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论文】浅谈化学新课标中主动学习方式的培养1【教师职称评定】.doc
3页浅谈化学新课标中主动学习方式的培养摘要:新课标的顺利实施,要求教师树立全新的课稈理念,实现教师角色的根木性转变, 学生主动学习方式的培养国家基础教冇课穆改革能否成功,改革H标能否实现关键在教师 就教师而言,要适应新课程教学,就必须通过继续教育对新课程充分理解,诚心接受,热情 投入,有效实施并据新课程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实现转变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学生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体意识的形成与主体参与能力的培养索质教育的核心 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疗的木质在于学生的主动参与,要求学生 以主人翁态度,在老师的引导下发白内心地去白主学习,形成良好的主动学习方式键词:新课程改革;主动学习;主观能动性一、 主动学习的意义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教更多的是为了体现“价值引导覽教师的教学不能只立足 于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化学基础的知识,并形成一定的主动学习能力・一・在应试教冇背景下这 是教师也无法废弁的“金科玉律二教师的教学应该通过知识学习和能力养成这个途径,很好 地渗透过程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从而致力于学生学习方式与学习理念的深刻 变化现代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强调:“教一个人某门学科,不是要他把一些结果记 下来,而是教他参与把知识建立起来的过程。
"(1)因此,在教学中要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 参与教学活动,要展现知识的发生过稈,把静态的知识结论变为动态的探究过程新课标的顺利实施,要求教师树立全新的课程理念,实现教师角色的根本性转变,学生主 动学习方式的培养1)国家基础教冇课程改革能否成功,改革目标能否实现关键在教师 就教师而言,要适应新课稈教学,就必须通过继续教冇对新课稈充分理解,诚心接受,热情 投入,有效实施并据新课稈要求,不断提高H身综合索质,实现下列转变索质教疗的核 心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育的本质在于学生的主动参与学生 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发展在很大穆度上取决于主体意识的形成与主体参与能力的培养2) “新课程标准”已在全国备地全面启动,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是课程改范的一个重要方面二、 学生主动学习,应具备四个方面的条件1、 具有良好的基础学习新知识必须具有一定的基础,学生便会应用己掌握的I口知识去探究,学生的学习才有 主动性可设计成学生动手的趣味实验“空瓶生烟”來激发他们的兴趣;而rti重点中学教师设 计的铜与稀硝酸反应,在让学生在向稀酸中加铜片前,先加放少量的碳酸钠粉末,这种似乎 “不合常理”的小小改动,却一下子激发了学生的思维,“逼”着学生去思考为什么。
为什么要 加Na2CO3 (为了排走试管内空气)?为什么要排空气(NO易与氧化合)?为什么能排气 (CO2比空气重)?这样一来,大大增加了其思维容量,一个普通的验证实验就变得不普 通了实验启迪思维的功能也就充分体现了2、 保持持久的动力I口的教冇观念,在教学方法上是注入“满堂灌”,让学生死记硬背,处于被动地位,由于题 海战术,教师陷在作业堆里,学生学习负担过亜:,为了适应新时代的需要,教师必须更新教 冇观念,接受现代教学思想,而教学思想转变的核心是对“教"与“学”关系的处理,通俗地说: “就是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在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使学生成为知识 的发现者和创造者,让学生真正成为的主人只凭兴趣或好奇心去维持主动学习是很难持久 的如在教学“离子晶体、分子晶体”一节时发挥“情境驱动啲主导作用,晶体的立体结构只在 书本平瓯上画出,既单调又乏味,枯燥呆板的记忆方式会使学生认为所学的内容毫无意义,产 生厌学情绪,而利用多媒体中3DMAX则可以把备种晶体活灵活现地制作出来,学生可以看 到生动逼真的N a原了的立方体结构,C u、A g等金属原了以最紧密堆积方式形成的立方 体结构,T i 02的四方结构,石墨的层状结构,C 02分子通过分子间力结合而成的立方结构 品体等等,再配上立体结构的旋转、透视等,使学生在优黄的音乐和精练的讲解中,不知不觉地 就接受了知识的熏陶,以其丰富的感染力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是他们可保持持久的学习动力。
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意注意的时间不是很长,学生很容易疲劳,开小差因此,在教 学中,我们应创设一些有趣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培养他们对化学的兴趣,让他们 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有的化学课可用与实际问题相关的课件或趣咪性实验导入新课,例如 高一化学“氮气"一节中氮的氧化物的性质,其中NO2与水的反应是教学难点,采用下面设 计:先从氮的化合价引出氮的五种价态的氧化物,介绍其颜色后演示实验:一瓶无色的NO 上倒放一空瓶,抽走其中瓶口玻片,NO与空气混和,立即出现红棕色,向其中一瓶加入少 量水,盖上玻片,稍振荡,瓶内红棕色消失再抽开玻片,瓶口上方又出现红棕色启发学 生分析实验现象(红棕色气体的岀现、消失、再出现、再消失),白己完成化学反应方程式 这样,由于实验设计和组合得合理,学生大多能自行总结出NO和NO2的重要化学性质, 而其中的难点内容(NO2与水反应的产物中还有NO),也由于实验设计的巧妙而被顺利地 突破了接着再进一步,通过实验去深化对反丿应规律的认识:两瓶无色气体(分别是NO和 空气)、两瓶红棕色气体(分别是N02和澳蒸气),要求用嚴简便的方法鉴别这样的一段 教学设计显然是成功的,实验在其中充分显示了获取知识的功能。
实验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了物质的性质,使学生顺利突破了重点难点,训练了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4、引进竞争意识竞争是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催化剂,在课堂教学中,如果能始终有意识地引进竞争意识, 强化竞争机制,无疑将能使学生们把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求胜心人人皆有,我们要 合理利用学生的求胜心理把学习的主动性推向高潮把竞争意识引入课堂教学中来,这是调 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最有效的措施2—如让学生分纽•讨论或实验时,看哪一纽•能 又快又好地得出结论,哪一组完成的实验既快又规范,并让他们分别在全班汇报,让全体学 生来评判,这样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为争得荣誉去主动学习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以主人翁态度,在老师的引导下发白内心地去白主学习3)学生主动 学习的方式需要老师在平时教学过稈中不断地培养,逐步提高三、培养主动学习,可从四个方面作起1、肯定成绩、培养热心教师应对学生的成绩加以肯定,并适时加以引导和点拨,使学生能从实验的表面现象的观 察深入到对实验本质的探究不可占认,学生索质存在个体Z问的差异,有的学生思维速度 慢,有的学生思考深度不够,不过只要学生主动去学习,总会有迸•步,这是难能可贵的老 师应该尊重学生暴臨出的思维、提出的方案和解出的结果。
如在探究一种物质(例如钠)很 活泼,从结构上看是什么原因?这样活泼的金属,自然界能游离存在吗?这种金属的活泼性 具体体现在可以跟什么物质发生什么反应?这些性质有实用价值吗?钠为什么要电解才能 制得?它为什么要保存在煤油中?这样的学习就将知识串在一起了这样学生在主动学习中 既有成就感又有提高4)2、创造条件、参与主动要培养主动学习,还要求教学方法多种多样主动学习最有效的办法是让学生参与到问题 的研究、探讨中来,而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这种参与需要老师的巧妙的调动和精心的安 排让学生和老师换位,由学生表达白己的见解;要鼓励学生从事实践活动,因为丰富的实 践经验是创新的源泉又如高一学习SO2性质时•,在盛有已通SO2漂白的品红溶液(无色) 的小试管上部放一小块红色花瓣,加热试管,溶液复红而花瓣变通过现象的奇特去激发 学生思考SO2漂白与C12漂白的不同同时课堂教学也要打破教师一言堂的格局,鼓励学 生白己分析问题,要提供学生发表见解的机会,支持学生对权威的质疑3、 设问精心、点拨及时为了使学生的主动学习持续下去,教师在课前要精心设计一些问题,这此问题要有目的性、 渐进性和思考性学生在主动学习新知的过程中,由于考虑不全面,出现障碍,致使思维中 断,学习的主动性因而受阻。
例如:在做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时,教师可以在学生观察实验现 象Z前设置以下悬念:①钠是否像铁块一样沉人水底?②溶液颜色是否不变?③钠的形状有 何变化?④你的耳朵有什么收获?⑤除此Z外你是否还有其它发现?等等此外,这个实验 也可以在教师的合理引导下由学生来操作,并由学生观察、讨论和发言以此为学生提供主 动参与、乐于探究、积极实践的机会,为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提供了有效的条件,激发学生 学习知识的强大兴趣学生自己总结出钠水反应的现彖,可简为五个字:浮、游、熔、嘶、 红等,根据这一实验设计钠的保存方法通过这一系列精心设计问题的引导,学生带着问题 来学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就不会夭折,使学生对钠与水的反应这一-知识点的掌握更深入透 彻4、 鼓励学生、问题质疑“沉寂”不完全代表良好的课堂教学秩序,学生和老师间毫无互动的课堂教学无疑是失败 的开展“问题教学”,不仅有助于推广课堂教学新观念和探究性教学方式,而且能促进学生 对于知识的高级理解和智慧发展,有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在主动学习中,学生能够提 出问题,说明他们的思维处于活跃Z中,抓住自主学习中学生的疑问和困难,这是使主动学 习不断深化的一个重要前提特别是一些学生敢于提出自已的想法,提出跟别人不同的意见, 说明他们学习的主动性更为突出。
如遇到学生对问题的质疑时,老师一定不能斥责学生,扼 杀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应适当引导,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即使老师对某些问题不太了解,也 可和学生一起去探究鼓励学生不断去想问题、提岀问题,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便油然而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