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言学概论分析题.doc
3页五分析题39、(A)和词类(B)两个角度对下列重叠形式进行分类,分别填入各项中: 星星 猩猩 妈妈 刚刚 蝈蝈 个个 试试 大大方方 热闹热闹 A1叠音式单纯词猩猩 蝈蝈A2重叠式合成词_星星 妈妈 刚刚 大大方方A3语法重叠形式__个个 试试 热闹热闹B1名词性成分__星星 猩猩 妈妈 蝈蝈 B2动词性成分__试试 热闹热闹B3其他词类成分__刚刚 个个 大大方方40、请指出下列两个语言片段各有哪些不同的结构和意义,并从语音影响语法的角度分析说明A 想起来了B 我们三个人一组(1)①A片段有两种结构和意思:A1是动宾结构,意思是“打算起床”;A2是动 补结构,意思是“回想起”②语音对这个语言片段的结构和意义的影响在于: A1中“起来”要重读,A2中“起来”要轻读 (2)①B片段有两种结构和意思:Bl“我们”是主语, “三个人一组”是谓语,意思是“我们有很多人,每三个人是一组”B2“我们三个人”是主语, “一组” 是谓语,意思是“我们一共三个人,只有一个组”②语音对这个语言片段的结构和意义的影响在于B1中在“我们”后停顿,B2中在“我们三个人”后停顿38.从句子语义结构上看,A组的两个句子之间有何不同?B组的两个句子之间又有何差异? A1 他正在找工作。
A2 他来北京找工作 B1 那几盘菜他毫不客气地全吃光了 B2 那几盘菜他一点不剩地全吃光了 (1)A1 是一个简单述谓结构2)A2是一个复合述谓结构3)A3是由“他来北京”和“(他)找工作”两个述谓结构复合而成B组(1)B1中的状语“毫不客气地”在语义上指向施事“他”2)B2中的状语“一点也不剩地”在语义上指向受事“那几盘菜”39.请把下列汉语合成词中所有的语素提取出来,分别填入下面A、B、C、D四项之中: 伟大 第五 老兄 巧克力糖 器皿 盼头 甜丝丝 A.成词语素:大 五 巧克力 糖 盼 甜 B.不成词语素:伟 第 老 兄 器 皿 头 丝丝 C.实义语素:伟 大 五 兄 巧克力 糖 器 皿 盼 甜 D.虚义语素:第 老 兄 头 丝丝 40.下面两组例子都是:“形容词+数量词”的结构,请指出它们分别是什么词组,表示什么意义(注意其中A组有歧义),试具体说明造成这种区别的原因 A1长2米 B1长了2米 A2高30毫米 B2高了30毫米 A3重5公斤 B3重了5公斤注:“长”音chng (1)A组既是主谓词组(例如表示“长度是2米),也是动宾或动补词组(例如表示”超出了原长度2米“),B组只是动宾或动补词组。
2)A组中的“长、商、重”既有形容词的用法,因此可以构成动宾或动补词组也有“长度、高度、重量”的名词用法,因此又可以构成主谓词组3)A组中间没有“了”,B组中间有“了”,所以B组中的“长、高、重”没有名词的用法,只是动宾或动补词组,只有一种意思39.下面都是“动词(着)+形容词”构成的词组,试从结构形式(A)和语义指向关系 (B)进行分类,分别填入各项中:坐着挺好 显着不高兴 看着伤心 透着轻浮 躺着不合适听着刺耳 走着累 闻着臭、吃着香 A1主谓词组:坐着挺好,躺着不合适;A2动宾词组:透着轻浮,显着不高兴; A3连动词组:看着伤心,走着累,闻着臭、吃着香,听着刺耳B1形容词陈述指向动词,或动词支配指向形容词:透着轻浮,显着不高兴,坐着挺好,躺着不合适; B2形容词说明指向动词的施事:看着伤心,走着累B3形容词说明指向动词的受事(客体):听着刺耳,闻着臭,吃着香 40.说明“他说不好”有几种意义,并分析歧义产生的原因 (1)至少有三种意义,a他不能把某件事或某句话说得讼人满意;b“不好”是他说出来的话;c由他来说不好2)a和b是由句法结构关系不同造成的说”和“不好”若按动补关系来理解,则为a;若按动宾关系理解,则为b。
3)c和a(或b)是由层次构造不同造成的若按“他/说不好”来理解,则a(或b);若按“他说/不好”来理解,则为c39.假设某一语言音位系统中的辅音音位只有/p, b, t, d, ts, t?/,请列出/t/的区别特征,并说明理由 区别特征是具有区别音位作用的语音特征要知道 / t / 的音位特征,必先对这几个音位作一下比较分析:音位 语音特征/ p / 双唇 闭塞 清 不送气/ b / 双唇 闭塞 浊 不送气/ t / 舌尖前 闭塞 清 不送气/ d / 舌尖前 闭塞 清 不送气/ ts / 舌尖前 塞擦 清 不送气/ t? / 舌面前 塞擦 清 不送气从图中我们可知,这几个音位都是不送气音,帮“不送气音”不能成为区别特征,而 / t / 以“舌尖前” 与 / p /、/ b /、/ t? / 相区别,以“闭塞”与 / ts / 、/ t? / 相区别;以“清”与 / d /、/ b /相区别故音位 / t / 的区别特征应该是“舌尖前、闭塞、浊”40.下列每组词语中各有一个与同组的其他三个在语汇类聚关系上不同,请指出该词语,并说明有什么不同 A.妈妈 奶奶 姐姐 妹妹 B.音位 泉水 纳米 函数 C.汽艇 火车 地铁 飞机 A组:“奶奶”一词不同于其他诸词。
因为其他三个词都是重叠词,属于合成词;而“奶奶”一词则是叠音词,属于单纯词,故不同B组:“纳米”一词不同其他三词都是由两个词根语素构成的复合词;而“纳米”一词,则是音译词,是由一个语素构成的单纯词,故不同C组:“地铁”一词不同其他三词都是表示偏正关系的复合词,而“地铁”一词则是由一个语素构成的单纯词 39.汉语普通语中的元音[ ]和[e]可以看作一个音位的两个变体请根据下列语音材料,分析这两个元音的分布特征,并说明将它们归并在一个音位中的理由 [mei35]煤 [tuei55]堆 [m u35]谋 [tu n55]蹲 [m n35]门 [ti u55]丢 1)[e]只出现在韵尾前2)[ u]不出现在韵尾前,而可以出现在韵尾和[n]前3)[e]和[u ]呈互补分布,发音又相近,因为可以归并在同一个音位 40.下列A、B、C三组单位的两个成分之间都能插入其他成分进行扩展,但情况不同,请说明三组单位各自的扩展特点,并各举一个同类的例子 A.大车 B.铜壶 C. 唱歌 1)“大车”:两个成分中间虽能插入其他成分,例如“的”,但插入成分数量有限,插入后整个组合意义就会改变。
举例(略)2)“铜壶”:两个成分中间虽能插入其他成分,例如“的”,但插入成分数量有限,插入后整个组合的意义没有明显改变举例(略)3)“唱歌”:两个成分中间可以插入其他成分,例如“一首”等,插入成分数量较多,扩展比较自由举例(略)40.下列词组都是“动词+动词”的结构,可以分别构成联合词组(A)、动宾词组(B)和动补词组(C)请每类再各举一个例子,并说明各类词组中动词的特点A.研究讨论/讽刺挖苦B.打算回家/禁止通行C.挖掘出来/搬运上去答:40.(1)联合词组的两个动词意义相近、构造相同,整个词组在意义上表示并列的动作行为举例(略)2)动宾词组的前一个动词是谓宾动词(带动词性宾语的动词),整个词组在意义上有支配和被支配关系举例(略)3)动补词组的后一个动词是趋向动词(表示趋向意义的动词),整个词组在意义上表示动作行为的趋向举例(略)40.分析下列各组近义词在非理性意义上的主要差别A.水泥 洋灰B.看法 见解C.鼓动 煽动答:A组形象色彩不同水泥”会使人联想到这种东西加水搅和后像泥一样的状态,“洋灰”会使人联想到此物是一种外采的粉末状的东西B组语体色彩不同其中:“看法”是通用词语,“见解”带有书面语色彩。
C组感情色彩不同其中“鼓动”是中性,反则含贬义运用题(举例) □ 下列各句的“语言”相当于语言学中的语言还是言语? ①毛泽东是运用语言的典范,他的语言很值得我们学习 ②这部作品的语言真美 ③语言美是四美之一 ④对敌人要用刺刀的语言,火的语言 ⑤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答:①第一个是语言,第二个是言语 ②③④都是言语 ⑤指语言 □ 现在不少人把“风波(fengbo)”读成“fengpo”,“入场券(ruchangquan)”读成“ruchangjuan”,“塑料(suliao)”读成“suoliao”,大家觉得这些人发音不大正确,但也没有大错,如果把“滑稽(huaji)”读成“guji”,“撑腰(chengyao)”读成“zhangyao”,“挑衅(tiaoxin)”读成“tiaopan”大家就会觉得这个人发音有严重错误请说明其中的原因 答:在古代“滑”字的确读“gǔ”音,然而随着时代发展已不再读“gǔ”音了判断一些读音是否有严重错误关键是它们在日常生活中影响不影响交际活动人们对“风波”、“入场券”、“塑料”的读音所以比较宽容,是因为这两种读法都不影响交际,而语言符号又有任意性的一面,所以人们不觉得有什么大错。
把“滑稽”读成“骨稽”,虽然在古代有此读法,但今天已变化了再这样读,会影响交际,人们不知是“滑稽”还是“古迹”、“古籍”……而且语言符号又有强制不变性的一面,不允许随意更改,所以人们觉得有大错 □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有时故意违反会话的合作原则,由于建立在双方都能觉察的基础上,便产生出弦外之音,请指出下列的会话故意违反了哪条会话合作原则 ① 甲:我的炸鱼哪里去了? 乙:那只猫看来挺满意的 ② 甲:我们都会想念王民和李强的,是吧? 乙:是的,我们都会想念李强的 ③ 甲:不知今年的百米冠军是谁? 乙:李建是一匹好马 ④ 甲:生活里什么情况最悲惨? 乙:孩子没有了爹娘最悲惨 答:①违反了关系准则 似乎没关联 ②违反了数量原则 只指两人中的一人 ③违反了质量原则 马不是人 违反了关系原则 答与问关联不密切 ④违反了方式原则 有歧义 □ 按普通话读音,给下面两段话注上宽式国际音标 语言可以把死人从墓中叫出来,也能把活人埋入地下;语言可以把侏儒变为巨人,也能将巨人彻底打倒 [jy214 jæn35 kʻɤ214 ji214 pA214 sɿ214 ʐən35 tsʻuŋ35 mu51 tʂuŋ55 tɕiɑu51 tʂʻu55 lai55, jɛ214 nəŋ35 pA214 xuo35 ʐən35 mai35 ʐu51 ti51 ɕia51;jy214 jæn35 kʻɤ214 ji214 pA214 tʂu55 ʐu35 piæn51 wei35 tɕy51 ʐən35, jɛ214 nəŋ35 tɕiɑŋ55 tɕ51 ʐən35 tʂʻɤ51 ti214 tA214 tɑu214] 在科学的征途上没有平坦的道路可走,只有在那崎岖小路的攀登上,不畏艰险,勇于奋斗的人,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tsai51 kʻɤ55 ɕye35 tə təŋ55 tu35 tʂʻaŋ51 mei35 jou214 pʻiŋ35 tʻən214 tə təu51 lu51 kʻɤ214 tsou214 ,tʂɩ214 jou214 tsai51 nA51 tɕʻi35 tɕʻy55 ɕiɑu214 lu51 tə pʻan55 təŋ55 tʂʻaŋ51, pu55 wei51 tɕian55 ɕian214, juŋ214 jy35 fən51 tou51 te ʐən35, jou214 ɕi55 wɑŋ51 tA51 tɑu51kuɑŋ55 xuei55 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