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柳城象山社区村史.doc
34页象山村史回望一、 基本概况 福建省南安市柳城街道象山社区位于晋江支流西溪下游河畔,依山傍水高速公路南石支线南安市区东出入口处,省道 308 公路、“江北大道 ”、泉州江 滨南路江北大道连 接线、泉州绕城高速公路南石支线贯村而过,交通十分方便南安市区东大门,柳城街道东部,地理位置重要东起八尺岭立交桥;西至帽山社区相邻;南至霞美镇交界山;北至西溪右畔象山居委会设在董埔,聚落在复泉山→南山→俺梅岭→虎龙口→小山→西溪南岸→复泉山形成的丘陵河谷间象山社区居委会所在地位于省道 308 线公路董埔地段北侧有三个自然村董埔自然村(包括董埔、小山、倩内)、象山自然村(包括下大厝、霞堡、中堡、新村、狮头),东山自然村(包括傅厝、李厝、吴厝、林厝、王厝),16 个村民小组,2000 多户,人口 7300全村面积 7338 亩,其中耕地 1515 亩(人均耕地 0.23 亩),山地4080 亩,交通用地 300 亩,水域 125 亩,企业用地 360 亩,生活及其他用地 958 亩农作物主种水稻、地瓜,花生、水蔗、蔬菜等林果有松木、相思树、樟树、桃李、龙眼杨梅、芒果等主要经济收入:农林业、养殖业、企业、外出经商、服务业、废品收购、水果生意。
村里有医疗所、南安污水处理厂、东山电灌站、象山中心小学、东山小学、幼儿园、老人协会 2 个等二、 村庄形成 象山各姓氏的祖先大约于 400 至 800 年前,分别来自泉州,晋江,安溪,永春,本市丰州、霞美陆续迁入象山 象山境内一山形如卧象而得名,靠 山 近 水 ,山 明 水 秀 ,土 地 肥 沃 明 山 、碧 水 、沃 土哺 育 象 山 世 代 村 民 黄氏是燕山始祖忠勇公五房武贤公后嗣黄殊、黄宜兄弟,明嘉靖年间,由南安丰州迁入开放繁衍八尺岭董埔溪口柱由美林溪口村迁入,中堡由柳城鹭江大埕村迁入傅氏开基祖傅忠,明宣德年间公(元约 1430 年)由丰州西山村惠童二房迁入八尺岭东山繁衍林氏开基祖林朝宗,明嘉靖年间由安溪蓬莱迁入开放繁衍下堡高氏开基祖向兴公,明崇祯年间由晋江安海迁入倩内李氏开基祖李史,明嘉靖年间由永春桃源太平永肇公五世迁入八尺岭东山吴氏大约于宋嘉定(公元十二世纪)由泉州金埔迁入八尺岭东山王氏明永乐年间由霞美长福村大同迁入八尺岭东山唐氏开基祖唐鼎,明嘉靖年间由安溪县蓬莱镇温泉村开放繁衍八尺岭董埔唐厝东山林氏开基祖敬川(贡生),清初由丰州桃源埔锦迁入东山花塘山边三、 历史沿革 象山明清两代除东山为泉州府南邑二十二都其他均为三十二都,民国期间为董埔乡。
新中国成立后,1949 年至 1957 废除保甲制、成立象山乡政府设书记乡长,隶属十四区(今大霞美)1950 年前废除保甲,各角落成立农会设农会主席,1950 年至 1953 年土地改革划分阶级,没收分配土地1953 年至 1954 年成立党支部、选举乡民代表1954 年至 1957 年开始农村合作化,先后成立互助组(若干户组成设组长)、初级社、高级社(已角落为单位设社长)1958 年成立象山公社(小公社),下设四个大队并设立党支部(倩内、南山、象山、东山)设书记、大队长隶属美林公社1964 年“四清” 后撤 销 象山公社,改 为象山大队设书记、大队长, (1966 年至1976 年文革期间增设象山大队革命委员会,书记兼任革委会主任),隶属城关公社;1982 年撤销象山大队,成立象山村民委员会设书记、主任,隶属溪美镇1999 年隶属柳城街道办事处,2012 年 6 月撤村建居,成立象山社区居委会四、主要姓氏 象山是 个 多 姓 氏 聚 居 的 村 庄 ,辖 区 内 有 黄 、傅 、林 、高 、李 、王 、吴 、唐 、陈 九 个 姓 氏 均为汉族居民数 百 年 来 ,各 姓 氏 的 象山人 和 睦 相 处 ,共 同 开 拓 、谱 写 象山的 辉 煌 村 史 。
历 代 象山人 用 自 己的 勤 劳 和 智 慧 不 断 地 向 大 自 然 索 取 财 富 ,因 而 不 断 繁 荣 和 发 展 特 别 是 近 六 十 年 来 ,随 着 社 会 的 进 步 、文 明 和 发 展 ,象山人 由 原 来的 单 纯 务 农 发 展 到 广 开 就 业 渠 道 、多 种 多 样 的 谋 生 手 段 因 而 象山 取 得 飞 跃 发 展 ,人 的 素 质 大 幅 提 高 ,生 产 力 高 速 发 展 ,物 质 财富 成 倍 增 长 、生 活 条 件 明 显 改 善 而 今 ,越 过 温 饱 线 的 象山人 正 在快 马 加 鞭 奔 小 康 据最新人口统计数据显示,截止 2013 年 6 月,全社区 2000 多户,人口 7300 人居民中,黄姓约 4400 人,占全社区人口的 60℅;傅姓约 1000 人,占全社区人口的 14℅;林姓约 700 人,占全社区人口的 9.6℅;高姓约 450 人,占全社区人口的 6℅;李姓约 400 人,占全社区人口的 5.5℅;王 、吴 、唐 、陈 姓 350 余 人 ,占全社区人口的 4.9℅ 五、历代名人 象山人杰地灵,从古至今,人才辈出,历代均有名人显世。
傅潜光 授明左都督、夫人吴氏御封一品夫人,东山人傅畴和 晚清龙溪县令(今漳州市),东山人傅维早 享誉海内外中原地区近代史上最杰出的建筑大师,泉州开元寺、东西塔重建工程师,东山人傅轶青 国家著名航天和火箭专家,北京航天学院教授,美国宇航协会高级会员,硕士生导师,入编《世界名人录》傅若斌 台湾地区军衔上校组长,东山人傅维葵 正厅级干部,闽浙赣游击纵队闽中支队泉州团队教导员,中共泉州团队南安办事处主任,接管国民党南安县政权,中共南安县首任书记,东山人黄连川 原鲤城区人大主任,董埔人黄印册 原尤溪县人大主任,董埔人傅孙扁 中央军委授予上校军衔,某集团军水兵独立大队大队长兼参谋长,中航厦门外轮代理公司党委书记,东山人黄应元 原泉州邮政局局长,董埔人傅阳心 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中科院客座研究员、双博士,东山人林金海 原永春县副县长,东山人傅清秀 导航和雷达高级工程师,东山人黄 良 石狮海关关长,董埔人傅 维 尖 东 山 人 ,1948 年 8 月参加革命斗争,曾任南安县诗山游击队队员,参加了安南同(安溪、南安、同安)革命根据地的解放战争和迎接人民解放军主力部队解放闽中、闽南的战斗1949 年9 月南安县城解放后,随部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时任晋江军分区南安县大队码头区中队战士,参加了南安县第六区(码头区)的清匪反霸斗争和保卫新生人民政权的斗争。
1949 年 11 月 16 日,南安匪首陈丁酋、张振闽纠集匪徒 400 余人在国民党特务的指挥下偷袭码头区公所,在保卫区公所的战斗中牺牲,年仅 21 岁傅 秋 水 东 山 人 ,生 于 1930 年,1949 年 7 月参加革命斗争,时任南安县码头区警备队队员,参加了南安县支援前线、清匪反霸和保卫新生人民政权的斗争1949 年 11 月 16 日,南安匪首陈丁酋、张振闽纠集匪徒 400 余人在国民党特务的指挥下偷袭码头区公所,在保卫区公所的战斗中被捕,随后在南安县八都山被敌活埋杀害,壮烈牺牲,年仅 20 岁六、 风俗民情 象山风俗简朴、道德、文明、向上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越来越多的旧风陋习被摒弃1、 节 日(1)、正 月 初 九 ,天 公 生 日 (东 山 下 堡 初 一 日 )家 家 户 户 买 天 公 灯 ,清 早 设 天 坛 ,摆 上 “五 牲 ”、“五 果 ”、三 寿 炎仔 、站 纸 、点 香 、点 红 蜡 烛 ,烧 天 金 、放 炮 ,祝 贺 天 神 生 日 祈 求 天神 在 新 的 一 年 内 风 调 雨 顺 ,保 佑 家 人 平 安 2)、接 神 ,正 月 初 四头 一 年 腊 月 二 十 三 日 送 神 上 天 ,但 地 神 不 可 长 留 天 上 ,按 照 玉皇 大 帝 的 天 规 ,必 须 在 正 月 初 四 这 天 返 回 地 面 。
家 家 户 户 设 菜 碗 、点 香 、放 炮 ,欢 迎 神 明 归 来 3)、上 元 节 ,正 月 十 五 日上 元 节 ,也 称 元 宵 节 上 元 节 是 村 民 一 年 中 三 大 重 要 节 日 之 一 家 家 户 户 吃 汤 圆 丸 (即 用 糯 米 粉 合 面 包 芝 麻 糖 或 花 生 糖 )黄 姓 、傅 姓 要 到 丰 州 各 自 祠 堂 点 灯 、点 香 男 女 老 少 跪 拜 祖 先 保 平 安 特 别 是 外 出 做 生 意 的 青 年 男 女 更 是 诚 心 诚 意 叩 拜 祖 宗 ,保 佑 新 的一 年 生 意 兴 荣 、财 源 广 进 生 女 未 生 男 的 青 年 妇 女 ,渴 望 生 男 孩 ,她 们 更 是 诚 心 串 灯 下 ,希 望 新 的 一 年 添 丁 进 财 4)、土 地 公 生 日 ,二 月 初 二土 地 公 仍 地 神 ,又 称 福 德 正 神 负 责 管 理 本 地 山 、水 、田 园 、庄稼 、看 家 护 院 、护 坟 墓 对 本 地 区 十 分 熟 悉 ,负 有 保 护 本 地 区 安 全重 任 二 月 初 二 是 土 地 公 生 日 ,村 民 要 举 行 一 定 仪 式 祝 贺 ,设 菜碗 或 煮 咸 饭 ,买 果 合 等 供 奉 于 门 口 、田 间 地 头 、猪 舍 等 处 ,点 香 、烧 金 、烧 银 、放 炮 以 示 祝 贺 。
过 去 的 村 民 在 二 月 初 二 搅 煮 一 碗 地瓜 粉 糊 供 奉 于 田 间 地 头 ,其 意 是 让 土 地 公 糊 住 老 鼠 的 眼 睛 ,免 得糟 蹋 庄 稼 从 事 搞 建 筑 的 泥 水 匠 、木 匠 、石 匠 ,在 每 月 的 初 二 、十 六 都 要点 香 、买 果 合 、烧 金 银 敬 奉 土 地 公 (俗 称 做 芽 )意 在 保 佑 建 筑 施工 平 安 5)、观 音 妈 生 日 ,二 月 十 九 、六 月 十 九 、九 月 十 九 日观 音 慈 善 、心 暖 人 间 除 邪 恶 、扶 生 灵 在 “西 游 记 ”中 ,观 音 曾多 次 以 特 殊 法 术 拯 救 唐 僧 师 徒 于 危 难 之 中 村 民 普 遍 认 为 观 音 慈 善 ,恩 施 人 间 ,拯 救 万 民 村 民 在 观 音 生日 要 以 一 定 仪 式 敬 奉 观 音 ,买 果 合 、点 香 、烧 金 、祈 求 观 音 保 佑 有 的 孩 子 生 下 来 ,就 疾 患 多 ,不 好 养 便 将 孩 子 契 以 观 音 做 契 子 ,祈 求 观 音 保 佑 孩 子 健 康 成 长 6)、清 明 节清 明 节 乃 一 年 二 十 四 节 气 中 的 第 五 节 气 。
每 年 清 明 时 间 不 一 ,根 据 天 干 地 支 推 论 而 定 ,一 般 在 三 月 初 某 日 中 华 大 地 、炎 黄 子 孙 ,自 古 以 来 代 代 相 传 ,在 清 明 节 这 天 要 举行 隆 重 的 祭 奠 祖 宗 活 动 ,俗 称 扫 墓 旅 居 海 外 的 侨 胞 不 忘 先 祖 ,远 涉 重 洋 在 清 明 节 赶 到 陕 西 黄 陵县 黄 帝 陵 、轩 辕 庙 祭 奠 先 祖 黄 帝 ,寄 托 哀 思 有 的 爱 国 华 侨 捐 重资 ,修 路 、修 黄 帝 陵 、重 修 轩 辕 庙 现 在 的 黄 帝 陵 、轩 辕 庙 修 缮 一新 ,规 模 宏 大 、古 博 典 雅 千 年 古 柏 枝 叶 茂 盛 道 路 宽 敞 扫 墓 时可 驱 车 直 达 清 明 节 机 关 、学 校 、工 厂 均 放 假 扫 墓 已 是 炎 黄 子 孙的 传 统 习 俗 村 民 在 清 明 节 要 蒸 乌 果 (地 瓜 渣 粉 渗 糯 米 粉 加 糖 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