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慕容《乡愁》赏析.docx
2页席慕容《乡愁》赏析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仅此两句,已经能使人想起"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千古佳句,可以想像这是多么心动的感觉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最初对这两句诗歌的理解比较幼稚和片面,也没有过多地思索为何说"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后来全面了解席慕蓉之后方有更清晰的认识,也进一步认识到"模糊'是因为别离时间太久,又因为种种原因这种"模糊'变成了"怅惘',了解诗人的境况,对解读这样的诗句很有帮助 离别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 诗歌最后小节将"乡愁'凝结在一棵没有年轮的树上,充分表达"思乡之情'不会因为人的老去而渐失,而是永远鲜活 对故土的眷恋可以说是人类共同而永恒的情感远离故乡的游子、漂泊者、流浪汉,即使在耄耋之年,也希望能叶落归根 席慕蓉将这份乡愁用简短的七行三节诗进行概括:第一节写乡音的清新缭绕,笛声"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试想一年四季又有几个晚上没有月光啊,这就隐隐喻出游子无时无刻不在怀恋故乡第二节写乡情的怅惘,对故乡的怀念渐渐遥远,时间的推移摇落了故乡的轮廓,仅剩一种模糊不清的怅惘,如雾里别离,浓似血却又隔着一层迷蒙的云雾。
用雾里的挥手别离来比喻对故乡的模糊而怅惘的印记,是用一种可观可感的具象来描述抽象的主观感受,可谓生动形象、贴切自然第三层写乡愁的永恒是从上两层的乡音缭绕和乡情缠绵过渡而来,这在形式上极具新颖意味层次的渐递使主题由模糊逐渐鲜明诗人用没有年轮的树永驻游子心中"永不老去'的形象比喻抒发了深似海洋的愁绪和怀恋、怅惘的情感 情感抒发与意象选择的融合,使整首诗的意境深邃悠远比喻的贴切自然、语言的朴素优美更使整首诗具有牧歌式的情调 借月亮来寄托思念,抒发自己对故乡的不舍"一种模糊的惆怅'体现出了应是较早地就离开了故乡,也很少去看望自己的故乡,才会以至于都记不清故乡的模样了 2 / 2。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