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蟠龙宝邸居住小区规划及建筑设计.doc
4页柳州蟠龙宝邸居住小区规划及建筑设计摘要:通过柳州蟠龙宝邸居住小区方案设计的介绍,积极寻求建筑与地域自然,人文环境之间的和谐关系,力图建设一个具有浓厚人文氛围的生态住宅小区关键词:蟠龙取形,东方神韵Liuzhou Panlongbaodi living subdistrict planning and architectural designHuang jun peng(Guangdong Province Huacheng architectural design Co.,Ltd.Guangzhou,China)Abstract: By the introduction of Liuzhou Panlongbaodi living subdistrict design proposal, search the harmony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struction, nature and humanistic environment, and try to build a synusiologic living subdistrict with thick humanistic atmosphere. Keywords: Draw the shape of the dragon, Eastern charm一、项目概况蟠龙宝邸位于广西柳州市鱼峰区水南路中段,坐落蟠龙山脚,北临百里柳江,雅据柳州著名景点蟠龙人工瀑布及蟠龙文化公园东南侧。
本项目依山傍水,享山脉之气运,山水之风自然意境傲然流淌世外桃源般的山光水色使项目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本项目总规划用地面积为 48900m2,总建筑面积约 97000 m2,容积率 2.0,建筑密度27.2%,绿地率为 40%在充分考虑项目自身优越的地理环境基础上,我们力图建设一个具有浓厚人文氛围的生态住宅小区,强调“东方神韵” 二、规划布局1、设计理念——“蟠龙取形”我们在进行设计定位时,希望通过强调地理位置的特殊性,进而创造出有别于一般城市住宅的具有“东方神韵”特色的居住社区,以新颖的规划理念和人性化的设计,来营造具有高水准与良好生态环境的居住环境在中国文化中,龙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上下数千年,龙已成为一种文化的凝聚和积淀,龙的形象已成为中国文化的象征而本项目的规划设计理念,就是采用了龙的图案,在规划平面上体现出小区“东方神韵”的特色由于本小区位于蟠龙山脚,用地不规则,形成一个类似三角形的地块在规划布局中,我们发现将“神龙吐珠”的图案贴在用地上,龙的图案同整个用地范围不谋而合因此,根据龙身弯曲的形式,规划平面就此展开我们称此设计理念为“蟠龙取形” 如图一所示)2、规划设计在规划中我们注重了空间环境和视觉环境的营造,充分体现了项目自身优越的地理环境。
由于用地西北向为主要景观朝向,因此用地内大部分建筑都向东南方向倾斜,保证了大部分建筑有好的景观视线由于本项目的建筑均为多层板式建筑,根据我们提出的“蟠龙取形”的设计理念,建筑平面以自由弧线线型组合每一段弧线都不超过 3 栋建筑单体连接,既避免了建筑展开面过长的压抑,又可以更灵活的进行线性组合整个小区自由灵活的建筑布局,形成了一个富于变化的空间序列其中,南面部分组团的内部还围合出了一系列的院落空间围与透、规则与不规则、动与静,各种各样的空间互相交织,产生了空间上的渗透和层次上的变化,创造出一种极为活跃,而又富有生气的空间形态 (规划总平面如图二所示)小区的主入口在西侧规划路上,以一条水景观线为中心轴线,由入口延伸至小区中心广场,体现小区亲水的特征主入口旁边的住宅首层设置临街商铺小区停车采用地下室停车和局部室外停车结合的方式,方便居民出入3、绿化景观设计在小区的景观设计中,考虑到基地周边的自然景观环境已很丰富,因此,小区内部景观设计以突出重点为原则空间序列以放(小区出入口)——收(灯饰水景)——放(双月亭)——收(灯饰水景)——放(主景广场)展开不同空间之间的大与小、自由与严整、开敞与封闭等对比,形成抑扬顿挫的节奏感。
通过结合设计中景观步道、绿廊、生态水体以及主题景观等内容,形成绿化、建筑、水体有机相连的整体性景观生态微系统,进一步体现出项目所力求的结合自然、尊重环境、创造生态家园的设计品质三、建筑单体设计在住宅功能满足现代高标准生活需求的前提下,设计把东西方的建筑文化融合在住宅形体设计当中,以生理和心理需求两方面的因素提高居住品质所有建筑物在顺应规划布局的同时也兼顾朝向,绝大部分建筑都朝向南、东南或西南,既有利于节能又形成灵活多变的空间效果1、住宅公共区小区住宅均为一梯两户带电梯的多层建筑,交通面积既紧凑合理又充满舒适性住宅单元中设置观光电梯,候梯厅也有直接对外的窗户,这种设计手法改变了传统电梯给人带来的封闭感受在小区住户回家的过程中,即使在建筑内,也依然保持其视线与自然良好的交流楼梯为开倘式设计,设备管井集中在楼梯平台处,既隐蔽又不影响使用2、住宅户内设计户型平面有清晰的分区与流线组织,户内动静分区明确,交通设计合理第一:所有的房间均有良好的采光与通风,实现客厅、卧室、厨房、厕所“四明” 既能有效地组织南北对流通风,形成穿堂风,改善室内卫生条件和热环境;又能改善室内光环境,并达到节约能源和保护自然环境的效果。
第二:户型入口均设有入户花园,形成两厅一园三进式一体化格局,营造回归自然的园上有园,家中有园的居住模式;同时,通过超宽的平面,也可让业主拥有很多的想象空间,如设置一些室外茶室等,增加生活的情趣而生活阳台的设计,则可以解决日常起居、生活的需要第三:小跃层的设计,使户内空间富有变化,也将餐厅划分为一个独立空间而杂物间的人性化贴心设计,更符合居家需求 (标准层平面图如图三所示)3、建筑造型设计建筑造型是体现小区形象的直观反应为了突出本小区“东方神韵”的形象,立面造型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深度挖掘东方文化中微派建筑的经典素材和视觉元素,将东方文化融入建筑细节,追求建筑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人文氛围的沉稳浓郁建筑外墙采用了“粉墙黛瓦”的中国古典微派建筑色彩方式,体现出“贵和中庸”的传统文化氛围同时依照“规则中求变化,典雅中显韵味”的设计理念,达到设计上的多样化及多元化,通过不同的体形组合和总平面布局上的变化,使建筑典雅而不失活泼,从而使小区更富有内涵,体现东方文化的独特神韵在色彩的运用上以“黑白灰”为主色调,使建筑更好地与周围山体和绿化融为一体,彰显“大隐于市”的新都市生活境界 (如图四所示)在建筑细部上,承袭了马头墙、照壁、石雕、木雕技艺等传统民居建筑形式,体现东方人在居住建筑上的智慧。
同时,再辅以现代建筑材料画龙点睛,如简化的铝合金窗立面分隔、阳台铸铁扶手等等,使小区既富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清晰的历史文脉,又不失现代感和舒适感 (如图五、图六所示)四、结语希望通过本次设计的探索和经验,寻求“传统”与“现代”中的平衡之处,将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形式加以发扬广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