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大足石刻-雕刻在悬崖上的世界遗产.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大米
  • 文档编号:468596347
  • 上传时间:2022-12-0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8.30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大足石刻:雕刻在悬崖上的世界遗产   作为中国唐、宋时期石刻造像艺术的巅峰之作,重庆大足石刻群不但规模宏大,刻艺精湛,内容丰富,还含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很高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另外,大足石刻的绝美之处还在于――不但抛去了窟外加木结构的殿堂形式,也舍去了洞窟造像的固有形式,而最终选择和山崖连成一气,好似雕刻家们以苍天为室,以大地为纸而绘制出的巨幅历史画卷  1999年12月1日,在摩洛哥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3届会议上,重庆大足石刻群中的北山、宝顶山、南山、石篆山、石门山5处摩崖造像,被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进入《世界遗产名目》的神圣殿堂  僧人化缘70年造就南方第一石窟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大足石刻所统计的,不但是艺术和宗教,还有历史的兴衰  唐朝安史之乱爆发后,很多北方贵族、文人雅客、高僧道士、能工巧匠为了逃避战乱,大批入川以画家为例,就有吴道子、卢楞伽、幸澄、赵公佑、范琼、陈皓、彭坚、张南本、孙位等她们的到来,首先使北方艺术和巴蜀固有文化得到融合,其次也给巴蜀文化艺术的繁荣注入了新的血液――这就为石窟艺术的落地生根发明了厚实的物质基础  唐景福元年,大足在韦君靖的统辖下,成为了四川东南部的政治军事中心。

      就是这位晚唐地方军事最高指挥韦君靖,在大足北山建设了用于屯兵的“永昌寨”,并在寨内崖上凿出了金仙,这也是大足石刻群像凿下的第一笔  继韦君靖以后,又有检校司空守昌州刺史王宗靖、节度左押衙检校左散骑常侍兼衙史大夫上柱国赵师恪等,出资在北山造像,从而出现了大足石窟造像的第一次高潮  最终,是赵智凤的出现,将这艺术的奇迹发展成为了一段传奇  赵智凤法名赵智宗,称赵本尊,出生在大足城东约10华里的来粮乡她从小生长的地方就是古佛岩,或许是耳濡目染的缘故,5岁时,赵智凤便出家削发为僧19岁回到大足后,赵智凤便以“发弘誓愿,善施法水,御灾捍患”为由,四处化缘,广募钱财,召集能工巧匠,苦心经营70年,在大足宝顶山的岩石上、洞穴里,通常能够雕凿的地方,全全部凿出了佛像,凭借微薄之力前后建成大足宝顶山石刻的精华――小佛湾、大佛湾  遍寻古籍,我们无法对赵智凤的生平和她70年间怎样修建石窟的来龙去脉做更多的了解时光在这里用只言片语造就了一个遗憾,遗憾却又成全了传说的神秘和令人神往  独特的宗教奇境儒、释、道友好共处  现存的大足石刻,以宝顶山摩崖造像和北山摩崖造像最为著名  宝顶山在大足县城龙岗镇东北15公里处,海拔米。

      宝顶山摩崖造像始凿于南宋年间,四面以大佛湾为主体,小佛湾次之,平方千米范围内山岩上遍刻佛像,共有巨型雕刻360余幅,以六道轮回、广大宝楼阁、华严二圣像、千手观音像等最为著名  北山摩崖造像在今重庆市大足县城北公里的北山上,造像长约300多米,是全国关键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造像最初开凿于晚唐景福元年,历经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代,至南宋1162年完成,历时250多年现存雕刻造像5000多尊,是中国晚期石窟艺术中最优异的代表  信神不信教、信仰多元化,是中国民间宗教信仰在长久的发展过程中的独特本色大足石刻中佛祖、天帝、孔子,“三教”创始人不分高下地出现在同一个石窟之中,在世界宗教史上也堪称奇迹比如石山第6窟,主像为正襟危坐的孔子,俨然似一佛祖或道君;其左右肃立着十哲弟子,个个持笏拱手,俨然十大菩萨这些融洽共处的“三教”石像充足地说明,在公元10至13世纪,“三教”全部受到大家的尊崇,“惩恶助善,同归于治”的“三教”合流的社会思潮已经巩固;世俗信仰对于“三教”的宗教界线已日渐淡漠  而有关世俗化,大足石刻也有独特的解析:它以其浓厚的世俗信仰、纯朴的生活气息,在石窟艺术中独树一帜,把石窟艺术生活化推到了空前的境地。

      在内容取舍和表现手法方面,大足石刻全部力争和世俗生活及审美情趣紧密结合其人物形象文静温和,衣饰华丽,甚少裸露;形体上力争美而不妖,丽而不娇造像中,不论是佛、菩萨,还是罗汉、金刚,和多种侍者像,全部颇似现实中各类人物的真实写照  尤其是宝顶山摩崖造像所反应的社会生活情景之广泛,几乎应有尽有,颇似公元12至13世纪中叶的一座民间风俗画廊不论王公大臣、官绅士庶、渔樵耕读,各类人物皆栩栩如生,呼之欲出而大足石刻中的“五山”摩崖造像,又能够说是一幅生动的历史生活画卷,它从各个侧面集中地反应了公元9至13世纪的中国社会生活,使源于印度的石窟艺术经过长久的发展,至此完成了中国化的进程  无可比拟的南方雕刻技法  大足石刻之博大精深,是早、中期石窟艺术所不及的题材丰富多彩,雕刻图文并茂,小说引人入胜洋洋万像,无不栩栩如生,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威之以祸,诱之以福”的警世画卷,更是思想史、美术史、民俗学、宗教学的时代精神的缩影  徜徉在宝顶山、北山之上,细细品味那些神态各异的造像,无不肃穆端庄,感情内向稳重,追求“超凡”、“绝尘”、“脱俗”的思想境界  而且,因为雕像依岩开凿,因势而起,故不受光线、地形的制约,含有一定的随意性,便于题材的展开和内容的连贯,从而形成鲜明的民族特色。

      大足石窟的雕刻技法,也较早、中期有了飞跃的发展,将圆雕、高浮雕、浅浮雕、凸浮雕、阴雕5种雕刻手法发挥到了极致,并能融会贯通,以高浮雕为关键形式,然后再依据创作的需要辅以其它技法,使其艺术形象愈加逼真,愈加生动  比如从长达27米的巨幅组雕《牧牛图》能够清楚地看出,在山径崎岖、林泉幽静处,十牧人或将鞭驯牛,牵牛绕行;或并肩耳语,横笛独奏;或袒胸露怀,憨然憩睡;或舔蹄引水,跪地而息这些雕刻人景交融,风趣盎然,如诗如画,含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全部是用多个技法雕凿而成  交通:  重庆前往大足能够在菜园坝、陈家坪长途汽车站乘坐高速公路直达大巴,一个半小时左右到大足,车费在40元左右;从成全部出发则能够在荷花池长途汽车站乘直达大足的大巴车,价格在80-100元左右  抵达大足后能够选择出租车去北山石刻,当地出租车起步价为3元;县城车站有往返宝顶山石刻的中巴车,车费为3元/人  门票:  联票120元;宝顶景区80元,北山景区60元;南山和石门山分别为5元。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