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怎样有效化解中职生的成长烦恼.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s9****2
  • 文档编号:395440893
  • 上传时间:2023-12-07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5.99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怎样有效化解中职生的成长烦恼[摘要]在当代日益激烈的生存环境和剧烈的社会变革之中,中职生的学习行为、就业 行为等在传统的教育视野中难以得到根本性改善,需要通过积极的心理疏导和心理健康教 育,不断优化其心理结构和心理品质,培育幸福人生[1][关键词]心理品质自我意识责任意识耐挫意识创业意识面对国家三级师范教育体系向两级师范过渡、发展的新形势和本地区初等教育师资趋于 饱和的市情,我校发展的重心由中等师范教育向职业技术教育转移,“招生难”“生员差” 已成为学校不得不面临的现实问题(我市已在全省率先普及了高中教育,高中升学率达 86.2%以上,只有实在上不了高中的“中不流”、“末流”学生才来读职教)部分中职生自 我定位含糊不清,情绪偏执狭隘而多变,厌学、厌教,师生关系对立、情绪化,老师普遍反 映难教、难管,乃至很多人认为中职生就是“双差生”、“问题学生”,严重影响了中职生的 健康发展和中职学校的声誉事实上,在教育群体中中职生是一个弱势群体,几乎在理想与偏见、自尊与自卑、困难 与希望的夹缝中生存,他们身上存在和暴露出的一些问题不仅是学习问题、品德问题,还有 相当部分是心理问题,而且这些问题也不仅仅是其自身问题,同时也是整个教育问题和社会 问题的历史延续与集中折射,是社会变革与传统影响的多维缩影与真实写照。

      根据我校的研 究调查,很多中职生来自于单亲家庭、隔代家庭、农村困难家庭与留守家庭及城市低保人群, 还有不少学生来自问题家庭学生中不仅有学习基础差、不爱学习的问题及行为习惯不良等 品德问题,有些还有强烈的逆反心理、自傲自卑等心理问题,给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与管理 造成了许多困难和障碍如果单纯从学习或品德的角度来看待与解决问题是十分困难的,需 要从更广阔的视阈构建教育平台,实行全人生指导,才能引领学生健康成长我们充分发挥 师范教育师资优势(有6名教育学、心理学专业教师),不断整合教育力量,积极开展心理 健康教育,通过主题宣传、心理讲座、心理咨询、师生互动、青春热线、实践体验等形式, 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及时化解成长中的烦恼一、完善自我意识古人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古希腊先哲把“认识自己”作为人生的最高智慧来追 求、来分享认识自己”是人生发展的重要环节,也是个性成熟的重要标志只有认清自 己,把握自身特点,发挥自身优势,才能准确自我定位,正确看待自我,激发完善自我欲望 受知识水平、社会环境、就业观念、传统习俗等影响,中职生自我意识发展水平较低,自我 角色混乱,好多学生还没有真正认清自己的特点,认准自己的位置,自己需要什么?自己有 哪些优势?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将来要做什么等等一系列人生发展必须思考的问题含 糊不清,莫衷一是,缺乏明确、坚定、高昂的人生志向,得过且过,没有形成鲜明的角色意 识和强烈的相符动机,在言行举止上幼稚化、偏激化、情绪化与摇摆化;或惟我独尊,我行 我素,不听师友教诲;或自卑颓废,无所事事,不思进取,缺乏发展动力,自我心理结构不 完善、不平衡、不成熟;有的学生为了显示自我、彰显个性,故意上课捣乱、逃课、顶撞老 师,故意抽烟喝酒打架,故意不守规矩滋事,甚至故意破坏公物显能,这既给正常的管理与 教学造成许多困难和障碍,也使中职生自我发展陷入了迷茫与混乱之中。

      对此,仅靠严格的日常管理和千篇一律的思想品德教育是远远不够的,需要采取更加个 性化的、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来引导学生不断认识自我,完善心理结构,找准人生定位, 确立发展方向,共享美好人生我们除了加强人生理想主题教育活动、名言警句砺志活动、 “放风筝一一让理想飞上蓝天”、“我是一棵小草一一世界因我而充满生机”、“一个都不能少 ――世界因我而精彩”等角色体验活动外,还开通了“青春热线”、“闪光的年华”专题节目, 开展了 “说说心理话” “我们同在一片蓝天下”师生网上互动活动,通过引导学生写日记周 记、值日生填写班级日志进行自我反思、自我完善活动,使学生逐步形成客观评价自己的能 力和欣赏自我、完善自我的动力,学会确立合理而正确的人生定位与发展方向二、 强化责任意识责任是主体对客体及主体履行职责而自身应承担的一种义务,必须履行的一种使命,它 是个体的一种活动能力与行为倾向人的一生要扮演多种角色,自然要承担许多责任从社 会心理学角度分析,责任意识其实质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角色意识和成就动机,它 是个体社会化成熟与个性化完善的重要标志,也是心理健康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没有责任 意识的人仅仅是一个“自然的人”是一个充满各种不确定性的“多余的人”甚至是“危险 的人”中职生的责任意识不仅仅包括对国家的热爱、对学习的付出、对就业的期盼尤其是对父 母的感恩,还包括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以及清醒地意识到自己行为的后果和承担行为后果的勇 气,这是一个自立自强者的必备品质,也是一个真正现代人的核心元素。

      针对有些中职生责 任意识淡漠,只想自由自在,随心所欲,不愿付出,不愿克制,只图眼前快乐,不思长远发 展,不顾他人感受,逃避责任的问题及羡慕“啃老族”与“我不想长大”心理,我们在开 展人生职业规划活动的基础上,通过角色置换、实践观察和行动体验等形式,使学生充分认 识到承担责任、履行义务是种族延续、社会发展的基础,在社会生活中没有不承担义务的人 逃避责任意味着放弃了做人的资格,意味着放弃了发展的机会;勇于承担责任,才是人格成 熟的重要标志、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教育学生要努力明晰自己的人生责任,具有承担责任 的能力,尤其是承担个人行为后果的责任勇气;要像人一样工作,像人一样生活,做一个真 正的、大写的人三、 增强耐挫意识挫折是一个人在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遇到困难而不能顺利实现自己所期望的目标时 的情绪反应,是个人的努力与付出得不到回报、补偿时的心理状态常言道,人生不如意者 十之八九,遭遇挫折是谁也摆脱不了的事,关键是个人如何看待,如何应对耐挫意识及其 承受挫折的能力实乃个体生存与发展的第一要素心理学研究表明,挫折与我们所面对的困 难程度和主观努力程度成正比,与我们的愿望水平成正比,与我们的意志力(承受度)成反 比。

      成功与适应能力无疑与耐挫意识密切相关,强者愈挫愈奋,终至成功;弱者一蹶不振, 自甘沉沦在现代社会丰富的物质生活环境中,在“集三千宠爱于一身”的独生子女家庭氛围中, 部分中职生依赖心理严重,自立能力低下,心理脆弱,对外界变化缺少必要的敏感性和应变 措施,逃避困难,回避矛盾,往往沉溺于虚拟世界之中,以不恰当的方式甚或歇斯底里式等 极端行为来表达、宣泄自己的真情实感由于中职生学习基础本来就差,学习兴趣不高,在 普通教育中产生的学习挫折与困惑不可避免地带到新的环境中来倘若我们觉察不明或疏导 不当,可能使中职生长期处于压力与挫折之中,原有的消极情绪不仅没有得到有效缓解反而 急剧恶化,使其身心健康受到更加严重的损害按照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的观点,人的才能是多方面的,每个人都有自身的优势领域, 中职生也不例外我们应积极探索普通教育向职业教育真正转变的有效途径,优选课程,优 化教学,创建符合学生认识需要、认识特点的教学体系和质量评估机制,降低挫折感,提高 成就感要使学生认识到挫折是一笔宝贵财富,没有挫折的人生是不完美的、不充实的人生, 有缺憾的人生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不经风雨怎见彩虹?逆境成材、逆境成功方显英雄本 色。

      要善于从挫折中学习,在挫折中发展自我,在逆境中成就事业我们通过“闪光的足迹” “踏着青春的旋律” “明天我就成了你”等主题体验活动,引导学生学会正确看待环境和自 身,见贤思齐而不是自怨自艾,自暴自弃,激励学生奋发向上,笑对人生,刻苦成材四、 提升创业意识职业教育不仅是就业教育,更是创业教育理想的工作岗位是每一个学生所热诚期盼的, 稳定的就业满意率也是每所学校努力追求的现实中,中职生的就业环境与就业现状并不乐 观,用人单位的需求与学生的能力、期盼之间还有很大差距有些学生因适应不了企业严格 的工作环境与要求不辞而别;有些学生好高骛远,总觉得不合心意,频频“跳槽”丧失了 难得积累经验、提升技能的机会,也打乱了企业用工计划,给校企合作造成困难;还有些学 生认为现在找工作全凭拉关系,等工作、靠人找工作的心理倾向严重,缺乏创业意识职业无贵贱,成就有大小就业教育、创业教育有助于人们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工作与生 活,它“要求把事业心和开拓技能教育提高到目前学术性和职业性教育所享有的同等地位” 创业意识不仅包括创业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的形成和培养,也包括对独 立性、敢为性、坚韧性、克制性、适应性、合作性、缜密性、外向性等创业心理品质的熏陶 与锻炼。

      中职生虽说学历层次底,就业起点低,但这并不意味着发展空间小、成就机会少, 只能接受命运的摆布,相反,丰富的基层磨练是创业的优势与动力,香港船王包玉刚等一大 批优秀企业家的奋斗历程即是明证职业教育要大力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提升创业意识,激发创业勇气;不仅要教给学生 一些面试公关的技巧以获得理想的职位,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认识到职业的意义,认识到职 业生涯是人生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个人能力、精彩人生的一种展示而已要使学生清醒 地认识到择业靠能力而非运气,工作靠扎实努力而非投机取巧,在职前就学时要加倍努力, 充实自己,增长才干,避免“书到用时方恨少”“事到临头方悔迟”的尴尬与无奈;要根据 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能力大小选择合适的专业和职业,处理好职业理想与职业现实、就业与择 业的关系,合理定位,先就业后择业,踏实工作,积累资本,谋求更大发展;要丢掉幻想: 饭碗不是别人施与的,是靠自己创造的要引导学生树立创业的信心与勇气:今天的学习就 是明天的就业,今天的就业是为了明天的创业;不仅自己有工作,还要通过自己工作给他人 提供更多就业岗位这,不仅是时代需求与职业勇气,更是一种人生境界与事业成就五、 培育幸福人生任何个体都有一种趋吉避凶、追求快乐的先天倾向。

      幸福快乐是人生存发展的基本动力, 没有幸福快乐的人生就失去了根本意义和存在之基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使人具有获得幸福的 能力,使人幸福快乐的生活对个体而言,幸福是一种感觉,一种体验,一种能力,一种修 养职业教育不仅要为将来的幸福生活做好准备,还要使学生在当下的生活中体验到幸福, 享受到成功,达到乐学乐业境界尽管当代物质生活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丰富,文化生活也多彩多样,但仍有部分中职生 幸福感并不强,精神空虚,心志迷失,身在福中不知福,缺少年青人应有的朝气与豪情,缺 少现代人应有的宽阔心胸与多维视野我们通过全人生指导与对比体验活动,与学生交心谈 理想,使中职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看到自身的优势和社会的美好,学会珍惜所有 和合理享受;引导中职生确立幸福的人生就是奋斗的人生,幸福不在结果而在过程的现代幸 福观,明晓幸福就在不懈的追求之中,快乐就在事业的发展成功之中,快乐就在我们履行职 责、尽到义务的各种关系中帮助中职生学会感知幸福、把握幸福、创造幸福的能力,不断 提高人生境界,把快乐留给自己带给他人,共享美好生活参考文献:[1] 贺文瑾.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心理问题分析[J].教育与职业,2003.4.[2] 韩玮/张兴华.职校生学业状况面面观[J].教育发展研究,2004.3.[3] 周昆.中职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索[J].当代教育论坛,2007.5.[4] 沈贵鹏.什么是心理教育[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7.⑸宋德如.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检视[J],教育科学研究,2001.9.⑹顾明远、⑺易凌云.孟繁华主编•国际教育新理念[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3; 7. 论关涉人生幸福的教育[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5.。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