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实种子类2教学课件.ppt
38页决明子,【来源】为豆科植物决明Cassia obtusifolia L. 或小决明Cassia tora L.的干燥成熟种子 【产地】主产于安徽、江苏、浙江、广东、广西、四川等省区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栽培 【采收加工】秋季采收成熟果实,晒干,打下种子,除去杂质性状鉴别】,决明:略呈菱状方形或短圆柱形,两端平行倾斜,形似马蹄表面黄绿色,平滑有光泽一端平坦、另端斜尖,背腹面各有一条突起的棱线,棱线两侧各有一条斜面对称而色较浅的线性凹纹质坚硬,不易破碎横切面可见种皮薄,中间有S形折曲的黄色子叶,两片重叠气微,味微苦小决明:呈矩圆柱形,较小表面棱线两侧各有一条宽广的淡黄色带两者均以粒饱满、色绿棕者为佳成分】,决明种子含游离羟基蒽醌衍生物,为大黄、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决明素、钝叶素等小决明种子含大黄酚、大黄素甲酚、决明素、橙黄决明素等理化鉴别】,取粉末约0.5克,加稀硫酸20ml及氯仿10ml,置水浴上微沸回流15分钟,放冷后,移入分液漏斗中,分取氯仿区,加氢氧化钠试液10ml,振摇,放置,碱液层显红色如显棕色,则分取碱液层加过氧化氢试液1-2滴,再置水浴中加热4分钟,即显红色检查蒽醌类成分),补骨脂,【来源】为豆科植物补骨脂Psoralea curylifolia L.的干燥成熟果实。
【产地】 除东北、西北地区外,全国其他地区均产 【采收加工】 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果序,晒干,搓出果实,除去杂质性状鉴别】,1、本品呈肾形,略扁,长3~5mm,宽2~4mm,厚约1mm 2、表面黑色、黑褐色或灰褐色,具细微网状皱纹,顶端圆钝,有一小突起,凹侧有果梗痕 3、质硬果皮 薄,与种子不易 分离;种子1枚, 子叶2,黄白色, 有油性 4、气香,味辛、 微苦显微鉴别】,横切面: ① 果实中部横切面果皮波状弯曲,表皮细胞1列,凹陷处表皮下有众多扁圆形壁内腺 ② 中果皮薄壁细胞组织中有小型外韧维管束;薄壁细胞含有草酸钙小柱晶 ③ 种皮外表皮为1列栅状细胞,其内为1列哑铃状支持细胞 ④ 种皮薄壁组织中有小型维管束 ⑤ 色素细胞1列,与种皮内表皮细胞相邻 ⑥ 子叶细胞充满糊粉粒与油滴粉末与表面特征: ①壁内腺类圆形,直径110~285μm,表皮细胞多达数十个至百个,中心细胞较小,多角形,周围细胞径向延长,辐射状排列,腺体腔内有众多油滴 ②非腺毛长280~350μm,直径15~22μm,顶端细胞特长,胞壁密布疣点 ③腺毛多呈梨形,长30~50μm,直径20~30μm腺柄短,多单细胞,腺头多细胞或单细胞。
④气孔平轴式,表皮细胞具条状角质纹 ⑤果皮细胞含草酸钙小柱晶,两端及中央突出,长13~25μm,宽约1.5 -3μm另有草酸钙小方晶 ⑥种皮栅状细胞众多,长33~56μm,宽6~15μm,细胞壁成V字形增厚 ⑦支持细胞哑铃状,长20~45μm,中部细胞壁增厚另有子叶细胞与非腺毛碎片成分】,挥发油:柠檬烯、萜品醇-4、芳樟醇、β-石竹烯、醋酸香叶酯等香豆素类: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补骨脂定、异补骨脂定、双羟异补骨脂定、8-甲氧基补骨脂素等黄酮类:补骨脂甲素、补骨脂乙素、补骨脂甲素甲醚、异补骨脂甲素、新补骨脂异黄酮、补骨脂色烯素、补骨脂宁、补骨脂查尔酮、新补骨脂查尔酮、异补骨脂乙素甲醚等单萜酚类:补骨脂酚等脂类:三酰甘油、二酰甘油、单酯等另外,尚含非酯化脂肪酸、豆甾醇、胡萝卜苷、三十烷、葡萄糖及皂苷等理化鉴别】,取本品粉末0.5g,加醋酸乙酯20ml,超声处理15min,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醋酸乙酯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对照品,加醋酸乙酯制成每1ml各含2m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4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己烷-醋酸乙酯(4∶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氢氧化钾甲醇溶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两个蓝白色荧光斑点陈 皮,【来 源】为芸香科植物橘Citrus reticulaia Blanco 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 【产 地】广东、福建、四川、江苏、浙江、江西、湖南、云南、贵州等省均为栽培 【采收加工】在霜降后至翌年春季,采摘成熟果实,剥取外层果皮,阴干或晒干性状鉴别】,多剖成3-4瓣片,基部相连,或为不规则的碎片厚约1mm外表面橙黄色或红棕色,有细皱纹及圆形小凹点,对光照射近透明,内表面黄白色,粗糙,呈海绵状,极易察见圆大而紧密的凹点,基部残留有筋络质柔软,不易折断味辛而微苦显微鉴别】,横切面: 1、外果皮为1列细小的类方形表皮细胞,外被角质层,有气孔 2、中果皮为薄壁细胞,内侧细胞依次增大,类圆形,径向延长,排列紧密,壁不均匀增厚,其中散生大型油室,卵圆形 3、维管束细小,纵横散布 4、薄壁细胞中散在草酸钙方晶或棱晶切片用乙醇处理,可见橙皮苷针簇状结晶粉末:黄白色至棕黄色 1、中果皮薄壁组织众多,细胞形状不规则, 壁不均匀增厚,有的作连珠状 2、果皮表皮细胞表面观多角形、类方形或长方形,垂周壁 增厚,气孔类圆形,直径18~26μm,副卫细胞不清晰;侧面观外被角质层,靠外方的 径向壁增厚。
3、草酸钙方晶成片存在于中果皮薄壁细胞中,呈多面形、菱形或双锥形,直 径3~34μm,长5~53μm,有的一个细胞内含有由两个多面体构成的平行双晶或3~5个 方晶 4、橙皮苷结晶大多存在于薄壁细胞中,黄色或无色,呈圆形或无定形团块,有的可 见放射状条纹 5、螺纹、孔纹和网纹导管及管胞较小成分】,挥发油类;黄酮类化合物 【理化鉴别】 1、取粉末1g,加乙醇10mL,煮沸3分钟,放冷滤过,取滤液5mL于试管中,加镁粉少许,缓慢滴加盐酸0.5mL,溶液显红色检查橙皮苷) 2、薄层鉴别吴茱萸,【来源】为芸香科植物 吴茱萸Evodia rutaecarpa(Juss.)Benth、 石虎E. rutaecarpa (juss.) Benth. var. offiicinalis(Dode)Huang 疏毛吴茱萸E. rutaecarpa (Juss.)Benth.var.bodinieri(Dode)Huang的干燥近成熟果实产 地】主产于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区多系栽培 【采收加工】 8~10月果实呈茶绿色而未成熟时采摘,晒干或微火烘干,搓揉除去果枝性状鉴别】,1、略呈扁球形,直径2~5mm 2、表面绿黑色或暗黄绿色,粗糙,有细皱纹及多数凹下细小油点,顶平,中间有凹窝及5条小裂缝,有的裂成5果瓣,有的不明显。
基部有花萼及短果柄,果柄密生毛茸 3、质坚脆,破开后内部黑色,用放大镜观察,边缘显黑色油质麻点(油室) 4、香气浓烈,味辛辣微苦用水浸泡果实,有黏液渗出显微鉴别】,粉末:灰棕色 1、油室众多,呈类圆形,直径约80~240µm,随处可见 2、草酸钙簇晶较多,偶见有方晶 3、非腺毛由2~6个细胞组成,可见明显的壁疣,有的胞腔内含有棕色物质 4、螺纹导管形小 5、石细胞类圆形或长方形,胞腔大,孔沟与壁孔明显 6、腺毛的腺头由10~15个细胞组成,内含棕色物质,柄为2~5个细胞 7、有少许纤维束,壁较光滑成分】,挥发油:主要成分为吴萸烯、罗勒烯、吴萸内酯 生物碱理化鉴别】,1、取吴茱萸粉末0.5g,加盐酸溶液(1→100)10ml,用力振摇,过滤取滤液2ml,加碘化汞钾试液1滴,产生黄白色沉淀 (检查生物碱)另取滤液lml,缓缓加入对二甲氨基苯甲醛试液2ml,置水浴上加热,两液接界处生成红褐色环状带2、取本品粉末0.4g,加乙醇10ml,静置30min,超声处理30min,滤过,取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吴茱萸对照药材0.4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吴茱萸次碱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lml含0.2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已烷-乙酸乙酯-甲醇-三乙胺(19﹕5﹕1﹕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胖大海,【来源】为梧桐科植物胖大海Sterculia lychnophora Hance 的干燥成熟种子 【产地】产于越南、泰国、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等国以越南产的品质最佳 【采收加工】4-6月份果实开裂时,采下成熟的种子,晒干性状鉴别】,呈椭圆形,先端钝圆,基部略尖,表面棕色或深黄棕色,微有光泽,具不规则的细皱纹,基部具浅色的圆形种脐,有时残留种柄外层种皮轻松,易脱落,遇水膨大成海绵状内层种皮红棕色至棕黑色,先端有一黄白色圆斑剥取内层种皮后,可见2片胚乳肥厚,暗棕色或灰棕色子叶2片,紧贴于胚乳,菲薄而大气微,味微甘,嚼之有黏性,种仁麻辣以个大、坚硬、外皮细、黄棕色、有细皱纹与光泽、不破者为佳成分】,种皮含聚戊糖及粘液质,粘液质属于果胶酸类,主由半乳糖醛酸、阿拉伯糖、半乳糖组成又谓含活性成分胖大海素、挥发油1%、西黄耆胶粘素约59%、收敛性物质约1.6%。
胖大海种仁含脂肪油9.1%,脂肪油初步分析结果,有亚麻酸、亚麻油、油酸、棕榈酸等理化鉴别】,(1) 取本品数粒置烧杯中,加沸水适量,放置数分钟即吸水膨胀成棕色半透明的海绵状物 (2) 取本品粉末0.2g,加水10ml,置水浴中加热30分钟,滤过,取滤液4ml ,加氢氧化钠试液3ml 及碱性酒石酸铜试液5ml ,置水浴中加热,即生成红色沉淀小茴香,【来源】为伞形科植物茴香Foeniculum vulgare Mill.的干燥成熟果实 【产地】主产宁夏西安镇、山西、内蒙古、甘肃、辽宁 我国各地均有栽培 【采收加工】秋季果实成熟时,将全株割下,晒干后,打下果实性状鉴别】,呈长圆柱形,两端稍尖基部有的带小果柄,顶端残留有黄棕色突起的花柱基表面黄绿色或淡黄色,光滑无毛果实极易分离成两个小分果分果呈长椭圆形,背面有5条微隆起的纵棱线,腹面稍平,断面边缘波状而较硬,中心灰白色,有油性气特异芳香,具甜香气,压碎时更显著,味微甜 以颗粒均匀、色黄绿、气味浓者为佳显微鉴别】,分果横切面:1、外果皮为1列切向延长的扁平细胞,外被角质层2、中果皮为数列薄壁细胞;油管6个,其中接合面2个,背面每2果棱间1个,油管略呈椭圆形或半圆形式,周围有多数红棕色扁小分泌细胞;维管束柱位于果棱部位,维管束柱内、外侧有多数大型木化网纹细胞。
3、内果皮为1列扁平细胞,长短不一4、种皮为1列扁长细胞,含棕色物5、内胚乳细胞多角形,含多数细小糊粉粒,其中又含细小草酸钙簇晶粉末: 绿黄色或黄棕色 ①外果皮表皮细胞表面观多角形或类方形,壁稍厚气孔不定式,副卫细胞4个 ②网纹细胞类长方形或类长圆形,壁稍厚;微木化,有卵圆形或矩圆形网状纹孔 ③油管壁碎片黄棕色或深红棕色,完整者宽至250μm,可见多角形分泌细胞痕 ④内果皮镶嵌层细胞表面观狭长,壁菲薄,常数个细胞为一组,以其长轴相互作不规则方向嵌列此外,有内胚乳细胞、草酸钙簇晶、木薄壁细胞等成分】,果实中含挥发油3%~8%,称茴香油 【理化鉴别】1、取本品粉末0.5g,加已醚适量,冷浸1h,滤过滤液浓缩至约1ml,加7%盐酸羟胺甲醇液2-3滴,20%氢氧化钾已醇液3滴,在水浴上微热,冷却后,加稀盐酸调节Ph3-4,再加1%三氯化铁已醇溶液2滴,显紫色检查香豆素)2、薄层鉴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