建立的我国第一所新式学校京师同文馆,创办时仅开设英文馆,招收10名学生一、中国英语教育发展n民国时期的高等院校大多设有英国文学系,或在外国文学系下设英文专业,主要培养外国文学教学和研究人才,专业教育偏重文学,课程多为英美小说、诗歌、散文、戏剧、欧洲文学史一类专业知识课,不单独开设听、说、读、写、译等专业技能课n新中国成立前夕,全国共有50余所高等院校开设英语专业 一、中国英语教育发展n从1978年到2008年的30年间,全国高校的本科英英语专业教学语专业教学点达900多个,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点220多个,外国语言文学博士点(包括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40余个英语专业在校生也大幅度增加,总数达到40多万从08年开始,每年的英语专业毕业生达12万人二、英语专业教学经历的几个阶段n1949-1979n(1)英语语言文学阶段n1979-2009n(2)英语语言学阶段n(3)复合型(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阶段n 英语 + 专业方向n(4)英语专业细分阶段n 2006年 翻译本科专业n 2007年 商务英语专业n2009-2039 ?原因分析n人才需求的变化n整体英语水平的提高n毕业生人数的增加n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结构性调整n人才培养趋向应用型、实践型三、英语学科拓展之一---MTInMTI-翻译硕士专业学位n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在2007年1月召开的第23次会议上以全票通过设立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 Master of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MTI)中国翻译学科建设的几个里程碑中国翻译学科建设的几个里程碑n1979年北京外国语大学联合国译训班的开设 n1987年南京首届全国研究生翻译理论研讨会及青岛首届全国翻译家论坛对“翻译学学科建设”的大讨论 n1993年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厦门大学与英国文化委员会合作 “高级口笔译项目”的设立 n1994年北京外国语大学等“翻译理论与实践”硕士研究生n1997年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成立内地的第一家翻译系 n2001年青岛翻译学学科建设研讨会的召开 n近几年来国内20多家大学以培养翻译专业人才为主要培养目标的翻译学院(系)的成立中国的翻译学学科建设在中国的翻译学学科建设在20042004年跨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年跨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这一年,上海外国语大学在获得了这一年,上海外国语大学在获得了““外国语言文外国语言文学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后,自主设置了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后,自主设置了““翻译学翻译学” ” 硕士、博士授权点。
上海外国语大学翻硕士、博士授权点上海外国语大学翻译学学位点的设置,译学学位点的设置,““标志着翻译学作为一门独标志着翻译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中国内地的高等教育体制中获得了立的学科,在中国内地的高等教育体制中获得了合法地位合法地位””n20062006年年n翻译本科专业在三所学校试办n20072007年年n翻译本科专业增加四所试办学校n广外增设翻译学硕士点、博士点nMTI MTI 的试办的试办n专业目录的调整 1、、 什么是专业学位?什么是专业学位?专业学位区别于一般意义上侧重理论、学术研究区别于一般意义上侧重理论、学术研究区别于一般意义上侧重理论、学术研究区别于一般意义上侧重理论、学术研究的研究生教育,的研究生教育,的研究生教育,的研究生教育,专业学位教育专业学位教育专业学位教育专业学位教育旨在针对旨在针对旨在针对旨在针对一定的职业背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一定的职业背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一定的职业背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一定的职业背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业人才专业人才专业人才专业人才 专业学位分为学士、硕士和博士三专业学位分为学士、硕士和博士三专业学位分为学士、硕士和博士三专业学位分为学士、硕士和博士三级,但大多只设置硕士一级。
级,但大多只设置硕士一级级,但大多只设置硕士一级级,但大多只设置硕士一级 专业学位1991年 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MBA)20079 20种专业硕士学位专业学位为具有职业背景的学位,为培养特定职业高层专门人才而设置2 2、、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n一、为适应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促进中外交流,培养高层次、应用型高级翻译专门人才,决定在我国设置翻译硕士专业学位n二、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的英文名称为“Master of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英文缩写为MTI2 2、、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n三、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为具有专业口笔译能力的高级翻译人才n四、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获得者应具有较强的语言运用能力、熟练的翻译技能和宽广的知识面,能够胜任不同专业领域所需的高级翻译工作2 2、、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n五、招生对象一般为学士学位获得者;鼓励非外语专业毕业生及有口笔译实践经验者报考n六、入学考试采用全国统考或联考、初试与复试相结合的办法。
n七、教学内容突出口笔译技能训练,重点培养学生的翻译实际操作能力,兼顾翻译理论素质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2 2、、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n八、教学采用课程研讨、模拟、实训等多种形式;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和教学资源;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教学的互动性;加强教学实践,学生在读期间必须完成一定数量的翻译实务n九、承担专业实践教学任务的教师必须具有丰富的口译或笔译实践经验2 2、、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n十、学位论文必须与翻译实践紧密结合,可采用翻译项目的研究报告、实验报告或研究论文等形式n十一、课程考试合格、完成规定的翻译实务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者,授予翻译硕士专业学位n十二、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由经国家批准的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授予n十三、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证书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统一印制 n3 3、关于、关于《《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的说明的说明n一、设置翻译硕士专业学位(一、设置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MTI)的必要)的必要性性n(一)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和国家对外文化、经济交流合作的迅速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翻译专门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
3 3、关于、关于《《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的说明的说明n(二)翻译的特殊性,决定了翻译人才培养具有特殊性n翻译是一门科学,是一种认知活动、一种技巧、一种艺术,是一种专业的交流工具翻译人才的思维模式与一般外语人才有着明显的差别,需要专门的职业技能培训过去往往把外语专业等同于翻译专业,把外语人才误认为翻译人才,忽视了翻译专业人才的专门性和特殊性懂外语,不等于是合格的翻译人才3 3、关于、关于《《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的说明的说明n(三)我国现行外语人才的培养模式偏重于学术训练,不利于高级翻译人才的培养n 翻译专门人才的培养与传统外语教学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方面有根本不同3 3、关于、关于《《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的说明的说明n1.教学目标外语教学目标主要培养学生的外语交际能力,训练学生听、说、读、写、译的语言技能这里的“译”在更大程度上是一种语言教学手段,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外语语法、词汇,或用来检查学生外语理解和表达水平,作为增强学生外语能力的一种手段,而不是目标。
n翻译教学目标则是建立在学生双语交际能力基础之上的职业翻译技能训练翻译教学从职业需求出发,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语言知识、百科知识(尤其是国际政治、经济、法律等)和翻译技能训练(包括翻译职业知识)3 3、关于、关于《《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的说明的说明n2.教学内容外语学习主要训练学生学习语音、语法、词法、句法等语言基本知识,基本不涉及语言的转换机制,而只是用单一语言去听说和表达这也就是为什么一个能讲外语的人,虽然能流利地用外语表达其本人的思想,但不一定能胜任翻译工作的原因n翻译教学则主要是训练学生借助语言知识、主题知识和百科知识对原语信息进行逻辑分析,并用另一种语言将理解的信息表达出来,这些专门训练包括:译前准备、笔记方法、分析方法、记忆方法、表达方法、术语库的建立等等双语转换机制还涉及到语言心理学、认知学、信息论、跨文化等多种学科4、试办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的条件n1.学科条件.学科条件n要求申报单位具有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点;或者具有英语语言文学或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二级学科博士点,并已开设翻译(翻译学、翻译理论与实践等)专业方向、有两届以上的硕士毕业生。
4、试办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的条件n2.师资条件.师资条件n(1)翻译硕士核心课程及重要必修课程均须配备2名以上专任教师授课,并且要具有较丰富的教学经验,其中教授和博士学位获得者须达到一定比例;n(2)翻译硕士核心课程及重要必修课程的任课教师中具有口译或笔译实践经验的比例不低于70%;笔译教师应承担过30万字以上的正式笔译任务,口译教师应担任20次以上的正式场合的连传同传任务;n(3)有一定数量的来自翻译实际部门的资深翻译工作者任兼职教师4、试办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的条件n3.教学条件.教学条件n(1)拥有现代化教学设备、较好的案例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环境具有一定数量和较高标准的专用教室,包括数字化语音实验室、同声传译实验室、计算机辅助翻译教学设备等能为翻译硕士学生提供使用校园网和计算机的条件,有供翻译硕士学生培训和自主学习的条件;n(2)拥有足够数量的翻译硕士专业图书资料和光盘检索资料图书资料室应有大量的语音学习和练习材料,包括各种会议的原始语音和书面材料、翻译工具书、翻译教材和翻译研究图书资料、各种翻译教学和应用软件如Trados翻译软件等;n(3)与翻译专业相关的实际部门有较密切的联系与合作,能供良好的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口笔译实践基地。
4、试办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的条件n4.教学组织.教学组织n(1)能够准确理解和把握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基本特点;n(2)建立较规范的教学管理制度;n(3)在教学组织、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等方面有能够保证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顺利实施的有效措施5、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的课程设置n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的课程与研究型学位课程的最大不同是实践性课程增大、理论研究型课程减少翻译硕士学位各培养点应该根据已有的学科、师资、教学资源等条件,决定其翻译硕士(MTI)的培养方向一般建议设立口译、笔译两个主要方向n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课程包括必修课与选修课,总学分不低于30分n1.1.必修课必修课: :n(1)公共必修课:n①政治理论 3分n②中国语言文化 3分n(2)专业必修课:n①翻译概论 2分n②交替传译 2分n③笔译理论与技巧 2分n(3)方向必修课:n①口译方向:n专题口译 4分n同声传译 4分n②笔译方向:n文学翻译 2分n非文学翻译 2分 n2.2.选修课(其中选修课(其中1-71-7至少选择两门):至少选择两门):n(1)第二外国语 2分n(2)中外翻译简史 2分n(3)翻译批评与赏析 2分n(4)跨文化交际 2分n(5)中外语言比较 2分n(6)文体概论 2分n(7)国际政治与经济 2分n(8)模拟会议传译 2分n(9)视 译 2分n(10)商务口译 2分n(11)法庭口译 2分n(12)外交口译 2分n(13)经贸翻译 2分n(14)法律翻译 2分n(15)科技翻译 2分n(16)传媒翻译 2分n(17)计算机辅助翻译 2分n(18)中国典籍外译 2分n3.3.实习实习 2 2分分n关于学位论文关于学位论文n学位论文写作时间一般为一个学期。
学位论文可以采用以下形式(学生任选一种):1.项目: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选择中外文本进行翻译,字数不少于10000字,并根据译文就翻译问题写出不少于5000字的研究报告;2.实验报告: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就口译或笔译的某个环节展开实验,并就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写出不少于10000字的实验报告;3.研究论文: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撰写翻译研究论文,字数不少于15000字(以上字数均以汉字计算)四、英语学科拓展之二:翻译本科专业n2006年设置:复旦、广外、河北师大n2009年19所高校试办1. 翻译专业培养目标: 高等学校翻译专业培养德才兼备的通用型翻译专业人才毕业生应具有扎实的双语基础、丰富的百科知识、较高的跨文化交际素养、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了解中外社会文化,熟悉翻译基础理论,掌握多种文体笔译技能和交替传译技能,能熟练运用翻译工具,了解翻译及其相关行业的运作流程,并具备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工作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毕业生能够胜任各种机构(部门)的实用类文本和一般难度科技文本的翻译、交替传译、涉外交际等工作2. 外语专业人才与翻译专业人才比较n1)翻译专业人才不仅需要精通两门语言,同时还需拥有广博的文化和百科知识以及相关的专业知识;n2)翻译专业人才需要掌握各种翻译技巧,进行大量的翻译实操,内化为译者/译员的自觉行为;n3)翻译专业人才需要具备清醒的译者角色意识、良好的职业道德、踏实进取的工作作风、自觉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处乱不惊的心理素质等;n n 外语专业人才外语专业人才≠≠专业翻译人才专业翻译人才3. 教学理念等方面的显著差异 教学性教学性质质区分点区分点教学翻教学翻译译专业专业翻翻译译培养目培养目标标培养合格的外语人才——外语专业培养合格的专业翻译人才——翻译专业学科定位学科定位语言学——应用语言学——外语教学翻译学——应用翻译学——翻译教学教学目的教学目的教学目的是通过翻译学外语。
翻译课是学习外语的辅助性课程或者是为学习外语服务的专业知识选修课教学目的是培养职业口笔译员教学内容主要为口笔译技能训练以及相关的翻译职业知识教教师师要求要求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语言运用能力要求教师拥有丰富的翻译实践经验教学体系教学体系封闭式(教师、学生),无偿开放式(市场、社会)有偿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注重语言转换的准确性,即译文和原文在语言含义上的对应;注重单一语言现象(字词、意群、句子)常常有句无章;注重结果而非过程(对完成文本的优劣进行点评);强调语言(语法)知识,偶尔也强调文化背景,不注重对相关学科和主题的认识注重翻译过程中信息传递的完整性和译文效果以及职业要求;注重篇章的整体效果;注重过程(思维短路、逻辑失控、似是而非等一切深层的翻译问题大都因不注重过程而成为顽症);强调相关知识(专业表述方法)和术语,有的学科翻译(如医学等)必须接受专业培训,注重培养译员/译者的翻译技能、翻译意识、翻译策略和翻译解决方案4. 教学指导思想 的差异教育教育类类型型侧侧重点重点异同异同翻翻译译方向或学方向或学术术性学位教育性学位教育翻翻译译本科、本科、硕硕士士专业专业学位教育学位教育((BTI,MTI)BTI,MTI)语语言要求言要求强调外语语言应用能力外语和母语应用能力并重交流目的交流目的用外语进行沟通交流在两种语言之间进行转换培养意培养意识识学术意识、读者意识市场/客户/服务意识+职业操守翻翻译标译标准准绝对忠实原文根据客户需求教学重点教学重点学术训练+翻译能力翻译能力+译者能力+服务能力翻翻译译技巧技巧教学重点,借此提高语言能力基础能力,借此培养译者能力指指导导思想思想重理论研究和方法训练重口笔译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训练训练方法方法阅读思考写作为主翻译实践为主,注重扩大专业知识面培养能力培养能力学习、研究能力和基本翻译能力口笔译实操+团队合作+翻译管理能力师资师资要求要求基本的翻译能力+较强的研究能力很强的口笔译实践能力5. 专业翻译人才的培养特色 顺顺序序翻翻译专业译专业人才培养的特人才培养的特色色主要主要训练训练的的时间时间1 1教学目标定位为培养翻译专业人才自始至终体现这一理念2 2打好两种语言基础,特别注重语言的应用集中于低年级教学中3 3强调双语转换能力和口笔译实操能力的培养从第二学年开始4 4注重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从第一学年开始5 5着重译者能力和职业道德意识的培养集中于高年级教学中6 6着力提升学生的理论认知能力集中于高年级教学中7 7重视培养学生掌握现代化的翻译工具集中于高年级教学中8 8注重翻译职业观及身心素质的培养集中于高年级教学中6. 翻译专业知识与技能结构 翻翻译译专专业业所所需需知知识识与与技技能能模模块块分分项项指指标标双双语语技能技能1.外语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1.外语听说读写技能、母语写作技能1.双语演讲与辩论技能1.语言学习与运用能力翻翻译译技能技能1.口笔译技能1.翻译理论相关知相关知识识1.所学语言国家概况1.跨文化交际能力1.语言学基本知识1.外国文学基本知识1.计算机与网络应用6. 职业道德与相关职业知识人文素养人文素养1.政治思想素养1.创新思维1.中外文化素养1.团队合作精神7. 三类教学的对象及其要求 入学外入学外语语要求要求教学重点教学重点培养目培养目标标翻翻译专业译专业本科教学本科教学外语语言能力已接近英语专业 四级要求的水平低年级强调双语应用能力培养,并开始融入翻译的基本理念进入翻译专业高级训练阶段继续深造成为职业翻译,或从事与翻译相关的各类语言文字工作外外语专业语专业高年高年级级翻翻译译方向教学方向教学外语语言能力较好,但需要经过1-2年的学习方能达到英语专业四级要求的水平。
高年级开始进行翻译技能的训练可以在外语为主的职业中承担两种语言为主的工作双学位双学位/ /双双专业专业中的中的翻翻译课译课程程达到了《大学英语课程要求》中描述的较高要求在提高外语应用能力的同时增加翻译技能训练可以承担需要两种语言并具有一定专业知识的工作8. 翻译专业本科阶段重点完成的训练 翻译专业本科教育双语应用能力双语转换能力相关专业知识相应人文素养9.专业翻译教学的原则n技能性原则n实践性原则n阶段性原则n理论性原则10.专业翻译人才培养的几个误区n1. 学外语等于做翻译n2. 学翻译等于掌握一切翻译技能n3. 学口译等于做同传n4. 学翻译一定是学外语出身n5. 双语沟通能力等于翻译能力五、英语学科拓展之三:商务英语专业的设置n2007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n2008年: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上海对外年: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上海对外贸易学院贸易学院n2009年:年: 西安外国语学院、上海财经大西安外国语学院、上海财经大学、扬州大学、黑龙江大学学、扬州大学、黑龙江大学1. 商务英语专业培养目标商务英语专业培养目标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基本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基本功、宽阔的国际视野、专门的国际商务知识与技能,功、宽阔的国际视野、专门的国际商务知识与技能,掌握经济学、管理学和法学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和掌握经济学、管理学和法学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具备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与较高的人文素养,理论,具备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与较高的人文素养,能在国际环境中熟练使用英语从事商务、经贸、管理、能在国际环境中熟练使用英语从事商务、经贸、管理、金融等工作的应用型商务英语专业人才。
金融等工作的应用型商务英语专业人才不同学校可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特点,设立不同的专不同学校可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特点,设立不同的专业方向(如国际贸易、国际商法、国际金融、国际商业方向(如国际贸易、国际商法、国际金融、国际商务、国际营销、电子商务、旅游等)务、国际营销、电子商务、旅游等)2. 商务英语人才知识与能力构成商务英语人才知识与能力构成专专业业知知识识与与能能力力模块模块分项指标分项指标语言知识与技能语言知识与技能1.1.语音、词汇、语法知识语音、词汇、语法知识2.2.听说读写技能听说读写技能3.3.口笔译技能口笔译技能4.4.语言交际技能语言交际技能5.5.语言学习策略语言学习策略商务知识与技能商务知识与技能1.1.经济学经济学2.2.管理学管理学3.3.法学法学( (国际商法国际商法) )4.4.商务技能商务技能跨文化交际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1.1.跨文化思维能力跨文化思维能力2.2.跨文化适应能力跨文化适应能力3.3.跨文化沟通能力跨文化沟通能力人文素养人文素养1.1.政治思想素养政治思想素养2.2.创新思维创新思维3.3.中外文化素养中外文化素养 3. 课程设置要求课程设置要求ü 4 4年的专业课总学时最少不低于年的专业课总学时最少不低于18001800学时(不包括学时(不包括公共必修课和公共选修课)公共必修课和公共选修课)ü各课程群开课时数的大体比例为:语言能力课程约各课程群开课时数的大体比例为:语言能力课程约占占50-60%50-60%,商务知识课程约占,商务知识课程约占20-30%20-30%,跨文化交际能,跨文化交际能力课程约占力课程约占10%10%,人文素养课程约占,人文素养课程约占5-10%5-10%,毕业论文,毕业论文(设计)与专业实习(设计)与专业实习15%15%,不计入总课时。
不计入总课时ü建议开设建议开设1212门核心课程(带门核心课程(带* *号)和若干选修课程号)和若干选修课程 3. 课程设置课程设置课课程程课程分类课程分类核心课程核心课程占专业占专业课比例课比例专专业业课课语言知识与技语言知识与技能能语言知识:语言知识:语言学语言学* *、其他、其他50-60%50-60%语言技能:语言技能:(商务)英语:综合(商务)英语:综合英语英语* *、听说、听说* *、阅读、阅读* *、写作、写作* *、、翻译翻译* *商务知识与技商务知识与技能能商务基础:商务基础:经济学导论经济学导论* *、管理、管理学导论学导论* *、国际商法导论、国际商法导论* *20-30%20-30%其他专业方向课程:金融、营销其他专业方向课程:金融、营销其他商务技能课程:其他商务技能课程:贸易实务、电贸易实务、电子商务子商务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 *、跨、跨文化交际实践文化交际实践* *、其他、其他5-10%5-10%人文素养人文素养英美文学通论英美文学通论* *、其他、其他5-10%5-10%专业实习专业实习/ /实践实践不低于不低于15%15%,,不入总课时不入总课时毕业论文(设毕业论文(设计)计)合计合计100%100% 4. 选修课程设置选修课程设置1 1)语言知识与技能课程群:)语言知识与技能课程群:高级商务英语、商务口译、商务经典选读、金融英语、高级商务英语、商务口译、商务经典选读、金融英语、法律英语等。
法律英语等2 2)) 商务知识与技能课程群:商务知识与技能课程群:工商导论、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实务、国际营销、国际工商导论、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实务、国际营销、国际金融、电子商务、会计学、统计学、创业与创新等金融、电子商务、会计学、统计学、创业与创新等3 3)) 跨文化交际课程群:跨文化交际课程群:国际商务谈判、英语演讲、商务沟通、国际商务礼仪、国际商务谈判、英语演讲、商务沟通、国际商务礼仪、国际商务文化、企业文化、商业伦理等国际商务文化、企业文化、商业伦理等4 4)) 人文素养课程群:人文素养课程群:欧美文化概论、欧美戏剧鉴赏、中国文化概要(英)等欧美文化概论、欧美戏剧鉴赏、中国文化概要(英)等 5. 商务知识标准商务知识标准八级八级了解与掌握经济学相关的知识,了解与掌握经济学相关的知识,如: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外部性、公共物品与如: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外部性、公共物品与公共选择、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公共选择、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决定理论、通货膨胀和失业、宏观经济政策;价格理论、消通货膨胀和失业、宏观经济政策;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市场理论费者行为理论、市场理论。
了解与掌握国际企业管理有关的知识,了解与掌握国际企业管理有关的知识,如:经营环境、人力资源管理、财务与税务管理、如:经营环境、人力资源管理、财务与税务管理、跨文化管理、社会责任;组织结构、经营模式与跨文化管理、社会责任;组织结构、经营模式与战略管理、市场营销战略管理、市场营销 5. 商务知识标准商务知识标准八级八级了解与掌握国际商法有关的知识,了解与掌握国际商法有关的知识,如: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的形成、结构及其特点、合如: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的形成、结构及其特点、合同法、国际货物买卖法、产品责任法、代理法、商事同法、国际货物买卖法、产品责任法、代理法、商事组织法、票据法、工业产权与国际技术贸易法、国际组织法、票据法、工业产权与国际技术贸易法、国际货物运输法、海上保险法、国际商事仲裁货物运输法、海上保险法、国际商事仲裁了解与掌握国际贸易有关的知识,了解与掌握国际贸易有关的知识,如:国际贸易基本理论、国际贸易政策、经济全球如:国际贸易基本理论、国际贸易政策、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WTOWTO规则与实践、国际贸易规则与实践、国际贸易实务与惯例实务与惯例了解与掌握国际金融有关的知识,了解与掌握国际金融有关的知识,如:国际收支、国际储备、金融市场、国际融资、如:国际收支、国际储备、金融市场、国际融资、国际资本流动、国际货币体系、国际金融组织、外国际资本流动、国际货币体系、国际金融组织、外汇与汇率。
汇与汇率6. 6. 教学原则教学原则1 1)语言能力与商务知识的关系)语言能力与商务知识的关系2 2)语言能力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关系)语言能力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关系3) 3) 课堂教学与自主学习的关系课堂教学与自主学习的关系4 4)专业素质与人文素养的关系)专业素质与人文素养的关系5 5)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6 6)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信息技术的关系)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信息技术的关系7. 7. 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与手段 (1) (1) 任务教学法任务教学法 (2) (2) 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 (3) (3) 模拟教学法 模拟教学法 (4) (4) 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 (5) (5) 探究教学法探究教学法((6 6)多媒体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 8.8.考试要求考试要求n课程考试用英语课程考试用英语n应参加全国英语专业四级、八级考试和口试应参加全国英语专业四级、八级考试和口试n逐步过渡到参加商务英语专业四、八级考试逐步过渡到参加商务英语专业四、八级考试以及口试以及口试9.9.毕业论文毕业论文n毕业论文(设计)用英语撰写,长度为毕业论文(设计)用英语撰写,长度为4000-5,0004000-5,000词左右,要求选题有价值、思路词左右,要求选题有价值、思路清晰、内容充实、文字通顺,并有一定的独清晰、内容充实、文字通顺,并有一定的独立见解。
立见解n商务英语专业应加大毕业设计的比重,鼓励商务英语专业应加大毕业设计的比重,鼓励学生采用商务报告(市场调研报告、商业计学生采用商务报告(市场调研报告、商业计划书、营销方案等)多种形式,划书、营销方案等)多种形式,长度与毕业长度与毕业论文长度大体相等,用英文写作评分时除论文长度大体相等,用英文写作评分时除了考虑语言质量和格式外,还应把创新思维了考虑语言质量和格式外,还应把创新思维和应用价值作为重要依据和应用价值作为重要依据10.10.实践教学实践教学n实验教学实验教学n专业实习专业实习n商务方案设计商务方案设计n学术活动学术活动n社会实践等社会实践等 六、英语学科的发展六、英语学科的发展英语专业英语专业 翻译翻译 语言文学语言文学 商务英语商务英语1919所所 900900余所余所 7 7所所• 对教学理念的挑战(语言文学)对教学理念的挑战(语言文学)• 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挑战(研究型)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挑战(研究型)• 对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挑战(非就业导向)对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挑战(非就业导向)• 对教师队伍建设的挑战(复合型短缺)对教师队伍建设的挑战(复合型短缺)• 对教学管理模式的挑战(语言对教学管理模式的挑战(语言+ +专业)专业)英语专业面临的挑战英语专业面临的挑战nDavid Graddol, English Next (《《英语走向英语走向何方何方》》):):n 全球化导致英语强势地位下降,全球化导致英语强势地位下降, 英语由外英语由外语变为中介语,教学模式随之变化。
英语已语变为中介语,教学模式随之变化英语已经不再是一门学科,而转变为一种必备的语经不再是一门学科,而转变为一种必备的语言技能 六、英语学科的发展n研究生教育: 结构性调整 n本科教育: 应用型人才培养n“质量工程” (课程建设、教材、教学团队、特色专业、教学成果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