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实验七 中段称重法棉纤维细度测试.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闪****
  • 文档编号:289806146
  • 上传时间:2022-05-0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7.10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实验七 中段称重法棉纤维细度测试 测验七 中段称重法棉纤维细度测试 一、 测验目的要求 掌管中段称重法测定棉纤维线密度和公制支数 二、 测验仪器与用量 纤维中段切取器(10mm),限制器黑绒板,一号夹子,梳子(稀梳、密梳),扭力天平(称量10mg),显微镜(或投影仪),镊子,甘油,载玻片,盖玻片 三、 试样 棉纤维少许 四、 测验方法与程序 Y171型纤维切断器布局如图7—1所示 图7—1 Y171型纤维切断器 1—短轴 2、5—切刀 3—上夹板 4—下夹板 6—底座 1.取样:从试样棉条中取出确定重量棉样,使棉样中纤维根数为1500~2000根左右(一般为8~10mg) 2.整理棉束:用手扯法及限制器黑绒板和一号夹子将纤维整理成平直一端平齐约5—6mm棉束 3.梳理:用一号夹子夹住棉束平齐端的5~6mm处,先用稀梳,后用密梳,从棉束尖端开头,逐步靠近夹持线举行梳理梳去棉束中游离纤维 再用另一夹子,是棉束平齐端伸长度为16~20mm,用稀、密梳子整理伸出在夹子外面的纤维,此时短于16或20mm的纤维因未被夹子夹住而被梳去(见表7—1)。

      表7—1 棉束整理和切断时的技术要求 手扯长度 31mm及以下 31mm以上 梳去短纤维长度(mm) 16 20 棉束切断时整齐端外露(mm) 5 7 4.切取:将梳理后的棉束折叠成一端平齐的棉束,放在纤维中段切取器的上、下夹板之间,纤维要与夹板边缘垂直夹板的宽度为10mm放置时须将棉束平齐端伸出夹板5~7mm双手握持棉束两端,使纤维平行伸直所受张力平匀,然后夹拢夹板,往下按过切刀,纤维被切断,以保证切割下来的每根纤维长度都是10mm 5.预处理:为了消释因回潮率不同而引起的重量差异,应将中段和两端的纤维放置在标准大气条件下(室温 00 20?3C、相对湿度60?3%)放置2h如试验试样回潮率高于标准回潮率时,还应放入45~50C度烘箱中进 行预调湿处理30min . 6.称重:用扭力天平分别称取中段及头尾纤维重量,并作记录 7.计数:在载玻片的两边涂上少许胶水,将称得的中段纤维分别不重叠地平铺在载玻片上,使纤维与胶水粘住,再用盖玻片笼罩后,放在放大倍数为150~200倍的显微镜或投影仪下举行逐根计数,记录每片总根数 五、 指标计算 1. 线密度: Tt?10GcLc?nc3 (7—1) 式中:Tt—线密度(tex); Gc—中段纤维重量(mg); Lc—中段纤维长度,为10mm; nc—中段纤维根数。

      2. 制支数: Tm?10?nc (7—2) Gc式中:Tm—公制支数 3. 每毫克纤维根数(供强力测试计算时用) n?ncG (7—3) c?G t式中:n—每毫克纤维根数; Gt—头、尾纤维重量(mg) 六、 测验报告要求 1. 记录:试样名称、环境温湿度、原始数据 2. 计算:毫特数、每毫克纤维根数、公支制数 七、 斟酌题 1. 中段称重法若不梳去短绒,将给测验结果带来什么影响? 2. 中段称重法测得的毫特数和公制支数与整批棉纤维的细度有什么区别,为什么? 本测验选自《纺材测验》中国纺织出版社 ; 由沈建明、徐虹、邬福麟、韩丽云、梁洁编 ,姜怀主审; 不经允许不得转载! 警告: — 4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