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升降机使用安全技术与管理要求.doc
17页升降机的使用安全技术升降机的使用安全技术 与管理要求与管理要求 第一节第一节 一般安全要求一般安全要求 (一)升降机出厂时,应有产品标牌,标明额定起重量、最 大提升速度、最大架设高度、制造单位、产品编号及出厂日期, 并附产品合格证升降机吊篮与架体的涂色应有明显区别 (二)使用单位应根据升降机的类型制定操作规程,建立 管理制度及检修制度 (三)使用单位应对每台升降机建立设备技术档案,其内 容应包括验收、检修、试验及事故情况 (四)安装和拆除升降机架体人员,应按登高架设特种作 业人员的要求,经过安全技术培训和经考核合格并取得市、 地劳动安全监察部门发给的“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后,方能 上岗操作 (五)升降机在安装完毕后,必须经正式验收,符合要求 后方可投入使用 (六)应配备经考试合格,持有特种作业操作证的专职司 机,严禁无证开车 (七)井架出入口支承平桥的钢花梁两端要用 14 号铅丝扎 牢,并用 Φ6 钢筋吊捆牢固桥枋要用铅丝与钢花梁扎牢 (八)井架出入口与建筑物连接的平桥(台)必须架设牢靠, 宽度不得小于 1.5 米;使用组合井架时,宽度不应小于该井架 的宽度;平桥板必须满铺,不得留有空隙。
平桥(台)两侧应架 设防护栏杆和挂安全立网,护栏杆距平桥(台)面高度以 1.2 米左右为宜,中间要加设横杆不少于二道,护栏杆的垂直距 离应小于 40 厘米井架与建筑的距离超过 30cm 时,应在平 桥底挂兜底安全平网 (九)井架在楼层的出入口上方要架设防护挡板或挂安全 平网防护,并在出入口处设层间活动安全闸门和在显眼处挂 有安全操作规定标牌和警示标志 (十)吊篮底板应使用有防滑措施的钢板;如使用木板时, 木板下焊有不小于 Φ6 间距 20cm×20cm 的钢筋网支承 (十一)架体的三个外侧面要满挂密眼安全网,安全网的 重叠位置应不少于 10cm,并绑扎牢靠使用组合架时,还必 须在相邻井架之间用棚竹、钢筋网脚手板或密目安全网设置 安全隔离防护,防护杆、板的空隙不应大于 50mm,高度与架 体相同 (十二)作业人员严禁乘吊篮升降 (十三)在架体安装和拆除作业时,应设专人指挥,作业 区上方及地面 10m 范围内设警戒区,并有专人监护靠近交 通道路或有人操作的地方还要设置防护挡板 第二节第二节 提升机构安全要求提升机构安全要求 一、卷扬机的选用或制造,应满足额定起重量、提升高度、 提升速度等参数的要求。
二、提升机宜选用可逆式卷扬机,高架提升机不得选用 摩擦式卷扬机 三、卷筒两端的凸缘至最外层钢丝绳的距离,不应小于 钢丝绳直径的 2 倍卷筒边缘必须设置防止钢丝绳脱出的防 护装置 四、卷筒与钢丝绳直径的比值应不小于 30 五、卷扬机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卷扬机》的规定 六、滑轮组的滑轮直径与钢丝绳直径比值:低架提升机 不应小于 25,高架提升机不应小于 30 七、滑轮应选用滚动轴支承滑轮组与架体(或吊篮)应 采用刚性连接,严禁采用钢丝绳、铅丝等柔性连接和使用开 口拉板式滑轮 八、以摩擦式卷扬机为动力的提升机,其滑轮应有防脱 槽装置 九、提升钢丝绳的最大工作拉力按下式确定: 式中:S—钢丝绳最大工作拉力; P—提升荷载(N); α—承载钢丝绳分支数; η—滑轮组总效率 十、提升钢丝绳安全系数应按下式确定: 式中:n —安全系数,一般取 7~9; Sp —钢丝绳破断拉力(N); S —钢丝绳最大工作拉力(N) 十一、提升钢丝绳不得接长使用端头与卷筒应用压缩 装置卡牢,在卷筒上应能按顺序整齐排列当吊篮处于工作 最低位置时,卷筒上的钢丝绳应不少于 3 圈 十二、钢丝绳端部的固定当采用绳卡时,绳卡应与绳径 匹配,其数量不得少于 3 个,间距不小于钢丝绳直径的 6 倍。
绳卡滑鞍放在受力绳的一侧,不得正反交错设置绳卡 十三、钢丝绳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圆股钢丝绳》的规定, 并有合格证 第三节第三节 建筑卷扬机使用安全技术建筑卷扬机使用安全技术 一、准备工作一、准备工作 1、卷扬机的司机必须经过训练,了解所操纵的卷扬机的 结构性能,熟悉操作方法和保养规程,并经考核合格方准单 独操作 2、卷扬机应安放在视线良好、便于操作的地点安装时 基座必须平稳牢固,纵横两向要保持水平轻型卷扬机要前 顶后拉,重型卷扬机应埋设地脚螺丝,以防工作时产生滑动 或倾翻 3、操作处需搭设工作棚,四周要有围栏,禁止无关人员 进入工作区域电气设备要安装在卷扬机和操作人员附近, 接地要良好,接地电阻不得大于 10 欧姆 4、钢丝绳和滑轮必须经常检查,注意滑轮轴心的磨损, 钢丝绳不准有结节、扭转现象,如钢丝绳磨损在一个节距内 断丝超过 10%时,应予更换 5、钢丝绳应从卷筒的下方引出,出绳应接近水平,避免 在地上拖拉钢丝绳在卷筒中间位置时,应与卷筒轴心线成 直角卷筒距第一导向滑轮的距离不得小于 15 米 6、为了使卷扬机停车、就位安全准确,可在钢丝绳上作 好上下停车位置的标志(可系一红色小布条)。
7、使用前首先清除工作场所周围的障碍物,检查离合器、 制动器、滑轮、棘轮是否工作可靠,防护罩是否牢固,并进行 空载和满载试运转,待确认无误后方可正式操作 二、操作要点二、操作要点 1、司机应精力集中,在卷扬机起停和运转中要随时注意 工作场所的人物动态严禁在工作中和他人嘻笑交谈或擅自 离开,严禁酒后开车,夜间工作应有足够的照明 2、卷扬机不得超载工作,重物如需在空中停留时,除使 用制动器外,还须用棘轮保险 3、钢丝绳在筒上要排列整齐,不能完全放完,至少要在 卷筒上保留三圈 4、工作中经常监视运转情况,如发现电压下降,触点冒 火、漏电、温度过高、响声不正常或制动不灵时,应立即停车 检修 5、卷扬机在转动时,不得跨越钢丝绳,更不得用手、脚 去拨弄卷筒上的钢丝绳, 也不得进行任何修理、调整、保养 等作业 6、除可用于载人载物的施工升降机外,对于一般的升降 机严禁用卷扬机运送人员上下,如有人强行乘坐,司机有权 拒绝开机,否则司机应负主要责任 7、工作中如遇停电或需检修时,应立即拉开电源开关 工作完毕或中途休息时,吊笼不得悬在空中,应放在地面,并 收紧钢丝绳下班时应拉下电源闸刀,锁好开关箱 三、维护保养三、维护保养 1、每班保养(每班工作前、工作中、工作后进行) (1)清洁机体、按润滑表加注规定的油料。
(2)检查各部联接螺栓,应完整无缺,紧固牢靠 (3)检查钢丝绳有无断丝变形现象,各联接处要紧固可 靠,钢丝绳应排列整齐,润滑良好 (4)检查电路和控制设备,各接头应联接可靠,保险丝应 符合规定清除开关、磁力启动器或凸轮控制器的灰尘和脏 物电气设备应防雨防潮,接地良好,工作可靠 (5)检查制动器和离合器,操作手柄位置应准确,拉杆销 轴应牢固,各开口销不得缺损,制动瓦(带)应保持清洁无油 制动应可靠,分离要彻底,防护罩应完好 (6)检视运转情况,应无冲击、振动与过大的噪音 2、一级保养(每隔 300 工作小时进行) (1)进行每班保养的全部作业 (2)清除电动机滑环和炭刷架上的灰尘,炭刷架应转动 灵活,压力均匀,接触良好(鼠笼式电动机无此项工作) (3)检查调整制动器和离合器,清除油污调整闸瓦与制 动轮的间隙:快速卷扬机为 1—1.5mm,慢速卷扬机最大径向 间隙应不大于 1mm制动带与制动轮的间隙为 1—1.2mm 调整离合器,应保证脱开和接合灵活有效 (4)检查开式齿轮,不得有破损、断裂现象 (5)清洗减速油箱,将减速箱内的脏油放出后加入适量 柴油,运转 3—5 分钟将其放出,洗涤干净后再加注新润滑油 至规定的液面高度。
3、二级保养(每隔 600 工作小时进行) (1)进行一级保养的全部工作 (2)清除凸轮控制器及其触头的灰尘污垢并修磨平整, 以保持触点的正确接触面检查线路是否完好,转动部分要 加油润滑,保持运转灵活 (3)用 500 伏摇表测量电动机的绝缘电阻值,应不低于 0.5 兆欧,否则应予干燥清除定子绕组上的灰垢,检查定子与转 子间有无摩擦痕迹,清洗轴承,加注新润滑油脂 (4)拆检制动器、离合器,清除污垢,检查磨蚀程度制 动瓦(带)与轮的接触面积不应小于 80%,否则应予调整或更 换 (5)拆检清洗开式齿轮,齿厚磨损不大于 20%—25%,轴 和铜套的间隙不应大于 0.4mm,滚动轴承的径向间隙应为 0.16—0.20mm,否则应予修复或更换 (6)检查减速箱是否漏油清洗减速箱齿轮、轴承及油道 齿轮的侧向间隙不能大于 1.8mm,滚动轴承的径向间隙不应 超过 0.16—0.20mm,轴颈与铜套的间隙不能大于 0.3mm,加 注新润滑油后,油封处不应渗油 (7)检查钢丝绳接头是否牢固,当钢丝绳磨损达到报废 标准时应予更换 (8)进行满载和超载试验(超载量为 10%),各部分应符 合要求,工作可靠。
四、故障排除四、故障排除 一般卷扬机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详见表 7-1、表 7-2 表表 7-17-1 电动单筒快(慢)速卷扬机主要故障及排除方法电动单筒快(慢)速卷扬机主要故障及排除方法 表表 7-27-2 行星式卷扬机主要故障及排除方法行星式卷扬机主要故障及排除方法 故 障 现 象故 障 原 因排 除 方 法 卷筒不转 1、制动器失灵 2、超负荷 1、调整制动蹄间隙,排除 磁铁电路故障 2、减小荷载至额定值 变速器有噪音和发热 1、 啮合间隙不当或齿轮磨损 过甚 2、 轴承损坏 3、 缺少润滑油或润滑油过多 1、 调整间隙或更换齿轮 2、更换轴承 3、加或减至规定数量 轻载时吊钩下降阻滞 1、 制动器分离间隙过小 2、 滚筒轴承(铜套)缺油 1、 调整分离间隙 2、 清洗并加注润滑油 不能停机或制动失灵 1、 开关失灵 2、 制动蹄有油污 3、 制动蹄间隙过大 4、 制动蹄片磨损过甚 5、 制动蹄翘曲或接触面过少 1、 修理或更换 2、 洗净吹干 3、 按规定调整间隙 4、 更换制动蹄片 5、 修整蹄面,保持接触面达 80%以上 第四节第四节 电气安全要求电气安全要求 一、选用的电气设备及电气元件,必须符合提升机工作 性能、工作环境等条件的要求,并有合格证。
二、提升机的总电源应设短路保护及漏电保护装置;电 动机的主回路上,应同时装设短路、失压、过电流保护装置 三、电气设备的绝缘电阻值(包括对地电阻值)必须大于 0.5ΜΩ;运行中必须大于 1000Ω/ν 四、提升机的金属结构及所有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应接 地,其接地电阻应小于 10Ω 五、当提升机高度超过相邻建筑物的避雷装置保护范围 故 障 现 象故 障 原 因排 除 方 法 卷筒不转 1、制动带与制动鼓未脱开 2、吊物超重 1、调整两者之间的间隙 2、减轻吊重 制动失效,不能停机 1、 制动带有油污 2、 制动带与制动鼓间隙过大 3、 制动带翘曲或磨损过甚, 接触面积太小 1、 洗净后吹干 2、 调整两者之间的间隙 3、 更换制动带使接触面积达 80%以上 轻载时吊钩下不来 1、 制动带与制动鼓分离间隙 过小 2、 卷筒轴承缺油 1、 调整分离间隙 2、清洗并加注润滑油 齿轮传动机构有噪音 和发热 1、 轮齿磨损过甚或啮合间隙 不当 2、 轴承损坏 3、 润滑油过少或过多 1、 更换齿轮,调整啮合间隙 2、 更换轴承 3、 按规定加注润滑油 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JGJ46—88 中第 4.4.2 条规定的条件安装避雷装置,其接地地 阻应小于 10Ω。
六、携带式控制装置应密封、绝缘,控制回路电压不应大 于 36ν,其引线长度不得超过 5m 七、工作照明的开关,应与主电源开关相互独立当提升 机电源被切断时,工作照明不应断电各自的开关应有明显 标志 八、禁止使用倒顺开关作为卷扬机的控制开关 九、电动机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机基本技术要求》的 规定,并有出厂合格证书 十、提升机的电气设备的制作与组装,应符合国家现行 标准《施工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