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整版)叠合板施工方案.doc
26页目 录1. 22. 23. 44. 115. 226. 277. 288. 299. 3111. 编制依据 :1.1 万科·翡翠湾地块工程承包合同1.2 万科·翡翠湾地块工程施工图纸1.3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1-20141.4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 DB37/T 5018-20141.5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151.6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工程预制构件制作与验收规程》 DB37/T5020-20141.7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 GB50666-20111.8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程》 DB37/T 5019-20141.9 《桁架钢筋混凝土叠合板》 15G366-11.10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 (JGJ 162-2008 )1.11 《建筑施工起重吊装工程安全技术规范》(JGJ 276-2012 )2. 工程概况:2.1 工程特点工程性质与作用工程名称:万科·翡翠湾块工程结构类型: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建筑面积:建筑总面积约为 10万平米工程特征分项工程概况叠合楼板是由预制板和现浇钢筋混凝土层叠合而成的装配整体式楼板。
预制板既是楼板结构的组成部分之一, 又是现浇钢筋混凝土叠合层的永久性模板,现浇叠合层内可敷设水平设备管线叠合楼板整体性好,刚度大,可2节省模板,而且板的上下表面平整, 便于饰面层装修, 适用于对整体刚度要求较高的高层建筑和大开间建筑 .3. 施工准备3.1 技术准备:学习规范、图集,学习设计图纸及转化图纸,领会设计意图,并做好图纸会审确定预制构件吊装顺序,并按照顺序将各编号构件进行排列编制构件进场计划叠合板为甲供材,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向建设单位提供分段供材计划确定吊装使用的机械、吊具、辅助吊装钢梁等 统计吊运材料量确定塔吊数量:由于增加了叠合板卸货与安装的工作,塔吊使用频繁,尽可能安排一般每栋楼安排一台塔吊,再辅以考虑施工分段及流程,避免冲撞临近塔吊塔身、建筑物主体根据单块叠合板构件(包括楼梯)重量、3吊臂长度、吊臂长度、塔身间距进行选型塔吊定位需要考虑同时覆盖钢筋制作场、叠合板堆场、运输车卸货点,以及楼栋安装平面不同堆场对于吊运重量要求:按照就重原则,在有预制楼梯时, 塔吊一般就近楼梯设置 ,考虑最大单板重量及最远单板重量在塔吊工作范围, 并考虑塔身之间间距,避免碰撞塔吊布置详见平面布置图。
采用构件供应厂家提供的专用吊具进行吊装, 供应厂家同时提供相应的吊具安全保证资料,吊装时根据深化设计布置吊点及位置,确保各吊点受力均匀吊索与构件水平面所成夹角不宜小于 60°,不应小于 45°确定支撑体系方式采用钢管 +顶托 +方钢管龙骨支撑方式编制施工技术方案并报审对塔吊司机、信号指挥、钢筋工、木工、砼工、吊装人员等进行专项安全技术交底3.2 劳动力准备:吊装施工必须持证上岗,施工前将特殊工种报项目部备份3.3 施工机具准备:3.4 材料准备主要材料计划如下表所示:NO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执行标准1叠合板DB37/T 5020-20142叠合板DB37/T 5020-20143预制楼梯DB37/T 5020-20144预制楼梯DB37/T 5020-20145钢管GB/T 3091-20086钢管GB/T 3091-200847钢管GB/T 3091-20088钢管扣件GB15831-20069钢管扣件GB15831-200610钢管扣件GB15831-200611方钢管GB/T 706-2008叠合板生产计划详附件 43.5 其他准备在深化设计时考虑吊线孔、泵管孔、线盒位置以及穿线管直径等因素。
设计时考虑装修图中灯位编制工业化构件进场及施工计划,详见附件 3.施工现场道路平整度、堆放场地硬化底板与车厢载板间应有一定空隙,垫木放置在桁架筋侧边,板两端(至板端 200mm)及中跨均应设置垫木且间距不大于 1.6m,板与板层间垫木上下对齐,不同板号分别堆放,堆放高度不宜大于 6 层现场堆放同上述要求叠合板堆放点靠近主干道,减少卸货时间;堆放点硬化处理,排水顺畅; 根据安装顺序,向生产单位提出叠合板的装车顺序,叠合板卸货时按照平面吊装顺序图逆序堆放,便于吊装顺序开展,减少安装时间;各单体预制板划分种类,预留吊运操作间距,分类堆放根据安装顺序向生产厂家提出顺向装车计划,使用工业化构件堆放场地备两层材料叠合楼板安装工作由具备施工资质和吊装经验的人员进行专业施工5装配式结构正式施工前宜选择有代表性的单元进行试吊装、以检查复核构件尺寸、机械起吊工况,堆放位置是否合适,构件吊装的顺序,节点钢筋相互交叉顺序、根据试吊情况调整完善施工方案根据设计及方案的规定进行设计验算或试验,并应根据预制构件形状及尺寸设置钢丝绳吊索及分配梁、桁架,以保证吊车主钩的位置与构件重心重合 装配式结构的施工全过程应对预制构件及其上的建筑附件、预埋件、预埋吊件等采取施工保护措施,避免构件出现破损或污染现象。
4.工艺流程及技术要点工艺流程搭设临时支撑→调平支撑龙骨→叠合板安装→安装板上层钢筋网片→水电预埋→绑扎负弯矩钢筋→浇筑混凝土→养护→拆除临时支撑→板底拼缝处理施工4.1 预制构件进场验收预制构件上标明生产单位、构件型号、生产日期和验讫章构件上预埋件、插筋和预留孔洞的规格、位置和数量符合设计要求预制构件不应有断裂等严重缺陷预制板缺棱掉角不大于 20 ㎜,且不能透底,否则混凝土浇筑时漏浆修补观感不佳64. 2 叠合板支撑体系采用钢管 +顶托 +方钢管龙骨支撑方式材料选用:采用扣件式 Φ48×3.6 钢管堂支撑架,主龙骨采用 50×50mm 方钢管方案设计方钢管龙骨垂直于板缝方向布置, 立杆间距沿龙骨方向 1.2 米,垂直于龙骨方向立杆间距为≤ 1.2 米立杆底设脚手板,离地 20cm 设置扫地杆,横杆步距 1.8 米水平杆采用 6m~2m钢管进行搭设, 其采用对接接扣件进行接长, 端部可采用钢管搭接接长相邻水平杆连接扣件必须相互错开,不得出现在同一纵(横)距7内叠合板间板缝处,按设计要求使用发泡聚乙烯条塞缝后期使用抗裂砂浆复合网格布进行底板补缝处理叠合板周圈支座模板启口上粘贴海绵条防漏浆,而叠合板与现浇板交界处根据不同板厚,在不同位置粘贴海绵条防止漏浆。
叠合楼排架支撑、梁上口标高的偏差验收标准按模板工程底模上表面标高执行,其标高允许偏差为± 5 ㎜ 采用激光扫平仪复核对排架及梁顶面标高检查,当排架标高不符合要求时,及时对排架的可调顶托进行调整,当梁上口标高不符时,检查梁的截面尺寸及梁底标高是否符合要求,如不符调整至符合要求拆模强度执行 DB37/T 5019-2014 第条规定4.3 吊装施工构件准备( 1)检查预留孔位置、数量,是否畅通 2)检查构件预埋吊环(或用于做吊点的钢筋桁架)边缘砼是否破损开裂,吊环本身是否开裂断裂 3)梁板楼梯搁置边缘及相应搁置位置已根据标高线切割整齐( 4)人工粗糙面平均深度不小于 5mm8构件吊装(1)水平构件吊装前应清理连接部位的灰渣和浮浆; 根据标高控制线,复核水平构件的支座标高,对偏差部位进行切割、剔凿或修补,以满足构件安装要求 2)在相应的梁旁模或其他支承结构上标出定位线( 3)叠合板吊装时必须专人进行指挥,当叠合板到达楼面高度时,应按图纸要求调整板的方向确保叠合板板搁置于梁侧板上,深入梁内距离为 15mm 4)按吊装整体顺序从一个方向向另一个方向推进,每跨内按照先外后内、先不规则后规则的顺序进行。
5)叠合板尽可能一次就位,以防止撬动时损坏薄板 6)叠合板定位、锚固长度等应在安装过程中进行平行检查,检查合格方后脱钩 7)铺设网片前可在板面接缝处批嵌抗裂砂浆, 避免现浇层振捣漏浆 8)检查板侧边与梁模板侧边应在统一平面上,板的接缝确保密拼9( 9)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