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A_T 11-2023 煤矿巷道矿山压力显现观测方法.docx
19页学兔兔 www.bzfxw.com 标准下载ICS73.010CCS73.010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行业标准KA T 11—2023代替 MT/T 878—2000煤矿巷道矿山压力显现观测方法t t iMehodofmoniorngforbehaviorofrockpressureabouttheroadwayincoalmines- - - -2023 1026发 布 20240131实 施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 发 布学ww.bzfxw.com 标准兔兔 w下载学兔兔 www.bzfxw.com 标准下载KA/T 11—2023目 次前言 ………………………………………………………………………………………………………… Ⅱ1 范围 ………………………………………………………………………………………………………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3 术语和定义 ……………………………………………………………………………………………… 14 观测项目及仪器 ………………………………………………………………………………………… 15 测站 ……………………………………………………………………………………………………… 26 观测方法 ………………………………………………………………………………………………… 27 数量处理 ………………………………………………………………………………………………… 68 报告编写 ………………………………………………………………………………………………… 10附录 A(资料性) 矿山压力数据记录表 ………………………………………………………………… 11Ⅰ学兔兔 www.bzfxw.com 标准下载KA/T 11—2023前 言本文件按照 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代替 MT/T878—2000《煤矿巷道矿山压力显现观测方法》,与 MT/T878—2000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a) 增加了3个术语和定义(见第3章);b) 增加了压力显现的观测项目、观测类型及观测仪器(见4.1);c) 增加了日常监测中测站的布置间距(见5.1.1);d) 更改了综合测站的测站间距(见5.1.2,000年版的4.1);2 7e) 增加了锚杆锚索端部载荷的测点布置、测点安装、测量方法(见6.4);f) 增加了围岩体内部相对应力的测点布置、测点安装、测试方法(见6.7);g) 增加了锚杆(锚索)端部载荷数据处理方法(见7.4);h) 增加了围岩体内部相对应力数据处理方法(见7.7);i ) 删除了统计观测的相关内容(000年版的第5、 章)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提出本文件由煤炭行业煤矿专用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科技大学、北京中煤矿山工程有限公司、山西潞安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山东思科赛德矿业安全工程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吴拥政、吴志刚、林 健、刘 志 强、张 镇、赵 同 彬、李 文 洲、吴 建 星、何 杰、徐 放 艳、褚晓威、郝登云、王强。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情况为:———2000年首次发布为 MT/T878—2000;———本次为第一次修订Ⅱ兔学兔 www.bzfxw.com 标准下载KA/T 11—2023煤矿巷道矿山压力显现观测方法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煤矿巷道矿山压力 显 现 观 测 项 目 及 仪 器、测 站 与 观 测 频 率、观 测 方 法、数 据 处 理 方 法和报告编写本文件适用于煤矿巷道矿山压力显现的观测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 范 性 引 用 而 构 成 本 文 件 必 不 可 少 的 条 款 其 中,注 日 期 的 引 用 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不 注 日 期 的 引 用 文 件,其 最 新 版 本(包 括 所 有 的 修 改 单)适 用 于本文件GB/T35056—2018 煤矿巷道锚杆支护技术规范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i s巷道顶板离层值 roofseparatondiplacementofroadway巷道顶板表面相对于顶板内部不同深度监测点的位移变化量3.2t t t锚杆轴力 axialsrechloadofbol锚杆与围岩相互作用过程中,锚杆杆体承受的轴向力。
3.3接触应力 contactsres围岩表面与支护体(型钢、支架、混凝土喷层等)的相互作用单位面积力3.4t锚杆端部工作载荷 workloadofbol锚杆安装后,通过端部安装的测力计能够监测的锚杆轴向拉力3.5e锚索端部工作载荷 workloadofcabl锚索安装后,通过端部安装的测力计能够监测的锚索轴向拉力4 观测项目及仪器4.1 观测项目观测项目分为日常观测和综合观测,其相应 的 观 测 内 容 见 表 1顶 板 离 层 是 日 常 观 测 的 必 测 项 目;顶板离层、围岩表面位移、锚杆端部工 作 载 荷、锚 索 端 部 工 作 载 荷(锚 杆 支 护 巷 道)是 综 合 观 测 的 必 测 项目,其余为选择项目,也可根据巷道矿压监测需要增加其他观测项目1序号观测项目观测内容支护类型观测仪器日常观测综合观测1顶板离层巷道 顶 板 不 同 深 度 的 径 向位移全部顶板离层仪等√√2围岩表面位移巷道 顶 底 板 移 近 量、两 帮 移近量;顶 板 下 沉 量、底 鼓 量;右帮移近量、左帮移近量全部测枪、测 杆、收 敛 计、测尺、激光测距仪等—√3围岩深部位移巷道 围 岩 不 同 深 度 的 径 向位移全部多点位移计等—√4锚杆端部工作载荷围岩 体 外 部 锚 杆 端 部 轴 向拉力锚杆支护锚杆测力计等—√5锚索端部工作载荷围岩 体 外 部 锚 索 端 部 轴 向拉力锚杆支护锚索测力计等—√6接触应力支护体与 围 岩 体 表 面 之 间 垂直应力型钢支护应力计等——7锚杆轴力加长锚固 锚 杆 或 者 全 长 锚 固锚杆轴向受力锚杆支护测力锚杆等—√8围岩体内部相对应力围岩体内部相对应力全部钻孔应 力 计、空 心 包体等—√注:支护类型分为锚杆支护、型钢支护、砌碹支护和联合支护。
下准om 标xw.c学兔兔 www.bzf载KA/T 11—20234.2 观测仪器根据观测项目和观测内容选用相应的测量仪器,仪器综合误差小于1.5%,推荐使用仪器见表1表 1 巷道观测项目及仪器5 测站5.1 测站布置5.1.1 日常观测煤层巷道中,相邻测站距离不大于50m,岩巷中相邻测站距离不大于100m,在复杂地段(参见 GB/T35056—2018,定义3.43)需增设观测点,或者按照煤矿安全法规的要求增设观测点5.1.2 综合观测地质条件单一的巷道,相邻测站间距为100 m~300 m,每条巷道不少于2个测站,每个测站布置不少于2个观测断面;同一条巷道中,当地质条件差异明显地段长度大于20 m 时,该段巷道内应增设不少于1个测站试验巷道或重点观测的巷道(锚 杆 支 护),应 布 置 综 合 测 站,且 测 站 数 量 应 不 少 于 2 个,相 邻 测 站 间距应为50 m~200 m,综合测站应不少于2个顶板离层监测,间距2 m~5 m;应不少于2个断面围岩表面位移监测,间距应不大于两排锚杆 间 距;应 不 少 于 6 根 锚 杆 端 部 载 荷 监 测,顶 板、两 帮 各 不 少 于 2 根;有锚索加强支护巷道中,应不少于2根锚索端部载荷监测,间距2 m~5 m。
2围岩表面位移速度mm/d观测频率>51次/d1~51次/2d<1(1~2)次/14d学兔兔 www.bzfxw.com 标准下载KA/T 11—20235.2 测站测点布置日常观测和综合观测各项目的测 点 应 紧 跟 掘 进 工 作 面 及 时 设 置 回 采 期 间 需 要 补 充 综 合 测 站 时,测站安装位置需要根据现场条件确定项目测点设置后,立即进行观测,按照数据记录表填写内容5.3 测站观测频率根据现场条件和采用观测方法来确定观测频率,常见的有:a) 采用人工观测的,其观测频率通 常 由 表 面 位 移 的 变 化 速 度 确 定,具 体 观 测 频 率 见 表 2;也 可 按照安装10d以内或距回采工作面200 m 以内,每天观测1次,其他时间每周1~2次b) 采用或者连续矿压监测系统进行巷道矿压显现观测的,监测系统采集频率宜不低于1次/30 min表 2 人工观测频率6 观测方法6.1 顶板离层6.1.1 测点布置综合测站布置不少于2个顶板离层观 测 的 断 面,相 邻 2 个 监 测 断 面 间 距 2 m~5 m,锚 杆 支 护 巷 道中,顶板离层测点布置巷道两排锚杆中间。
测点安装在巷道顶板中线位置,垂直巷道顶板,因现场条件,测点不能与顶板中线重合时,需标明测点和中线的相对位置,测点布置如图1所示图 1 顶板离层测点布置示例图6.1.2 测点安装顶板离层监测按现场监测要求布设以双高度顶板离层指示仪为例,安装方法参见 GB/T35056—3学兔兔 www.bzfxw.com 标准下载KA/T 11—2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