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卷06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文含详解.doc
11页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II卷)数学(文史类)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1至2页第Ⅱ卷3至4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I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3.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参考公式如果事件A、B互斥,那么球的表面积公式如果事件A、B相互独立,那么其中表示球的半径球的体积公式如果事件A在一次试验中发生的概率是P,那么其中表示球的半径次独立重复试验中恰好发生次的概率是一.选择题(1)已知向量=(4,2),向量=(,3),且//,则=( )(A)9 (B)6 (C)5 (D)3(2)已知集合,则( )(A) (B) (C) (D)(3)函数的最小正周期是( )(A) (B) (C) (D)(4)如果函数的图像与函数的图像关于坐标原点对称,则的表达式为( )(A) (B) (C) (D)(5)已知的顶点B、C在椭圆上,顶点A是椭圆的一个焦点,且椭圆的另外一个焦点在BC边上,则的周长是( )(A) (B)6 (C) (D)12(6)已知等差数列中,,则前10项的和=( )(A)100 (B)210 (C)380 (D)400(7)如图,平面平面,与两平面、所成的角分别为和。
过A、B分别作两平面交线的垂线,垂足为、若AB=12,则( )(A)4 (B)6 (C)8 (D)9(8)已知函数,则的反函数为( )(A) (B)(C) (D)(9)已知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方程为,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A) (B) (C) (D)(10)若则( )(A) (B) (C) (D)(11)过点(-1,0)作抛物线的切线,则其中一条切线为( )(A) (B) (C) (D)(12)5名志愿者分到3所学校支教,每个学校至少去一名志愿者,则不同的分派方法共有( )(A)150种 (B)180种 (C)200种 (D)280种第Ⅱ卷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把答案填在横线上13)在的展开式中常数项是_____用数字作答)(14)圆是以为半径的球的小圆,若圆的面积和球的表面积的比为,则圆心到球心的距离与球半径的比_____15)过点的直线将圆分成两段弧,当劣弧所对的圆心角最小时,直线的斜率(16)一个社会调查机构就某地居民的月收入调查了10000人,并根据所得数据画了样本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下图)。
为了分析居民的收入与年龄、学历、职业等方面的关系,要从这10000人中再用分层抽样方法抽出100人作进一步调查,则在(元)月收入段应抽出_____人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4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本小题满分12分)在,求(1)(2)若点(18)(本小题满分12分)设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为,(19)(本小题满分12分)某批产品成箱包装,每箱5件,一用户在购进该批产品前先取出3箱,再从每箱中任意出取2件产品进行检验设取出的第一、二、三箱中分别有0件、1件、2件二等品,其余为一等品I)求取6件产品中有1件产品是二等品的概率II)若抽检的6件产品中有2件或2件以上二等品,用户就拒绝购买这批产品,求这批产品被用户拒绝的概率20)(本小题12分)如图,在直三棱柱中,、分别为、的中点I)证明:ED为异面直线与的公垂线;(II)设求二面角的大小(21)(本小题满分为14分)设,函数若的解集为A,,求实数的取值范围22)(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抛物线的焦点为F,A、B是抛物线上的两动点,且过A、B两点分别作抛物线的切线,设其交点为MI)证明为定值;(II)设的面积为S,写出的表达式,并求S的最小值。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II卷)数学(文史类)(编辑:宁冈中学张建华)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1至2页第Ⅱ卷3至4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I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3.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参考公式如果事件A、B互斥,那么球的表面积公式如果事件A、B相互独立,那么其中表示球的半径球的体积公式如果事件A在一次试验中发生的概率是P,那么其中表示球的半径次独立重复试验中恰好发生次的概率是一.选择题(1)已知向量=(4,2),向量=(,3),且//,则=( B )(A)9 (B)6 (C)5 (D)3解://Þ4×3-2x=0,解得x=6,选B(2)已知集合,则( D )(A) (B) (C) (D)解:,用数轴表示可得答案D(3)函数的最小正周期是(D )(A) (B) (C) (D)解析: 所以最小正周期为,故选D(4)如果函数的图像与函数的图像关于坐标原点对称,则的表达式为( D )(A) (B) (C) (D)解:以-y,-x代替函数中的x,,得 的表达式为,选D(5)已知的顶点B、C在椭圆上,顶点A是椭圆的一个焦点,且椭圆的另外一个焦点在BC边上,则的周长是( C )(A) (B)6 (C) (D)12解:(数形结合)由椭圆的定义椭圆上一点到两焦点的距离之和等于长轴长2a,可得的周长为4a=,所以选C(6)已知等差数列中,,则前10项的和=(B )(A)100 (B)210 (C)380 (D)400解:d=,=3,所以 =210,选B(7)如图,平面平面,与两平面、所成的角分别为和。
过A、B分别作两平面交线的垂线,垂足为、若AB=12,则( A )(A)4 (B)6 (C)8 (D)9解:连接,设AB=a,可得AB与平面所成的角为,在,同理可得AB与平面所成的角为,所以,因此在,所以,故选A(8)已知函数,则的反函数为(B )(A) (B)(C) (D)解:所以反函数为故选B(9)已知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方程为,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A )(A) (B) (C) (D)解:双曲线焦点在x轴,由渐近线方程可得,故选A(10)若则(C )(A) (B) (C) (D)解:所以,因此故选C(11)过点(-1,0)作抛物线的切线,则其中一条切线为( D )(A) (B) (C) (D)解:,设切点坐标为,则切线的斜率为2,且于是切线方程为,因为点(-1,0)在切线上,可解得=0或-4,代入可验正D正确选D(12)5名志愿者分到3所学校支教,每个学校至少去一名志愿者,则不同的分派方法共有( A )(A)150种 (B)180种 (C)200种 (D)280种解:人数分配上有两种方式即1,2,2与1,1,3若是1,2,2,则有=60种,若是1,1,3,则有=90种所以共有150种,选A第Ⅱ卷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把答案填在横线上。
13)在的展开式中常数项是45用数字作答)解: 要求常数项,即40-5r=0,可得r=8代入通项公式可得(14)圆是以为半径的球的小圆,若圆的面积和球的表面积的比为,则圆心到球心的距离与球半径的比1 : 3解:设圆的半径为r,则=,=,由得r : R=: 3又,可得1 : 3(15)过点的直线将圆分成两段弧,当劣弧所对的圆心角最小时,直线的斜率解:(数形结合)由图形可知点A在圆的内部, 圆心为O(2,0)要使得劣弧所对的圆心角最小,只能是直线,所以(16)一个社会调查机构就某地居民的月收入调查了10000人,并根据所得数据画了样本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下图)为了分析居民的收入与年龄、学历、职业等方面的关系,要从这10000人中再用分层抽样方法抽出100人作进一步调查,则在(元)月收入段应抽出_____人解:由直方图可得(元)月收入段共有人按分层抽样应抽出人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4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本小题满分12分)在,求(1)(2)若点(18)(本小题满分12分)设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为,(19)(本小题满分12分)某批产品成箱包装,每箱5件,一用户在购进该批产品前先取出3箱,再从每箱中任意出取2件产品进行检验。
设取出的第一、二、三箱中分别有0件、1件、2件二等品,其余为一等品I)求取6件产品中有1件产品是二等品的概率II)若抽检的6件产品中有2件或2件以上二等品,用户就拒绝购买这批产品,求这批产品被用户拒绝的概率20)(本小题12分)如图,在直三棱柱中,、分别为、的中点I)证明:ED为异面直线与的公垂线;(II)设求二面角的大小(21)(本小题满分为14分)设,函数若的解集为A,,求实数的取值范围22)(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抛物线的焦点为F,A、B是抛物线上的两动点,且过A、B两点分别作抛物线的切线,设其交点为MI)证明为定值;(II)设的面积为S,写出的表达式,并求S的最小值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II卷)数学(文史类)参考答案一、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BDDDCBBBACDA二、填空题(13)45;(14);(15);(16)25三、解答题17、解:(1)由由正弦定理知(2)由余弦定理知(18)解:设的公比为q,由,所以得……………………………………①……………………………………②由①、②式得整理得解得所以 q=2或q=-2将q=2代入①式得,所以将q=-2代入①式得,所以19解:设表示事件“第二箱中取出i件二等品”,i=0,1;表示事件“第三箱中取出i件二等品”,i=0,1,2;(1)依题意所求的概率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