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营造学校师生和谐关系的思考.docx
6页营造学校师生和谐关系的思考 姜志霞[关键词]师生;和谐关系;营造营造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和谐关系,在教师方面要做到丰富的情感投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丰富的情感投入能够帮助形成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给双方提供创造的空间;丰富的情感投入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个性心理品质教师究竟应该如何表现出这种教育情感,去不断促进学生的发展,即爱并欣赏学生、尊重信任学生、理解宽容学生、学会与学生对话学生与老师的和谐关系,在学生方面应做到学生尊敬教师、接受和认可教师一、营造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和谐关系的教师方面情感对人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的情感对学生发展而言,所起的作用是非常大的一)丰富的情感投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一个学生如果和某个教师的感情好,他就会对该教师任教的学科感兴趣,就会主动和教师交流、合作,从而提高教学、学习效果二)丰富的情感投入能够帮助形成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给双方提供创造的空间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融洽,师生心情就会舒畅,课堂气氛就会轻松、愉快而只有在轻松、愉快的课堂里,学生和教师的思维才是最活跃的,创造力的培养才得以成为可能。
三)丰富的情感投入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空洞的知识说教只能给学生一个良好品质的概念,而不能自然地转化为学生的良好品质,要形成学生的良好个性心理品质,只能通过情感体验来完成教师在与学生建立合理关系时给予学生的情感体验,有助于学生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形成二、教师究竟应该如何表现出这种教育情感,去不断促进学生的发展(一)爱并欣赏学生教师对学生一定要有爱的情感爱是一种信任,一种尊重,一种鞭策,是一种激情,更是一种能触及灵魂、动人心魄的教育过程教师要爱自己的学生,以平和、愉快、友好和鼓励的方式对待学生教师用这样无私的爱建立起来的师生间的真挚情感,有着神奇的教育效果学生们会自觉地尊重教师的劳动,愿意接近教师,希望与教师合作,向教师袒露自己的思想具有爱心和具有知识的教师.对学生来说,他们更喜欢前者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对学生的爱会唤起学生对教师的爱,使师生之间感情融洽,关系密切只有发自肺腑地爱学生,才能真正地亲近学生、关心学生教师应该充满爱心地对待学生的发问、疑惑;充满责任心地去发掘教材中关于做人、做事,关于健康、和平等内容;充满关爱地捕捉学生在课堂上的闪光点,让学生在爱中成长,在爱中学会爱。
教师要对学生怀有深深的期待,这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突破口在实际的教育生活当中,教师对学生的期待会成为学生成长的重要动力,这种期待会很好地促进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教师对学生充满期待,就会关注每一个学生,理解他们的心理需要,尊重他们的自主性,相信他们的潜能只有尊重学生的自主性,才可能为他们创造一个充满朝气的、更加宽松的空间,使他们在没有思想的禁锢和盲从中不断地探索创新,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健康自由地发展只有相信学生潜能,才可能寄予厚望,才可能激发其求知的欲望、执著的追求和为事业献身的热忱有了对学生的理解、尊重和信任,师生之间才可能产生心灵的感应、情感的交融,营造出生动、活泼、和谐的教育氛围,从而结出期待效应的硕果二)尊重信任学生在学生心目中,亦师亦友,民主平等,是“好教师”的最重要特征学生希望教师能够“蹲下来”跟自己说话,希望能够得到教师的尊重和信任只有尊重学生,才能教育学生;没有尊重,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教师要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就必须能够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事实上,当学生与教师说悄悄话的时候,教师的教育就成功了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给学生一个发展的空间。
教师只有充分信任学生,才能不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不断使学生更好地向前发展三)理解宽容学生教师需要经常进行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角度感受问题所在,这会使二者达到情感的一致性,能够深深理解学生的感受师生之间通过理解达到精神的契台,达到学生理解知识、理解师生之间的关系以及学生的自我理解,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进步在教师心情愉悦的时候,宽容一个学生的错误一次两次恐怕不难;而在心境不佳时,宽容学生的错误,尤其是不懂事孩子或处于逆反心理中孩子的故意错误,是很难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思想、教学理念中首先确立“学生到学校来是来犯错误并改正错误”的原则;其次,教师要有崇高的思想境界,要有一种比海洋和天空更为博大的胸怀,要有一种“孩子都是未来人才”的观点同時,教师也要知道对于学生来讲宽容不是顺其自然,也不是逆来顺受;不是放松,更不是放纵对教师而言,宽容不是随波逐流,也不是敷衍了事;不是消极回避,更不是盲目认同它是一种境界,是需要不断学习、不断实践的教师要学会宽容,因为宽容是学生成长的绿洲教师对学生内心深处的宽容,为学生提供充分表达自己的机会和空间,有利于培养他们自省、自律的习惯,形成判断是非、择善而从的能力;教师对学生思维方式的宽容,可以激发学生思想的火花,挖掘各自潜能,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教师对学生特殊行为的宽容,是尊重个体发展的特点,使学生能张扬个性,展示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
宽容会不断增长学生的自信,帮助学生确立自己的人生信念四)学会与学生对话师生对话是良好师生关系形成的必然途径,教师要想真正理解学生,就必须与学生经常对话、沟通、交流,师生之间的对话不是封闭式的,而是开放性的正是这种开放性的对话使教师不仅能够掌握学生现在的思想状况、未来想法,而且能够理解部分学生行为偏差的原因教师也在与学生的对话过程中,使自身的生存价值得到体现与升华在师生对话中,教师和学生完全以平等的身份出现,双方都敞开自己的心扉,接纳对方的信息,并获得理解和沟通在这种交往中,不仅仅是师生知识层面的交往,也涉及人类普遍的生活经验,同时也表现了师生各自的人格魅力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占有者和施予者,而是通过对话诱发学生思考,在对话中把握知识,在对话中提升教师和学生双方的人格三、学生与老师的和谐关系的学生方面在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过程中,学生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在师生关系的建立过程中,从一定意义上讲,学生处于相对被动的地位,不论教师如何做,只有这种行为被学生接受、认可并作出相应的反应时,良好的师生关系才算建立起来如果学生对教师的关心毫无觉察,没有积极的反应,或是敌视教师的某些行为,则良好的师生关系就没有建立起来。
所以为了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除了需要教师的不断努力之外,学生也要作出相应的努力一)学生应该尊敬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处于平等的地位,教师不是“权威”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学生可以不尊敬教师相反,作为学生,有責任尊敬教师从古至今,在被大家歌颂的良好师生关系中.学生都是十分尊敬和爱戴自己的老师的所以,为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要尊敬教师二)学生应该接受和认可教师接受和认可的过程也是选择的过程,当个体对自己所选择的内容认可后,才会主动地将其内化为自己的品质在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过程中,学生一定是在接受和认可了教师之后才能够建立起这种师生关系比如学生可以通过一句“谢谢”、一个微笑、一下点头或者一个拥抱等具体的反应来表达其对教师的接受和认可在接受和认可之后才会加深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促进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同样,为了能够使学生更好地去接受和认可教师,并对教师的行为作出相应的反应,需要教师也付出相应的努力教师应该将自己的真实想法告知学生,帮助学生在充分知情的情况下有效地感知、接受教师的行为,尽可能作出正确的选择和反应,这对师生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学生要增强自我教育和控制的能力要不断学会自我教育与控制,从而不断推进学校人际关系走向和谐。
参考文献:[1]虞丽娟:立体化素质教育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5.[2]刘慧:小学德育实践,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6 .[3]张宝臣:班主任工作操作策略,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1.8.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