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教育学311考研真题.doc
20页2023教育学311考研真题 1. 苏格拉底对学生说,我并没有教你们知识,我只不过是你们知识的产婆而已根据谢弗勒关于教育陈述的分类,这种说法属于( ) A. 描述性陈述 B. 定义性陈述 C. 口号性陈述 D. 隐喻性陈述 【答案】D本资料来源公_众.号:文得课堂,更多考研资料及视频,关注gzh:文得课堂 2. 下列著作中,集中体现行为主义教育思想的是( ) A. 《民主主义与教育》 B. 《超越自由与尊严》 C. 《我与你》 D. 《意识形态与课程》 【答案】B 3. “教育机会均等”涉及诸多实践议题,其中包括( ) A. 补偿教育、多元文化教育、全纳教育 B. 多元文化教育、全纳教育、国际理解教育 C. 全纳教育、国际理解教育、补偿教育 D. 国际理解教育、补偿教育、多元文化教育 【答案】A 4. 下列教育主张中,符合教育“外铄论”的是( ) A. 柏拉图认为教育即灵魂的转向 B. 卢梭主张让儿童通过实地探究明白知识是有用的 C. 荀子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D. 孟子主张“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 【答案】C 5.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2018年9月10日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决定了我国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
这表明,国家确立教育目的的首要依据是( ) A. 教育理论 B. 文化传统 C. 社会舆论 D. 政治制度 【答案】D 6. 人的感知、思维、记忆、想象等方面发展存在着不同的关键期,这表明个体的身心发展具有( ) A. 差异性 B. 阶段性 C. 顺序性 D. 不平衡性 【答案】D 7.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国家实行学校教育制度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职业教育不是学校教育制度的组成部分 B. 学前教育是学校教育制度的组成部分 C. 学校教育制度不属于国家基本教育制度 D. 学校教育制度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颁布实施 【答案】B 8. 某国招募新兵,除体检之外,还用韦氏量表进行智力测验有学者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获得中学文凭的新兵智力测验的平均得分,比未获得中学文凭的新兵高将近3分,经检验差异显著这项研究结果说明( ) A. 军营比学校更有可能提高人的智商 B. 受教育水平高的新兵在军营里的智力表现更优秀 C. 学校教育可以促进个体的智商不断提高 D. 个体智商通过学校教育可以实现一定幅度的提升 【答案】C 本资料来源公_众.号:文得课堂,更多考研资料及视频,关注gzh:文得课堂。
9. 小组合作学习不同于能力分组教学,它推崇不同背景、能力及倾向的学生共同学习为其提供有力支持的理论是( ) A.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B.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C.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D. 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答案】D 10. 依据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框架,下列认知目标中属于最高层次的是( ) A. 口头解释各种几何概念后,学生能画出相应的几何图形 B. 面对一份污染报告,学生能提出检验其中结论的方法 C. 学生能推测出容器中的空气全部抽出后会对容器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D. 学生阅读多种文章时,能区别出文中的观点和事实 【答案】C 11. “形式教育论”认为,教育应发展人的能力,这个“能力”是指( ) A. 实战能力 B. 创新能力 C. 理性思维能力 D. 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答案】C 12. 科尔伯格主张用“道德两难法”来促进学生的( ) A. 道德认知发展 B. 道德情感发展 C. 道德意志发展 D. 道德品格发展 【答案】A 13. 系统阐述了学习化社会的研究报告是( ) A. 《科尔曼报告》 B. 《一个称作学校的地方》 C. 《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 D. 《国家处在危险之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答案】C 14. “物理不外于心”,“吾辈用功只求日减,不求日增,减的一分人欲,便是复得一分天理”。
持这种观点的教育家是( ) A. 孟轲 B. 荀况 C. 朱熹 D. 王守仁 【答案】D 15. “虚心涵泳”是朱熹的读书法此处的“涵泳”是指读书时应( ) A. 细心玩味 B. 融会贯通 C. 敬守此意 D. 收敛此心 【答案】A 16. 汉代书馆常用的识字教材有( ) A. 《仓颉篇》《凡将篇》《千字文》 B. 《仓颉篇》《凡将篇》《三字经》 C. 《仓颉篇》《凡将篇》《急就篇》 D. 《急就篇》《三字经》《千字文》 【答案】C 17. 按照唐代礼制规定:学生初入学,约定时日,身着礼服,隆重举行拜师礼同时还要求向学官敬献礼物,以示尊师这一学礼制度被称为( ) A. 束脩礼 B. 释奠礼 C. 释菜礼 D. 乡饮酒礼 【答案】A 18. “切己体察”是朱熹“朱子读书法”的主要内容之一,其意思是指( ) A. 精神专一,集中注意力 B. 量力而行,计划安排 C. 不可先入为主,牵强附会 D. 不停留在书本上,要身体力行 【答案】D 19. 明代洪武初年,朝廷明确规定士子在考试中对经文的解读必须依据( ) A. 汉儒传注 B. 唐人传注 C. 宋儒传注 D. 明人传注 【答案】C 20. 颜元抨击宋明教育陷于“训诂、清淡、禅宗、乡愿”,提出“习行”的教学方法。
下列选项中最符合颜元“习行”观点的是( ) A. 轻视书本知识 B. 强调躬行实践 C. 重视习惯培养 D. 重视功课复习 【答案】B 21. 在中国近现代学制发展过程中,取消大学预科始于( ) A. 壬寅学制 B. 壬子癸丑学制 C. 1922年新学制 D. 戊辰学制 【答案】C 22.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实行“战时须作平时看”的教育政策,在中等教育阶段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A. 设置国立中学 B. 实施毕业会考 C. 中学西迁 D. 实行军训制度 【答案】A 23. 陈鹤琴“活教育”教学的四个步骤是实验观察、阅读思考、创作发表和( ) A. 行动实践 B. 批评研讨 C. 更新改进 D. 指导提高 【答案】B 24. 下列关于古代东方国家巴比伦、埃及、印度教育的共同特点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 教育内容以军事体育为主 B. 教师社会地位低下 C. 教育具有鲜明的等级性和阶级性 D. 教育发展具有较强的连续性 【答案】C 25. 古希腊罗马时代,以培养演说家或雄辩家为目标的学校是( ) A. 文法学校 B. 弦琴学校 C. 体操学校 D. 修辞学校 【答案】D 26. 二战后,德国规定联邦各州的所有儿童应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法案是( )。
A. 《总纲计划》 B. 《汉堡协定》 C. 《高等教育总纲法》 D. 《教育结构计划》 【答案】B 27. 一战后,美国颁布的( )提出建立一个中等教育与初等教育相衔接的学校系统,肯定了美国的六三三学制的地位 A. 《国防教育法》 B. 《中等教育的基本原则》 C. 《史密斯-休斯法》 D. 《中小学教育法》 【答案】B 28. 20世纪30年代,美国进行的“八年研究”的主要目的是( ) A. 研究大学与中学关系,解决大学升学与就业的矛盾 B. 研究中等学校课程改革的问题 C. 研究双轨制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D. 探索发展职业教育的途径 【答案】A 29. 1914年,美国制定的一个能对全国的职业教育提供财政补助的法律是( ) A. 《国家在危机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B. 《国防教育法》 C. 《史密斯-休斯法》 D. 《中小学教育法》【答案】C本资料来源公_众.号:文得课堂,更多考研资料及视频,关注gzh:文得课堂 30. 1958年,美国国会颁布的《国防教育法》,主要内容不包括( ) A. 加强中小学的基础教育 B. 加强普通学校的自然科学、数学和现代外语的教学 C. 加强职业技术教育 D. 增拨大量教育经费,作为对各级学校的财政援助 【答案】A 31. 依据赫尔巴特的教学形式阶段理论,学生的兴趣表现为注意,思维状态处于专心,通过教师讲解或提示的方式,获得清晰表达,这教学阶段是( )。
A. 明了 B. 联合 C. 系统 D. 方法 【答案】A 32. 20世纪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时期,明确提出以自由与合作为基本实施方式的学习的个别教学制度是( ) A. 葛雷制 B. 昆西制 C. 道尔顿制 D. 文纳特卡制 【答案】C 33. 20世纪60年代确立法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民主自治、多学科原则规定大学是享有教学、行政和财政主权的国家机构的教育法案是( ) A. 《富尔法案》 B. 《哈比改革》 C. 《阿斯蒂埃法案》 D. 《郎之万-瓦隆教育改革方案》 【答案】A 34. 学生根据已知信息,利用熟悉的规则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是( ) A. 直觉思维 B. 聚合思维 C. 抽象思维 D. 发散思维 【答案】B 35. 学生学习时用简洁的语言写出材料中主要观点、次要观点以及各观点之间关系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 A. 精加工策略 B. 计划策略 C. 调节策略 D. 组织策略 【答案】D 36. 具有掌握学习目标取向的学生对智力往往持( ) A. 增长观 B. 实体观 C. 多元观 D. 三元观 【答案】A 37. 某学生数学基础好,学习教育统计课程时感觉学习很顺利。
这种学习现象属于( ) A. 横向迁移 B. 纵向迁移 C. 逆向迁移 D. 重组迁移 【答案】B 38. 知识从长时记忆中被提及到工作记忆,是通过所谓“激活扩散”的过程而发生的,对这种提取机制的合理解释是( ) A. 发散性思维能力在其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B. 聚合性思维能力在其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C. 知识提取的可能性与知识的自由度有关 D. 知识提取的可能性与知识所构建起来的内在关联度有关 【答案】D 39. 下列有关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定量研究一般有固定的计划,定性研究一般比较灵活 B. 定量研究主要检验理论证明假设,定性研究主要寻求解释性的理解 C. 定量研究一般在可控制和操纵的条件下运行,定性研究一般在自然情境中进行 D. 定量研究主要运用归纳法,定性研究主要运用演绎法 【答案】D 40. 在某研究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