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宏观经济政策上课件.ppt

32页
  • 卖家[上传人]:re****.1
  • 文档编号:590152325
  • 上传时间:2024-09-12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27MB
  • / 3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四章第四章 宏观经济政策宏观经济政策( (——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教材(教材P P376376) ) 第一节 财政支出在解决通货紧缩中的作用一、通货紧缩缺口 实际有效需求同能够实现充分就业的有效需求之间的差额称为通货紧缩缺口通货紧缩缺口描述总需求不足的情况,如果实际有效需求大于能够实现充分就业的有效需求,则称为通货膨胀缺口 假定在一个封闭经济中,政府没有财政开支(或政府购买) 宏观经济政策上课件 若国民消费函数为:C=50+0.8Y (亿元), 投资为:I1=50亿元 则AD=C+I1=100+ 0.8Y(亿元), 均衡时,Y= AD=100+ 0.8Y, 均衡的总产出为: Y=500亿元 S=-50+0.2Y= 50+0.2*500=50(亿元), S=I,AD=AS,经济处于均衡状态 但如果这种均衡只是小于充分就业的均衡,而充分就业的均衡要求总产出Y达到700亿元,那么会发生什么情况呢? 宏观经济政策上课件 当总产出Y为700亿元时: C=50+0.8*700=610(亿元) S=-50+0.2*700=90(亿元) 如果投资不能随着储蓄的增长而增长,仍维持在原来的50亿元,那么社会实际总需求为:AD=C+I=610+50=660(亿元)此数小于能够实现充分就业的 700亿元总需求,通货紧缩缺口为40亿元。

      宏观经济政策上课件 这40亿元的通货紧缩缺口是由于储蓄大于投资所致,它会导致总产出水平Y的减少总产出减少量=通货紧缩缺口*乘数=40*5= 200(亿元) k=1/(1-0.8)=5可见,为消除这40亿元的通货紧缩缺口,恢复经济的均衡状态,总产出Y必须减少200亿元,即从700亿元减少到500亿元在这个过程中,由于供过于求,厂商会减产和解雇工人,社会就业量随之减少,价格也可能会下降宏观经济政策上课件 如果增加40亿元投资,通货紧缩缺口消失,均衡的总产出就会增加200亿元,达到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 通货紧缩缺口可以用简单凯恩斯模型(45º线模型)加以说明宏观经济政策上课件    C+I(亿元)Y/GDP0450700500500700(亿元)E1E2C+I1(50)C+I2(90)(图-1)通货紧缩缺口40亿元宏观经济政策上课件 二、财政支出(政府购买)的作用 在上例中,要么增加投资40亿元,实现充分就业均衡状态(Y=700亿元);要么仅仅维持原来的投资50亿元,处于小于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Y=500亿元) 在市场经济中,企业投资是私人决策的事情,宏观经济不景气,企业的预期利润率就低,投资量不但不会增加,反而有可能进一步减少,宏观经济政策上课件 使通货紧缩缺口扩大,产出和就业进一步减少,如果价格下降并形成价格会持续下跌的预期,将可能导致严重的衰退。

      此时,如果政府粉墨登场,把不用的40亿元储蓄转化为政府购买,填补40亿元的通货紧缩缺口,通过乘数效应,均衡的总产出将由500亿元上升为700亿元,实现充分就业均衡此处仅从填补通货紧缩缺口的角度考虑问题,假定政府实行完全的赤字预算,只有支出,没有收入政府有特权用钱而无须向储蓄户写条子宏观经济政策上课件    C+I(亿元)Y/GDP0450700500500700(亿元)E1E2C+I(50)C+I(50)+G(40)(图-2)宏观经济政策上课件 财政开支包括政府经费、军费、转移支付、公共工程开支等当出现通货紧缩缺口时,最为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增加公共工程开支 当出现通货膨胀缺口时,则应减少公共工程开支 宏观经济政策上课件 三、挤出效应 增加财政开支(政府购买),可能会挤掉居民的消费、企业的投资(和净出口),即财政开支、居民的消费、企业的投资(和净出口)之间相互挤占,这种“挤占”被称为挤出效应 挤出效应是否存在,要作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宏观经济政策上课件 第二节 财政收入对均衡国民收入影响一、税收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税收税收包括所得税、销售税、社会保障税等。

      以美国1999年联邦政府的财政收入为例,联邦政府得到全部税收的60%左右,其中个人所得税占48%,公司所得税占10%,社会保障税占34%,其他占8%资料来源:Economic Report of the President 1999,table B80洲和地方政府得到全部税收的40%左右,主要是销售税、财产税、所得税宏观经济政策上课件 二、征税对均衡收入的影响 增加税收会减少人们的可支配收入,从而使人们的消费减少,如果总需求的其他部分保持不变,消费支出的减少将会降低GDP和就业水平因此,增加税收而不增加政府开支,将会降低实际GDP反之,减少税收而不减少政府开支,将会增加实际GDP 宏观经济政策上课件 税收可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定量税,即税收量不随收入变动而变动,另一种是变动税,即税收量随收入变动而变动 定量税的增减会引起GDP反方向的变动,但不会引起乘数效应大小的变动 变动税又可分为比例税和累进税,且一般为累进税变动税的增减既会引起GDP反方向的变动,又会引起乘数效应大小的变动宏观经济政策上课件 假定实行比例税,即不论收入多少,都按照收入的某一比例征收。

      征税前的消费函数:C=a+b·Y (b为征税前的边际消费倾向) 征税后的消费函数:C=a+b·(1-t)·Y (t为税率,0

      税收增加40亿元,消费减少0.8 *40=32亿元,如果总需求的其他部分保持不变,总需求会减少32亿元,从而GDP减少160亿元 可见,政府购买增加40亿元,同时税收增加40亿元, GDP会增加40亿元 宏观经济政策上课件 上例可以用三部门经济中的政府购买支出乘数、税收乘数和平衡预算乘数加以说明(有关三部门经济中的KG 、KT、KTR、KB等的分析可参见教材P68 ) 政府购买支出乘数(KG):指收入变动与引起这种变动的政府购买支出变动的比率 税收乘数(KT):指收入变动对税收变动的比率 平衡预算乘数(KB):政府收入和支出同时以相等的数量增加或减少时国民收入变动与政府收支变动的比率宏观经济政策上课件 在一个封闭经济中,若实行定量税制,则: Y=C+I+G=a+b(Y-T) +I+G, 式中,T为税收净额,即各级政府的总税收T0减去转移支付TR Y=( a-b·T +I+G)/(1-b) 在其他量( a、b、T、I)不变的情况下,政府购买支出增加ΔG,国民收入将增加ΔG/(1-b), KG=ΔY/ΔG=1 /(1-b)宏观经济政策上课件 同理, KT=-b/(1-b)  ΔY=KG*ΔG+KT*ΔT 假定ΔG=ΔT,则: ΔY=ΔG*1/(1-b)-ΔG*b/(1-b)=ΔG或,ΔY=ΔT*1/(1-b)-ΔT*b/(1-b)=ΔT ΔY/ΔG=ΔY/ΔT=1= KB 即平衡预算乘数为1。

      宏观经济政策上课件 在比例税制下: KG=KI=1 /[1-b(1-t)] 税收乘数包括自发税收乘数和边际税率乘数,自发税收乘数为:-b /[1-b(1-t)],边际税率乘数随收入的变动而变动 KB=1 只要财政支出(政府购买)和财政收入同增减一个相同的量,GDP会以同方向增减一个相同的量宏观经济政策上课件 政府转移支付乘数( KTR ):指收入变动与引起这种变动的政府转移支付变动的比率 Y=C+I+G=a+b(Y-T0+TR ) +I+G (式中, T0为政府的总税收,, TR为转移支付) Y=( a-b·T0 +b·TR+I+G)/(1-b) 在其他量( a、b、T0、I、 G)不变的情况下,转移支付增加ΔTR ,国民收入将增加b ΔTR /(1-b), KTR =ΔY/ ΔTR =b /(1-b)(四部门经济中的KG 、KT、KTR、KB与三部门经济中的KG 、KT、KTR、KB不同宏观经济政策上课件 第四节 财政制度的自动稳定器 和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 (教材P378) 一、财政制度的自动稳定器 财政制度本身所具有的能够根据经济波动自动调节政府税收和转移支付,以稳定经济的功能。

      宏观经济政策上课件 二、斟酌使用(权衡性)的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为促进就业水平,减轻经济波动,防止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实现稳定增长而对政府支出、税收和和借债水平所进行的选择简单地说,财政政策就是政府对财政收入和支出水平所作的决策 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当总需求非常低,可能或已经出现经济衰退时,政府应实行扩张性宏观经济政策上课件 财政政策,增加财政支出(政府购买),削减税收,降低税率,以刺激总需求反之,当总需求非常高,可能或已经出现通货膨胀时,政府应实行紧缩性财政政策,削减财政支出(政府购买),增加税收,以抑制总需求 这种“逆经济风向”交替使用的财政政策也称为补偿性财政政策或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宏观经济政策上课件 第五节 平衡预算、功能财政和公债 一、平衡预算和功能财政 年度平衡预算,要求每个财政年度的收支平衡 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以前西方国家普遍采取年度平衡预算的政策原则 周期平衡预算是指政府收支在一个经济周期中保持平衡在经济繁荣时期实行紧缩的财政政策,出现财政盈余;在经济萧条时期宏观经济政策上课件 实行扩张的财政政策,出现财政赤字;以繁荣时期的财政盈余弥补萧条时期的财政赤字,使整个经济周期的盈余和赤字相抵实现周期平衡预算。

      该思想在理论上似乎完整,但实施起来非常困难因为在一个预算周期内,很难准确估计繁荣与衰退的时间与程度,两者更不会完全相同,从而难以实现宏观经济政策上课件 凯恩斯主义者的财政思想是功能财政思想,认为政府在财政方面的积极政策主要是实现无通货膨胀的充分就业水平,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赤字就赤字,需要盈余就盈余,而不应为了实现财政收支平衡妨碍政府财政政策的正确制定和实行 功能财政思想是对原有财政平衡思想的否定,强调财政预算的平衡、盈余或赤字都只是手段,目标是追求无通货膨胀的充分就业和经济的稳定增长宏观经济政策上课件 二、赤字与公债 按照功能财政的思想,战后西方国家普遍实行了干预经济的积极的财政政策,由于多数情况下实行了扩张性财政政策,因而导致了财政赤字的上升和国家债务的积累例如,日本在1996财年年底国债达到241万亿日元;美国在1999年底总的国债超过5万亿美元,人均国债约为20,000美元 弥补财政赤字的途径包括借债和出售政府资产政府借债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向中央宏观经济政策上课件 银行借债,实际上就是让中央银行增发货币,被称为货币筹资,这往往会引发通货膨胀。

      另一类是向国内公众和外国借债,即发行公债,被称为债务筹资,发行公债可能会降低资本存量与(或者)增加本国的外债宏观经济政策上课件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