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陋室铭》扩展阅读.docx
3页《陋室铭》拓展阅读: 雅舍 梁实秋 ①到四川来,觉得此地人建造房屋最是经济火烧过地砖,常常用来做柱子,孤零零地砌起四根砖柱,上面盖上一个木头架子,看上去瘦骨嶙峋,单薄得可怜;但是顶上铺上了瓦,四面编了竹篱墙,墙上敷了泥灰,远远地看过去,没有人能说不像是座房子我现在住的“雅舍”正是这样一座典型的房子不消说,这房子有砖柱,有竹篦强,一切特点都应有尽有讲到住房,我的经验不算少,什么“上支下摘”,“前廊后厦”,“一楼一底”,“三上三下”,“亭子间”,“茅草棚”,“琼楼玉宇”和“摩天大厦”,各式各样,我都尝试过我不论住在哪里,只要住得稍久,便对那房子发生感情,非不得已我还舍不得搬这“雅舍”,我初来时仅求其能蔽风雨,并不敢存奢望,现在住了两个多月,我的好感油然而生,虽然我已渐渐感觉它并不能蔽风雨,因为有窗而无玻璃,风来则洞若凉亭,有瓦而空隙不少,雨来则渗如滴漏纵然不能蔽风雨,“雅舍”还是自有它的个性有个性就可爱 ② “雅舍”的位置在半山腰,前面是阡陌螺旋的稻田。
再远望过去是几抹葱翠的远山若说地点荒凉,则月明之夕,或风雨之日,亦常有客到,大抵好友不嫌路远,路远乃见情谊客来则先爬几十级的土阶,进得屋来仍须上坡,因为屋内地板乃依山势而铺,一面高,一面低,坡度甚大客来无不惊叹,我则久而安之,每日由书房走到饭厅是上坡,饭后鼓腹而出是下坡,亦不觉有不便处…… ③“雅舍”最宜月夜——地势较高,得月较先看山头吐月,红盘乍涌,一霎间,清光四射,天空皎洁,四野无声,微闻犬吠,坐客无不悄然!舍前有两株梨树,等到月升中天,清光从树间筛洒而下,地上阴影斑斓,此时尤为幽绝直到兴阑人散,归房就寝,月光仍然逼进窗来,助我凄凉细雨蒙蒙之际,“雅舍”亦复有趣推窗展望,俨然来氏章法,若云若雾,一片弥漫,但若大雨滂沱,我就又惶悚不安了,屋顶湿印到处都有,起初如碗大,俄而扩大如盆,继则滴水乃不绝,终乃屋顶灰泥突然崩裂,如奇葩初绽,轰然一声而泥如水下注,此刻满室狼藉,抢救无及 …… ④“雅舍”非我所有,我仅是房客之一但思“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人生本来如寄,我住“雅舍”一日,“雅舍”即一日为我所有即使此一日亦不能算是我有,至少此一日“雅舍”所能给予之苦辣酸甜,我实躬受亲尝。
刘克庄词:“客里似家家似寄我此时此刻卜居“雅舍”,“雅舍“即似我家其实似家似寄,我亦分辨不清 …… (选自梁实秋《雅舍小品》有删改) 1、 在文章中,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雅舍”的? 2、 本文与刘禹锡“陋室铭”一文有何神似之处? 3、 品读下面词句的特点。
(1)到四川来,觉得此地人建造房屋最是经济火烧过地砖,常常用来做柱子,孤零零地砌起四根砖柱,上面盖上一个木头架子,看上去瘦骨嶙峋,单薄得可怜;但是顶上铺上了瓦,四面编了竹篱墙,墙上敷了泥灰,远远地看过去,没有人能说不像是座房子为什么作者觉得四川人建造房屋最是经济? (2)、看山头吐月,红盘乍涌,一霎间,清光四射,天空皎洁,四野无声,微闻犬吠,坐客无不悄然 4、作者居于陋室却不嫌其陋,居于陋室却不失其雅致的生活并能充满感情地描绘陋室,可见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 5、作者为什么认为“雅舍”可爱?你认为雅舍可爱吗?谈谈你读完文章后的感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