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利胆排石饮治疗胆系疾病56例.pdf
2页兰生堡垫堂垒釜! ! 壁壁塑病学术会议论文集2 0 0 4 .0 5 .2 6 —————_ ——————————————————————————————————————————————一—_利胆排石饮治疗胆系疾病5 6 例王京奇李清峰李永泉刘素珍 北京市门头沟区中医医院( 1 0 2 3 0 0 )1临床资料I .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为门诊1 9 9 5 ~1 9 9 8 年诊治的病例病程7 年以上的1 3 例,5 年以下的 1 9 例,1 年1 5 例,l “个月9 例:其中男性2 l 例,女性3 5 例;年龄最小2 0 岁,最大7 6 岁,平 均年龄4 5 岁5 6 例中患胆结石1 3 例,慢性胆囊炎合并胆结石2 4 例,急性胆囊炎1 2 例,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5 例,胆结石术后2 例 1 .2 诊断根据现代医疗诊断标准及胃肠病学诊断标准选择病例1 .3中医辨证分型按照中医急症大全分型标准,辨证分为五型,即气滞型、血瘀型、湿热型、脾虚型、脓毒型 2 治疗方法2 .1 利胆排石饮药物组成金钱草4 0 —6 0 9 ,海金砂3 0 9 ,郁金1 5 9 ,鸡内金1 5 9 ,枳壳l O g ,柴附表中医辨证分型统计表【例数( %) 】胡l O g ,白芍1 2 9 ,香橼l O g ,胡黄连l O g ,白术l O g ,怀牛膝1 5 9 。
2 .2 加减脾虚证型中云苓,山药化湿健脾;气滞为主可加香附,佛手以增强行气止痛之效;血瘀较著,可加川芎,丹参增加活血化瘀之力;脓毒型较甚,当大剂量生黄芪,生薏米,茵陈之属,以增清热解毒之功本组病人疗效最短2 周有效,最长3 个月见效 3 疗效观察 3 .1 疗效标准治愈为症状消失,B 超诊断正常显效为症状基本消失,B 超明显改善有效为症状及大部分体征消失,B 超有一定改善无效为症状体征消失不明显,B 超检查无明显改善 3 .2 治疗结果治愈4 0 例,显效7 例,有效5例,无效4 例,总有效率9 2 .8 %以上,见中医辨证分型统计附表4 病案举例 李某某,男,4 5 岁,1 9 9 8 年6 月5 日就诊因右肋胀痛,痛彻肩背,口苦呃逆,纳差加重半月余,B 超及胆囊造影确诊为“多发性胆囊结石” B 超提示,胆囊内可见约l O m n X 2 4 m n 强光团后伴有声影,光团结构比较疏松,似为数个大小不等结石汇集在一起所致中医辨证:湿热内蕴,久酿成石立法:清肝利胆,化石止痛药用利胆排石饮,金钱草加至2 3 0 9 ,日服1 剂,分2 次 服l 周后即排出黄豆大结石4 块,4 周后即排出结石1 2 块,诸症大减,纳差好转,病人兴奋,坚 持服药7 4 剂,先后排石1 8 4 块,同年1 2 月6 日B 超报告:胆囊光团消失,胆囊功能收缩良好,诸症消失,遂告痊愈。
本例胆囊结石,虽然见结 石较大似难排出,但B 超提示其结构疏松,疑是多个结石汇集在一起所致,投以清肝利胆,化石排石重剂庶可见功方中用重剂金钱草以清肝利胆化湿热,化石排石为主药,该药须用量2 3 0 9 以上排石效果最佳配伍其他诸药,药证相符,守法守方,略有变通,服药7 0 余剂,共排大小结石1 8 4 块,临床多年,实属罕见 5 疗效分析胆为“中清之府”,内藏清净之液,亦即胆汁胆汁味苦,色绿黄,由肝之精气所化生,汇集于胆,泄于小肠,以助饮食消化,是脾胃运动功能得以正常进行的重要保证胆汁的化生与排泄,由肝的疏泄功能控制和调节一旦出现情志不遂,寒热不适,饮食不节,劳逸失度等,则气血瘀结,胆汁疏泄胆不利,瘀滞或为炎症或久酿成石方中金钱草甘淡性平能利水通淋,除湿退l1 12 伽1 4 国5 .2 6中华中医药学会第ll 届肝胆病学术会议论文集黄,具有利胆排石的作用临床用金钱草煎剂缓解胆结石而引起的疼痛,消除黄疸,与疏通肝胆,促进胆汁分泌和排泄有关临床观察发现,用重剂排石效果极佳,一般用量可达2 1 0 ~3 0 0 9 故为 君药柴胡,郁金,枳壳,香橼四药相合,重在理气疏肝,通畅气机郁金既有疏肝解郁之职,又有活血化瘀之能,故有“气病血药”之称。
海金砂清肝利胆之要药鸡内金,胡连则消导化石,通腑导停滞,通则不痛白芍缓急止痛,解除炎症有利排石白术健脾除湿,增加胃肠蠕动怀牛膝活血止痛,有解痞的作用以上药共为臣药协助君药发挥最佳疗效自拟腹水三方治疗肝癌腹水6 3 例穆登高穆铁柱穆海柱崔芳丽 陕西省兴平市肿瘤肝胆研究所1基本情况 6 3 例中,男3 0 例,女3 6 例:最大年龄7 3 岁,最d s l 6 岁;病程在1 年至3 个月之间,原发性肝癌4 4例,转移癌中,食道肝转移6 例,肝癌胆转移4 例,肝癌胰头转移3 例,肝癌肺转移5 例,肝癌门静脉癌栓形成者8 例有l 例伴子宫癌 2 治疗方法2 .1 腹水I 方:党参1 0 9 ,生黄芪2 0 9 ,生白术1 5 9 ,茯苓1 5 9 ,当归1 0 9 ,赤芍1 0 9 ,制首乌1 0 9 ,女贞子1 0 9 ,车前草2 5 9 ,马鞭草2 5 9 ,大腹皮1 5 9 白花蛇舌草l O g ,全虫1 .5 9 ,土元5 9 ,半枝莲1 0 9 ,八月扎1 0 9 加减:纳呆加生内金1 0 9 ,山楂1 5 9 ,呕恶加代代赭石2 0 9 ,竹茹l O g ;胸水加葶苈子1 0 9 ,苏子1 0 9 ,杏仁t o g ;阴虚加生地、元参各1 0 9 ,知母1 0 昏血瘀加丹参1 5 9 ,泽兰叶5 9 。
1 天1 剂,加水先泡半 小时,大火煎开后,改文火再3 0 分钟倒汁留渣,添水煎第2 次两煎混合后,视药液情况,总药量保持8 0 - - 1 0 0 m l 为宣如药量超过1 0 0 m l ,可放火上,蒸发掉多余水分分别在早饭前,晚饭前2 0 分钟服用此服法为“药用一点”,不宜“药灌满肠”以免加重胃肠负担特别提示,此方可长期服用2 .2 腹水I I 方:生大黄1 0 9 枳实1 0 9 ,厚, b l o g ,芒硝2 0 9 ,大枣1 0 9 ,生葱l 根备用加减:大便带血性,加仙鹤草,腹痛加元胡1 0 9 ,木香1 0 9 ,腹胀加肤毛为加速胀气消除,可加青陈皮各1 0 9 ,香附5 9 ,降香5 9 服法:1 日1 剂,两煎,混合后,分别在早饭后、晚饭后2 0 分钟各服一半( 两煎总量控制在8 0 - 1 0 0 m 1 ) 特别提示:个别病例,服用I I 方后,於m 方敷1 1 2神厥穴后2 0 分钟左右出现烧心,胃部不舒,有时呕 吐,~般为立即将葱白嚼后弃渣咽汁,l O 余分钟即止如呕吐,小米汁凉服,也可兑蛋清一枚同服2 .3 腹水I I I 方:生甘遂末3 9 ,紫皮大蒜( 独头佳)5 9 ,陈米醋六点。
加减:腹痛厉害,元胡细末6 .5 9 : 腹水:将生甘遂3 9 与捣烂之蒜泥调和,加入陈米醋 六点,敷於神厥穴纱布盖严,胶布固定,以防药外漏胸水:上药敷脑中穴方法同上特别提示:腹水,胸水均与饭后I I 方同时用个别病例,特别敏感,3 0 分钟即大小便,有隔二、三十分钟就大小便总量达1 5 0 0m l 左右,特别是伴腹痛厉害者,立即停用I l 、I I I 方,1 2 ~2 4 小时后,可再次用I I 、I I I 与I 方同用只用l I l 方,不配合I I 方,只见稀便不见泻水只用U 方,不配合I I I 方,只见胃腹部难受,很少泻水个别病例,腹水大减,腹部紧张减少,但食后腹胀不减,可加大腹皮、枳实、香附、降香量,泻水伴放屁,有的病例大便下水伴几十个响屁腹部立觉轻松 3 治疗结果6 3 例运用自拟腹水三方治疗个别配合输自蛋白全部病例均未抽腹水所有病例,均在三方治疗后4 0 分钟至两小时内,先见大量稀便,约1 ~ 2 次后,大便水样,个别病例伴有血性水样便1 2 ~ 2 4 小时小便增加,所有病例,均在3 ~2 l 天内腹水叩诊体征消失,腹围及体重基本恢复病出现腹水前水平( 无统一标准,因个体不同而差异明显) ,达到临床腹水消失,获满意临床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