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秘的无量山.doc
8页量山,古称蒙乐山,位于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县西部,北纬23°57’——24°44’,东经100°22’——101°04’之间西北起于南涧县,向西南延伸至镇沅、景谷等地,西至澜沧江,东至川河,景东县境内面积2581平方千米无量山古称蒙乐山,以“高耸入云不可跻,面大不可丈量之意”得名山体支脉向东西两翼扩展而呈扇形, 地质结构有石灰岩、砂岩、页岩、低谷、平坝和丘陵生长针叶、阔叶及混交林,除思茅松分布较广外,还生长着稀有珍贵林木 在原始森林中有虎、豹、熊、鹿、野猪、猴、山驴、岩羊、獐、孔雀、白鹇等动物中文名 无量山外文名 Wuliang Mountain位 置 景东县西部面 积 2581平方千米主 峰 猫头山海 拔 3306米故 称 蒙乐山目录1位置▪ 无量山自然风景保护区 ▪ 无量山的地质结构 2景致介绍▪ 无量玉璧 ▪ 无量胜景 ▪ 黑冠长臂猿 ▪ 其它动植物 ▪ 营盘山古战场遗址 ▪ 无量山跳菜艺术 3虚构地名4茶区1位置编辑位于景东县西部,北纬23°57’——24°44’,东经100°22’——101°04’之间西北起于南涧县,向西南延伸至镇沅、景谷等地,西至澜沧江,东至川河,景东县境内面积2581平方千米。
主峰猫头山,位于景东县林街乡,景福乡,锦屏乡交界地,海拔3306米,面积约1平方千米,因形似猫头而得名背娃娃山,位于猫头山南,相距约7.5千米,海拔3305米,因形似大人背娃娃而得名 无量山[1]无量山自然风景保护区无量山自然风景保护区在景东彝族自治县境内无量山上部,南北长50公里,东西宽7公里,面积35.03万亩无量山在云南地貌区划中属横断山脉南端中山峡谷亚区,与哀牢山同处于横断山系和云南高原两大地理区域的接合部,气候区划处于中亚热带与南亚热带的过渡地带,自然环境条件复杂多样,植物种类十分复杂,约有高等植物1500种以上,是横断山脉南部中山峡谷具有代表性的地区之一无量山自然保护区森林覆盖率达91%无量山的地质结构无量山古称蒙乐山,以“高耸入云不可跻,面大不可丈量之意”得名山体支脉向东西两翼扩展而呈扇形, 地质结构有石灰岩、砂岩、页岩、低谷、平坝和丘陵生长针叶、阔叶及混交林,除思茅松分布较广外,还生长着稀有珍贵林木 在原始森林中有虎、豹、熊、鹿、野猪、猴、山驴、岩羊、獐、孔雀、白鹇等动物2景致介绍编辑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走出金庸先生《天龙八部》笔下的无量山,走进今天的无量山,无量山依然如磁场一般,吸引着世人的目光。
无量山位于云南省景东彝族自治县西部,古称蒙乐山,南诏时称南岳,属横断山脉云岭余脉,点苍山向南延伸的一个分支自北向南绵亘县境89公里,自西向东宽50公里,辖区面积23355公顷主峰笔架山海拔3376米,海拔2500米以上的还有猫头山、背娃娃山、金鼎山、通鼻子山、大囤子山、凤冠山、朝阳山、白竹山、大中山等,无量山是诸多富有神秘色彩的大山的集合体初到无量山的人,你一下子就会被它吸引,它是那么的雄、奇、险、秀,正如清代诗人戴家政在《望无量山》中写道:“高莫高于无量山,古柘南郡一雄关分得点苍绵亘势,周百余里皆层峦嵯峨权奇发光泽,耸立云霄不可攀无量山,绵延百里,雄奇险峻古代,由于交通不便,多少过往客商因山高而被阻今日,无量山虽然通了公路,但通车里程有限,去有些偏远的山寨还需步行正因如此,无量山还是一座“藏在深闺人未识”的神秘大山它具有独特的立体气候,所以保留了极为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藏着无数鲜为人知的自然美景 无量山(9张) 无量玉璧 无量玉璧无量胜境之最具观赏性景点是无量玉璧金庸《天龙八部》中的主人公段誉到无量山所见之神秘大瀑布和大湖,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究竟无量山有没有这样的地方,我们还是到羊山瀑布看看。
位于景东县景福乡岔河上游的羊山瀑布,是无量山中的一块璧玉只见高耸的崖壁上,一条玉龙飞流而下,碎玉喷珠,大气磅礴蛟龙入深潭,形成一个清凉的大湖瀑布四周植被茂密,云气氤氲,绿树苍翠欲滴,那是人间少有的绿,那是无量山之绿飞瀑后面是一紫黑色的光滑如镜的巨大石壁,石壁反射湖中倒影,常常有挥剑飞舞的人影,神幻迷离莫非这就是金大侠笔下的“无量剑湖”和“无量玉璧”?眼前的羊山瀑布和金庸笔下的描写惊人地相似我们不得不佩服金大侠的神来之笔,更要感激大自然的神奇造化羊山瀑布=无量玉璧,观赏指数☆☆☆☆无量胜景无量胜景之最具探险性景点:大寨子寻觅黑冠长臂猿踪迹黑冠长臂猿系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珍稀濒危动物目前世界上只在海南大黑山和景东无量山发现海南仅有19只,景东无量山自然保护区有500只左右因此,景东也被称之为“中国黑冠长臂猿之乡”黑冠长臂猿黑冠长臂猿是一种神秘而高贵的动物,它们长相奇特,除成年雌性呈棕灰色外,通体黑色,雄性头顶部毛 猴向上生长,形似黑冠它们终年生活在树上其生存环境必须是古木参天、人迹罕至的原始森林,一般只在晨昏活动,极其机敏,一有风吹草动即遁入密林中,很少有人能看到它们观测长臂猿最好的地点是景东县景福乡岔河村大寨子,景东无量山保护区管理局与昆明动物研究所合作在此设立了一个长期观测点。
即使这样,也很难看到黑冠长臂猿的身影,多数人只能听到它清脆的叫声可越是看不到的,就越有吸引力大寨子,探险指数☆☆☆☆☆其它动植物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云南红豆杉、南方红豆杉、伯乐树、长蕊木兰4种;二级保护的中华桫椤、苏铁蕨、水青树、云南榧树等7种;有云南省级保护植物鸡血藤、冬樱花、滇西紫树等19种区内有陆生脊椎动物30目96科575种,其中兽类9目30科78属123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有黑长臂猿、蜂猴、熊猴、灰叶猴、金钱豹等8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的有猕猴、大灵猫、小灵猫、中国穿山甲、黑熊等15种;鸟类17目49科373种,国家一级保护的有黑鹳、黑颈长尾雉等3种,国家二级保护的有凤头蜂鹰、雀鹰、凤头鹰、大鵟、棕翅鵟鹰、林雕等36种;两栖爬行类中,有国家一级保护的蟒蛇1种,国家二级保护的红瘰疣螈1种营盘山古战场遗址无量胜景之最具人文性景点:营盘山古战场遗址营盘山位于景东者后乡文新村后, 古战场遗址当地老百姓又把此山叫做“仙人寨”营盘山属无量山系,人称“小黄山”山上奇峰突起、怪石林立、苍松竞秀;每到春夏之交,满山遍野开满了白色的杜鹃花,煞是好看这可入诗入画的险峻之地,在清代却是李文学农民起义(系太平天国的后续起义)军副帅田四浪的驻军营地,他们凭此天险与清军展开了激烈的对抗。
烽烟散尽,今天,山上尚有三个营地遗址,存留着两个石寨门;松林中可找到石磨、饮马槽等起义军的生活用具,几块巨石上还分布着舂火药的大小不一的石坑在此能有探索和发现,这是让人最兴奋的营盘山古战场遗址,人文指数:☆☆☆☆无量山跳菜艺术居住在无量山中的南涧彝族人民能歌善舞,唱情歌谈情说爱,用打歌抒发情怀,是彝家人民口才和文才的竞赛,内含丰富的生命智慧和人生哲理当乡土艺术家们把彝族跳菜改编成舞蹈,搬上艺术舞台后,作为一种原生态的民族舞蹈,在文化娱乐业中大放异彩,获得无数荣誉:2003年3月南涧彝族自治县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南涧跳菜艺术之乡”; 2005年8月南涧彝族跳菜荣获第七届中国民间舞蹈大赛“山花奖”第一名,2008年,完成了“南涧跳菜”商标专利申请,并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无量山的南涧彝族跳菜艺术是大理的、云南的、中国的、世界的,也是唯一的、独特的、民族的、人类的南涧彝族跳菜作为一种古色古香的饮食文化艺术,由于其独特的魅力堪称“东方芭蕾”、“东方饮食文化之一绝”、“世界饮食文化的奇葩”以南涧跳菜文化艺术为依托,无量山冲出云南歌坛轰炸机跳菜汉子高洪章和中国西部民歌王子跳菜汉子罗荣春;大批跳菜演员在杨丽萍《云南映象》剧组中表现突出,使南涧跳菜这朵无量山彝族民间艺术奇葩更加绽放光彩。
南涧彝族跳出大理、跳出云南、跳出中国、跳向世界,融入国内外餐饮服务和文化娱乐之中,让世人早日体验吃着跳着才是永远的快乐3虚构地名编辑大多数人认识无量山,是缘于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天龙八部》在《天龙八部》第一部,段誉随普洱茶商马五德来到无量山,误入无量剑湖宫,进入石洞看到神仙姊姊塑像,练成“凌波微步”上知天文,下通史地的金庸先生,其笔下的无量山,山清水秀,风光旖旎,物产丰富:飞禽、走兽、草药、毒虫;怒放的各色山茶,在月色下摇曳生姿;山崖上如玉龙悬空的大瀑布,注入一池清澈异常的大湖中;还有那迷惑了“无量剑”数十年的“玉璧仙影”之谜,以及怒涛汹涌、水流湍急的澜沧江神秘无量山,引来各派武林高手在此明争暗斗,也引来武林中人在这深山中潜心修练武功一时之间,美女、书生、恶人、高手,云集无量山无量山,在金庸先生笔下占尽了风头 无量山4茶区编辑无量山周围的安定乡、漫湾镇、林街乡、锦屏镇是景东县的主要产茶乡镇 无量山普洱茶[1]据景东县的普查,全县13个乡(镇)、102个村民委员会、802个村民小组区域有老茶树分布其中50100年的有32744.79亩100年以上的有4394.13亩相传,无量山垦植茶树,始于三国时期,茶种、栽培技术为诸葛亮南征时所传授,直到唐代南诏时期,无量茶山一直是彝族在栽培利用茶树。
据当地彝族世代相传,他们迁来无量山定居已经有57代了无量山古茶山迄今保存有许多珍贵的古茶树资源 无量山古茶树[1]20世纪50年代初期,在无量山随处可见许多直径在30厘米以上、树高3-5米的大茶树,千百年来,彝族对无量山的茶树加以保护、利用,并不断新植、改造,使无量山茶叶生产不断发展至清代,无量山茶园面积达10万多亩,每年产干毛茶3000多吨,出本地加工外,还运往勐海、易武等地加工成各种普洱紧压茶,再销往海内外清末民初,由于社会动荡、销路不畅、税赋沉重等诸多因素致使江北六大茶山逐渐衰败,同时,澜沧江流域的无量山茶区逐渐成为普洱茶的中心产地其中,普洱无量山茶山的地位日益突出,所产茶叶经收购加工成各类紧压茶后,经缅、印等国销往西藏,或经缅、泰销往南洋无量山的的茶品特点:条索稍长,汤色黄绿尚亮,苦显涩弱,但涩较长,回甘较好亦生津,汤质尚饱满,叶底黄绿匀齐,有山野气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