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第二章电路的分析方法.ppt

57页
  • 卖家[上传人]:鲁**
  • 文档编号:592808816
  • 上传时间:2024-09-22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863.03KB
  • / 5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二章第二章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 第一节第一节 电压源与电流电压源与电流 源的变换源的变换一、一、 实际电压源实际电压源 电压源模型电压源模型由上图电路可得由上图电路可得: U = US – IR0 若若 R0 = 0理想电压源理想电压源 : U   USUS电压源的外特性电压源的外特性IUIRLR0+ +- -USU+ +– – 实际电压源是由理想电压源实际电压源是由理想电压源US和内阻和内阻 R0 串联的电源的电路串联的电源的电路模型模型 若若 R0<< RL ,,U   US ,, 可近似认为是理想电压源可近似认为是理想电压源理想电压源理想电压源O O电压源电压源 二、二、 实际实际电流源电流源IRLU0=ISR0 电流源的外特性电流源的外特性IU理理想想电电流流源源OIS 实际电流源是由电流实际电流源是由电流 IS 和内阻和内阻 R0并联的电源的电路模型并联的电源的电路模型由上图电路可得由上图电路可得: 若若 R0=  理想电流源理想电流源 : I == IS 若若 R0 >>RL ,,I   IS ,,可近似认为是理想电流源。

      可近似认为是理想电流源电流源电流源 电流源模型电流源模型R0UR0UIS+ +---- 三、三、 实际电压源与实际电流源的等效变换实际电压源与实际电流源的等效变换由图由图a:: U = US -- IR0由图由图b:: U = ISR0 – IR0IRLR0+–USU+–实际电压源等效变等效变换条件换条件:RLR0UR0UISI+–实际电流源US = ISR0电压源变换成电流源:电压源变换成电流源:电流源变换成电压源:电流源变换成电压源:a ab b ② ② 等效变换等效变换时,两电源的时,两电源的参考方向参考方向要一一对应要一一对应③ ③ 理想电压源与理想电流源之间无等效关系理想电压源与理想电流源之间无等效关系① ① 实际电压源和实际电流源的等效关系只实际电压源和实际电流源的等效关系只对对外外电路等效,对电源电路等效,对电源内部则是内部则是不等效的不等效的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例:当例:当R RL L= =   时,时,电压源的内阻电压源的内阻 R R0 0 中不损耗功率,中不损耗功率,而电流源的内而电流源的内阻阻 R R0 0 中则损耗功率。

      中则损耗功率④ ④ 任何一个电压源任何一个电压源 U US S和某个电阻和某个电阻 R R 串联的电路,都可化为一个串联的电路,都可化为一个电电流源流源 I IS S 和这个电阻并联的电路和这个电阻并联的电路R0+–USabISR0abR0–+USabISR0ab ⑤ ⑤ 理想电压源与理想电流源几种连接方式的等效电路理想电压源与理想电流源几种连接方式的等效电路– –USIS思考:两个电路中电压源思考:两个电路中电压源U US S流过的电流是否相等?流过的电流是否相等?+– –USIS+– –USIS+US– –IS– –++– –US1US2IS1IS2US= US1+ US2IS= IS1+ IS2 例例2-1求下列各电路的等效电源求下列各电路的等效电源解解:+–abU2 5V(a)+ +–abU5V(c)+ a+-2V5VU+-b2 (c)+ (b)aU 5A2 3 b+ (a)a+–5V3 2 U+ a5AbU3 (b)+  例例2-2 解:解:试用电压源与电流源等效变换的方法计算图示电路中试用电压源与电流源等效变换的方法计算图示电路中1 1  电阻中的电流电阻中的电流。

      2  +-+-6V4VI2A 3   4   6   1 I1 3 2A2A6 2 4 1A2 4AI4 2 1 1A 解:解:I4 2 1 1A2 4A2 2 8V+-1 I4 1A4 2AI4  1 1AI1 2 3A 例例2-3 求图示电路中的端电压求图示电路中的端电压U Uabab16 3 6 6 4A30V+ +- -ab3 6 4A30V+ +- -ab3 6 4Aab5A2 ab1AUab=- -2V 例例2-4 电路如图电路如图U1==10V,,IS==2A,,R1==1Ω,,R2==2Ω,,R3==5 Ω ,,R==1 Ω1) 求电阻求电阻R中的电流中的电流I;;(2)计算理想电压源计算理想电压源U1中的电流中的电流IU1和和理想电流源理想电流源IS两端的电压两端的电压UIS;;(3)分析功率平衡分析功率平衡解:解:(1)(1)由电源的性质及电源的等效变换可得:由电源的性质及电源的等效变换可得:aIRISbI1R1(c)IR1IR1RISR3+_IU1+_UISUR2+_U1ab(a)aIR1RIS+_U1b(b) (2)由图由图(a)可得:可得:理想电压源中的电流理想电压源中的电流理想电流源两端的电压理想电流源两端的电压IR1IR1RISR3+_IU1+_UISUR2+_U1ab(a)IR3 各个电阻所消耗的功率分别是:各个电阻所消耗的功率分别是:两者平衡:两者平衡:(60+20)W=(36+16+8+20)W80W=80W(3)(3)由计算可知,本例中理想电压源与理想电流源都是电源,发出的由计算可知,本例中理想电压源与理想电流源都是电源,发出的功率分别是:功率分别是: 第二节第二节 支路电流支路电流 法法一、一、 支路电流法:支路电流法:以支路电流为未知量、应用基尔霍夫定律(以支路电流为未知量、应用基尔霍夫定律(KCLKCL、、KVLKVL))列方程组求解。

      列方程组求解对上图电路对上图电路支支路数:路数: b=3 节点数:节点数:n =21 1 1 12 2 2 2b ba a+ + + +   U U2 2R R2 2+ + + +    R R3 3R R1 1U U1 1I I1 1I I3 3I I2 23 3 3 3回路数回路数 = 3若用支路电流法求各支路电流应列出三个方程若用支路电流法求各支路电流应列出三个方程若用支路电流法求各支路电流应列出三个方程若用支路电流法求各支路电流应列出三个方程 1. 1. 在图中标出各支路电流的参考方向,对选定的回路标出回路循行在图中标出各支路电流的参考方向,对选定的回路标出回路循行方向方向2. 应用应用 KCL 对节点对节点列出列出 ( n--1 )个独立的节点电流方程个独立的节点电流方程3. 3. 应用应用 KVL KVL 对回路对回路列出列出 b b--( ( n n--1 )1 ) 个个独立的回路电压方程独立的回路电压方程4. 4. 联立求解联立求解 b b 个方程,求出各支路电流个方程,求出各支路电流b ba a+ + + +   U U2 2R R2 2+ + + +    R R3 3R R1 1U U1 1I I1 1I I3 3I I2 2对节点对节点 a::例例10 ::1 1 1 12 2 2 2I1+I2–I3=0对网孔对网孔1::对网孔对网孔2::I I1 1 R R1 1 + +I I3 3 R R3 3= =U U1 1I2 R2+I3 R3=U2支路电流法的解题步骤支路电流法的解题步骤: : (1) (1) 应用应用KCLKCL列列( (n n-1)-1)个节点电流方程个节点电流方程(2) (2) 应用应用KVLKVL选网孔列回路电压方程选网孔列回路电压方程(3) (3) 联立解出联立解出 I IG G 支路电流法是电路分析中最基本的方法之支路电流法是电路分析中最基本的方法之支路电流法是电路分析中最基本的方法之支路电流法是电路分析中最基本的方法之一,但当支路数较多时,所需方程的个数较一,但当支路数较多时,所需方程的个数较一,但当支路数较多时,所需方程的个数较一,但当支路数较多时,所需方程的个数较多,求解不方便。

      多,求解不方便多,求解不方便多,求解不方便例例2-5adbcU–+GR3R4R1R2I2I4IGI1I3I对节点对节点 a a:: I I1 1 – – I I2 2 ––I IG G = = 0 0对网孔对网孔abda::IG RG – I3 R3 +I1 R1 = 0对节点对节点 b:: I3 – I4 +IG = 0对节点对节点 c c:: I I2 2 + + I I4 4 – – I I = 0= 0对网孔对网孔acba::I2 R2 – I4 R4 – IG RG = 0对网孔对网孔bcdb::I4 R4 + I3 R3 = U 试求检流计中的电流试求检流计中的电流I IG GR RGG电桥平衡电桥平衡:当当R1 R4= R2R3时时,IG=0 (1) (1) 应用应用KCLKCL列节点电流方程列节点电流方程 支路数支路数b =4,,且恒流源支路的电流且恒流源支路的电流已知,未知支路电流为已知,未知支路电流为3个2) (2) 应用应用KVLKVL列回路电压方程列回路电压方程(3) 联立解得:联立解得:I1= 2A,, I2= –3A,, I3=6A 例例2-6 试求各支路电流试求各支路电流。

      对节点对节点 a:: I1 + I2 –I3 = – 7对回路对回路1::12I1 – 6I2 = 42对回路对回路2::3I3 + 12I1 –42 = 0baI2I342V+–I112 6 7A3 cd1支路中含有恒流源支路中含有恒流源2 由于恒流源的电压未知,所由于恒流源的电压未知,所以在选取回路时回避此支路以在选取回路时回避此支路 例例2-7计算电路中计算电路中A A、、B B 两点的电位两点的电位C C点为参考点点为参考点I I3 3A AI I1 1B B5 5  5 5  + +– –15V15V1010  1010  1515  + +- -65V65VI I2 2I I4 4I I5 5C CI1 – I2 + I3 = 0I5 – I3 – I4 = 0解:解:(1) (1) 应用应用KCLKCL对节点对节点A A和和 B B列方程列方程(2) (2) 应用欧姆定律求各电流应用欧姆定律求各电流(3) (3) 将各电流代入将各电流代入KCLKCL方程,整理后得方程,整理后得5VA – VB = 30– 3VA + 8VB = 130解得解得: VA = 10V VB = 20V 第三节第三节 节点电压节点电压 法法 在电路中任选一节点作为参考点,以它的电位为零作为参考电位在电路中任选一节点作为参考点,以它的电位为零作为参考电位,则其他各节点与参考点间的电位差即为该点与参考点间的电压,称,则其他各节点与参考点间的电位差即为该点与参考点间的电压,称为节点电压。

      为节点电压 以节点电压为未知量,根据以节点电压为未知量,根据KCL列节点电流方程来求解电路的列节点电流方程来求解电路的方法称为节点电压法方法称为节点电压法节点电压法是一种间接分析方法,目的是减少方程未知数的个数节点电压法是一种间接分析方法,目的是减少方程未知数的个数 节点电压法步骤如下:节点电压法步骤如下: 1)在)在n个节点的电路中,任选一节点为参考点个节点的电路中,任选一节点为参考点2)应用)应用KCL列出其余列出其余n--1个节点的电流方程个节点的电流方程3)应用)应用KVL和欧姆定律,列出支路电流与节点电压的关系式,和欧姆定律,列出支路电流与节点电压的关系式,并将其代入节点电流方程,得出并将其代入节点电流方程,得出n--1个节点电压方程个节点电压方程4)联立求解方程组,得各节点电压联立求解方程组,得各节点电压5)利用节点电压与支路电流的关系,求各支路电流及其他待求量利用节点电压与支路电流的关系,求各支路电流及其他待求量 例例2-8 图图2 2- -9 9所示电路,已知所示电路,已知==12V,,=-=-12V,==2kΩ ,==4kΩ , ==1kΩ , ==4kΩ ,试用节点电压法求各支路电流。

      试用节点电压法求各支路电流 ==2kΩ ,解:解: 选节点选节点c c为参考点,根为参考点,根据各支路电流的参考方向,据各支路电流的参考方向,就节点就节点a a、、b b列电流方程列电流方程 节点节点a ==0 节点节点b ==0各支路电各支路电流表示为流表示为=-=-=-=- 将上述各支路电流表达式代入节点电流方程中,整理后得到下面以将上述各支路电流表达式代入节点电流方程中,整理后得到下面以节点电压为变量的节点电流方程节点电压为变量的节点电流方程节点节点a ==节点节点b ==解得解得 ==3.64V==0.363V 利用节点电压与支路电流的关系利用节点电压与支路电流的关系可求出各支路电流:可求出各支路电流: 用观察法直接写出节点电压方程步骤用观察法直接写出节点电压方程步骤 1 1)选定参考节点)选定参考节点2 2)依次对其余各节点列节点电压方程)依次对其余各节点列节点电压方程 3 3)对指定节点列节点电压方程时:)对指定节点列节点电压方程时: ①①方程等式左边,该节点电压前的系数为与该节点相联的各支路的电方程等式左边,该节点电压前的系数为与该节点相联的各支路的电导(电阻的倒数)和导(电阻的倒数)和————自导;如该指定节点与其他节点之间有直接自导;如该指定节点与其他节点之间有直接相联含电阻的支路,则还应考虑加上其他节点电压对该指定节点电流相联含电阻的支路,则还应考虑加上其他节点电压对该指定节点电流的影响,其他各节点电压前的系数为与之对应直接相联支路电导和的的影响,其他各节点电压前的系数为与之对应直接相联支路电导和的负值负值————互导互导。

      ②②方程等式右边,是流入该指定节点电流源(含等效电流源)电流方程等式右边,是流入该指定节点电流源(含等效电流源)电流的代数和,流入取的代数和,流入取““++””,流出取,流出取““—”—” 如上例,用观察法直接写出节点电压为方程如上例,用观察法直接写出节点电压为方程节点节点a =节点节点b =节点节点a自导自导节点节点a互导互导节点节点b自导自导节点节点b互导互导流入节点流入节点a电流源电流源流入节点流入节点a电流源电流源 例例2-9 已知图示电路中,已知图示电路中,U U1 1=4V=4V,,U U2 2=2V=2V,,R R1 1=2 =2  ,,R R2 2=0.5 =0.5  ,,R R3 3=1 =1  ,,R R4 4=2 =2  ,,R R5 5=1 =1  ,,R R6 6=1 =1  ,,I IS S=4A=4A,,试求各电源发出的功率试求各电源发出的功率R1R2R3R4R5R6U1U2UIS+++- -- -- -abcI1I2解:解:选取选取c为参考点为参考点节点节点a::节点节点b:: R1R2R3R4R5R6U1U2UIS+++- -- -- -abcI1I2代入已知数据代入已知数据,解得:: R1R2R3R4R5R6U1U2UIS+++- -- -- -abcI1I2电流源的功率:电流源的功率:发出功率发出功率电压源电压源U1的功率:的功率:发出功率发出功率电压源电压源U2的功率:的功率:吸收功率吸收功率 例例2-2-1010 下图电路中只含有两个节点,下图电路中只含有两个节点,选选b节点为参考点,则节点为参考点,则a点电压方程为点电压方程为baU2+–I2ISI3U1+–I1R1R2R3+–U 考虑考虑:如果恒流源支路再串联一:如果恒流源支路再串联一电阻,节点电压方程有无变化?电阻,节点电压方程有无变化?只有两个节点电路的节点电压方程只有两个节点电路的节点电压方程 例例2-11b ba aI I2 2I I3 342V42V+ +– –I I1 11212  6 6  7 7A A3 3  试求各支路电流试求各支路电流。

      解:解:①①求节点电压求节点电压 Uab②② 应用欧姆定律求各电流应用欧姆定律求各电流 例例2-12 电路如图:电路如图:已知:已知:U1=50 V、、U2=30 V、、 IS1=7 A IS2=2 A、、R1=2  、、R2=3  、、R3=5  试求:各电源元件的功率试求:各电源元件的功率解:解:(1) 求结点电压求结点电压 Uab注意:注意:恒流源支路的电阻恒流源支路的电阻R3不应出现在分母中不应出现在分母中b+–R1U1R2U2R3IS1IS2a+_I1I2+UI1– (2) 应用应用欧姆定律求各电压源电流欧姆定律求各电压源电流(3) 求求各电源元件的各电源元件的功率功率((发出发出功率)功率)((发出发出功率)功率)((发出发出功率)功率) P PU1U1= = – – U U1 1 I I1 1 = = – – 50 50     13 W 13 W= = – – 650 W 650 W P PU2U2= = – – U U2 2 I I2 2 = = – – 30 30     18W 18W = = – – 540 W 540 W P PI1I1= = – – U UI1I1 I IS1S1 = = – – U Uabab I IS1S1 = = – – 24 24    7 W 7 W= = – – 168 168 WW P PI2I2= = U UI2I2 I IS2S2 = ( = (U Uabab– – I IS2 S2 R R3 3) ) I IS2S2 = 14 = 14    2 W 2 W= 28 W= 28 W+ +U UI2I2– –b b+ +– –R R1 1U U1 1R R2 2U U2 2R R3 3I IS1S1I IS2S2a a+ +_ _I I1 1I I2 2+ +U UI1I1– –((吸收吸收功率)功率) 第四节第四节 叠加原理叠加原理 对于对于线性电路线性电路,任何一条支路的电流,任何一条支路的电流(或电压),都可以看成是由或电压),都可以看成是由电路中各个电源(电压源或电流源)分别作用时,在此支路中所产生电路中各个电源(电压源或电流源)分别作用时,在此支路中所产生的电流(或电压)的代数和。

      的电流(或电压)的代数和原电路+ +– –U US SR R1 1R R2 2(a)(a)I IS SI I1 1I I2 2IS单独作用R R1 1R R2 2(c)(c)I I1 1'' ''I I2 2'' ''+ +I IS SUS 单独作用= =+ +– –U US SR R1 1R R2 2(b)(b)I I1 1' 'I I2 2' ' 叠加定理叠加定理 由图由图 (c),,当当 IS 单独作用时单独作用时同理同理:: I2 = I2' + I2''由图由图 (b),,当当US 单独作用时单独作用时根据叠加定理根据叠加定理 ①① 叠加定理叠加定理只适用于线性电路只适用于线性电路③③ 不作用电源不作用电源的处理:将不作用电源置的处理:将不作用电源置“0” 电压源电压源US = 0,,即将即将US 位置用短路代替位置用短路代替;; 电流源电流源 Is=0,,即将即将 Is 位置用开路代替位置用开路代替 ②② 线性电路的电流或电压均可用叠加定理计算,线性电路的电流或电压均可用叠加定理计算, 但但功率功率P不能用叠加定理计算不能用叠加定理计算。

      例:例: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注意事项:注意事项:⑤⑤ 应用叠加定理时可把电源分组求解应用叠加定理时可把电源分组求解 ,即每个分电路,即每个分电路 中的电源个数可以多于一个中的电源个数可以多于一个④④ 解题时要标明各支路电流、电压的参考方向解题时要标明各支路电流、电压的参考方向 若分电流、分电压与原电路中电流、电压的参考方若分电流、分电压与原电路中电流、电压的参考方 向向相反相反时,叠加时相应项前要时,叠加时相应项前要带负号带负号 例例2-13 电路如图,已知电路如图,已知 U =10V、、IS=1A ,,R1=10  R2= R3= 5  ,,试试用叠加定理求流过用叠加定理求流过 R2的电流的电流 I2和理想电流源和理想电流源 IS 两端的电压两端的电压 US (b) U单独作用单独作用 将将 IS 用用开开路代替路代替(c) IS单独作用单独作用 将将 U 用短路代替用短路代替解:由图解:由图解:由图解:由图( ( b)b) (a)(a)+ +– –U UR R3 3R R2 2R R1 1I IS SI I2 2+ +– –U US S+ +– –U UR R3 3R R2 2R R1 1I I2 2' '+ +– –U US S' 'R R3 3R R2 2R R1 1I IS SI I2 2 + +– – U US S   (b) U单独作用(c) IS单独作用(a)(a)+ +– –U UR R3 3R R2 2R R1 1I IS SI I2 2+ +– –U US S+ +– –U UR R3 3R R2 2R R1 1I I2 2' '+ +– –U US S' 'R R3 3R R2 2R R1 1I IS SI I2 2 + +– – U US S  解:由图解:由图解:由图解:由图( (c)c) 例例2-14 如图示电路中,当如图示电路中,当3A的电源断开时,的电源断开时,2A的电源输出功率为的电源输出功率为28W,,这时这时U2=8V;;当当2A的电源断开时,的电源断开时,3A的电源输出功率为的电源输出功率为54W,,这时这时U1=12V。

      试求试求两个电源同时作用时,每个电源的输出功率?两个电源同时作用时,每个电源的输出功率?线性电线性电阻网络阻网络IS12AIS23A++– –– –U1U2解:解:((1))当当3A的电源断开时的电源断开时线性电线性电阻网络阻网络IS12A++– –– – 线性电线性电阻网络阻网络IS23A++– –– –((2))当当2A的电源断开时的电源断开时((3))利用叠加定理得:利用叠加定理得:((4))求每个电源的输出功率求每个电源的输出功率 第五节第五节 戴维南定理戴维南定理二端网络的概念:二端网络的概念: 二端网络:二端网络:具有两个出线端的部分电路具有两个出线端的部分电路无源二端网络:无源二端网络:二二端网端网络中没有电源络中没有电源有源二端网络:有源二端网络:二端网络中含有电源二端网络中含有电源b ba aU U1 1+ +– –R R1 1R R2 2I I1 1R R3 3b ba aU U1 1+ +– –R R1 1R R2 2I I1 1R R3 3R R4 4无源二端网络无源二端网络 有源二端网络有源二端网络 a ab bR Rab无源无源二端二端网络网络 电压源电压源(戴维南定理)(戴维南定理) 电流源电流源(诺顿定理)(诺顿定理)ab有源有源二端二端网络网络a ab bI IS SR R0 0无源二端网络可无源二端网络可化简为一个电阻化简为一个电阻有源二端网络可有源二端网络可化简为一个电源化简为一个电源+ +_ _R R0 0a ab bU US S 戴维南定理:戴维南定理: 任何一个有源二端任何一个有源二端线性线性网络都可以用一个理想电压源网络都可以用一个理想电压源US和内阻和内阻 R0 串联的电源来等效代替。

      串联的电源来等效代替 有源有源二端二端网络网络RLab+U–IU US SR R0 0+ +_ _R RL La ab b+ +U U– –I I 等效电源的内阻等效电源的内阻R0等于有源二端网络中所有电源置等于有源二端网络中所有电源置“0”后所得后所得到的无源二端网络到的无源二端网络 a 、、b两端之间的等效电阻两端之间的等效电阻Req= R0 等效电压源等效电压源US 就是有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就是有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UOC,,即将即将负载负载RL断断开后开后 a 、、b两端之间的电压两端之间的电压等效电源等效电源 应用戴维南定理分析电路的步骤:应用戴维南定理分析电路的步骤:1 1)断开待求支路;)断开待求支路;2 2)求等效电路的开路电压)求等效电路的开路电压U UOCOC;;3 3))求等效电路的等效电阻求等效电路的等效电阻R0;;待求电路电源置待求电路电源置““0”0”,即电压源用短路代替,电流源用开,即电压源用短路代替,电流源用开路代替4)将待求支路接回)将待求支路接回UOC和和R0串联等效电路中,求解待求量串联等效电路中,求解待求量注意注意U UOCOC的方向。

      的方向 例例2-15 电路如图,已知电路如图,已知U1=40V,,U2=20V,,R1=R2=4 ,, R3=13  ,,试试用戴维南定理求电流用戴维南定理求电流I3U1I1U2I2R2I3R3+ +– –R R1 1+ +– –ab注意:注意:“等效等效”是指对端口外等效是指对端口外等效即即用等效电源替代原来的二端网络后,待求支路的电压、电流不变用等效电源替代原来的二端网络后,待求支路的电压、电流不变有源二端网络有源二端网络等效电源等效电源R0+ +_ _R3abI3UOC 解:解:(1) 断开待求支路求等效电源的电压断开待求支路求等效电源的电压UOCU U1 1I I1 1U U2 2I I2 2R R2 2I I3 3R R3 3+ +– –R R1 1+ +– –a ab bR R2 2U U1 1I IU U2 2+ +– –R R1 1+ +– –a ab b+ +U UOCOC– –UOC也可用节点电压法、叠加定理等其它方法求也可用节点电压法、叠加定理等其它方法求UOC= U2 + I R2 = 20V +2.5   4 V= 30V或:或:UO C= U1 – I R1 = 40V –2.5   4 V = 30V 解:解:(2) 求等效电源的内阻求等效电源的内阻R0 除去所有电源除去所有电源(理想电压源用短路替代,理想电流源开路替代)(理想电压源用短路替代,理想电流源开路替代)U1I1U2I2R R2 2I3R3+ +– –R1+ +– –abR2R1abR0从从a、、b两端两端看进去,看进去, R1 和和 R2 并联并联 求内阻求内阻R0时,关键要弄清从时,关键要弄清从a、、b两端两端看进去时各电阻之间的串并联关系看进去时各电阻之间的串并联关系。

      看看进进去去的的等等效效电电阻阻R0 解:解:(3) 画出等效电路求电流画出等效电路求电流I3U1I1U2I2R2I3R3+ +– –R1+ +– –abR R0 0+ +_ _R3abI3UOC 例例2-16 有有某一有源某一有源二端网络二端网络A,,测得开路电压为测得开路电压为18V,,当输出端当输出端接一接一9Ω电阻时,通过的电流为电阻时,通过的电流为1.8A现将这二端网络连接成如图电现将这二端网络连接成如图电路,求它的输出电流及输出功率路,求它的输出电流及输出功率AI8Ω1Ω8A+– –UR0或或+– –R0U((1))根据根据戴维南定理,戴维南定理,求二端网络求二端网络A等效电路的电压源(开路电压):等效电路的电压源(开路电压):解:解:U=18V+– –UR0或或+– –R0U1.8A1.8A9Ω9Ω ((2)求等效电源的内阻)求等效电源的内阻R0((3)求输出电流及输出功率)求输出电流及输出功率先用节点电压法求先用节点电压法求UAB+– –UR08ΩI8A1Ω – –+ +UR08ΩI′8A1ΩAB 第六节第六节 受控源电路分析受控源电路分析独立电源:独立电源:指电压源的电压或电流源的电流不受外电路的控制而独指电压源的电压或电流源的电流不受外电路的控制而独 立存在的电源。

      立存在的电源受控源的特点:受控源的特点:当控制电压或电流消失或等于零时,受控源的电压当控制电压或电流消失或等于零时,受控源的电压 或电流也将为零或电流也将为零受控电源:受控电源:指电压源的电压或电流源的电流受电路中,其它部分的指电压源的电压或电流源的电流受电路中,其它部分的 电流或电压控制的电源电流或电压控制的电源 对含有受控源的线性电路,可用前几节所讲的电路分析方法进行对含有受控源的线性电路,可用前几节所讲的电路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和计算分析和计算 ,但要考虑受控源的特性但要考虑受控源的特性 应用:用于晶体管电路的分析应用:用于晶体管电路的分析一、一、 受控源的种类受控源的种类  U1+_U1U2I2I1=0(a)VCVS+-+-  I1(b)CCVS+_U1=0U2I2I1+-+-四种理想受控电源的模型四种理想受控电源的模型(c) VCCSgU1U1U2I2I1=0+-+-(d) CCCS  I1U1=0U2I2I1+-+-电电压压控控制制电电压压源源电电流流控控制制电电压压源源电电压压控控制制电电流流源源电电流流控控制制电电流流源源 二、二、 含受控源电路的分析方法含受控源电路的分析方法 在分析具有受控源的电路时,可将受控源当作独立在分析具有受控源的电路时,可将受控源当作独立电源去列写方程,然后再找出受控源的控制量与待求未电源去列写方程,然后再找出受控源的控制量与待求未知量的关系式,联立求解得出结果。

      知量的关系式,联立求解得出结果例例2-17试求电流试求电流 I1 2 2I I1 1+ +_ _10V10VI I1 1+ +– –3A3A2 2  1 1  I I2 2a a电路如右图所示电路如右图所示 解法解法1:用支路电流法:用支路电流法对所示回路对所示回路::解得解得::I1 = 1. 4 A 2 2I I1 1 – – I I2 2 +2+2I I1 1 = = 10102 2I I1 1+ +_ _10V10VI I1 1+ +– –3A3A2 2  1 1  I I2 2a a对节点对节点 a::I1+I2= – 3 解法解法2:用叠加定理:用叠加定理2 2I I1 1' ' + +_ _10V10VI I1 1' '+ +– –2 2  1 1  电压源作用:电压源作用:2 2I I1 1' '+ + I I1 1' ' +2+2I I1 1' ' = = 1010I I1 1' ' = = 2A2A电流源作用:电流源作用:对所示回路对所示回路::2 2I I1 1" " + +(3(3– – I I1 1") ") 1+21+2I I1 1" "= = 0 0 I I1 1" "= – = – 0.6A0.6AI1 = I1' +I1"= 2 – 0.6=1. 4A2I1"+_I1"3A2 1  2U2_4VI1+–2 1 I3+3 +–U2I2联立解方程组,可得:联立解方程组,可得:例例2-18 用支路电流法求图示电路中的各支路电流。

      用支路电流法求图示电路中的各支路电流解:解:用支路电流法列出下列方程用支路电流法列出下列方程 例例2-19 电路如图所示,求电路中的电路如图所示,求电路中的 I1 和电压和电压Uab解:解: 对对a点有:点有:则由由左边网孔:左边网孔:即即 本章结束本章结束20112011、、、、0707、、、、2828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025国开山东开大《土质学与土力学》形成性考核123答案+终结性考核答案.docx 中学综合素质知识点梳理【中学教师资格证】.docx 2025国开山东开大《特许经营概论》形成性考核123答案+终结性考核答案.doc 2025年高考英语全国一卷真题(含答案).docx 2025国开山东《农民专业合作社创建与管理》形成性考核123答案+终结性考核答案.docx 2025国开山东开大《自然现象探秘》形成性考核123答案+终结性考核答案.docx 2025国开山东《消费心理学》形成性考核123答案+终结性考核答案.doc 2025国开山东《小微企业管理》形成性考核123答案+终结性考核答案.doc 2025国开山东开大《资本经营》形成性考核123答案+终结性考试答案.docx 2025国开山东《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形考123答案+终结性考试答案.docx 2025国开《视频策划与制作》形考任务1-4答案.docx 2025国开《亲子关系与亲子沟通》形考任务234答案+期末大作业答案.docx 2025国开电大《煤矿地质》形成性考核123答案.docx 2025国开电大《冶金原理》形考任务1234答案.docx 2025国开《在线学习项目运营与管理》形考任务1234答案.doc 2025国开电大《在线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阶段测验1-4答案.docx 2024 年注册环保工程师《专业基础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完整版】.docx 环保工程师---2023 年注册环保工程师《专业基础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完整版】.docx 2025国开《液压与气压传动》形考任务一参考答案.docx 2025年春江苏开放大学教育研究方法060616计分:形成性作业2、3答案.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