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纵隔肿瘤护理常规.docx
5页纵隔肿瘤护理常规护理问题/关键点1.疼痛 2.出血 3.肺不张 4.感染 5.肌无力危象(重症肌无力) 6.胸管引流7.教育需求初始评估1.基础生命体征、脉搏氧饱和度、疼痛2.生活方式,吸烟、饮酒史3.心理、社会、精神状况4.家庭支持情况5.体重、营养状况6.过去史: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7.早期症状:胸痛、胸闷、咳嗽、呼吸困难、缺氧症状8.血糖持续评估1.基础生命体征、脉搏氧饱和度、疼痛,肌力(胸腺瘤)2.营养状况:有无贫血、低蛋白血症及患者的进食情况3.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有无焦虑、恐惧,是否保密治疗4.病情及主要症状4.1 胸痛、胸闷4.2 呼吸困难、缺氧症状5. 实验室检查结果:CBC、肝肾功能、电解质等6. 特殊检查结果:肺功能、CXR、胸部CT、MRI、纵隔肿瘤活检结果等7.用药情况、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术后评估1.手术情况:手术方式、术中出血、输血、麻醉等 2.生命体征和脉搏氧饱和度、疼痛3.营养状况:患者的进食情况及有无贫血、低蛋白血症4.患者心理状态 有无焦虑、失眠5.患者的活动能力6.两肺呼吸音、咳嗽咳痰及痰的性状、呼吸功能锻炼仪使用情况 7.胸引量、色、性状、管周敷料、置管深度及皮下气肿 8.切口敷料及切口愈合情况9.皮温色泽与尿量10.放射和实验室检查结果:CXR、CBC、CX311.用药情况,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一般干预措施1.体位与活动 根据病情决定活动方式。
2.改善营养 以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饮食为主,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糖尿病者控制饮食3.心理护理 保持良好的心态,正确对待疾病4.呼吸道管理4.1 戒烟4.2 指导做深呼吸、有效咳嗽及呼吸功能锻炼仪使用4.3 痰液粘稠者予雾化吸入4.4 根据医嘱用抗生素、化痰药4.5 Sp02〈95%或感气促时予氧气疗法5.常规检查5.1协助做好肺功能、胸部CT、MRI、纵隔穿刺活检术5.2 纵隔穿刺术后平卧位6-12小时,遵医嘱监测生命体征并记录,观察穿刺处敷料, 注意有无胸闷、气促6.胸管护理 见胸腔闭式引流护理常规7.发热护理7.1 卧床休息,多饮水,予高热量富维生素饮食7.2 保持口腔清洁及床单位、衣裤干燥整洁7.3 必要时物理降温,按医嘱应用抗生素和补充液体8.疼痛护理 疼痛>5 分,联系医生给予止痛药,30 分钟后观察止痛效果9.术前准备 常规备血、备皮、皮试、灌肠,参加集体术前宣教术后干预措施1.体位与活动1.1 血液动力学稳定者取半卧位1.2 术后当天床上活动1.3 术后第一天晨协助患者洗漱后坐床边或椅子、下午协助病区内活动,活动中注意 保护胸引管若出现心悸、出冷汗、头晕等应立即停止活动。
术后第二天逐渐增 加活动量2.输液及饮食2.1 根据医嘱补充液体,老年人输液速度〈60 滴/分2.2 术后6 小时可进半流饮食,逐渐过渡到普食,多吃水果、蔬菜给予高蛋白饮食, 保持大便通畅3.心理支持 保持良好的心态,正确对待疾病4.呼吸道管理4.1重症肌无力患者床边备呼吸皮囊、负压吸引装置、吸痰管、新斯的明1支、5ml 注射器1副4.2氧气吸入,根据病情选择吸氧方式及吸氧流量4.3肺叩打PRN,雾化吸入,使用呼吸功能锻炼仪PRN4.4鼓励有效咳嗽咳痰5. 切口、疼痛护理5.1观察切口敷料情况5.2疼痛>5分,联系医生给予止痛药,30分钟后观察镇痛效果(重症肌无力患者避 免用肌松药、影响呼吸的镇痛药)5.3镇痛效果好,应及时鼓励咳嗽咳痰及早期下床活动6. 胸管护理 见胸腔闭式引流护理常规7. 导尿管护理7. 1记录尿量,常规术后一天拔除;若生命体征不稳定者暂缓7.2 导尿管留置者一天2次会阴护理8. 并发症观察与处理8.1出血:观察生命体征、切口敷料、管周敷料、胸引量、尿量、皮温、Hb等,必要 时再次手术8.2肺不张、肺炎:鼓励深呼吸、咳嗽咳痰8.3肌无力危象: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在术后48-72小时内易发生。
教育1.戒烟,注意口腔卫生2.进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3.有效咳嗽咳痰,深呼吸及呼吸功能锻炼仪4.鼓励患者适当锻炼,每日进行可耐受的活动,以不出现心悸、气短、乏力等症状为 宜5.指导术后恢复功能锻炼 双侧上肢抬臂、抬肩、手过对侧肩部、举手过头等锻炼6.放置各种导管的目的、注意事项和引起的不适7.早期活动的意义8.出院后继续深呼吸、肩臂活动及呼吸功能锻炼仪的使用9.待切口和拔管处愈合就可沐浴10.介绍药物的名称,剂量,作用,用法和副作用11.若为恶性肿瘤应尽早配合完成化疗、放疗、免疫治疗等,以提高疗效12.指导患者及家属,如患者出现不适,及时来医院就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