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题答题地理原因分析型.ppt
19页地理原因地理原因(成因)(成因)分析型分析型•人文事象原因人文事象原因——区位相关区位相关•自然地理事物成因自然地理事物成因——规律和原理规律和原理《步步高》必修三第三章章末能力提升P1722014年3月13日 罗田一中 叶强•首先对地理现象与事实的性质做判断首先对地理现象与事实的性质做判断如:空间分布及其变化、数量与规模及其变化(多少、大小、短缺、 丰歉等),质量(优劣、好坏等)以及时间分布与变化地理原因分析角度:•自然原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地势、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矿产、洋流、海陆轮廓、板块运动;•人为原因:历史条件、人口、工农业、城市、交通、工程建设、市场、政策、科技、军事、宗教•答题关键:弄清楚重要地理要素的组成因子,并理解“因子”与相关“地理要素”之间“因”与“果”的联系自然原因人为原因•自然地理现象成因、自然灾害成因、环境问题成因•人文事象原因•设问方式:设问方式:以区域图为信息载体,以区域图为信息载体,分析—成因,简述(说明)—原因1.不同地理成因的思维模型不同地理成因的思维模型 (2013(2013··新课标全国文综新课标全国文综Ⅰ)Ⅰ)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居住在成都的小明和小亮在“寻找最佳避寒地”的课外研究中发现,有“百里钢城”之称的攀枝花1月平均气温达13.6℃(昆明为7.7℃,成都为5.5℃),是长江流域冬季的“温暖之都”图1示意攀枝花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位置,图2示意攀枝花周边地形1)分析攀枝花1月份平均气温较高的原因 (2)推测攀枝花1月份的天气特征3)小明建议把攀枝花打造成“避寒之都”,吸引人们冬季来此度假小亮则从空气质量的角度提出质疑试为小亮的质疑提供论据气温高低气温高低原因原因主要主要从从纬度位置(高纬低纬)、大气纬度位置(高纬低纬)、大气环流(冬夏季风)、地形(高原山地盆地谷地)、环流(冬夏季风)、地形(高原山地盆地谷地)、天气(阴雨晴朗)、海陆(日温差、年温差)、洋天气(阴雨晴朗)、海陆(日温差、年温差)、洋流(寒暖流)流(寒暖流)等来分析等来分析阅卷细则(1)因地形阻挡,冬季受北方冷空气(寒潮)影响较小(4分)(或答出离冬季风源地远,受冬季风影响小也可得4分); 位于河流(金沙江)谷地,山高谷深,盛行下沉气流,气流在下沉过程中增温(其中答出位于谷地,海拔低气温高得2分;答出下沉气流增温得2分)。
2)多晴天、少云雨(2分),风力弱(2分),气温较高、较稳定(波动小)(2分)必须从阴晴、风力、气温三个角度回答,每个角度2分;少一个要点要扣2分,错答不给分)(3)论据:钢铁工业以及其他工业、城市交通等排放大量废气(答出污染严重方面的才可得4分);(山高谷深,)地形相对封闭(2分),下沉气流空气稳定(易出现逆温),不利于空气中污染物的扩散(2分),因此,空气质量可能不佳,不适宜度假要从大气环境污染、地形封闭、空气稳定等方面回答,少答一个要点要扣除该要点分数,错答不得分)1. (2013 (2013··北京文综北京文综)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简述新西兰对外联系的交通运输方式及其原因2)分析南岛降水量西多东少的原因3)与南岛相比,说出北岛经济发展的地理条件优势4)新西兰多火山地震,分析其成因,并概述火山旅游活动的主要内容答案 答案 (1)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岛国,经济发达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岛国,经济发达2)地处西风带,西侧为迎风坡降水量多,东侧为背风坡降水量少地处西风带,西侧为迎风坡降水量多,东侧为背风坡降水量少3)纬度较低,热量条件较好;地势较平坦纬度较低,热量条件较好;地势较平坦(平原面积较大平原面积较大);机场密度较大;机场密度较大(数数量多量多),路网密度较高;靠近首都,城市密度较大,路网密度较高;靠近首都,城市密度较大(数量较多数量较多)。
4)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或板块构造边缘地带,地壳运动活跃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或板块构造边缘地带,地壳运动活跃(内力作用强内力作用强烈烈)观赏火山地貌等景观,利用温泉等地热资源度假疗养观赏火山地貌等景观,利用温泉等地热资源度假疗养解析 解析 解题的关键是区域定位,气候的判断、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火山的形成等,都需要准确的区域定位1)根据图例以及岛国的特点,可以看出对外联系的主要交通运输方式是航空与海运,航空运输成本高,因此还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关2)从纬度可以看出,南岛处在40°S以南,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受西风带影响,西侧迎风坡降水较多3)经济发展优势包括有利于一、二、三产业发展的优势条件,可从纬度(分析气候)、地形(地势平坦)、交通、城市分布等方面分析4)新西兰处在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多火山、地震;火山旅游活动,包括游览火山形成的地貌景观、地热资源(温泉)的利用等不同地理成因的思维模型不同地理成因的思维模型ⅠⅠ(1)(1)地形成因地形成因=内力作用+外力作用•内力作用主要从地壳运动——板块碰撞或张裂、地质构造(褶皱、断层)的角度分析;•外力作用应先根据区域特征判断外力作用的类型(流水、风、海浪、冰川等),进而找出对应的外力作用形式(侵蚀、搬运、堆积作用等)。
2)(2)气候类成因气候类成因=太阳辐射(纬度位置)+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及季风环流)+下垫面(地形、海陆、洋流)•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决定下的太阳辐射和大气环流是气温和降水特点的决定因素;•局部地区气温和降水发生改变是海陆分布、地形、洋流等下垫面因子影响的结果2. (2013·新课标全国文综新课标全国文综ⅡⅡ)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原产澳大利亚东北部热带雨林中的几种高大桉树,主根深扎地下,能大量吸收地下水这几种桉树适应性强,生长迅速,3~5年即可成材,统称“速生桉”我国西南地区某地引种速生桉作为造纸原料下图中a、b分别示意该地速生桉种植前、后的变化1)读图a,分析当地沼泽获得稳定水源的原因及过程2)读图b,分析种植速生桉后当地其他植被的变化及原因3)简述我国西南地区引种速生桉发展造纸业的理由4)就降水条件简述我国西南地区不适宜大面积种植速生桉的原因(1)原因:原因:山坡上的天然次生林和灌丛能涵养水源 过程:过程:截留大气降水,减缓地表径流,增加雨水下渗,(在山地形成水分蓄积地带,)(通过地表径流和地下水)为沼泽提供稳定的水源2)植被变化:植被变化:天然次生林和灌丛退化;沼泽萎缩。
原因:原因:速生桉大量消耗地下水,地下水位下降3)速生桉适应性强,成材快,是良好的造纸原料发展造纸业能增加就业,创造产值,带动相关产业发展4)(我国西南地区属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低于热带雨林区;(有旱、雨季之分,)旱季时间较长,降水较少解析解析 第(1)题,图示沼泽位于山麓地带,之所以能获得稳定水源,与山坡天然植被关系密切可从植被在水循环过程中的作用进行分析第(2)题,由于速生桉树耗水量大,导致天然植被退化、沼泽萎缩第(3)题,速生桉树的生长习性和特点,为发展造纸业,促进经济发展起到积极作用第(4)题,我国西南地区季风性气候特点决定了该区降水期较短,旱季长,不适于大面积种植速生桉树3.(2012·新课标全国文综)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红木家具广受人们喜爱目前,我国红木原材主要依赖进口越南是红木原材的主要出口国近年来,越南规定红木原材需经初加工方可出口凭祥(位置见上图)是我国红木家具加工基地之一,近年与家具生产相关的企业开始在凭祥集聚1)分析凭祥成为我国红木家具加工基地的区位优势2)说明与家具生产相关的企业在凭祥集聚的原因1)(地处边境)接近原料(红木)产地;(我国)市场需求旺盛;(高速公路和铁路经过)交通便捷;(作为边境地区的较大城市)基础设施较完善。
2)接近家具厂(客户),节省运输费用;利于企业间人员与信息的交流,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共享基础设施,节约生产成本答案 答案 工业布局的主要原因从市场、交通、工业布局的主要原因从市场、交通、经济基础、劳动力、技术协作等来分经济基础、劳动力、技术协作等来分析13.(2013·上海地理)(28分)南非地理位置独特,国土面积约为122万平方千米农业、渔业较为发达,但受自然地理因素影响明显,耕地的分布不平衡,农业生产地区差异大1)概述南非的海陆位置,并从航运角度分析其优劣7分)(2)分析南非西部、南部沿海成为世界著名渔场的优越条件7分)(3)依据世界农业地域类型划分,概述南非南端的甲地农业地域类型及其特征7分)(4)根据图文信息,归纳南非耕地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原因7分)答案 (1)位于非洲大陆最南部,东、南临印度洋,西濒大西洋优:地处两大洋间的航运要冲,西南部的好望角航线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海上通道之一任答一点即可)劣:好望角的航线长,交通运输成本较高;好望角航线有风浪危险任答一点即可)(2)南非南部沿海有本格拉寒流和厄加勒斯暖流交汇,西部沿海出现涌升流,为西部、南部沿海带来大量营养物质,有利于浮游生物的生长,浮游生物又为鱼类提供了丰富的饵料,吸引大批鱼群。
3)甲地为地中海型农业;农作物以小麦、大麦等冬季谷物为主,规模相对较小;或以抗旱耐热的经济作物为主,如葡萄、油橄榄等任答一点即可)(4)分布特点:耕地主要分布在沿海和东北部地区,而西部地区耕地少原因:原因:沿海平原地势低平,东北部高原地势平坦,且降水量大多在500毫米以上,适合耕作;而西部地区降水少,荒漠化严重,不适合耕作(3)(3)““水环境水环境””成因成因=气候+地形+植被•地形影响河流流向、流域面积、水系形状;•气候决定河流的流量及其季节变化、汛期长短、结冰期的长短;•流域内的植被状况影响河流含沙量的大小、调节径流的季节变化4)(4)环境问题成因环境问题成因=自然原因(地形、气候、土壤、水文和植被)+人为原因(侧重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5)(5)自然灾害成因自然灾害成因=天(气象、气候、常见天气系统)+地(地形、地质、地貌、植被等)+人(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不同地理成因的思维模型不同地理成因的思维模型ⅡⅡ2.解答成因类问题的技巧方法(1)明确考查方向:是分析自然原因还是人为原因自然原因侧重地形、气候、水文等要素,人为原因突出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2)理清因果联系:要清楚重要地理要素的组成因子,并理解“因子”与相关“地理要素”之间“因”与“果”的联系。
3)多角度综合分析:依托宏观或微观的区域地图,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和“人地关系”多角度综合分析,突出主导因素的影响4)由果溯因搭建线索:首先弄清题中已知信息与所设问题的内在联系,由果到因搭建思维线索;最后再由因到果,正向综合形成答案地理要素地理要素分析思路分析思路太阳辐射太阳辐射纬度位置、天气和气候、地势高低与坡向等纬度位置、天气和气候、地势高低与坡向等等温线走等温线走向向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洋流和地面状况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洋流和地面状况等降水降水海陆位置、天气气候、天气系统、地形、洋流、植被和水文、海陆位置、天气气候、天气系统、地形、洋流、植被和水文、人类活动人类活动盐场形成盐场形成地理位置、海岸地形及特征、天气和气候特征等地理位置、海岸地形及特征、天气和气候特征等水力资源水力资源河流流量、地形落差河流流量、地形落差水土流失水土流失人为原因:植被破坏;人为原因:植被破坏; 自然原因:降水集中、坡度大、土自然原因:降水集中、坡度大、土质疏松等质疏松等地貌地貌内力作用、外力作用或内外力共同影响内力作用、外力作用或内外力共同影响农业单产、农业单产、品质品质水热条件、光照条件、土壤、灌溉、科技水平水热条件、光照条件、土壤、灌溉、科技水平•分析、说明原因类题型分析、说明原因类题型•答题思维过程:•①、首先对地理现象与事实的性质做判断首先对地理现象与事实的性质做判断如:空间分布及其变化、数量与规模及其变化(多少、大小、短缺、 丰歉等),质量(优劣、好坏等)以及时间分布与变化。
有的事项可能不判断有的事项可能不判断•②、其次分析原因•a自然地理问题主要从自然地理因素;自然地理问题主要从自然地理因素;b人文地理问题主要从区位人文地理问题主要从区位因素(农业、工业、城市、交通点线等)分析;因素(农业、工业、城市、交通点线等)分析;c地形地质问题地形地质问题主要从内力作用(地壳运动、岩浆活动等)、外力作用(流水、主要从内力作用(地壳运动、岩浆活动等)、外力作用(流水、风力、冰川等外力的五种表现形式)因素来分析风力、冰川等外力的五种表现形式)因素来分析•③③、最后遵循一般表述模式来表达最后遵循一般表述模式来表达•一般表述模式:因为(处在、有一般表述模式:因为(处在、有--)、、、于是、、、所以(评价、、、于是、、、所以(评价语言)、、、语言)、、、•((2013年新课标年新课标1第第36题题1第第37题题1、、2题:题:3个例题)个例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