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什么是爬电距离.doc

9页
  • 卖家[上传人]:枫**
  • 文档编号:544723899
  • 上传时间:2022-09-1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71.50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什么是爬电距离?定义  爬电距离Creepage Distance    测量仪[1]沿绝缘表面测得的两个导电零部件之间或导电零部件与设备防护界面之间的最短距离在不同的使用情况下,由于导体周围的绝缘材料被电极化,导致绝缘材料呈现带电现象,此带电区的半径即为爬电距离两个导电部件之间,或一个导电部件与设备及易接触表面之间沿绝缘材料表面测量的最短空间距离.沿绝缘表面放电的距离即泄漏距离也称爬电距离,简称爬距   爬距=表面距离/系统最高电压.根据污秽程度不同,   爬的意思,可以看做一个蚂蚁从一个带电体走到另一个带电体的必须经过最短的路程,就是爬电距离电气间隙,是一个带翅膀的蚂蚁,飞的最短距离   国标里有具体规定,不同形状的绝缘,爬电距离的计算方法是不一样的   在 GB/T 2900.18-1992 电工术语 低压电器 标准中对爬电距离有这样的定义:爬电距离 具有电位差的两导电部件之间沿绝缘材料表面的最短距离 编辑本段爬电距离的决定  根据工作电压及绝缘等级,查表6可决定其爬电距离   但    原理通常:(1)、一次侧交流部分:保险丝前L—N≥2.5mm,L.N 大地≥2.5mm,保险丝之后可不做要求,但尽量保持一定距离以避免短路损坏电源。

        (2)、一次侧交流对直流部分≥2.0mm   (3)、一次侧直流地对地≥4.0mm如一次侧地对大地   (4)、一次侧对二次侧≥6.4mm,如光耦、Y电容等元器零件脚间距≤6.4mm要开槽   (5)、二次侧部分之间≥0.5mm即可   (6)、二次侧地对大地≥2.0mm以上   (7)、变压器两级间≥8.0mm以上   3、绝缘穿透距离:   应根据工作电压和绝缘应用场合符合下列规定:   ——对工作电压不超过50V(71V交流峰值或直流值),无厚度要求;   ——附加绝缘最小厚度应为0.4mm;   ——当加强绝缘不承受在正常温度下可能会导致该绝缘材料变形或性能降低的任何机械应力时的,则该加强绝缘的最小厚度应为0.4mm   如果所    示意图提供的绝缘是用在设备保护外壳内,而且在操作人员维护时不会受到磕碰或擦伤,并且属于如下任一种情况,则上述要求不适用于不论其厚度如何的薄层绝缘材料;   ——对附加绝缘,至少使用两层材料,其中的每一层材料能通过对附加绝缘的抗电强度试验;或者:   ——由三层材料构成的附加绝缘,其中任意两层材料的组合都能通过附加绝缘的抗电强度试验;或者:   ——对加强绝缘,至少使用两层材料,其中的每一层材料能通过对加强绝缘的抗电强度试验;或者:   ——由三层绝缘材料构成的加强绝缘,其中任意两层材料的组合都能通过加强绝缘的抗电强度试验。

      编辑本段实际应用  在电气上,对最小爬电距离的要求,和两导电部件间的电压有关,和绝缘材料的耐泄痕指数有关,和电器所处环境的污染等级有关   对最小爬电距离做出限制,是为了防止在两导电体之间,通过绝缘材料表面可能出现的污染物出现爬电现象       爬电距离在运用中,所要安装的带电两导体之间的最短绝缘距离要大于允许的最小爬电距离.   在确定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时,应考虑额定电压、污染状况、绝缘材料、表面形状、位置方向、承受电压时间长短等多种使用条件和环境因素,在先进的设备与产品标准中均有此规定值   具体来说就是在不同的使用情况下,由于导体周围的绝缘材料被电极化,导致绝缘材料呈现带电现象,此带电区(导体为圆形时,带电区为环形)的半径即爬电距离爬电距离的大小和工作电压、绝缘材料等直接相关,同时注意不同的使用环境也会有所影响,如气压、污染等.   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是两个概念,在进行判断时必须同时满足,不可以相互替代.   电气间隙的大小取决于工作电压的峰值,电网的过电压等级对其影响较大,   爬电距离取决于工作电压的有效值,绝缘材料的CTI值对其影响较大.   两个条件必须同时满足,所以根据定义,爬电距离任何时候不可以小于电气间隙.当然对于两个带电体,是无法设计出爬电距离小于电气间隙来的。

          爬电距指沿绝缘表面测得的两个导电器件之间或导电器件与设备界面之间的最短距离UL、CSA和VDE安全标准强调了爬电距离的安全要求,这是为了防止器件间或器件和地之间打火从而威胁到人身安全 安全距离、爬电距离安全距离包括电气间隙(空间距离),爬电距离(沿面距离)和绝缘穿透距离  1、电气间隙:两相邻导体或一个导体与相邻电机壳表面的沿空气测量的最短距离  2、爬电距离:两相邻导体或一个导体与相邻电机壳表面的沿绝绝缘表面测量的最短距离  电气间隙的决定:  根据测量的工作电压及绝缘等级,即可决定距离  一次侧线路之电气间隙尺寸要求,见表3及表4  二次侧线路之电气间隙尺寸要求见表5  但通常:一次侧交流部分:保险丝前L—N≥2.5mm,L.N PE(大地)≥2.5mm,保险丝装置之后可不做要求,但尽可能保持一定距离以避免发生短路损坏电源  一次侧交流对直流部分≥2.0mm  一次侧直流地对大地≥2.5mm(一次侧浮接地对大地)  一次侧部分对二次侧部分≥4.0mm,跨接于一二次侧之间之元器件  二次侧部分之电隙间隙≥0.5mm即可  二次侧地对大地≥1.0mm即可  附注:决定是否符合要求前,内部零件应先施于10N力,外壳施以30N力,以减少其距离,使确认为最糟情况下,空间距离仍符合规定。

        爬电距离的决定:  根据工作电压及绝缘等级,查表6可决定其爬电距离  但通常:(1)、一次侧交流部分:保险丝前L—N≥2.5mm,L.N 大地≥2.5mm,保险丝之后可不做要求,但尽量保持一定距离以避免短路损坏电源  (2)、一次侧交流对直流部分≥2.0mm  (3)、一次侧直流地对地≥4.0mm如一次侧地对大地  (4)、一次侧对二次侧≥6.4mm,如光耦、Y电容等元器零件脚间距≤6.4mm要开槽  (5)、二次侧部分之间≥0.5mm即可  (6)、二次侧地对大地≥2.0mm以上  (7)、变压器两级间≥8.0mm以上  3、绝缘穿透距离:  应根据工作电压和绝缘应用场合符合下列规定:  ——对工作电压不超过50V(71V交流峰值或直流值),无厚度要求;  ——附加绝缘最小厚度应为0.4mm;  ——当加强绝缘不承受在正常温度下可能会导致该绝缘材料变形或性能降低的任何机械应力时的,则该加强绝缘的最小厚度应为0.4mm  如果所提供的绝缘是用在设备保护外壳内,而且在操作人员维护时不会受到磕碰或擦伤,并且属于如下任一种情况,则上述要求不适用于不论其厚度如何的薄层绝缘材料;  ——对附加绝缘,至少使用两层材料,其中的每一层材料能通过对附加绝缘的抗电强度试验;或者:  ——由三层材料构成的附加绝缘,其中任意两层材料的组合都能通过附加绝缘的抗电强度试验;或者:  ——对加强绝缘,至少使用两层材料,其中的每一层材料能通过对加强绝缘的抗电强度试验;或者:  ——由三层绝缘材料构成的加强绝缘,其中任意两层材料的组合都能通过加强绝缘的抗电强度试验。

        4、有关于布线工艺注意点:  如电容等平贴元件,必须平贴,不用点胶  如两导体在施以10N力可使距离缩短,小于安规距离要求时,可点胶固定此零件,保证其电气间隙  有的外壳设备内铺PVC胶片时,应注意保证安规距离(注意加工工艺)  零件点胶固定注意不可使PCB板上有胶丝等异物  在加工零件时,应不引起绝缘破坏  5、有关于防燃材料要求:  热缩套管 V—1或VTM—2以上;PVC套管 V—1或VTM—2以上  铁氟龙套管V—1或VTM—2以上;塑胶材质如硅胶片,绝缘胶带V—1或VTM—2以上  PCB板94V—1以上  6、有关于绝缘等级  (1)、工作绝缘:设备正常工作所需的绝缘  (2)、基本绝缘:对防电击提供基本保护的绝缘  (3)、附加绝缘:除基本绝缘以外另施加的独立绝缘,用以保护在基本绝缘一旦失效时仍能防止电击  (4)、双重绝缘:由基本绝缘加上附加绝缘构成的绝缘  (5)、加强绝缘:一种单一的绝缘结构,在本标准规定的条件下,其所提供的防电击的保护等级相当于双重绝缘  各种绝缘的适用情形如下:  A、操作绝缘oprational insulation  a、介于两不同电压之零件间.电工之家  b、介于ELV电路(或SELV电路)及接地的导电零件间。

        B、基本绝缘 basic insulation  a、介于具危险电压零件及接地的导电零件之间;  b、介于具危险电压及依赖接地的SELV电路之间;  c、介于一次侧的电源导体及接地屏蔽物或主电源变压器的铁心之间;  d、做为双重绝缘的一部分  C、补充绝缘 supplementary insulation  a、一般而言,介于可触及的导体零件及在基本绝缘损坏后有可能带有危险电压的零件之间,如:  Ⅰ、介于把手、旋钮,提柄或类似物的外表及其未接地的轴心之间  Ⅱ、介于第二类设备的金属外壳与穿过此外壳的电源线外皮之间  Ⅲ、介于ELV电路及未接地的金属外壳之间  b、做为双重绝缘的一部分  D、双重绝缘  Double insulation Reinforced insulation  一般而言,介于一次侧电路及  a、可触及的未接地导电零件之间,或  b、浮接(floating)的SELV的电路之间或  c、TNV电路之间  双重绝缘=基本绝缘+补充绝缘  注:ELV线路:特低电压电路  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在导体之间或任一导体之间的交流峰值不超过42.4V或直流值不超过60V的二次电路。

        SELV电路:安全特低电压电路  作了适当的设计和保护的二次电路,使得在正常条件下或单一故障条件下,任意两个可触及的零部件之间,以及任意的可触及零部件和设备的保护接地端子(仅对I类设备)之间的电压,均不会超过安全值  TNV:通讯网络电压电路  在正常工作条件下,携带通信信号的电路  举例说明:有一个电气设备的输入端,是用裸露的铜排作为输入导体,这时把这两根铜排在空间的最短距离称为电气间隙在输入端子处,它们沿着输入端子的绝缘表面的最短距离称为爬电距离,象PCB上两根铜箔间边缘的最短距离就称为爬电距离如果把两根铜箔之间的PCB挖去,这时就成为爬电距离了两者的区别就是电气间隙是没有绝缘体作陪村的,而爬电距离必须与绝缘体在一起。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