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中职语文课堂中核心素养的渗透与实践.docx
5页论中职语文课堂中核心素养的渗透与实践 Summary:核心素养是当前职业教育中的改革热点,深受教师的关注语文课程核心素养的渗透和实践也正不断地得到中职语文教师的重视本文试着从教育政策、教材改革、教师观念转变、阅读与积累、语文实践活动、在校企合作中彰显职业教育特色等方面,探索在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中职学生今后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打好基础Key:中职语文 核心素养 渗透 实践2016年教育部发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提出:“能够重视语言的积累和感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在语言理解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发现与鉴赏、文化传承与创新等语文核心素养方面获得持续发展可见“核心素养”已成为新课改的创新点在新时代核心素养背景下,我们将如何把核心素养落实到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成为中职语文教师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的新课题一、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和意义中职语文是中职人才培养的一门基础学科,能为中职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语文的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运用与建构、审美鉴赏与创造、思维发展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
它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整体,既包含语文学科知识和能力学习、理解、运用等智力因素,也包含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非智力因素,是一种综合性品质的体现,也伴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因此,教育改革的抓手就是要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研究中职语文核心素养也就具有了重要意义在中职语文课堂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文化品格、语言能力、语文素养等,帮助他们提升综合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应用能力、职业素养与良好的思维道德品质等,从而形成良好的文化品格和职业素养,較好地适应社会与企业发展二、目前中职语文课堂中存在的问题中等职业教育是专门培养社会各行业所需技能性人才的教育领域,其特点是在完成初中基础教育内容的同时,培养出各行业所需的技术能手,也同时进一步为各高等院校输送高素质的专门人才打下基础正因为中职教育在技术型人才培养上的重要性,大多数职业学校出现了在课程设置上重视专业课,忽略公共课的现象,进而出现了公共课教师闲置,公共课课堂不受重视的现象在这种中职教育现状下,语文课程也处于不被重视的行列,甚至出现为专业课挪课、让课的现象,较大程度影响了中职语文教师的教学热情和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就教师方面来说,主要存在三大问题。
一是过于追求语文性,忽视了中职语文课程的特色,将中职语文课堂与高中语文课堂相等同,丧失了中职语文课程的服务性与实践性二是过于追求中职语文的服务性,丧失了语文自身的学科性,致使学生在规范字、普通话、应用文写作、口语交际、经典文化等方面的学习不够,也使语文课沦为为其他专业课“打工”的状况三是教师缺少改革创新的积极性,致使语文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滞后,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要求存在一定差距就学生方面来说,主要由于大部分学生语文基础知识薄弱,在课堂上互动性不够,对语文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对文化传承的兴趣不够等中职语文课程的现状存在诸多问题,改革之路势在必行因此,需要我们努力探寻改革的路径,为中职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三、核心素养在中职语文课堂中的渗透与实践探索(一)教师要转变观念,认清职业教育中语文课的地位中职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它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中职语文课要服务于学生的专业课学习,服务于学生的就业及职业发展,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语文课教师要树立服务的理念,遵循中职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拓展语文课教育途径,丰富语文课教育内容,创新语文课教育载体,改进语文课教学方法,增强语文课的实效性、时代性和吸引力。
同时,语文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服务能力,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运用相结合,将本专业知识与学生所学专业知识相融合,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和全面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二)推进语文教材改革,创新语文课教学评价模式要在中职教育语文课教学中有效渗透核心素养,就需要我们不断探索课程改革,创新教材建设,实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产业,特别是区域产业的紧密对接,这就提出了创新中等职业学校教材管理制度,逐步建立符合我国国情、具有时代特征和职业教育特色的教材管理体系的要求当然,教材创新不在于统一,完全可以在宏观调控下,鼓励学校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编写符合本校的校本教材和符合当地实情的区域教材教材的创新,需要语文课教学评价模式的创新,特别是要摆脱传统的以成绩为标杆的评价模式,而应该是更加多元化比如,对语文课的评价,不应该仅仅限于卷面成绩,还要通过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展现来评价只有对教师的评价模式和对学生的评价模式进行创新,才能进一步深化语文课的改革,也才能调动师生的积极性三)充分重视语文积累,不断提升语文能力在语文教学中,要以语文教材为基础,加大对学生语文积累的指导当然,积累仅靠语文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加上适当的课外和大量的课内外阅读,让学生在充满书香的校园中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让他们学会阅读,乐于阅读,善于阅读,提高艺术素养。
同时,还可以将将阅读和德育相结合,在提升学习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热爱民族、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等品质,进而帮助学生建构一个健康的精神世界和健全的人格特别是现在进入电子信息时代,我们更要充分利用和发挥电子新媒体的正能量,让新媒体的优势不断为学生阅读提供作用四)立足本地开展语文实践活动,传承中华传统优秀文化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本地的文化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中职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中职学生赓续文化基因,传承中华精神比如漳州素有“五种精神”的深厚积淀,分别是芝山红楼的革命精神、谷文昌的创业精神、龙江的风格精神、中国女排的拼搏精神和漳州110的服务精神语文老师可以围绕五种精神设立专题,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在语文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注重资料搜集,通过“小组合作”等解决活动中遇到的新问题,探索小组合作的方式,协商小组合作的机制,充分发挥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交往能力、搜集能力、组织能力、合作能力等,同时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也会得到协调发展学生在活动中,不仅培养了语文综合应用能力,也实现了语文核心素养的渗透五)创新中职校企教学形式,彰显职业教育特色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教学形式,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特别是校企教学模式的创新,进一步落实核心素养的渗透。
例如,在课堂教学中创设真实情境和企业情境,运用多媒体技术将听、说、读、写、用连贯打通,为学生今后专业学习奠定良好基础,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特别是在当下职业教育事业改革与深化的背景下,教师应积极优化课堂教学形式,在语文教学中深入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在实践中,并将实践的知识运用到学习中,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提升学生专业技能,提升学生就业能力,从而形成具有竞争力的核心素养Reference[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 (2020 年版)[2]倪文锦. 语文核心素养视野中的群文阅读[J]. 课程·教材·教法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