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邕听琴》课后练习题解析.doc
2页《蔡邕听琴》课后练习题解析 吴人有烧桐以爨者①,邕②闻火烈之声,知其良木,因请而裁③为琴,果有美音,而其尾扰焦,故时人名曰“焦尾琴”焉以乐召我而有杀心,何也?”遂反将命者…告主人曰:“蔡君向来,至门而去邕素为乡邦所宗,主人遽自追而问其故,邕具以告,莫不怃然⑥弹琴者曰:“我向鼓弦,见螳螂方向鸣蝉,蝉将去而未飞,螳螂为之一前一却吾心耸然,惟恐螳螂之失之也,此岂为杀心而形于声者乎?”邕莞然而笑曰:“此足以当之⑦矣《后汉书·蔡邕传》) 注释: ①吴人有烧桐爨(cuàn)者:吴地有人用桐木蒸饭 ②邕(yōng):即蔡邕,东汉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且精通经史、音律、天文,是蔡文姬之父 ③裁:制作 ④陈留:古地名,今河南境内 ⑤将命者:侍从 ⑥怃然:惘然的样子 ⑦足以当之:足以称为杀心了 文言知识:说“向” 练习: 1.解释: ①名 ②屏 ③潜 ④却 ⑤耸然 ⑥莞然 2.翻译: ①比往而酒已酣焉 ②邕素为乡邦所宗 ③邕具以告 ④此岂为杀心而形于声者乎? 3.理解: 从“蔡邕听琴”的角度看,这则故事要说明 “向”是个多义词 一、指“面对”、“朝向”上文“方向鸣蝉”中的“向”即指“朝向”。
二、指“接近”、“临近”李商隐诗:“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向晚”即临近晚上又,杜甫诗:“秋天漠漠向昏黑向昏黑”即临近昏暗 三、作为时间副词,表过去,但其含义要随文而定 上文“蔡君向来”及“我向鼓弦”中两个“向”,均应理解为“刚才”;《桃花源记》中“寻向所志”中的“向”,应理解为“早先”;《捕蛇者说》中“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中的“向”,应理解为“从 前”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2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