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师怎样观察课堂读后感.doc
4页《名师怎样观察课堂——小学数学卷》读后感 近日,我读了教育专著《名师怎样观察课堂——小学数学卷》一书后读完这本书后,专家那理性的思考、深入浅出的剖析、以及高瞻远瞩的目光令我心生敬佩,原来自己与名师们的差距居然是——对于课堂的观察! 一、好课的标准 这一版块教你评判什么是一节好课,让你了解名师是如何理解“什么是一节好课”请看书中的一些经典摘录: 张齐华《好课是从心灵深处流淌出来的》 一堂好课,应该是数学教师全部数学素养在某个特定课堂情境中的自然挥洒正如我所坚持的,好课是从心灵深处流淌出来的 一堂成功的课,往往不是教师教学技艺与技巧的简单叠加与拼凑,而是其多年来学识、功底、经验、技巧、智慧、个性乃至人生阅历等在特定教育情境下的一种自然勃发与流淌 他所讲到的“全部数学素养”也就是在数学方面的综合素养,讲得更广泛一些,也可理解为教师全面的综合素质所以给我的启示是:要提高数学教学的境界,应从全面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做起,这样才能“厚积而薄发”黄爱华《课堂——学生放飞心灵的天空》让我明白了教师要创设一个学生喜欢、充满思维活力、促进心灵成长的理想课堂环境,应该着力于以下几个方面:1.引趣——以学生喜闻乐见的身边的事为素材,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把解决或解释某个实际问题的愿望转移到学习新课的认知兴趣上来。
2.启智——充分挖掘教学素材的智力因素,把问题情境用“够”通过多层次的设问引导,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究3.应变——在教学中面对学生提出的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或出现的错误时,教师要有耐心,及时引导,巧妙“纠正”,诱发学生积极思考4.呵护——尊重学生的生活感受,以爱心和善意去理解学生的行为,让学生“体面”地坐下5.唤醒——引领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不仅仅停留在快乐学习的状态,而且进入真正创造性思维的境界6.欣赏——发自内心地欣赏学生的成长,分享学生成功的快乐,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示二、问诊课堂 这一版块教你如何寻找教学设计的不足,引导你走出教学误区读完这一版块我才明白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就是要努力引导学生用数学思想、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使所有的学生都有一双能用数学视角观察世界的眼睛,同时又有一个能用数学思考的头脑 在“问诊课堂”版块,名师提出很多我们平时课堂教学中的困惑,让我了解了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主要误区、如何让错误价值最大化等问题如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主要误区”一文中,徐斌老师将“情境创设为哪般”、“调动积极性是教学目的吗?”、“生活味>数学味”、 “合作交流=小组学习吗?”、“算法多样化还是形式化”、“活动越多越好吗?”等我们老师日常“崇拜”并“争议”着的问题,从具体案例入手,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浅出地进行了论述,使我对这些问题的认识逐渐趋于清晰。
三、数学之道 这一版块有众多的优秀数学教师带领你从“什么是数学”、“数学文化”等角度认识和理解数学,告诉你这就是设计并开展“课堂教学”的理论基础 夏青峰老师说:在关注数学事实的同时,更应该关注孩子的数学经验让数学从静态走向动态,从客观走向主观相结合…… 华应龙老师说:在教学中研究学生,在探索中感悟课堂,在实践中反思问题,在思考中生成智慧 朱德江老师说:我愿用我的一生,去追寻充满智慧的数学教学,去追逐智慧教学之梦 贲友林老师说:行动、反思,让我们的教育生活多了激情,多了智慧,多了艺术,多了创造反思,连接着现实与理想,关注现实,指导未来反思,使我们成为关注自己的人,成为自己想做的人 读了这些名师的精辟话语,我才明白,在过去的数学课堂上,我很少关注学生的数学学习生涯是否幸福,而是一味的将成人化的东西塞给学生四、观课品课在“观课品课”版块中,我再一次阅读了张兴华老师的《重提数学教学心理学》一文,文章论述了数学教学中出现的一些现象、问题与学生心理规律、心理特征之间的一些关联,以及如何根据心理学知识设计和指导我们的日常教学这就是我们日常“观课品课”中应该着眼的一个重要方面。
当我看到孩子身上天真而烂漫的童真时,我感觉任重而道远这本书中需要我学习的地方太多太多,做为老师我一直在努力,通过这次阅读,使我解开了许多教学中的困惑,教会了我如何和孩子相处,如何在课堂上调控,如何为孩子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和自由健康的成长空间 读书,真的会使我们的人生收获一份真实而奇妙的美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