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升高中实用类文本教学效能的策略.doc
8页提升高中实用类文本教学效能的策略摘 要:在实用类文本教学中,由于教师对教材处理存在文体定位 模糊、教学处理功利的问题现从依托文体特征,强化活动体验;发掘文 本价值,形成内驱动力;突破板块限制,整合教学内容等方面,探讨实用 类文本的教学策略,提升教学效能关键词:实用类文本;教学现状;教学效能;教学策略《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注重应用,加 强语文学习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联系并“通过语文应用养成认真 负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气而实用类文本作为一种广泛应用在实际生 活中的文本,它包括传记、新闻访谈、报告演讲、社科论文等文体类型, 选文大多内涵丰富、条理清晰、语言准确简练,彰显严密的逻辑性和科学 性,就内容而言也可以说是包罗万象,将触角伸向了生活的方方面一面指 导学生对实用类文本进行阅读,掌握相应的阅读方法和写作方法,不仅能 有效培养学生准确解读、筛选文本信息的能力,还能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 有效地拓展学生的生活视野,培养学生将语文学习的内容与其他课程学习 内容沟通的自觉意识,丰富学生的生活容量,养成“认真负责、实事求是” 的科学态度一、实用类文本的教学现状 实用类文本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必要的实用类文本的阅 读和写作能力,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
然而,在实际教 学过程中,我们往往存在如下问题:1. 文体定位模糊苏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采用的是“人文话题统领专题,跨文本超文选 组材"方式,这种组材方式促成了更多文学作品进入教科书,而教师也不 免将所有的注意力集中到了 “人文性”和“文学性” o众所周知,文学 类文本大都诉之于形象思维,诉之于联想力、想象力,所使用的语言往往 比较含蓄,艺术手法丰富,强调审美体验和涵泳体味,富有人文性;而实 用类文本侧重于语言运用,通常是为了解决特定问题,与特定对象进行沟 通而写,强调实际运用这是教学侧重截然不同的两种文体,一旦将教学 重点偏向于“文学性”“人文性便会于无形之中模糊了实用类文本的文 体特性,消解了实用类文本的教学价值2. 教学处理功利大多数教师仅仅将实用类文本视作信息传达的载体或某种表现手法 的例证,热衷于对考试知识的操练和讲解,教学模式单一:与高考联系紧 密的课文以练代讲(如社科类、新闻类),与高考联系不紧密的就安排课 外自读(如报告、演讲);有时,即便安排了实用类文本的讲读课,学生 也仅仅是被机械化地要求筛选关键词句、概括段落大意、分析表现手法, 显得沉闷、无趣二、实用类文本的教学策略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笔者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实用类文本的教学效能:1 .依托文体特征,强化活动体验相同文体的实用类文本,其写作方法、语言表述和社会功能都有一定 的相似性,帮助学生了解掌握相应的文体特征,是教学不可规避的任务。
同时,为了与特定对象进行沟通,解决特定的问题,实用类文本乂往往具 有十分鲜明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视教学设 计,以文本为依托,以文体特征为依据,组织创设丰富的学习活动,鼓励 学生实践应用,并在活动中体验反思、获得提升以演讲稿的教学为例,它是在较为隆重的仪式上和某些公众场所发表 的讲话文稿,具有宣传性、鼓动性等特点那么,在“把握观点和材料的 关系",“品味文中的关键词句”时,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讲稿的“使用场 合、述说对象”对文章“选材组材和遣词用句”的影响让学生模仿尝试, 体会其既“讲”(口语化、激情的表达)且“演〃(肢体动作)的特点,做 到声音美、语意美、形体美、气质美,从而提高学生的表达与交流能力事实上,实用类文本拥有应用性和实践性的特点,要求教师必须重视 教学过程中的活动设计,或读、或写、或说,完成教学的深化与拓展我 们可以鼓励学生立足于课堂上获得的文体知识,尝试传记、访谈、新闻、 演讲稿和辩论稿的专业写作;可以引导学生关注“整篇文章的示范与启 示”,尝试写作技巧的模仿实践如,《斑纹》散文化的笔法和文艺性的笔 调;我们可以鼓励学生开展包括事物介绍、设计调查问卷、进行采访播报 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也可以在学习了《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后,让其阅 读《菊与刀》,然后以“同样面对地震灾难时,中日人民的不同表现”,开 展“中口文化差异与根源”探讨。
厚积薄发,实用类文本教学,只有通过 实践、体验,学生才能真正地“学而能用”且“用而好学二2.发掘文本价值,形成内驱动力建构主义的学习观点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 程所以,在实用类文本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实现教学效能 提升的出发点在现实教学过程中,很多孩子缺乏阅读实用类文本的兴趣 究其原因,或是因为文字相对刻板枯燥,让人难以卒读;或是因为内容抽 象艰深,让人望而却步这时教师当然可以通过多种手段(如上文提到的 学习活动的设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笔者认为回归文本,激活文本 的趣味性,更具釜底抽薪的作用其实,每一篇实用类文本,都是作者独 特的创造,它们总是诞生于一定的时代风潮、文化流变之下,伴随着神奇有趣的 生活故事,承载着写作者的理念和追求引领学生发掘文本的独特魅力, 才能帮助学生形成阅读期待,消解心灵壁垒以必修五中的“科技之光”专题的《〈物种起源〉绪论》和《斑纹》 为例《物种起源》行文层次清晰,表达严密科学,长句的表达模式,极 符合英语各类从句的表述特色,而达尔文作为一个科学家的坚持与务实、 谦逊和严谨,不仅代表了 19世纪英国科学家的人文风貌,放在当今这个 浮躁的社会里,也半是极大的人格亮点。
《斑纹》的散文化表述和哲理性 沉思也是大特色,它所反映出的目前文体相互渗透的趋向,也可以将学生 对文本的解读推向一个高度我们如能紧扣文本,引领学生找到“这一类” 文本中“这一篇”的个性,便有可能使学生对文本产生亲近感,从而激发起内在的学习动力,在课堂上有精彩的生成 另一方面,高中生已经拥有了较强的理性思维能力,他们乐于表现交流、渴望获得肯定,他们 需要的课堂是具有一定思维深度的课堂所以,我们的教学设计,既要帮 助学生呈现对文本的认知,更应利用这一生成性资源,促成学生的质疑、 论辩,从而实现对文本的深入解读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考交流过程中, 相互促进、完成知识构建的目的笔者在教授《〈物种起源〉绪论》时,引用教参中的一句话“达尔文 的《〈物种起源〉绪论》几乎具备绪论的所有特点,它可以帮助读者了解 《物种起源》以及达尔文”,激发学生对这篇文本的好奇心,并以之作为 整节课的纲目,引导学生从整体把握、到局部感知,完成了文本的解读 为了掌握学生文本初读后情况并锻炼学生整理概括的能力,笔者设计了一 个“根据全文内容,为绪论’下定义"的课堂活动当学生将自己的答 案呈现在黑板上时,每个学生都成为文本教材的开发者,他们判断他人答 案的优劣,反思自己概括中的疏漏。
清晰地认识到他们在内容概括时出现 的“要点遗漏、主次不当”的毛病也对“绪论"这一文体,有了初步的 认知将课堂的内容变得更扎实、更丰富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课程实施向“创生取向”转变,要求教师在 教学过程中更加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对其教育的终 极目标就足让学生更富有创造性这就要求教师注重课堂教学情境的营 造、引领课堂生成,挖掘教材的创生性价值,形成学生学习的内驱动力3 .突破板块限制,整合教学内容 苏教版教科书每个专题都具有独特的人文内涵,每一篇实用类文本, 并不是一个简单独立的文体写作样本,它是一个专题的组成部分,承载着 某一板块的教学目标这在无形中给实用类文本教学出了一个大大的难 题如何能在课堂教学中既抓住文体特征,又体现专题精神?笔者认为,在此处不应求全责备,教学本身是一个对教材进行选择处 理的过程教学之道,当“一"以贯之,而这个“一"便是教学的主线, 我们在确定一条主线之后,使另一条依附于主线而存在即可而鉴于实用 类文本在教材中出现的频率比较低,学生对这类文本阅读的兴趣又相对比 较淡,不妨将重点放在文体特征、科学意识的培养上以《落日》的教学 为例,在《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的“发展要求”中提到“体会对事件报道 的客观态度以及蕴含于文中的胜利者的喜悦”。
根据这个要求,我们当然 可以引领学生去品读文中近乎“琐碎”的细节描写、流水账似的写作方法 去体验貌似客观的表述之下所隐藏的不可遏制的喜悦与激动但如果我们 将这个环节融入思辨性质的讨论,请学生思考“新闻要求语言简洁精练, 而文章第四段中签字桌的临时调换及其摆放,第六段中关于俄国记者不受 限制,自己受限制的抱怨牢骚话,于表达主题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它为 何会出现在文章中呢? ”这一问题,无论学生站在哪一个角度,都能通过 交流,感受到这是一篇站在中国人的立场、用中国人的感情(每一个场景 与细节都值得回味,每一个中国人都希望能亲临现场)书写的通讯稿从 而使他们对新闻的“客观性”有更为鲜活的真实的认知一一新闻也在传达 着新闻播报者的喜、怒、爱、憎,只是它是以“客观"的形式体现面对 信息泡沫化的当下,相信我们的孩子也会因为这样的教学而拥有一双辨别 的慧眼教学内容的整合要敢于突破板块限制,形式力求多样化,使教学更为 灵活生动,对于学生能力的训练与提高更有针对性如必修四中的“我有 一个梦想”专题中的“英明与事业”板块、“走进语言现场”专题,就可 以根据“演讲稿”这一文体共性,在学习《我有一个梦想》《不自由,毋 宁死》时,有效整合,各有侧重,促成学生既完成“走进语言现场"专题 “在演讲厅”板块中的教学任务一一“了解演讲的目的和演讲稿的基本特 征”,又能“演” “讲”结合,通过实践尝试一一进行《我的未来》(应和 “向青春举杯”这一专题板块)的演讲比赛,实现“联系自己的实际想法, 探讨政治理想、社会理想与生活理想的联系与区别”发展要求,满足学生 交流和发展的需要。
总之,实用类文本以其广泛的涉及面,丰富的文体形式,严谨的表达 形式,在学生的成长、发展过程中,起着积极深远的作用教师应有创造 性地处理实用类文本教材,以科学有效的教学手段,挖掘文本价值,提升 实用类文木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实用能力和语文素养作者单位 浙江省杭州第十四中学)编辑代敏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