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节肢动物门课件.ppt
48页第十章 节肢动物门第一节 节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一.身体分部,附肢分节: 二.外骨骼和肌肉:1.外骨骼:① 概念:由外胚层分化而成,分布在体表的,不能随身体生长而生长的坚硬体壁,叫外骨骼② 结构:③ 功能:A.保护;B.防止水分蒸发;C.形成内部突起,供肌肉附着2.肌肉:横纹肌3.蜕蜕皮: 三.体腔和血循环:1.体腔: 混合体腔,又称血腔2.血循环:开管式循环 向前流 血腔(头部) 血管 心脏(消化管背方)向后流 心孔四.呼吸系统: 体壁向外突出形成——鳃、书鳃;体壁向内突出形成——气管、书肺(书鳃内陷而成);A.体表呼吸:少数简单节肢动物,如剑水蚤,蚜虫,恙螨B.鳃 呼 吸:水生种类; C.气管呼吸:陆生种类;D.书肺呼吸:蛛形纲特殊结构;E.书鳃书鳃 呼吸:一些水生种类类,如鲎鲎五.消化系统:前后肠有几丁质骨骼,中肠为消化和吸收的主要部位 六.排泄系统 颚 腺: 甲壳纲触角腺(绿腺 ):甲壳纲基节腺: 蛛形纲 肾 腺: 原气管纲 马氏管: 昆虫或蜘蛛。
马氏管:位于中后肠交界处,肠管壁向血腔突出的一些盲管,它从血液中收集代谢废物,排入后肠;再把多余水分重新吸收到体内,剩余的尿酸随粪排出 七.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无脊椎动物:心脏在消化道背面,N链在消化道腹面;脊 椎 动物:心脏在消化道腹面,N链在消化道背面; 八.生殖和发育:第二节 节肢动物门的分类一.有爪纲:(原气管亚纲) 代表动物 —— 栉蚕头 部:触角、单眼、大颚、口乳突;躯干部:不分节,有环纹、小刺、小突;有排列不规则的气孔;附肢不分节,有爪、肾孔等与环节动物的相似点:① 排泄器官按节排列;② 无外骨骼,有皮肌囊;③ 躯干,附肢无关节,不分节与节肢动物的相似点:① 有由附肢变成的大颚;② 有混合体腔;③ 心脏管状,有心孔;④ 气管呼吸;⑤ 附肢具爪 二.三叶虫纲: 头:由4~5节愈合成,1对触角,1对复眼,4对附肢;胸:每节一对附肢; 尾:(腹)除最后1节外,每节1对附肢;亲缘关系:A.出现早,附肢分化少,是节肢动物的原始种类;B.有刚毛,似环节动物多毛纲;C.和甲壳纲(头甲动物)的附肢一样有七节;D.和肢口纲纲幼虫相似先有头头尾,再有胸部,尾部更老些) 三.甲壳纲:代表动物——克氏原螯虾(螯虾或蝲蛄)。
一).外部形态:1.身体分部和分节:共21节头胸部:头(6节),胸(8节)腹 部:(7节) 2.外骨骼: 头胸部:头胸甲(背板,侧板),内为鳃室,有鳃;腹 部:背板,侧板,腹板 3.额剑和复眼:额剑:头胸甲向前突出的结构,扁着向前,防御武器复眼:1对对,具眼柄,便于观观察四周 虾 足4.附肢: 头部:6节 5对附肢胸部:8节 8对附肢 共19对附肢腹部:7节 6对附肢① 头部:(5对)A.第一对:小触角(第一触角)较短,额剑下方B.第二对:大触角(第二触角)长大,眼柄下方C.第三对:大颚坚硬,边缘有齿,为咀嚼器官D.第四对:第一小颚小片状,内缘有刺,抱握食物和感觉E.第五对:第二小颚片状,内缘有刺,颚舟片可激动水流 肢 鳃:(边鳃)胸肢基节上发出的分肢 足 鳃:附肢基部的突起 关节鳃:(节鳃)附肢与身体相接处的突起 胸 鳃:(侧鳃)体壁的突起 前三对 (颚足)后五对 (步足)② 胸部:(8对)第 一 对:足鳃一对,关节鳃二对第 二 对:足鳃一对,关节鳃二对 第 三 对:足鳃一对,关节鳃二对 第 四 对:足鳃一对,关节鳃二对第 五 对:无鳃,♂有生殖腺开口第一颚足:薄片状,可激动水流 第二颚足:足鳃一对,关节鳃一对 第三颚足:足鳃一对,关节鳃二对第一对腹足:♀内肢节极小,外肢节发达,棒状(退化)♂有分支,内肢节变成♂交接器第二对腹足:第三对腹足:第四对腹足:第五对腹足:第六对腹足:(尾足)与尾节构成扇状的尾扇。
③ 腹部:(6对)称腹足,前5对与胸部5对步足合称10足目内外肢均发达,为游泳足二)内部结构: 1.消化系统: 前肠:口,食道,贲门胃(胃磨),幽门胃(滤器);中肠:小肠(肝脏)、直肠后肠:肛门 2.呼吸系统:足鳃(6对)、关节鳃(11对)、胸鳃(7对);3.体腔和循环系统:(开管式循环)① 心脏:② 血管:很细,透明,大血管有7条(由心脏发出的动脉)由心脏前行V5条:眼 V(1),触角V(2),肝V(2);由心脏后行V1条:腹上V(1);由心脏下行V1条:N 下V(1);③ 循环途径:血液无色,血浆内含血清蛋白,可携氧4.排泄系统:触角腺(绿腺,绿色鸟氨酸),膀胱5.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 头部: 6对N节 前3对N节: 脑,围食道N节 后3对N节:胸部: 8对N节 前3对N节: 后5对N节: 胸部后5节每节1对 愈合成食道下N节,腹部: 6对N节 每体节一对(未愈合),尾节无感觉器官发达,有一对具眼柄的复眼和单眼等三)生殖和发育:♂/♀,变态发育(经各种幼虫期)♀ 卵 巢:1对,围心窦腹面,淡红色或淡绿色;输卵管:1对,卵巢外侧,短细管,♀孔;纳精器:第4,5对步足腹板上圆球形突起。
♂ 精 巢:1对,围心窦腹面,白色,分三叶(前2后1)输精管:1对,精巢外侧,长曲细管无节幼虫:不分节,单眼1个,附肢3对,触角和大颚的前身 ;蚤状幼虫:有头胸部和腹部,分前,中,后3期蚤状幼虫糠虾幼虫:有头胸部和腹部,胸部腹肢呈双肢型四).甲壳纲的亚纲:1.鳃足亚纲:水蚤(红虫),孤雌生殖,冬季前有性生殖 2.桡足亚纲:剑水蚤,♂/♀,头、胸、腹各五节磷笠藤壶3.蔓足亚纲:海产,固着,雌雄同体,胸部五对附肢 4.软甲亚纲:① 螯虾:第一对步足为螯肢;② 沼虾:只是第1、2步足有螯 2>1步足,腹部长于头胸部,腹肢也强壮③ 对虾:a.头胸部1/3,腹部2/3;b.颚剑竖着向前;c.腹部附肢发达,便于游泳;d.第3对步足为螯肢;e.第1~3对步足有螯④ 鳞虾:南极 书P249上⑤ 河蟹:雌雄异体异型,脐上有腹肢⑥ 寄居蟹:第1步对足左小右大,无尾扇⑦ 三疣梭子蟹:海产鲎鲎1鲎2四.肢口纲(代表动物——鲎) (一)形态结构: 头胸部(半球形)腹 部(六角形)尾 剑:复眼:1对,单眼:1对,附肢:6对,位于头胸甲两侧;背部隆起的外侧;头部:2对胸部:4对螯 肢:1对3节, 脚 须:1对6节 ♀螯状 ♂爪状幼体螯状第1对附肢左右连合成盖着生殖孔气体交换——后五对附肢上; 锋利,防卫武器。
雌雄异体,体外受精,有三叶幼虫前3对:螯状, 第4对:耙状打穴爬行 生殖厣:1对 , 书 鳃:(二)意义:1.活化石:为残遗动物,约有120种化石,现仅存剑尾目,鲎科,3个属,4~5种其中三刺鲎(东方鲎,中国鲎,日本鲎)分布较广其棕褐色,宽约200㎜2.仿生学:① 兰色血液:含Cu 0.28%,其有一种多功能变形C,遇细菌很快凝固,用鲎血制成鲎试剂,可检测细菌感染② 复眼:含上千个小眼,黑暗时,可突出眼眶,增大视觉清晰度如摄象机的原理 蜘 蛛 外 形五.蛛形纲(代表动物 —— 园蛛)(一)外部形态:外背几丁质外骨骼,硬度不及甲壳动物 头胸部细 柄:腹 部单眼:4对附肢:6对头部:2对胸部:4对螯肢:1对2节螯牙 螯节脚须:1对6节(♂储精输精) 步足,末端有爪,下有丛毛 ;由一腹节变成,起连接作用; 生殖厣:书肺孔:纺绩突:盖住生殖孔;生殖板两侧各有1横裂口,后端中央有气门; 3对,上有丝腺孔,可吐丝. 纺绩突(二)内部结构: 1.消化系统:吮吸小型动物体液,吃1次可几月不吃前肠:口、咽、食道、吮吸胃(肌肉发达);中肠:盲肠(五对、储存)、肝胰脏、马氏管;后肠:粪袋(直肠囊)、直肠、肛门。
2.呼吸系统: 书肺、气管3.排泄系统:① 基节腺:幼体有,位于第一步足基部,成体多退化② 马氏管:4.循环系统:开管式循环混合体腔血液具血清蛋白呈绿色心脏(围心窦中) 血管 身体各部(为背部一简单血管) (向前后两侧发出)心孔 围心窦 组织间隙血窦 书肺 腹窦(2~5对漏斗状) (气体交换)5.神经系统:眼N一对,再分支至8个单眼;脑(咽上N节):双叶分出 螯N一对;食道下N节:胸腹部N节合并成,以1对围咽N与脑相连6.丝腺:8种丝腺中园蛛有5种,功能和开口各不相同其丝为1种骨蛋白,很精细,直径几微米,坚韧而具弹性 梨 状 腺———筐丝 弧 状 腺———径丝集 合 腺———围丝管 状 腺———♀有,卵带(袋 )葡萄状腺———裹捕获物 7.生殖系统:雌雄异体,♀大♂小♂:精巢1对(腹部前1/3),输精管1对,储精囊1个,♂孔开口于两书肺之间♀:卵巢1对(长型),输卵管1对,子宫1个(膨大),以阴道通生殖孔(生殖板盖着),基部有1对受精囊,都分别开口于体外。
三) 生殖和发育:交配前♂先结一小网(精网),射精液于网上,再吸入脚须交配器中;将交配器插入♀体受精囊中注入精子,♀吃掉♂;以丝结茧包卵越冬,每个卵袋内卵数10~3000因种个不同第二年春孵化,经四次蜕皮成成蛛,直接发育 (四) 分目:9个目,8万种,各目差别很大 1.蝎目:夜行,肉食,喜干燥,体表高度骨化为外骨骼头胸部腹 部眼:单眼(3对),中眼(1对,或叫丛集性单眼)附肢:6对头部:2对,螯状,无毒,捕食用; 胸部:4对步足; 前腹部:7节,宽大; 后腹部:6节,最后一节是尾刺,内有毒腺2.蜘蛛目:略3.蜱螨目:① 特点: A.头、胸、腹愈合在一起;B.螯肢和触须愈合成颚体(假头);C.变态发育卵,若虫(3对足),幼虫,成虫② 分类: A.蜱类:吸血种类;B.螨类:不吸血种类 叶螨:刺吸叶汁(棉红蜘蛛);疥螨:寄生人体皮肤(酒糟鼻子) 六.多足纲:10500种 ,分为两个亚纲一)唇足亚纲 —— 蜈蚣(2800种,分为4目)头 部:6节,附肢4对第1对——触角 第2对——大颚 第3对——第1小颚 第4对——第2小颚 躯干部:25节,21对步足,末1对较长称尾足(短棘),第1节为颚足,内有静脉,末端开口,蛰杀捕获物,气门9对。
二)倍足亚纲 —— 马陆7680种, 分为3目 1.头 部:5节,有侧眼,触角短,口肢2对,左右小颚愈合成颚唇; 2.颈 节:1节或无,和躯干部前4节组成胸部,各节1对步足;3.躯干部:11~100节,4节后组成腹部,每节2对步足蜈蚣与马陆的不同特征 特征蜈 蚣马马 陆陆 体形体形扁平, 分头头和躯干两部;圆圆筒状,躯干前4节为节为 胸部,其后各节为节为 腹部 ; 口器大颚颚一对对,小颚颚二对对;大颚颚一对对,小颚颚一对对; 足躯干部各节节1对对,着生在 身体两侧侧,第1对对附肢 为为有毒的颚颚足附肢躯干部第1节节无, 2~4节节各1对对,其它各 节节2对对,着生在身体的 腹面,无毒颚颚 生殖腺在消化道背面;在消化道腹面; 生殖孔身体后端的第2节节上躯干部前端第3节节上七.昆虫纲: (一)代表动物——蝗虫(二)昆虫纲的特征: 1.外部形态特征:(1)头部:6节愈合而成,已无遗痕,感觉摄食中心① 触角:1对,最前端, 近距离可触觉,有许多嗅C,感受化学物质气味,协助寻食,择偶,选产卵场等② 复眼:日出性复眼 —— 镶嵌像夜出性复眼 —— 重叠像 ③ 单眼:只能辨别光线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