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答题模版专题02 图表情境类选择题(含答案).docx
45页热点题型·选择题攻略专题02 图表情境类选择题目 录题型综述1解题攻略1类别1 表格情境2类别2 坐标情境5类别3 饼状情境8高考练场11高考新课标下要求命题以新情境下的问题解决为重心图表情境类的题目则以大量的统计资料为依据,用表格、坐标图(曲线图、柱状图)、饼状图等计量手段为呈现方式,考查某一历史阶段(时期)历史现象变化的表现、原因、特征及趋势形式多为图文结合方式,一般在题干中都有某一时期或者地区,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某一方面的统计或者变化图等提示语,其求答限制词主要有“反映出”“根本原因”“主要原因”“直接原因”“结论是”“解读正确的是”等1.命题特点:该类试题充分体现立意、情境、设问三要素的统一,关注社会现实,注意热点问题与学科知识的有机联系;试题取材广泛,涉及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内容,经济史统计资料是取材的主体;统计数据呈现方式灵活多样,表格形式最为常见,也可以变形为坐标图、结构图或其他统计图2.考查能力:一般根据相关统计数据考查历史事件发生原因、逻辑推理获得历史结论和分析概括历史事物的特征,既考查历史学科内综合,又考查跨学科综合能力类别01 表格情境1、表格情境是指在历史学习中遇到的数字表格,新高考命题通过创设表格情境,借助于具体数字信息考查学生对表格的材料处理能力及灵活迁移所学知识的能力,对考生认识历史发展特征和逻辑推理能力也有较高的要求。
2、创设表格情境离不开数据,一是以数字信息材料和表格为载体,要求学生将数字信息转换成历史知识和文字信息;二是注意对表格内不同栏目信息的比较和鉴别,只有从纵或横的角度多方面对比材料信息的基础上,才能明确材料的主题及命题意图,因而对考生的比较归纳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三是表格类题在显现方式上,不如图片类材料题那样形象直观,核心信息量较为隐蔽,要求考生要善于去粗取精,找出图中潜在的有效信息,抓住材料中所讨论的变化动态和趋势1、首先仔细读表格,对表格要“三看”:看表格所反映的时间、空间,界定答题范围;二看表格反映的问题实质,确定答题方向;三看表格的关键信息,尤其是一些关键的数字信息,明确内涵和外延2、其次要高度关注提示语,提示语是指题干中的限定词和答题要求等,表格类题中的提示语是解题的关键,很大程度上也是最终答案的组成部分3、再次要捕捉表格中潜在的动态信息,即读出表格中所蕴含的变化、态势等4、联系课本知识,利用阶段特征,分析信息的真实性、有效性,最后综合判断,得出答案典例】(2024·贵州卷)下表为我国某时期北方部分政权主要官员的族属状况这可用于说明( )人数【族属】汉【族属】匈奴【族属】鲜卑【族属】其他【政权】前赵131114——18【政权】夏263145【政权】后燕151——9522A.各政权之间经济差距逐渐缩小 B.十六国时期官员构成利于民族交融C.内迁民族高度认同中原文化 D.五代十国时期的官员群体胡汉杂糅【答案】B【命题思路】以魏晋时期官员的族属切入,考查民族交融内容。
变式1】下表是关于西汉历史的部分记述据此可知,汉武帝反击匈奴的战争( )元光二年(公元前133年)对匈奴开战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收复河套地区,颁布“推恩令”元朔五年至元狩四年(公元前124—前119年)卫青、霍去病连续4次大战匈奴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实行盐铁专卖A.显现出中央集权的优势 B.解除了匈奴威胁C.旨在开辟中西交通道路 D.加强了边疆治理【变式2】下表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历程的重要节点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历程的重要节点,表格信息反映了我国(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农村(农业)经济体制改革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84年城市(工业)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开启,增强企业活力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3年中共中央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议》,提出国有企业的改革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B.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C.开始融入了经济全球化D.在改革中探索经济体制类别02 坐标情境1、坐标情境类指以图象(线)变化的情境而创设的题型。
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有数字坐标图、曲线坐标等等,但不论何种类型,都是通过数字或数字的变化来反映历史史实和历史现象2、新课标强调在试题设计上注重情境化,坐标情境的创设,使试题更直观明确的了解历史现象要在情境中思考答题,在答题中感悟历史这需要我们多关注政治、经济、文化热点问题,关注身边的事情1、理解曲线背后有历史,轨迹历来有原因,要从曲线所表明的轨迹与状况背后寻找历史原因,从而做准确的判断;要善于从坐标中总结出数据的基本趋势(升或降),思考这种趋势背后的历史原因,结合课本知识进行分析、判断并简要表达结论典例】(2024·重庆卷)下图反映的是1995—2010年中国研发经费及投入强度(研发经费与GDP之比)情况这体现了中国( )A.科研人员总量居世界首位 B.“科教兴国”战略有效实施C.研发经费与GDP等比增长 D.“科技创新”已成顶层设计【答案】B【命题思路】以研发经费与GDP之比切入,考查“科教兴国”战略变式1】下图所示为1894—1911年汉阳铁厂钢铁产量的变化图中变化可用于说明该时期( )A.经济近代化的艰难起步 B.钢铁产品供过于求C.民族工业在曲折中发展 D.中体西用构想破产【变式2】下图是 1949—1957年上海轻、重工业产值及轻、重工业占比变化情况统计。
该统计图反映出( )A.重工业产值超过了轻工业 B.轻重工业相对协调的发展C.轻工业产值呈现下降趋势 D.上海已成为全国工业中心类别03 饼状情境1、饼状情境指以饼状图为载体,通过展示数据和比例的变化,反映历史事实和现象解题时需要关注图表中各部分的比例和变化趋势,并结合所学内容进行分析2、纵观近几年新高考命题,创设饼状情境命题出现的形式丰富多变高考通过对历史事件的考查,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体现新课标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1、关注扇形面积大小:在饼状图中,扇形的面积大小直接反映了各部分的比例通过观察扇形的面积,可以快速了解各部分的比例关系2、结合所学内容:在理解图表信息的基础上,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对图表信息进行解释和分析例如,可以通过分析图表中的数据变化,推断出历史事件的发展趋势或原因3、排除法:对于一些难以直接判断的选项,可以通过排除法逐步缩小选择范围首先排除与图表信息不符的选项,然后从剩余选项中选出最符合图表信息的答案典例】(2024·贵州·高考真题)下图是1964-1976年间贵州省累计完成的基本建设投资占比情况据此可知,该时期贵州( )A.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 B.贯彻八字方针成效突出C.轻重工业的协调发展 D.落实国家战略布局调整【答案】D【命题思路】以贵州省累计完成的基本建设投资占比情况切入,考查国家战略布局“三线建设”内容。
变式1】下图为1949年和1957年中国东、中、西部城市比重图,图示占比变化反映出( )A.国民经济发展比例严重失调 B.有计划的经济建设持续推进C.经济建设“左”倾错误发展 D.民众就业观念已经发生转变【变式2】下图是1950年我国进口的货品额构成图,材料反映出我国进口货品( )A.以国民经济建设迫切需要的物资为主B.以巩固政权恢复发展经济为中心工作C.以国防建设相关的物资为主D.以发展机械工业的需求为主1.(2024·天津卷)如果在1930-2000年出版的国际图书中,分别检索“联合国”和“危机”,可得到两词出现频率的统计示意图对下图反映的相关国际政治内容,理解最全面的是( )A.全球治理体系有待完善 B.冷战结束后国际秩序存在混乱C.原有国际机制失去作用 D.世界局势的不确定性逐渐增加2.(2024·福建卷)明嘉靖(1522—1566)后期,官方调查了沿海卫所的军户情况有学者据此统计出当时沿海各地卫所军队实际人数占应有员额的比例,如图所示该图反映的现象主要缘于( )A.倭寇问题严重 B.户籍制度缺乏弹性C.卫所管理混乱 D.沿海经济发展不均3.(2024·河北卷)下表为1912年部分省份纺织工人数量统计表。
材料可用于证明,当时中国( )省别工人数量(人)直隶772奉天850江苏35903浙江830湖北10827山西597四川58广东41871广西116贵州295注:本表数字系30人以上工厂工人数,且不包括外国工厂工人数A.男耕女织传统阻碍工业进步 B.民族工业区域分布不平衡C.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D.洋务企业地域性特点明显4.(2024·江西卷)下表时间内容1956年中央召开知识分子问题会议,毛泽东号召全党努力学习科学知识聂荣臻受命主管全国科学技术工作195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协会和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成立1962年科研机构由1956年的380多个发展到1962年的1300多个研究人员从1956年的9000多人发展到1962年的94000多人据表可知,我国( )A.建设适合基本国情的科研体制 B.实现了赶超世界的科研目标C.推动“一五”计划的加速完成 D.改变了经济文化落后的状况5.(2024·天津卷)下表为天津两所学堂的基本情况及主要课程设置,表中内容的联系与变化反映了( )天津武备学堂(1885年,军事专科学堂)天津中西学堂(1895年,综合性学堂)课程分为学、术两科:中国经史、测绘、算学、战法兵器等,马、步、炮队操演阵式等通学课程包括:高级应用英文课程,西学基础课程如几何学、微分学等,应用性课程如驾驶、万国公法、理财富国学等A.百日维新的成效 B.统一学制的建立C.社会制度的演进 D.洋务人士的反思6.(2024·全国甲卷)1943年陕甘宁边区佳县城关区公粮负担情况阶层人口数粮食收入(石)公粮占总收入(%)人均负担(%)地主91642.016.31.150富农356679.513.50.258中农13521481.88.10.089贫农24961376.82.10.012雇农23558.8 其他214111.32.70.014表中可用于说明根据地( )A.社会阶级关系发生巨变 B.农民的土地要求已获得满足C.开始出现严重经济困难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到巩固7.(2024·浙江卷6月)阅读下表,据表可知,这一时期( )2000-2019年全球主要经济体(部分)的国内生产总值(单位:万亿美元) 经济体年份中国印度巴西法国德国日本英国美国20001.210.470.661.361.944.891.6610.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