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云南边疆哈尼族中学生自我价值感研究.docx

11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217757724
  • 上传时间:2021-12-0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75.17K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云南边疆哈尼族中学生自我价值感研究 杜闰平摘要:为了研究云南省边疆地区哈尼族中学生自我价值感的特点,为边疆少数民族的心理健康和教育提供依据,采用黄希庭、杨雄编制的青少年自我价值感量表对三所中学的656名哈尼族中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哈尼族中学生自我价值感许多方面显著高于全国常模;哈尼族中学男生的总体自我价值感和个人取向生理自我价值感显著高于女生;哈尼族女生的人际自我价值感和个人取向道德自我价值感显著高于男生;初二学生自我价值感的各个方面都显著高于初一和初三学生;初一学生个人取向的一般自我价值感、社会取向的人际自我价值感和社会取向的道德自我价值感显著高于初三学生;初三学生的总体自我价值感、个人取向的特殊自我价值感、社会取向的心理自我价值感、社会取向的家庭自我价值感显著高于初一学生;杂居地区哈尼族中学生的总体自我价值感和特殊价值感均显著高于聚居地区的哈尼族中学生关键词:自我价值感;哈尼族;中学生:G444文献标志码:A:1001-7836(2014)04-0128-04自我价值感是个人在社会生活中,认知和评价作为客体的自我对社会主体(包括群体和他人)以及对作为主体的自我的正向的自我情感体验,即对自己喜欢和接纳的程度[1]。

      简单来说,自我价值感就是个体对自身价值的主观判断和认识,是个体心理素质的重要体现自我价值感对个体的认知、情绪和行为有着弥散性的影响青少年是自我价值感发展的关键时期,自我价值感作为青少年心理的主要组成部分,受到了广大学者的关注和研究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不同民族文化背景下人们的心理发展也烙印上了浓重的民族色彩哈尼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也是云南省特有的少数民族之一,源于古代羌人,经过千百年的漫长历程,从甘青高原迁徙至云南定居,现主要分布在云南南部的哀牢山和无量山之间,即云南省的红河、思茅、玉溪和西双版纳等地区,是一支跨境而居的少数民族哈尼族的居住环境大多被山川阻隔、交通不便,经济也较为落后、生活环境较为封闭[2]正因为上述原因,哈尼族的民族文化和民族传统也保留得非常完整,其宗教传统、生活习惯、男尊女卑的习俗等决定着整个民族的生活方式和民族性格对于这样一支少数民族,其青少年的自我价值感又烙印下什么样的民族特点呢?这成为笔者十分感兴趣的问题民族文化不仅会对本民族的外部行为风貌和生活方式产生重大的影响,而且深刻影响民族成员的知识技能、行为倾向、自我观念和身心健康的变化,并最终塑造该民族特有的心理品质[3]。

      本研究以云南省红河县的656名哈尼族中学生为对象研究哈尼族中学生自我价值感的特点,并讨论其形成的文化背景,以期为提高少数民族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和促进少数民族的和谐发展提供心理学依据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选取云南省哈尼族最为集中的红河县为研究地,以红河县迤萨中学、洛恩中学和甲寅中学初一到初三680名哈尼族学生为研究对象,发放问卷680份,收回有效问卷656份被试在各中学的分布状况为迤萨中学205人(男98人,女107人),洛恩中学202(男102人,女100人)人,甲寅中学252人(男123人,女129人)1.2研究工具研究采用黄希庭、杨雄编制的青少年自我价值感量表该量表包括总体自我价值感、一般自我价值感和特殊自我价值感3个分量表其中一般和特殊自我价值感分为社会取向和个人取向两个维度,特殊自我价值感包括道德、人际、心理、生理和家庭自我价值感五个具体方面总量表的Cronbachα系数为0.83,分半信度为0.79,重测信度为0.89,具有较好的信度[4]1.3研究程序由各班主任组织学生并发放问卷,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团体施测,统一指导语,问卷做完后当堂收回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进行分析。

      2结果与分析2.1哈尼族中学生自我价值感的总体特征656名哈尼族中学生男生和女生的自我价值感各个分量表得分情况见表1将哈尼族中学生的自我价值感与青少年自我价值感全国常模进行差异比较,结果发现哈尼族男女中学生的自我价值感在各个纬度上均与全国常模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哈尼族男女中学生的总体自我价值感、一般自我价值感和除了生理价值感之外的特殊价值感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而仅在生理自我价值感上显著低于全国常模2.2哈尼族中学自我价值感的性别差异从表2的t检验结果可见,哈尼族中学生的自我价值感在总体自我价值感、社会取向人际自我价值感、个人取向人际自我价值感、个人取向生理自我价值感、个人取向道德自我价值感五个方面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其中,在总体自我价值感和个人取向生理自我价值感上男生显著高于女生;在社会取向人际自我价值感、个人取向人际自我价值感和个人取向道德自我价值感上女生显著高于男生2.3哈尼族中学自我价值感的年级差异从表3的单因素方差分析可见,哈尼族中学生自我价值感在大多数纬度都存在显著或非常显著的年级差异根据哈尼族中学生自我价值感的年级差异进行事后多重比较发现:初二学生自我价值感的各个方面都显著高于初一和初二的学生;其中在总体自我价值感、个人取向特殊自我价值感、社会取向的心理自我价值感、社会取向的家庭自我价值感等方面初三学生显著高于初一学生;而在个人取向的一般自我价值感、社会取向的人际自我价值感和社会取向的道德自我价值感等方面则是初一学生显著高于初三学生。

      2.4不同生活环境下哈尼族中学生自我价值感的差异在所选的三所中学里,迤萨中学位于红河县的县城迤萨镇,是典型的哈尼族与其他民族杂居的地区,而洛恩中学所处的洛恩乡则是红河县唯一的一个纯哈尼族聚居地这是两个最具代表性的乡镇,表现了现代哈尼族生活的两种截然不同的环境为比较两种生活环境对哈尼族青少年自我价值感的影响,本研究对两所中学学生的自我价值感进行差异比较,结果见表4,从中可以看出两所中学学生自我价值感存在显著差异杂居地区哈尼族中学生在总体自我价值感、社会取向的人际价值感、社会取向的生理价值感、社会取向的心理价值感和个人取向的家庭价值感等几个方面自我价值感显著或者非常显著高于聚居地区的哈尼族中学生;聚居地区的哈尼族中学生只有在个人取向的生理价值感上要高些endprint3讨论与教育建议3.1哈尼族中学生自我价值感的总体特点哈尼族中学生自我价值感大部分维度都显著高于全国常模,只有在生理价值感上显著低于全国常模哈尼族成年人中文盲较多,由于家庭因素很多哈尼族儿童也在中学之前就辍学回家,哈尼族整体的知识文化程度是较低的,所以能够进入中学学习的哈尼族学生相对来说算是民族中较有文化的群体,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哈尼族中学生对自我价值的认识和判断,同时在校所学的知识文化也提升了他们的自我认可度,加上哈尼族的生活环境相对封闭,这使得哈尼族中学生对外部世界缺乏全面合理的认识而对自我价值产生过高的判断,因此其自我价值感出现了在大多数纬度上都显著高于全国常模的情况。

      另外,从民族心理防御的角度看,这也反映了少数民族心理防御对其自我价值感的维护和提高而为什么只有在生理自我价值感维度上哈尼族中学生显著低于全国常模?笔者认为这与哈尼族的生活状况有关哈尼族生活在相对封闭的高寒山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哈尼族人民的生活较为贫苦,哈尼族孩子的衣食上条件是很有限的,穿着打扮也十分受限制另外,中学生已经开始进入青春期,而目前在各个边远乡镇对性心理健康的教育却未受到学校应有的重视,哈尼族中学生对自己生理的发育变化缺乏科学正确的认识,这种种因素使哈尼族中学生产生了较低的生理自我价值感3.2性别对哈尼族中学生自我价值感的影响哈尼族中学生自我价值感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其中男生的总体自我价值感和生理自我价值感显著高于女生;而女生的人际自我价值感和个人取向的道德自我价值感显著高于男生这一结果与国内有关学者研究得到的青少年自我价值感性别差异不显著的结果不一致[5],这也正是哈尼族的特点所在哈尼族是一支父系氏族,哈尼族社会是男权的社会,哈尼族男性从出生就具有比女性多得多的社会资源和权利,哈尼族女性是哈尼族社会中的劣势群体在日常生活中,哈尼族女性受到种种禁忌,比如哈尼族妇女在家中不能跨越代表着家庭运势的火塘,因为火塘被妇女跨过了家庭就会“倒霉运”;在床位的安排上,女床不能高于男床;家中有客人吃饭时,哈尼族妇女不能上桌等等,在这个男尊女卑被无形制度化的社会中,作为男性是骄傲的,而作为女性则是卑微的。

      所以,本研究中出现哈尼族中学男生的总体自我价值感和个人取向的生理价值感都高于女生,这是社会使然的结果而另一方面,进入中学以后,与所有中学生一样进入了青春期,而中学女生的心理发展速度明显快于男生,在理解人际关系、形成责任感、认真态度、善于执行任务等心理品质比男生成熟[6],学习中安静、刻苦、认真完成老师的任务,女生显得更为成熟和懂事所以,心理发展速度的差异,使哈尼族女生的人际自我价值感和个人取向的道德自我价值感都显著高于男生,在这点上哈尼族中学生与其他民族的中学生具有相同的特点3.3年级对哈尼族中学生自我价值感的影响哈尼族中学生的自我价值感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从初一到初三表现为由低到高再到低的变化趋势,初二年级学生的自我价值感达到了初中阶段的顶峰进入初二阶段的哈尼族中学生既没有初一时对新学习环境的适应困惑,也不需要像初三学生一样烦恼于对未来前途的担忧和思考,所以初二阶段是整个初中期间最为安静、稳定的阶段,同时经过整个小学和初一年级的学习,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心理发展也比之前更为成熟,这个时期的哈尼族学生同其他民族青少年一样有着较好的自我体验和较高的自我评价另外,初一和初三学生相比,其自我价值感的在各个维度上则各有优势。

      虽然国家已经实现了九年义务教育,但哈尼族中并不是所有家庭都愿意让子女进入初中学习,有很大一部分哈尼族家庭认为学习只要能认识一些汉字、会说汉话、能进行日常的四则运算就可以了,所以他们更多地选择让子女在小学毕业后就辍学,回家帮助家庭劳动、长大一点外出打工挣钱,所以能顺利进入初中进行学习的孩子算是家庭条件较好或者父母稍有文化的,所以进入初一学习的哈尼族学生在同伴群体中算是较有优越感的,也有相对较好的自我认同,因此初一学生在个人取向的一般自我价值感、社会取向的人际自我价值感和社会取向的道德自我价值感上得分较高;而初三学生经过了之前的学习积累,再加上随着年龄的增长带来的心理发展,各方面的素质也不断提高,所以初三学生与初一学生相比,其总体自我价值感、个人取向特殊自我价值感、社会取向的心理自我价值感和社会取向的家庭自我价值感得分较高3.4生活环境对哈尼族中学生自我价值感的影响哈尼族中学生的自我价值感在生活环境上存在着显著差异位于县城、多民族杂居环境下的哈尼族中学生的总体自我价值感和特殊自我价值感都显著高于远离县城、纯哈尼族聚居环境下的哈尼族中学生本研究出现这样的结果,主要有以下原因:首先,迤萨镇为红河县的县城,也是云南第二个著名的侨乡,其经济文化的发展远远超过了仍处在传统农业社会的洛恩乡,稳定、富裕的经济条件能给个体带来更好的自我价值感[7]。

      另外,迤萨镇虽然居住着多个少数民族,但是其中仍然以哈尼族人口占多数,哈尼族作为该地区的主体民族保持着其很强的民族自豪感,这也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其青少年的自我价值感3.5教育建议通过调查我们看到了哈尼族中学生拥有较高的自我价值感,这是值得教育者欣喜的,但是作为教育者,要客观地看待这个问题,在保护哈尼族学生的这种较好自我认可的同时,也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客观正确地了解自己,尽量减少由于缺乏合理的自我判断和对外界的正确认识而过早步入社会并受骗上当的情况另外,教育者也要不遗余力地改变哈尼族学生从小形成的男尊女卑的性别偏见,尤其要关心和帮助哈尼族女学生,使她们建立作为一名女性的骄傲和自信对于哈尼族中学生自我价值感的年级特点,教育者要注意帮助初一学生做好从小学到中学的过渡,在环境适应、学习方法等方面多给予关心和指。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