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2高中物理3-31.4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pdf
9页学案 4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目标定位 ] 1.通过实验知道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2.通过图象分析知道分子力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 .3.了解分子间作用力的本质.一、分子力的宏观表现[问题设计 ]1.为什么坚硬的固体很难被拉长?答案这是分子间引力的宏观表现.2.为什么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答案这是分子间斥力的宏观表现.[要点提炼 ]1. 当外力欲使物体拉伸时,组成物体的大量分子间将表现为引力,以抗拒外界对它的拉伸.2. 当外力欲使物体压缩时,组成物体的大量分子间将表现为斥力,以抗拒外界对它的压缩.3.大量的分子能聚集在一起形成固体或液体,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固体有一定的形状,液体有一定的体积,而固体分子、液体分子间有空隙,却没有紧紧地吸在一起,说明分子间还同时存在着斥力.二、分子间的作用力[问题设计 ]如图 1 所示,把一块洗净的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下面,使玻璃板水平地接触水面, 若想使玻璃板离开水面,在拉出玻璃板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与玻璃板的重力相等吗?为什么?答案不相等. 因为玻璃板和液面之间有分子引力,所以在使玻璃板拉出水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要大于玻璃板的重力.图 1 [要点提炼 ]1.在任何情况下,分子间总是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而实际表现出来的分子力是分子引力和斥力的合力.2.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r 的增大而减小,随分子间距离r 的减小而增大,但斥力变化得快.3.分子力与分子间距离变化的关系(1)分子间距离r=r0(平衡距离 )时, F引=F斥,分子力为零,所以分子间距离等于r0的位置叫平衡位置.(2)当 rF引,分子力F 表现为斥力.(3)当 r>r0时, F斥r0时,合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图 2 4.分子力的实质分子间的作用力本质上是一种电磁力,是由原子内部的带电粒子的相互作用引起的.一、分子力的宏观表现例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的体积很难被压缩,这是分子间存在斥力的宏观表现B.气体总是很容易充满容器,这是分子间存在斥力的宏观表现C.两个相同的半球壳吻合接触,中间抽成真空(马德堡半球 ),用力很难拉开,这是分子间存在吸引力的宏观表现D.用力拉铁棒的两端,铁棒没有断,这是分子间存在吸引力的宏观表现解析水是液体、 铁是固体, 正常情况下它们分子之间的距离都为r0,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恰好平衡.当水被压缩时,分子间距离由r0略微减小,分子间斥力大于引力,分子力的宏观表现为斥力, 其效果是水的体积很难被压缩;当用力拉铁棒两端时, 铁棒发生很小的形变,分子间距离由r0略微增大,分子间引力大于斥力,分子力的宏观表现为引力,其效果为铁棒没有断,所以选项A、D 正确.气体分子由于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能够到达容器内的任何空间, 所以很容易就充满容器,由于气体分子间距离远大于r0, 分子间几乎无作用力,就是有作用力,也表现为引力,所以B 错.抽成真空的马德堡半球,之所以很难拉开,是由于球外大气压力对球的作用,所以C 错.故正确答案为A、D. 答案AD 二、分子力的特点例 2关于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分子力随分子间距的增大而减小B.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的增大而减小C.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D.当分子间距r>r0时,分子间只有引力解析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这两个力都随分子间距的变化而变化,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引力、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的增大而减小,但分子力(引力与斥力的合力 )却不是这样.当分子间距rr0时,引力比斥力大,分子力表现为引力,随r 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通过上面的分析可知,B、C 项是正确的, A、D 项是不正确的.故正确答案为B、C. 答案BC 三、分子力的功例 3分子甲和乙距离较远,设甲固定不动,乙分子逐渐向甲分子靠近,直到不能再近的这一过程中 () A.分子力总是对乙做功B.乙分子总是克服分子力做功C.先是乙分子克服分子力做功,然后分子力对乙分子做正功D.先是分子力对乙分子做正功,然后乙分子克服分子力做功解析如图所示, 由于开始时分子间距大于r0,分子力表现为引力,因此分子乙从远处移到距分子甲r0处的过程中,分子力做正功;由于分子间距离小于r0时,分子力表现为斥力,因此分子乙从距分子甲r0处继续向甲移近时要克服分子力做功.故正确答案为D. 答案D 1.(分子力的宏观表现)如图 3 所示,两个接触面平滑的铅柱压紧后悬挂起来,下面的铅柱不脱落,主要原因是() A.铅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B.铅柱受到大气压力作用C.铅柱间存在万有引力作用D.铅柱间存在分子引力作用2.(分子力的特点 )两个分子之间的距离为r,当 r 增大时,这两个分子之间的分子力() A.一定增大B.一定减小C.可能增大D.可能减小3.(分子力的特点 )如图 4 所示, 设有一分子位于图中的坐标原点O 处不动,另一分子可位于x 轴正半轴上不同位置处,图中纵坐标表示这两个分子间分子力的大小,两条曲线分别表示斥力或引力的大小随两分子间距离变化的关系,e为两曲线的交点,则() A.ab 线表示引力, cd 线表示斥力, e 点的横坐标约为10-15m 图 4 B.ab 线表示斥力, cd 线表示引力, e 点的横坐标约为10-10 m C.ab 线表示引力, cd 线表示斥力, e 点的横坐标约为10-10 m D.ab 线表示斥力, cd 线表示引力, e 点的横坐标约为10-15 m 4.(分子力的功 )如图 5 所示,甲分子固定于坐标原点O,乙分子从无穷远处静止释放,在分子间作用力的作用下靠近甲.图中 d 点是分子靠得最近的位置,则乙分子速度最大处可能是() A.a 点B.b 点C.c 点D.d 点图 5 题组一分子力的宏观表现1.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其原因是() A.分子已占据了整个空间,分子间没有空隙B.分子间的空隙太小,分子间只有斥力C.压缩时,分子斥力大于分子引力D.分子都被固定在平衡位置不动2.对下列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两块铁经过高温加压将连成一整块,这说明铁分子间有吸引力B.一定质量的气体能充满整个容器,这说明在一般情况下,气体分子间的作用力很微弱C.电焊能把两块金属连接成一整块是分子间的引力起作用D.破碎的玻璃不能把它们拼接在一起是因为其分子间斥力作用的结果3.表面平滑的太空飞行器在太空中飞行与灰尘互相摩擦时,很容易发生“黏合”现象,这是由于 () A.摩擦生热的作用B.化学反应的作用C.分子力的作用D.万有引力的作用题组二分子力的特点4.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当分子间距增大时,分子间的() A.引力增大,斥力减小B.引力增大,斥力增大C.引力减小,斥力减小D.引力减小,斥力增大5. 清晨,草叶上的露珠是由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成的水珠,这一物理过程中, 水分子间的 () A.引力消失,斥力增大B.斥力消失,引力增大C.引力、斥力都减小D.引力、斥力都增大6.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由引力F引和斥力 F斥两部分组成,则() A.F斥和 F引是同时存在的B.F引总是大于F斥,其合力总是表现为引力C.分子之间的距离越小,F引越小, F斥越大D.分子之间的距离越小,F引越大, F斥越小题组三分子力的功7. 两个分子从远处(r> 10-9 m)以相等的初速度v 相向运动, 在靠近到不能再靠近的过程中,其动能的变化情况为() A.一直增大B.一直减小C.先减小后增大D.先增大后减小8.如图 1 所示,甲分子固定在坐标原点O,乙分子位于x 轴上,甲分子对乙分子的作用力与两分子间距离的关系如图中曲线所示,F>0 为斥力, F<0 为引力. a、b、c、d 为 x轴上四个特定的位置,现把乙分子从a 处由静止释放,则() 图 1 A.乙分子从a 到 b 做加速运动,由b 至 c 做减速运动B.乙子分子由a 至 c 做加速运动,到达c 时速度最大C.乙分子由a 至 b 的过程中,分子力一直做正功D.乙分子由b 至 d 的过程中,分子力一直做负功9.有甲、乙两个分子,甲分子固定不动,乙分子由无穷远处向甲靠近,直到不能再靠近为止,此过程中:(1)若不考虑其他作用力,则整个过程中乙分子的加速度怎么变化?(2)不考虑其他作用力,乙分子的动能怎么变化?1.答案D 解析挤压后的铅分子之间的距离可以达到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的距离范围,故不脱落的主要原因是分子之间存在引力,故D 正确, A、B、C 错误.2.答案CD 解析分子间同时存在的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题设的r 是大于r0(平衡距离 )还是小于r0未知,增大多少也未知.由图可知,分子间距离r 在从无限小到无限大的区间内,分子力随r 的增大是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3. 答案B 解析由于分子间斥力的大小随两分子间距离的变化比引力快,所以题图中曲线 ab 表示斥力, cd 表示引力, e 点引力和斥力平衡,分子间距离的数量级为10-10 m,所以 B 选项正确.4.图 5 答案C 解析从 a 点到 c 点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分子间的作用力做正功,速度增加;从c点到 d 点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分子间的作用力做负功,速度减小, 所以在 c 点速度最大.题组一分子力的宏观表现1.答案C 解析扩散现象说明了分子在做无规则的热运动,且分子间存在着空隙,故A、D 选项错误.压缩固体和液体时,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只不过是斥力大于引力,分子力表现为斥力,故选项B 错误,选项C 正确.2.答案D 解析高温下铁分子运动非常激烈,两铁块上的铁分子间距很容易接近到分子力起作用的距离内,所以两块铁经过高温加压将很容易连成一整块,电焊也是相同的原理,所以A、C 项说法正确;通常情况下,气体分子间的距离大约为分子直径的10 多倍,此种情况下分子力非常微弱,气体分子可以无拘无束地运动,从而充满整个容器,所以B 项说法正确;玻璃断面凹凸不平, 即使用很大的力也不能使两断面间距接近到分子引力作用的距离,所以碎玻璃不能接合,若把玻璃加热,玻璃变软,则可重新接合,所以D 项说法错误.故选D. 3.答案C 解析当表面平滑的飞行器在太空中与灰尘相互摩擦时,可以使飞行器表面与灰尘的距离达到分子力的作用范围,而发生“黏合 ”,因此是分子力的作用,C 项正确.题组二分子力的特点4.答案C 解析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当分子间距增大时,分子间的作用力都减小,即引力和斥力都减小,但斥力变化的快,故A、B、D 错误, C 正确.5.答案D 解析因为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成水珠时,分子间的距离变小,而分子引力和分子斥力均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故D 选项正确.6.答案A 解析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它们的大小都是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但斥力变化得更快一些.当r<r0时,合力表现为斥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当 r> r0时,合力表现为引力, 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正确选项是 A. 题组三分子力的功7.答案D 解析从 r>10-9 m 到 r 0时,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随距离的减小,分子力做正功,分子动能增大;当分子间距离由r0减小时,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随距离减小,分子间作用力做负功,分子动能减小,D 正确, A、B、C 错误.8.答案BC 解析由题图可知F=0 处 c 点 r=r0是平衡位置,当r>r0时分子力表现为引力,当r<r0时分子力表现为斥力.所以a→b→c 分子力做正功,动能增大,c→d 分子力做负功,动能减小,所以A、D 错误, B、C 正确.9.答案(1)由于乙分子只受分子力作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知,乙的加速度与它所受的分子力成正比, 也就是乙的加速度的变化与分子力的变化一致,即在整个过程中,乙分子的加速度大小是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加速度的方向先是沿甲、乙连线指向甲,后是沿甲、乙连线指向乙.(2)根据动能定理,乙分子的动能变化量等于合力即分子力对乙分子所做的功,由于分子力对乙分子先做正功后做负功,所以乙分子的动能先增大后减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