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大学高数论文 李约瑟难题内容及其解决.doc

46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42348671
  • 上传时间:2018-06-0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92KB
  • / 4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李约瑟难题李约瑟难题百科名片英国著名生物化学家李约瑟,曾因胚胎发育的生化研究而取得巨大成就,后来他又以中国科技史研究的杰出贡献成为权威,并在其编著的 15卷《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正式提出了著名的“李约瑟难题”:“如果我的中国朋友们在智力上和我完全一样,那为什么像伽利略、托里拆利、斯蒂文、牛顿这样的伟大人物都是欧洲人,而不是中国人或印度人呢?为什么近代科学和科学革命只产生在欧洲呢?为什么直到中世纪中国还比欧洲先进,后来却会让欧洲人着了先鞭呢?怎么会产生这样的转变呢?” 著名的难题为什么资本主义和现代科学起源于西欧而不是中国或其他文明?这就是著名的李约瑟之谜李约瑟问题其实是:为何近现代科技与工业文明没有诞生在当时世界科技与经济最发达繁荣的中国欧洲经历了一千年宗教的黑暗时期,希腊、罗马的古代典籍也被欧洲中世纪的焚书毁灭,欧洲从阿拉伯帝国保存的希腊、罗马古籍复兴了希腊、罗马文化的同时消化吸收了中华文明的科技与产业、体制与文艺等成就,从而诞生了近现代科技与工业文明 - 全球化地球文明从马可?波罗游记到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欧洲掀起了文艺复兴与研究东方文明从 1643 年牛顿诞生到 1765 年瓦特蒸汽机开启工业革命、1783 年美国独立战争结束,欧美进入了工业文明时代;然而,1840 年的中国却进入了鸦片战争时期。

      1840 年前后,英国的机器化生产已基本取代手工业生产,1831 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1847 年西门子-哈尔斯克电报机制造公司建立,开启了电化时代 李约瑟难题是一个两段式的表述:第一段是:为什么在公元前一世纪到公元十六世纪之间,古代中国人在科学和技术方面的发达程度远远超过同时期的欧洲?第二段是:为什么近代科学没有产生在中国,而是在十七世纪的西方,特别是文艺复兴之后的欧洲?“李约瑟难题”很耐人寻味,它犹如科学王国一道复杂的“高次方程”摆在了世人面前众所周知,中国是享誉世界的文明古国,在科学技术上也曾有过令人自豪的灿烂辉煌除了世人瞩目的四大发明外,领先于世界的科学发明和发现还有 100 种之多美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在著名的《中国,文明的国度》一书中曾写道: “如果诺贝尔奖在中国的古代已经设立,各项奖金的得主,就会毫无争议地全都属于中国人 ” 当然,这是不可能的然而,从 17 世纪中叶之后,中国的科学技术却如同江河日下,跌入窘境据有关资料,从公元 6 世纪到 17 世纪初,在世界重大科技成果中,中国所占的比例一直在 54%以上,而到了 19 世纪,剧降为只占0.4%中国与西方为什么在科学技术上会一个大落,一个大起,拉开如此之大的距离,这就是李约瑟觉得不可思议,久久不得其解的难题。

      中国学者曾邦哲 20 世纪 80-90 年代考察中国与欧洲,提出了一个近现代西方科学、工业革命与现代艺术是建立在中国科技、文化、体制与思想的成果基础上,如果没有中国的这些成就同样不会有近现代西方文明,所谓欧洲文艺复兴以来的西方文明其实形成的是一种不同于古代希腊、罗马文明,还是已经融合了东方尤其中华文明的精华之后形成的一种地球文明-紫色文明的全球文化模式从欧洲丝绸之路的南、北两端开启了近代天文学,罗吉尔?培根在希腊炼金术与中国炼丹术的结合中诞生了医疗化学实验方法;因而,提出中、西医学结合形成系统心理学等系统科学范式,从而构成实验与系统方法二维度科学,并导致系统医学与系统生物工程等时代的到来 李约瑟本人的努力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不仅提出了问题,而且花费了多年时间与大量精力,一直努力地试图寻求这个难题的谜底虽然他所寻求的答案还缺乏系统和深刻,就连他自己也不甚满意,但却为我们留下了探索的足迹,为这个难题的解答提供了有价值的思维成果李约瑟从科学方法的角度得到的答案是:一是中国没有具备宜于科学成长的自然观;二是中国人太讲究实用,很多发现滞留在了经验阶段;三是中国的科举制度扼杀了人们对自然规律探索的兴趣,思想被束缚在古书和名利上, “学而优则仕”成了读书人的第一追求。

      李约瑟还特别提出了中国人不懂得用数字进行管理,这对中国儒家学术传统只注重道德而不注重定量经济管理是很好的批评 解答一:从文化竞争模型给出另一个解答:中国小农经济的资源限制和保守倾向,阻碍了劳动分工和科学文化的多样发展中国以前人多地少,却认为人口少,所以各个王朝建立的一个首要任务是鼓励生育;而西欧人少地多,他们却认为生活的空间狭小,要向外扩张,这个问题不得不让人深思为什么一、资源因素中国多山少地,半干旱气候的生态约束促使中国发展了节省能源、消耗劳力的农业技术,而非扩张资源、节省劳力的牧农技术,导致周期性的生态危机和治乱循环,阻碍了劳动分工的发展二、文化因素从文化竞争模型可以看到:冒险精神利于多元和创新,避险倾向利于稳定和赶超中国的儒家、道家、法家流派的主导思想无不是规避风险、明哲保身 三、系统复杂性因素劳动分工的发展,要求稳定的环境,现代科学和资本主义的出现不是单一文化的自身延展,而是多种文明冲突演化的结果中国面临单一小农经济造成的生态危机的恶化,秦汉以来自然灾害的周期不断缩短,农民起义和外敌入侵不断,加上政府货币、财政政策的多变,都不利于劳动分工的保持 解答二:中西方的经济基础不同,导致社会发展进程不同,进而导致中国在近代落后于西方。

      解答三:中国自南宋以来的专制集权制度,特别是封建专制者对中国人愈来愈加强的儒家思想教育是造成近现代中国科学技术水平落后的根本原因我国的古代文明灿烂辉煌,有至今仍使中国人引以自豪的“四大发明” 中华民族早在西方科学昌盛之前就有极其卓越的科学成就,15 世纪之前,我国的科学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以中华文明为代表的东方文明遥遥领先于当时的西方文明李约瑟在数十册的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中,以大量的史料证明:“中国在公元前 3 世纪到 13 世纪之间保持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 ,中国的科学发明和发现“往往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特别是 15 世纪之前更是如此” 对此,李约瑟有一些很自己的观点,但李约瑟这些观点还不足以说明近代科学之所以没有在中国产生的原因,因为在这些原因在近现代都被解除了以后,中国人仍然没能在中国土地上某方面获得比资本主义国家更高度的科学成就比如说在中国科举制度废除已近百年、西方发现发明自然科学文化知识早已大规模普及并为众人所接受、科学技术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可说与西方人已别无二致,但即使如此也没发生中国的科学技术水平以应有的速度发展,那怕是某一方面由此而有突出表现的状况也没有做到。

      特别是诺贝尔奖截止如今已经有六位华人获得诺贝尔科学奖,但却没有一人为中国本土华人,这不能不令人深思詹克明教授在分析中国未获诺贝尔奖的原因也谈到这一问题他认为,中国科学家与外国科学家从素质上比,差距并不明显,差距大的是他所处的科学环境移居美国的华人科学家李政道、杨振宁等获诺贝尔奖就是证明由此可见,之所以“境内为枳,过海为橘” ,使得这块大陆迄今与诺贝尔奖无缘,主要原因是国内的科学土壤与科学环境那我们现在不禁要问:现代中国的科学土壤与科学环境在那里?!中国在 13-15 世纪前后究竟发生了什么?!怎么就造成本土中国人在智力上显得如此愚笨?!在创造性上有如此大的倒退与挫伤呢?!中国 13 世纪初是处于南宋(公元 1127 年-公元 1279 年)时期,中国在北宋和特别是南宋时期已经占世界经济总量的百分之四十以上,特别是南宋时期朝廷偏安一偶为了生存,不得不在一定程度上鼓励经济贸易发展来维持国家的税收收入,这样也就使得国家工商业空前发展工商业的发展致使南宋社会分工更加细致,贫富差别加大在政治上一方面表现为民众为追求工商业发展特别是相关技术的发展,需要一种更加自由开放的、更加宽松倡明的社会环境,要求封建统治者在保护封建土地制度的同时也能够保护工商业者的社会利益;另一方面则表现为社会关系愈来愈向商贸化金钱化方向发展,私欲膨胀、只认利益而轻视道德规范,特别是缺乏对封建道德意识和国家民族意识的认同,从而造成社会混乱,特别是造成了宋朝普通民众、军队的爱国热情严重低下。

      当时的状况使社会发展走到了一个政治上的十字路口,要不国家政治通过一定程度上打破封建专制而使社会制度更加清明民主,要不就为了巩固封建专制更进一步地加强对民众的政治思想统治遗憾的是:当时的国家政治终究还是走向了反动的一面,自南宋统治朝廷稍微稳固以后,宋高宗就开始大肆迫害功臣,通过秦桧等一帮人杀害了岳飞、去除剥夺了戍边大将的军事政治权力,不但使国家统一大业功败垂成,更使得封建统治专制制度得以进一步加强封建专权的形成使得民众自由意志不能得以伸展,其反作用的抑制力使得民众对国家民族的认同意识更加低下,社会思想道德意识更加趋于混乱,对社会秩序形成了更大的破坏性在这种状况下为解决当时的社会问题,以朱熹为代表的儒家学派根据孟子人性本善的思想,以让人们回归所谓“善的本性” ,也就是回归人们愚昧混沌的幼儿时状态为目标,以消除人们在成长过程中产生的各种企望、愿望为理论上的手段,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 ,提倡“天人合一”的“中庸之道”的理论思想 “中庸之道”表面上看好似是很合乎情理,但这一“中庸之道”在集权制度下的实际社会效果却只是导致了只认“天”不认“人” ,道理逻辑归于权位,只认君父不认平等权益的“三纲五常”制度。

      自此以后,儒家学说一反前朝历代只限于道德说教的范畴,在礼仪甚至从法律规范上对上至士绅下至普通百姓的思想行为,实施强行的灌输与限止,从而严重地禁锢了人们的思维思想,扼杀了社会的创造动力而在与南宋至明朝几乎同时期,西欧自 1215 年英国《大宪章》以来,文艺复兴运动启蒙了民众民主自由思潮的形成,特别自 1640 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民主制度建立大幅度地带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从而使得西欧成为近代文明的发源地,造成西方社会和中国社会在民主程度上的差距越来越大一个国家要发展科学技术,民主是很重要的,民主是科学的基石,没有说那个国家民主不如别的国家但科学技术却比别的国家强的即使是说中国自战国建立中国式的封建制度以来由汉至唐宋一直执世界科学技术之牛耳,为什么?就是因为中国的封建制度就当时世界来说还算是最民主的即使是象欧洲当时所谓的希腊民主制度、罗马共和国其民主也只是对奴隶主阶层、对平民阶层的民主,对占相当多数人口希腊、罗马的奴隶何尝有民主可言?自中国洋务运动提倡“中体西用”到戊戌的变法维新、自中国“土地改革”到邓小平提倡的改革开放政策,实际上历史早已证明没有民主开放的制度,科学技术乃至经济的发展是受到限止的。

      所谓民主无非是自由、平等、博爱这三点,而儒家思想是反民主的首先,儒家思想提倡的“存天理、灭人欲” ,及其自明清以后实施的愈来愈严酷的“连带保甲制度” ,从思想行为上限止了人们的自由,使中国人不敢动、不敢说、甚至不敢想,更别说由此使中国人有发明创造的动力了;其次,儒家思想是提倡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虽然也有所谓“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等星点民主思想,但做为儒家提倡社会等级制度的根本仍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思想行为,由此才造成了象岳飞、于谦、袁崇焕等历史悲剧,更造成“棒打鸳鸯两离分”的“父母之命、媒妁之约”等等不讲道理的封建不平等制度;最后,儒家思想所提倡的“仁爱”并不是无私的“博爱” ,而是一种由爱已而爱家人,由爱家人而爱亲戚、朋友,从而直至爱民族、国家的一种由已推人的思想,这种以自私为起源而企图使国人爱国的企图与封建家阀等级制度,实际上造成的是中国人自己乃至亲友利益至上的思想意识,从而疯狂地编织自己的关系网、拉帮结派,而当大多数中国人在高喊爱国的时候,实际上内心所想的只不过是爱自己最多爱自己的亲友罢了,所以中国才有“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 ,许多中国人出了家门才想到亲人、出了家乡才想到老乡、出了国才想到自己是中国人,以及各朝各代总是汉奸、卖国贼辈出的怪现象,这也是中国人“一人是条龙、两人是条虫、三人是头猪” ,一盘散沙的原因所在。

      由上可以知道, “中国在公元前 3 世纪到 13 世纪之间保持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