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岳阳楼记》复习.doc

6页
  • 卖家[上传人]:cn****1
  • 文档编号:560804034
  • 上传时间:2023-11-2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5.50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岳阳楼记》复习一、生字、拼音谪(zhé)守 朝晖(huī) 夕阴 霏霏(fēi) 薄暮冥冥(míng) 霪(yín)雨 心旷神怡(yí) 皓(hào)月 宠辱偕(xié)忘 潜行(qián) 浩浩汤汤 (shāng) 潇(xiāo) 属 ( zhǔ 同“嘱”)衔(xián) 骚(sāo) 霏(fēi) 浊(zhuó) 曜(yào) 潜(qián) 樯(qiáng)倾楫(jí) 摧 谗(chán) 芷(zhǐ) 汀(tīng) 二、一词多义1、夫 (1)其夫呓语(丈夫) (2)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叹词) (3)予观夫/若夫淫雨霏霏(那) 2、去 (1)则有去国怀乡(离开) (2)日始出时去人近(距离) (3)公然抱茅入竹去(方向) 3、和 (1)至若春和景明(和煦) (2)政通人和(和乐) (3)天稍和(暖和) 4、开 (1)连月不开(放晴) (2)开我东隔门(打开) (3)旁开小窗(设置) (4)林霏开(消散) 5、则 (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就是) (2)然则北通巫峡/然则何时而乐(那么) (3)则有去国怀乡/则有心旷神怡(就) 6、观 (1)予观夫巴陵胜状(看) (2)岳阳楼之大观也(景象) 7、极 (1)北通巫峡,南极潇湘(尽) (2)感极而悲者矣(极点) (3)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穷尽) 8、薄 (1)薄暮冥冥(动词,迫近) (2)锦衾薄(单薄) (3)妄自菲薄(轻视、看不起) 9、或 (1)而或长烟一空(有时) (2)或异二者之为(或许) 10、一 (1)一碧万顷(数词) (2)长烟一空/传一乡秀才观之(全) (3)在洞庭一湖(整个) 11、以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因为) (2)属予作文以记之(来) (3)全石以为底(把,用) 12、通 (1)北通巫峡(通向) (2)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通晓) (3)政通人和(顺利) 13、为 (1)或异二者之为(心理活动) (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对、向) (3)为嵁,为岩(成为) (4)全石以为底(做) 14、空 (1)而或长烟一空(消散) (2)皆若空游(在空中) (3)浊浪排空(天空) 15、霏 (1)若夫淫雨霏霏(雨或雪繁密的样子) (2)林霏开(雾气) 三、重点语句翻译   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译:到了第二年,政事推行顺利,百姓安居乐业,各种荒废了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重点词:具,同“俱”)  2、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译:观赏景物时的心情大概有所不同吧?  3、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 译:在那春雨连绵不断,整月不晴的时候重点词:开,放晴)   4、至若青和景明,波澜不惊 译:待到春风和煦,阳光明媚、湖面平静(重点词:景,日光惊,有“起”、“动”的意思)   5、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译: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 批评指责重点词:去,离开) 6、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译:胸怀开阔,精神愉快,一切荣辱得失都置之度外宠,荣耀;偕,一起)   7、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译:我曾经探究过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他们或许跟上面说的那两种表现不同    (重点词: 求,探求为,指以物喜,以己悲两种心情)   8、不以物喜,不以已悲译:不因为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重点词:以, 因为)   9、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译:在朝庭里作高官就为平民百姓忧虑;不在朝廷做官就为君主担忧   10、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译:担忧在天下人之前,享乐在天下人之后。

         11、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如果大片烟雾完全消散了,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   12、刻唐贤今人诗赋与其上把唐代名人和当代作家的诗赋雕刻在上面 五、文章知识1、本文出自 《范文正公集》作者是 北宋文学家、政治家范仲淹   2、文章主旨:文章略述了藤子京重修岳阳楼一事,借描写岳阳楼周围景物,通过对“迁客骚人”览物之情的分析评论,深刻地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政治抱负,也流露出对友人劝勉、对自己警策之意3、首段交待了什么内容?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写滕子京在逆境中的成绩,交待作记缘由,为后文的豁达胸襟做铺垫   4、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却仍然“重修岳阳楼”这说明了什么?   答:说明滕子京在逆境中仍然奋发治理政事,也具有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旷达胸襟   5、第二段中,“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这句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答:承上启下(引出下文的抒情)  六、理解背诵、(1)写迁客骚人“悲”、“喜”的句子分别是什么?答:悲“去国怀乡,忧谗畏讥;”喜“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2)描写微波时水面月光的句子是什么?答:浮光跃金。

         (3)描写无风时水中月影的句子是什么? 答:静影沉璧   (4)表现作者关心国家大事的句子是什么?(或表现进亦忧,退亦忧的句子是什么?)   答: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5)“进”“退”分别照应什么? 答: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   (6)突出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 答: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7)突出表达作者伟大的政治抱负的句子 (与现在“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精神相似的句子答: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8)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答:属予作文以记之   (9)请从文中找出总写岳阳楼“大观”的语句其中最有气势的两个词是什么? 答: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衔、吞)   (10)赞美滕子京政绩的句子是什么? 答: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11)第二段中说“前人之述备矣”,照应上文哪句话? 答: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12)从空间角度描写岳阳楼雄伟景象的句子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13) 从时间角度描写岳阳楼景象的句子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14)孟浩然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中是怎样“述”洞庭湖的? 答: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15)由“四面湖光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这副对联,你能想到范仲淹的两句话: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6)面对人生中成功的欢乐和失败的痛苦,我们应拥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态用原句答)  七、思考(1)第三四段作者用虚笔设想了一明一暗两个场景,为什么会产生一悲一喜的结果?   答:自然的景象包括天气的阴晦晴朗会影响人的情绪,天气恶劣才会“感极而悲”,天气美好才会“心旷神怡”   (2)第三、四段与文章主旨有什么关系?(写这两段的目的是什么?)   答:推导出“古仁人之心”与“二者之异”,表现古仁人的“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博大胸襟   (3)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是什么?答:以物喜,以已悲   (4)第五段中“或异二者之为”中“二者”指的是什么?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作者对“二者之为”持什么态度?   答:迁客骚人的两种览物之情引出古仁人之心的内涵   (5)作者赞美古仁人的实际目的是什么? 否定迁客骚人的悲喜观,勉励友人   (6)“迁客骚人”“古仁人”的区别在哪里?   答:悲喜观不同;迁客骚人“以物喜, 以已悲”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2003年河北省中考填空题)   (7)第五段的议论作用是什么?   答:揭示了古仁人之心的内涵;抒发了作者的政治抱负;勉励友人点明中心三、问题:1.文中“前人之述”是指什么? 答:唐贤今人诗赋2.“览物之情,得无异乎”有什么作用?答:引出下文的两种自然景色和由此引发两种览物之情(或引出下文的写景和人物的感受)3.“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句中“岳阳楼之大观”在文中指的是什么?(或问“描写洞庭湖全景的句子?”)答: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4.文章第二段哪些景物描写显示了作者开阔的的胸襟,从中可看出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胸怀?答: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5、文章三、四段具体写了哪两种览物之情(或问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为什么不同)?其中最能体现迁客骚人心情的16个字是什么?答:①以物悲,以物喜(或感极而悲者;其喜洋洋者)(或答他们因为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产生或喜或悲的感情)②去国怀乡,忧谗畏讥;心旷神怡,宠辱偕忘6、用原文回答:(1)“古仁人之心”是指(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古仁人”与迁客骚人形成对比(2)“或异二者之为”中的“二者”指的是(迁客骚人)(3)“是进亦忧,退亦忧”中的“进”指(居庙堂之高)“退”指(处江湖之远)(4)文章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5)表达作者远大的政治抱负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6)文章第一段交代写作这篇文章 的缘由是(属予作文以记之)?(7)作者所说“”与第一段中哪一句呼应? 答: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8)藤子京虽然被降职,但他并没有消极对待,而造福地方百姓,从哪一句可以看出?答:政通人和,百废具兴(9)描写滕子京政绩的语句是(政通人和,百废具兴)概括归纳岳阳楼景色的语句是(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7、作者用了哪些语句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喜”?这样写的目的是什麽?答:悲: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喜: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目的:与下文“古仁人”之心形成对比,突出“古仁人”的旷达胸襟和政治抱负8、三、四两段的景物描写反映了哪两种身份的人的思想感情?他们思想感情的共同特点是什麽?(或问‘迁客骚人一悲一喜的感情变化的原因是什麽?作者对此持否定态度’)答:①迁客骚人 ②以物悲,以物喜9、“迁客骚人”情感变化的原因是什麽? 答:个人的遭遇和外物的触发10、“古仁人”之心不同于“二者之为”的原因是什麽?答:不以物喜,不以己悲11、怎样才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用原文回答)答: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12、“微斯人,吾谁与归”一句中的“斯人”指的是什麽样的人?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藤子京怎样的感情?答:古仁人 表达作者对藤子京的劝勉的感情,希望藤子京具有古仁人之心13、结合最后一段说说作者写景的真正意图是什麽?答:借题发挥,谈一个人应有政治抱负,并以此规劝友人14、“或异二者之为”中的“二者”具体指什麽?(或具体指哪两种心情?用自己的话回答)答:迁客骚人以物悲,以物喜的两种览物之情或:被贬离京,怀念家乡,担心诽谤,害怕讥讽的悲伤心情和胸怀开阔,精神爽快,光荣屈辱都被遗忘的欢乐心情15、你怎样评价作者提出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你认为范仲淹的这种思想在今天有何现实意义?请结合实际谈谈。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