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湖南某中学高考地理二模试卷.pdf
22页2024年湖南师大附中高考地理二模试卷一、选 择 题(本大题共16题,每题3 分,共 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是指由年轻人、低龄老人为高龄老人提供服务,并将服务时长换算成时间币存入“时间银行”,待自己需要时再取出兑换他人为自己服务的养老模式1998年我国引入“时间银行”,2018年将其纳入全国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范围如图为1998-2020年 我 国“时间银行”的发展过程及数量的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1 3 题新增数量/家60 rI-1城镇乡村创新增长期5040302010萌芽探索期快速发展期1998 2003 2008 2011 20142017 2020/年份0口 I n n1.我国引入“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的初衷是为了()A.充实老人退休生活 B.缓解人口老龄化C.减轻社会养老压力 D.发挥老年人余热2.创新增长期,驱动我国“时间银行”发展的关键因素是()A.金融服务业发展 B.劳动力供给过剩C.经济水平的提高 D.政府的支持力度3.与乡村相比,城 镇 的“时间银行”发展更快,主要原因是()志愿者数量多居民邻里亲近养老建设水平高老龄人口比重大A.B.C.D.新疆多语种地名的空间分布格局是新疆各民族人民长期聚居和杂居融合的映射,其形成与海拔、坡度以及当地生产方式密切相关。
如图为新疆各语种地名海拔区间占比统计图,其中汉语地名数量最多,占总数的 43.82%据此完成4 6 题与七宣一电墀&生*一汉用地力-维开尔八域名仅占IA地名-哈伊克培地XA.蒙古语地名分布呈大分散特点B.地名以维吾尔语地名为主C.最高处的地名为哈萨克语地名D.历史上汉族在此定居最早5.推测历史上新疆汉族人口主要分布在()A.山间高平原地区 B.盆地中央C.冲洪积平原地区 D.中低山区6.新疆的蒙古语地名中自然类地名占八成以上,且以涉水类地名为主,其主要原因是(A.新疆曾经气候湿润B.蒙古族传统习惯逐水草而居C.新疆多季节性河流D.希望所至所居之处水草丰美“风光水火储一体化”以大型火电或水电基地为基础,采取风能、太阳能、水能、煤炭等多种能源发电互相补充,适度增加一定比例储能,对各类能源进行统筹如图为某省四季平均风速日变化曲线图据此完成79题北我时间7.该省风力发电的最佳季节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8.在“风光水火储一体化”发电项目设计中,对电网起调峰作用的是储能设施与()A.水电站 B.火电站 C.风力电站 D.光伏电站9.建 设“风光火储一体化”项目最有优势的省份是()A.黑 B.川 C.内蒙古 D.浙V 指数描述谷地形态与V 形的偏差程度,凹谷的V 指数 0,而凸谷的V 指数0(如图)。
冰川槽谷(U形谷)是典型的冰川侵蚀地貌据此完成10-1 1 题10.冰川槽谷的V 指 数()通常约等于零通常大于零随地壳抬升的加剧而减小随气候变暖的持续而增大A.B.C.D.1 1.对冰川槽谷发育形态直接影响最小的因素是()A.基岩岩性 B.槽谷朝向 C.地表起伏 D.冰川规模新疆乌恰一康苏地区位于天山群山环抱之中,气候干旱,年平均降水量仅182mm,年平均蒸发量为2600mm如图示意新疆乌恰一康苏地区地形剖面与植被垂直分布,图中四类草地植被覆盖率不同据此完成1214题1 2.推测图中四类草地植被覆盖率最高的是()A.草 地 I B.草地II1 3.图中M 附近出现荒漠区,其主要原因是(c.草地m D.草地w)A.山地背风坡,降水量少B.坡度陡,地表水缺乏C.土层浅薄,土壤颗粒细D.气温高,蒸发旺盛1 4.下列四地盐渍化最严重的是()A.草地mC.人工防风林B.草地IVD.农田区某地理爱好者在同一地点每隔4 小时对太阳拍摄照片,如图为连续三张照片的合成示意图,图示时间为北京时间据此完成15 16题次日3时19时 23时X./X Z-p-O7/、I X,7,7 7,地平面15.拍摄照片的地点可能位于()A.北 京(40 N,116 E)B.巴西利亚(16 S,48 o W)C.北极黄河站(7 9 N,12 E)D.南极秦岭站(7 5 S,16 4 E)16.该地理爱好者在次日3时(1)之后,继续每间隔4 小时对太阳拍摄了两张照片(11111),则合成的图片应是()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 题,共 52分)17.(13 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阿拉斯加是美国的海外州,拥有丰富的森林、矿产、海洋渔业等资源,面积为17 1万平方千米,人口仅6 0 多万,人口密度0.42 人/平方千米安克雷奇是阿拉斯加最大的城市和主要港口阿拉斯加油气资源丰富,北部的油气资源通过管道输送到南部不冻港,再转运到美国本土加工炼制这是世界上第一条深入北极圈的输油管道,有近一半的输油管道架空铺设,全长约13 0 0 千米管道的建设面临恶劣环境的挑战,要穿越三座山脉、活跃的断层、广大的冻土层和定时迁徙的驯鹿和驼鹿1)阿拉斯加北部油气资源并没有直接选择海运,而是在陆上修建输油管道,输送到南部沿海港口再出口解释其原因2)分析阿拉斯加地区部分输油管道采用架空铺设的原因3)试分析全球变暖对阿拉斯加农业和海洋运输的影响18.(1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沙特阿拉伯气候干旱,农业生产以畜牧业为主,小麦种植主要集中在中东部地区1990年沙特阿拉伯政府开始限制农民种植小麦2 1 世纪初,以石油为主要能源的海水淡化产业促进了该国的经济发展,却未能有效促进种植业的发展2010年后,在中国光伏技术的支持下,太阳能海水淡化厂在沙特沿海蓬勃兴起,淡化海水成本大大降低,为保障其资源安全提供了新的契机。
如图示意沙特阿拉伯及周边地理事物分布1)从资源保护的角度推测沙特政府限制农民种植小麦的理由2)分析21世纪以来海水淡化产业未能有效促进该国种植业发展的原因3)简析太阳能海水淡化技术对保障沙特资源安全所起的作用19.(1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门多萨位于安第斯山东侧,其周边地区是世界典型的焚风多发区门多萨拥有阿根廷最大的葡萄酒产区,也是安第斯山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图 1 为 2012年 12月 2 4 日当地时间12:00南美洲局部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如图2 为当日门多萨气温和露点温度(空气冷却至水汽饱和状态时所需的温度)变化统计图806050,图 1图 2(1)判断锋线的类型,并说明依据2)读等压线分布图,说明当日门多萨焚风显著的原因3)分析门多萨在经历焚风期间露点温度变化的原因4)评价焚风对门多萨地区生产生活的影响20.(13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土林是一种由河湖相土状堆积物塑造的如塔如林的地貌大同盆地是我国土林地貌发育最典型的地区之一,因位于地平线以下而闻名大同士林由千姿百态的土柱、土岭、土台等地貌组成,其物质来源复杂,颜色、岩性各异土林中植被稀疏,低矮的草本植物可将土林顶部的土体固结在一起。
推测再过几百年,大同士林会烟消云散,化作满沟沙砾图 1 示意大同士林地理位置图 2 示意大同士林景观图I(1)结合材料,推测大同土林沉积物的来源2)结合材料,简述大同士林形成的地质过程3)请结合士林的发育过程,为保护大同士林提出合理的建议2024年湖南师大附中高考地理二模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 择 题(本大题共16题,每题3 分,共 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是指由年轻人、低龄老人为高龄老人提供服务,并将服务时长换算成时间币存入“时间银行”,待自己需要时再取出兑换他人为自己服务的养老模式1998年我国引入“时间银行”,2018年将其纳入全国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范围如图为1998-2020年我国“时间银行”的发展过程及数量的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1 3 题新增数量/家60 rI-1城镇乡村5040302010萌芽探索期快速发展期1998 2003 2008 2011 20140口 I n n1.我国引入“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的初衷是为了()A.充实老人退休生活B.缓解人口老龄化C.减轻社会养老压力 D.发挥老年人余热【解答】解:根据材料分析可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人口平均年龄越来越大,社会养老压力大,“时间银行”互助养老,通过年轻人、低龄老人为高龄老人提供服务,并将服务时长换算成时间币存入“时间银行”,待自己需要时再取出兑换他人为自己服务的这种养老模式,有利于减轻我国社会养老压力,故 C 正确。
时间银行”互助养老并不是为了丰富充实老年人的生活,主要由年轻人和低龄老年人参与,故 A 错误时间银行”互助养老不能缓解人口老龄化,故 B 错误时间银行”互助养老并不是为了发挥老年人余热,而是为了让老年人老了有人帮忙养老,故 D 错误故选:Co2.创新增长期,驱动我国“时间银行”发展的关键因素是()A.金融服务业发展B.劳动力供给过剩C.经济水平的提高 D.政府的支持力度【解答】解:“时间银行”爆发式增长说明增长速度极快,能跟爆发式增长对应的,也只有政府政策,故 D 正确金融服务业发展促进的是普通银行的增长,与“时间银行”关系不大,故 A 错误劳动力供给过剩一直在加剧,不会导致某一年“时间银行”呈现爆发式增长,故 B 错误经济水平的提高无法促进“时间银行”爆发式增长,故 C 错误故选:D3.与乡村相比,城 镇 的“时间银行”发展更快,主要原因是()志愿者数量多居民邻里亲近养老建设水平高老龄人口比重大A.B.C.D.【解答】解:城镇年轻人、低龄老人思想更进步,城镇志愿者数量多,为老人服务的时间总量多,导致城 镇“时间银行”发展快,正确乡村居民邻里关系应该比城镇好,即邻里关系不是造成差异的主要因素,错误。
城市和乡村地区的社区发展程度不同,城市社区通常更加发达,具有更多的社会资源和服务机构,养老建设水平高,而乡村地区的社区资源相对较少,正确乡村的青年人外出打工较多,留守老人比例较大,老龄人口比重大,错误故选:Ao新疆多语种地名的空间分布格局是新疆各民族人民长期聚居和杂居融合的映射,其形成与海拔、坡度以及当地生产方式密切相关如图为新疆各语种地名海拔区间占比统计图,其中汉语地名数量最多,占总数的 43.82%据此完成4 6 题海拔区间/米一 汉 用 她 名-加”尔济地名似占用地名哈伊克培 地X4.由图中信息可知,新 疆()A.蒙古语地名分布呈大分散特点B.地名以维吾尔语地名为主C.最高处的地名为哈萨克语地名D.历史上汉族在此定居最早【解答】解:图中新疆的蒙古语地名在各海拔区间分布的比例大致相当,呈现大分散的特点,A 正确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地名与汉语地名为主,B 错误海拔较高处哈萨克语地名占比较高,但不是最高处的地名为哈萨克语地名,C 错误无法反应在此最早定居的居民其民族的相关信息,D 错误故选:Ao5.推测历史上新疆汉族人口主要分布在()A.山间高平原地区 B.盆地中央C.冲洪积平原地区 D.中低山区【解答】解:根据材料信息,新疆地名中汉语地名数量最多,且主要分布在500米以下地区,历史上迁入新疆的汉族人口主要从事农耕业,因此在地域选择上偏向于适宜农耕、便于灌溉的河流沿岸及山前冲洪积平原地区,C 正确。
汉语地名在海拔较高处占比较低,山间高平原地区、冲积扇平原、中低山区都不是历史上汉族的主要分布地区,A B D 错误故选:Co6.新疆的蒙古语地名中自然类地名占八成以上,且以涉水类地名为主,其主要原因是()A.新疆曾经气候湿润B.蒙古族传统习惯逐水草而居C.新疆多季节性河流D.希望所至所居之处水草丰美【解答】解:结合所学可知,历史上,蒙古族主要从事游牧业,具有逐水草而居的生活习惯,因此蒙古语地名中自然类地名占八成以上,以涉水类地名为主故选:Bo“风光水火储一体化”以大型火电或水电基地为基础,采取风能、太阳能、水能、煤炭等多种能源发电互相补充,适度增加一定比例储能,对各类能源进行统筹如图为某省四季平均风速日变化曲线图据此完成7 9 题11 13 15 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