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乘用车制动系统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doc

78页
  • 卖家[上传人]:桔****
  • 文档编号:392247249
  • 上传时间:2023-02-2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26MB
  • / 7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08-07-01实施××××-××-××发布乘用车制动系统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Technical Requirements and Testing Methods for Passenger car Braking Systems(报批稿)GB XXXX—XXXX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T24目 次前言………………………………………………………………………………………………………I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13.1 基本术语和定义…………………………………………………………………………………….13.2 复合电子车辆限制系统术语和定义……………………………………………………………….54 结构和功能要求……………………………………………………………………………................64.1 制动装备…………………………………………………………………………………….............64.2 制动系的特性…………………………………………………………………………………….....75 试验条件及性能要求………………………………………………………………………………...125.1 试验条件……………………………………………………………………………………............125.2 性能要求…………………………………………………………………………………………....155.3 响应时间……………………………………………………………………………………............165.4 储能式液压制动系-关于能源和储能装置(储能器)的规定……………………………………165.5 车轴间的制动力支配………………………………………………………………………………175.6 装备防抱制动系统的车辆的试验要求……………………………………………………………206 车型批准和扩展………………………………………………….......................................................246.1 车型批准……………………………………………………………………………………………246.2 已批准车型的扩展…………………………………………………………………………………257 试验方法……………………………………………………………………………………...............257.1 试验场地和试验设备………………………………………………………………………………267.2 试验车辆……………………………………………………………………………………............267.3 静态检查……………………………………………………………………………………............267.4 动态试验……………………………………………………………………………………............32附录A(规范性附录)符号和定义………………………………………………………………………42附录B(规范性附录)动力电池荷电状态的监测规程…………………………………………………45附录C(规范性附录)制动摩擦衬片的惯性测功机试验方法…………………………………………46附录D(规范性附录)对复合电子车辆限制系统平安方面的特别要求………………………………48附录E(资料性附录)试验报告及相关图表要求……………………………………………………….50 前 言本标准为全文强制。

      本标准与ECE R13-H法规《乘用车制动系统型式批准的统一规定》的一样性程度为非等效与ECE R13-H相比的技术差异和主要编辑性修改如下:1) 删除ECE R13-H附件1、附件2有关型式批准的内容;2) 将ECE R13-H附件3、附件4、附件5和附件6的内容编入本标准正文部分;3) 鉴于部分最高设计车速较低的车辆受加速性能限制而不能达到规定试验车速,允许该类车辆以试验时所能达到的最高车速进行发动机脱开的0-型试验;4) 增加“车型批准和扩展”的要求;5) 供应完整的试验方法;6) 将本标准所涉及的符号和定义汇总作为本标准的附录A;7) 将ECE R13-H附件3-附录1作为本标准的附录B;8) 将ECE R13-H附件7作为本标准的附录C;9) 将ECE R13-H附件8作为本标准的附录D;10) 在附录E中供应举荐性的试验报告及相关图表要求新认证车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起先执行本标准,在生产车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12个月后起先执行本标准在GB 12676-1999修订版实施之前,M1类车辆可在本标准与GB 12676-1999间选择运用本标准附录A、附录B、附录C和附录D为规范性附录,附录E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14)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汽车技术探讨中心、东风本田汽车有限公司、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奇瑞汽车有限公司、广州本田汽车有限公司、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重庆汽车探讨所、海南汽车试验探讨所、长安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哈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金约夫、王兆、刘地、谢晋中、耿磊、李普明、袁永斌、张善谦本标准参加起草人:汤跃进、高全均、高翔、宋萱、董波、陈振日、罗春燕、张华滨、万独创本标准为首次发布乘用车制动系统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乘用车制动系统的结构、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GB/T 15089规定的M1类车辆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全部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激励依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探讨是否可运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 4094  汽车操纵件、指示器及信号装置的标记(GB 4094-1999 93/91/EEC(78/316/EEC) EQV)GB/T 5620  道路车辆  汽车和挂车制动名词术语及其定义(ISO 611:1994 IDT)GB 12981 机动车辆制动液(GB 12981-2003 ISO 4925:1978 IDT)GB/T 14168 汽车制动液类别图形标记(GB/T 14168-1993 ISO 9128:1987 IDT)GB/T 15089  机动车辆及挂车分类(GB/T 15089-2001 ECE.R.3 修订本1附录7 EQV)GB/T 17619   机动车电子电器组件的电磁辐射抗扰性限值和测量方法(GB/T 17619-1998 95/54/EC(1995) EQV)GB 18655 用于爱惜车载接收机的无线电骚扰特性的限值和测量方法(GB 18655-2002 IEC/CISPR 25:1995 IDT)3  术语和定义GB/T 5620中确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基本术语和定义3.1.1 车型 vehicle type在以下主要方面不存在差异的车辆:——最大设计总质量;——轴荷支配;——最高设计车速;——制动装备的类型,特别是有无挂车制动系统,或有无电力制动系;——车轴的数目和布置;——发动机型式;——变速器档数与速比;——主传动比;——轮胎尺寸3.1.2 制动装备 braking equipment使行驶中的车辆慢慢减速或停车,或使已经停驶的车辆保持静止状态的零部件组合,由限制装置、传输装置和制动器本身组成3.1.3 限制装置 control device由驾驶员干脆操纵向传输装置供应制动或限制所需能量的部件这些能量可以是驾驶员的体力或来自驾驶员限制的其它能源,也可以是不同能量的组合3.1.4 传输装置 transmission device处于限制装置和制动器之间并使二者实现功能连接的零部件组合传输装置可为机械式、液压式、气压式、电力式或混合式制动力由驾驶员体力以外的能源供应或助力时,应将储能器视为传输装置的一部分传输装置具有两种独立的功能:限制传输和能量传输本标准单独运用“传输”一词时,同时具有“限制传输”和“能量传输”两种意义。

      3.1.4.1 限制传输装置 control transmission device传输装置中限制制动器工作的零部件组合,具有限制功能和必要的储能器3.1.4.2 能量传输装置 energy transmission device向制动器供应其功能所需能量的零部件组合,包括制动器工作所需的储能器3.1.5 制动器 brake产生与车辆运动趋势相反的力的部件,包括摩擦式制动器(制动力由车上具有相对运动的两个部件摩擦产生)、电力制动器(制动力由车上具有相对运动但互不接触的两个部件间的电磁作用产生)、液力制动器(制动力由位于车辆的两个部件间、具有相对运动的液体产生)和发动机缓速器(通过人为增加发动机制动作用并传递至车轮来产生制动力)3.1.6 不同类型的制动装备 different types of braking equipment在以下主要方面存在差异的制动装备:——零部件的特性不同;——零部件构成材料的特性不同,或零部件的外形或尺寸不同;——零部件的组合方式不同3.1.7 制动装备的零部件 component of the braking equipment可组装构成制动装备的单个零部件。

      3.1.8 渐进分级制动/可调整制动 progressive and graduated braking/modulatable braking制动作用期间,驾驶员可在正常操纵范围内随意操纵限制装置,以足够的精度调整制动力大小,使制动力随操纵幅度的大小而线性(单调函数)增加或削减3.1.9 空载 unladen condition整车整备质量加110 kg3.1.10 满载 laden condition车辆装载至最大设计总质量,特别说明除外3.1.11 轴荷支配 the distribution of mass among the axles车辆及其装载质量的重力作用在车轴间的支配3.1.12 轮/轴荷 wheel/axle load在接触面内、路面对某车轴的一个/全部车轮的垂直静态反力3.1.13 最大静态轮/轴荷 maximum stationary wheel/axle load车辆在满载条件下的静态轮/轴荷3.1.14 储能式液压制动装备 hydraulic braking equipment with stored energy由存储在储能器中的压力液体供能的制动装备,压力液体由装备限压装置的液压泵供应,限。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