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湿地生态旅游研究综述.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I***
  • 文档编号:227258356
  • 上传时间:2021-12-20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7.55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湿地生态旅游研究综述 摘 要:湿地生态旅游研究综述从国内外两个方面展开,在研究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如理论基础研究相对缺乏且不完整、研究视角创新性不足等问题,未来的研究中需注重对这些不足的完善,在现有研究基础上实现新的飞跃关键词:湿地;生态旅游;综述湿地生态旅游研究可追溯到旅游发展的整个历史,在湿地定义没正式确定之前,湿地包含的很多资源同时也是旅游资源所以朴素而简单的湿地生态旅游思想较早地出现于旅游研究进程中一、国外研究现状1. 湿地与旅游的关系2003年Duim等认为湿地和旅游一直相关,一方面,旅游需要湿地,游客喜欢游泳、日光浴、划船、跳水、潜水、垂钓、观看鸟类及其他野生生物,而海滨区、湖泊、河流和红树林等一些湿地可为游客提供这样的场所;另一方面,湿地需要旅游,旅游收入能为湿地资源保护和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资金2008年Getzner研究表明,游客对湿地自然状况的期望值和旅游引起的环境问题会促使政府对湿地进行保护和管理2011年Smardon和Silvius等认为生态旅游作为湿地的新用途应与湿地的本原用途结合起来国外研究者认为在湿地开展生态旅游,不仅能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对湿地生态环境的积极保护,还可以对旅游者进行生动的环境教育,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2015年澳大利亚学者Ralf Buckley的对于湿地和旅游的关系的研究结果获得了各界的普遍认同拉尔夫巴克利认为湿地旅游不仅是依托于自然生态发展起来的旅游,同时也是获得了自然支撑的旅游,湿地旅游不仅满足了人们的审美需求,同时也具有环境教育的功能,是具有巨大发展前景的旅游2.湿地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随着生态旅游的发展,湿地生态旅游得到快速发展,有关湿地生态旅游研究的学术论文越来越多国外学者对发展湿地生态旅游与环境影响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尺度和广度比较大的宏观研究2008年Wall对全球变化与湿地旅游关系的研究表明,滨海湿地旅游业会受到海平面上升的影响,而内陆湿地旅游业则会受到水位下降的影响2013年Duim等通过研究地中海沿岸蓬勃发展的旅游业指出,旅游使湿地环境遭到破坏,会引起生境减少、污染、大量消耗水、噪声或视觉污染等,目前在湿地保护与可持续性旅游发展之间寻找平衡是充满挑战性的不良的湿地旅游规划将造成湿地退化,目前主要用环境、土壤和生物多样性等特征作为湿地退化的参考指标2015年Baldwin对安提瓜西印度群岛因发展旅游而导致的湿地退化和海岸侵蚀进行了研究,指出当地的旅游业使湿地环境遭到严重破环,反过来,这种破坏又制约了湿地生态旅游的发展。

      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海洋与海岸带旅游开发导致红树林生态和河口湾生态破坏严重,这在澳大利亚、夏威夷、斐济和瓦努阿图等国家和地区尤为突出2015年加拿大魁北克世界生态峰会的召开是湿地生态旅游研究的又一里程碑,标志着生态旅游业的发展进入到一个全面的新阶段随后,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将湿地生态旅游的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进行结合,推动生态旅游逐渐步入了高速发展的轨道国外研究还集中在对海岛和海滨湿地生态旅游研究方面2016年Hall对南极洲及其附近岛屿的湿地生态旅游做了全面研究,Martha则通过加拉帕戈斯群岛湿地的实地调查,研究了生态旅游的收益分配二、国内研究现状我国湿地总面积5360.26万公顷,受保护湿地面积2324.32万公顷,湿地保护率提高到43.51%1992年我国加入《湿地公约》,逐渐开始使用湿地的概念,2000年,国家林业局加入湿地国际,成为其政府部门会员,推动我国湿地保护和研究工作与国际接轨截至2015年,我国已有46块湿地纳入国际重要湿地,共建立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577处,建立湿地公园468处国内学术界对湿地的研究以湿地保护研究为起点,湿地生态旅游研究起步晚,直至20世纪90年代,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及国内外生态旅游的逐步推广,促使了湿地生态旅游研究的兴起。

      1.湿地生态旅游概念鲁铭、龚胜生(2008)将湿地旅游定义为:“在湿地资源基础上开展的,拥有强烈湿地环境保护意识的旅游活动”丁季华、吴娟娟(2009)则将湿地生态旅游认定为:以具有可观赏性和可进入性的湿地为旅游目的地,对湿地景观、物种、生态环境、历史文化等进行了解和观察的旅游活动刘琳(2013)等则指出“湿地生态旅游应该是以拥有游赏价值和可能性的湿地作为旅游目的地,在不破坏湿地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对湿地自然和人文资源展开湿地观赏和游憩活动”2.湿地生态旅游的开发及保护不同的學者看法不同郭建强(2012)在《中国西部湿地资源旅游开发研究》中探讨了我国西部湿地旅游资源的开发措施;刘晓莉(2012)提出构建了湿地旅游资源环境保护模式,提出景区发展合理容量、游客参与湿地保护的观点仇昊(2013)通过对江苏省海滨湿地旅游资源进行综合评价,构建了 3 种湿地旅游开发模式;王仰麟、罗明(2014)等在滨海湿地旅游资源的开发中使用了非农开发技术方卫武等(2015)从整合区域湿地生态旅游管理系统、完善品牌管理体系、科学设计区域旅游形象、增加科技投入、利用网络营销、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素质、提升服务质量、合理使用促销手段等方面提出鄱阳湖湿地生态经济区旅游市场营销策略。

      郭洁等(2015)生态湿地旅游作为一种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方式,由于同时具备“保护自然”和“社区受益”两大特征,在社区受益方面比传统大众旅游作用更为显著,常常作为缓解自然保护区与社区居民生计之间矛盾与冲突的手段和工具舒小林等(2016)认为湿地生态旅游是旅游业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而生态文明是生态旅游发展的核心理念2016年3 月发布的《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更是明确提出要“支持发展生态旅游”2016年12月国家《“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要求要以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为重点,完善森林湿地旅游产品和设施作者简介卢金,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汤原县黑鱼泡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吉林大学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2014级在职研究生,研究方向:县域经济发展(作者单位:吉林大学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