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跨越深冲沟大桥工程地质勘察报告范本.doc

31页
  • 卖家[上传人]:工****
  • 文档编号:479917331
  • 上传时间:2023-08-0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3.94MB
  • / 3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向阳寨大桥工程地质详勘报告(K111+141.00~K111+589.00、K111+021.00~K111+589.00)1 前言1.1 工程概况拟建向阳寨大桥位于开州区和谦镇江东村3组,桥梁跨越一冲沟,向阳寨大桥左幅城口岸桥台前缘为一段长约120.0m的深挖方路基桥梁左幅起讫点桩号:K111+141.00~K111+589.00,桥长448.00m(11×40),中心桩号K111+365.00,设计桥面高程307.79~297.790m,设计桥面坡度-2.600%,拟建桥梁单幅桥面净宽12.50m,设计荷载为公路-Ⅰ级,桥轴线方向151°,桥墩最高66.66m,最大跨度40m;上部结构采用预应力砼T梁,先简支后连续;下部结构拟桥台采用U台, 11号桥台采用扩大基础,其余墩台采用桩基础右幅起讫点桩号:K111+021.00~K111+589.00,桥长568m(14×40),中心桩号K111+305.00,设计路面高程310.94~297.790m,设计路面坡度-2.600%,拟建桥梁单幅桥面净宽12.50m,设计荷载为公路-Ⅰ级,桥轴线方向151°,桥墩最高67.34m,最大跨度40m,上部结构采用预应力砼T梁,先简支后连续;下部结构拟桥台采用U台,0、 14号桥台采用扩大基础,其余墩台采用桩基础。

      向阳寨大桥左幅城口岸桥台前缘K111+021.00~K111+141.00段深挖方,沿纵轴线设计高程310.94~307.79m,路线走向150°,长120.00m,坡度-2.600%,左侧最大挖方高度约34.09m,路基设计宽度均为12.50m,设计拟采用放坡比为1:0.75挖方为岩质边坡,坡面拟采用框架格构护坡1.2勘察执行的技术标准勘察内外业依据的技术标准是公路系列的标准、规范、规程及相关的岩土工程勘察的标准、规范、规程主要技术标准有:1、《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 C20-2011);2、《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3、《公路勘测规范》(JTG C10—2007); 4、《公路工程岩石试验规程》(JTG E41-2005); 5、《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 E40-2007); 6、《公路工程抗震规范》(JTG B02-2013);7、《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 B02-01-2008);8、《公路工程物探规程》(JTG/T C22-2009);9、《建筑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技术规程》(JGJ/T87-2012); 10、《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GB/T50266-2013);参考标准: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20__年版)(GB50021- 2001);2、《工程地质手册》(第四版)。

      1.3勘察的目的及要求1、深化、细化桥址区的详勘工程地质测绘成果2、进一步查明桥位区域的地层岩性、地质构造、不良地质现象的分布及工程地质特征;3、实地测绘桥位处桥梁轴线纵断面、各墩台处横剖面,并在详勘钻孔的基础上进一步确定各墩台处的覆盖层厚度、性质、岩体工程地质特征、完整程度等;进一步查明桥址区水文地质特征、地下水性质、埋藏条件,判定地下水和地表水化学侵蚀性,查明溪河洪水位、枯水位、测时水位等水文信息4、进一步查明岸坡、斜坡地形横坡陡峭处岩、土体的稳定性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并对桥梁通过的影响程度进行分析评价;5、明确提出对桥梁基础设置形式的建议、该种形式的埋置深度、设置高程、地基的基本承载力;6、对桥台区附近的高切坡、欠稳定斜(边)坡进行控制并为稳定性计算、评价提供地质依据并提出处治合理建议7、根据施工图设计阶段对工程地质勘察成果的具体要求,结合各岩层特性,运用工程地质类比、资料收集、综合分析等方法确定桥位区不利地质状况,并提出相应的防护、整治措施查明高墩、陡崖卸荷裂隙带的分布发育情况,并就处理方案提出相应的意见及建议1.4 对上阶段勘察成果的认识及存在问题的解决1、初勘勘察阶段成果主要结论及建议本次勘察工作是在对初步勘察阶段成果的充分分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对场地进行施工图设计阶段的工程地质勘察。

      通过对初勘勘察阶段成果的分析得出主要结论及建议如下:1)通过初步勘察已初步查明了场地的地形地貌、地层结构及其物理力学特征,地质构造等工程地质条件2)拟建桥址区位于推测向阳寨背斜之上,无区域性活动断层通过,桥位区无滑坡、活动性断层、泥石流及崩塌等其他不良地质现象,主要不良地质现象为崩塌及岩溶地质问题设计桥梁两侧岸坡处置过后,基本适宜拟建桥梁的修建3)路线区地下水、地表水对砼无腐蚀性施工图设计阶段勘察工作的建议:1)桥墩(台)基础建议选用中风化基岩作地基持力层,对于桥墩(台)建议采用扩大浅基础或优先采用嵌岩桩基础型式2)对各工点在开挖基坑施工以及周围环境对桥墩(台)可能产生滑坡、崩塌的地段必须采取护坡措施,如放坡开挖、临时支护等护坡措施,以免人工诱发滑坡、崩塌的产生,危及施工人员及拟建桥梁的安全2、初勘阶段勘察成果利用本次施工图设计阶段桥梁走向与上阶段基本一致,本次勘察对可以利用的勘察成果尽量利用,并对利用的初勘成果进行必要的验证,如地质调绘资料、钻孔信息及试验成果3、存在问题的解决办法本次详勘工作重点如下:加强地质测绘,进一步对上阶段勘察资料进行核实、补充和修正,查明沿线的工程地质条件,尤其是顺向坡地段、陡坡地段。

      本次勘察应查明边坡外倾结构面的结合程度、充填情况、软弱夹层及破坏模式,特别是不同岩性层间结合程度、力学强度、地下水对边坡稳定性影响,定量评价桥墩基坑边坡稳定性,提出合理的开挖坡形及施工建议可溶盐岩地段逐跨布孔,遇岩溶则在前后桥梁墩台增加钻孔,对每个钻孔不同岩性采取岩样,查明桥梁墩、台处的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特征,地基覆盖层厚度、基岩埋深,风化程度及承载力,掌握地层在路幅宽度范围的变化,查明场地岩石力学参数对桥梁基础埋深或地基处理、基础类型提出合理建议5 勘察方法及工作任务完成情况本次勘察采用综合勘探法,以工程地质测绘、钻探与室内岩石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完成本次勘察工作,各项工作的质量和精度均符合有关规范及技术要求的规定本次勘察外业工作与20__年11月24日开始,至20__年12月12日结束,共计完成的实物工作量见表1.5.1表1.5.1 勘察完成工作量一览表工 作 项 目单 位工作量工程地质测绘1∶2000Km20.63工程测量钻孔定位(个)13剖面测量(m/条)2533.9/18工程地质钻探取芯钻探m/孔400.90/13利用钻孔m/孔91.90/3室内试验岩样组10利用岩样组3土样组1水质分析组11.6 勘察工作质量评述本次勘察以《银百高速城口(陕渝界)XX县高速公路KCSJ3合同段工程地质详细勘察技术要求》、线路总平面图(1:2000)以及线路设计纵断面图及业主、设计的委托为依据,并按照相关的技术标准规范要求进行勘察,勘察完成的工作量和勘察质量均符合业主、设计的要求及规范对详勘的规定。

      1)工程测量起始数据采用路线沿线导线点和水准点等放线资料勘探钻孔、工程地质纵、横剖面及重要的地质观测点均采用GPS实测,其定位误差小于0.10m,标高误差小于0.01m2)钻探本次钻探严格按有关操作规程和规范执行钻孔孔径开孔不小于127mm,终孔孔径不小于91mm对所有的钻孔土层采用无水钻进或小水量钻进,采取率大于85%对基岩采用小泵量清水钻进,强风化基岩采取率为50~75%,中等风化完整基岩采取率为75~80%钻进过程中观测水位,遇漏水、涌水、掉块、卡钻、掉钻等特殊现象停钻记录并观测对所有的岩芯均按回次进行编录、编号照像留存终孔后对孔深作了校正钻孔终孔经验收后岩芯就地按序掩埋,并封孔,满足规范和规程的要求3)简易勘探简易勘探用于配合工程地质测绘,其点距符合有关规范要求;并对坑探进行观测、描述和记录其质量满足本次勘察要求4)水文地质试验本次勘察对每个钻孔均进行了简易水位观测利用初勘水质简分析成果进行分析以判断不同类型地下水对砼的腐蚀性5)岩土测试为了查明各类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获得岩土物理力学参数,在钻孔中选取不同地层不同岩性的代表性样品作室内测试分析,样品的采取严格按照有关规范进行测试成果详见岩土检测报告。

      拟建详勘线路与初勘线路基本一致,但由于初勘钻孔均未位于桩位,故初勘钻孔仅用于地层分析使用本次勘察布置钻孔12个,利用初勘钻孔3个,本阶段工作量布置合理;本阶段主要是针对构筑物结构及基础形式,采用以钻探、原位测试和室内试验为主,并进行工程地质补充测绘和复核的方法,详细查明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工作量布置能满足详勘阶段要求勘察工作中,严格按照我院的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质量管理,各项工作均按有关规程规XX公司总工办全过程对地勘工作进行全方位监督、检查,所获各项资料齐全、数据真实可靠经室内综合研究整理后提交的文件图表等资料符合桥梁设计惯例,可供设计使用2 自然地理概况2.1 地理位置及交通条件拟建向阳寨大桥位于开州区和谦镇江东村3组XX县城约45km,桥梁纵向跨域一溪沟,与溪沟交角近于垂直拟建桥位区无公路经过也无公路与之相交,距最近的碎石公路约300~500m,交通极为不便2.2 气象水文(1)气象XX县地处中纬度地区,具有亚热带季风气候的一般特点,季节变化明显因为盆周山地阻挡,寒潮不易入侵,故气温比同纬度、同海拔的其他地区略高,冬暖春早,夏季海洋性季风带来大量温暖空气,夏季雨量充沛、温湿适度。

      但当季风锋面停留时,则又形成初夏的梅雨天气;而当太平洋高压控制川东一带地,七、八月出现高温少雨的伏旱天气立体气候特点明显,因纬度引起的气温差异甚微,仅0.3~0.6℃XX县可分为两大气候区:一是北部中山地带(海拔1000米以上地区),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区,气候冷凉阴湿,雨日多、雨量大、光照差、无霜期较短、霜雪较大;二是三里河谷平坝浅丘地带,属中亚热带温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热量丰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无霜期长,多年平均为108~306天XX县年平均气温16.6℃~18.7℃,极端最低气温-4.5℃,极端最高气温42℃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多年平均降水量1224.7mm;春季(3~5月)雨量为331.3mm,夏季(6~8)为502.5mm,秋季(9~11月)为333.3mm,冬季(12~2月)为54.6mm其中5~9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的70%,9月份出现高峰值,占全年降水约15.6%该区地处大巴山迎风面,常形成雨量中心,一日最大雨量曾达210.5mm,三日最大雨量357.7mm2)水文拟建向阳寨大桥最大的地表水系为桥位区右侧的东河,桥梁距离东河约为150m,但河流距离桥梁较远,对桥梁建设无影响,另外向阳寨大桥跨越一沟谷,沟谷内无地表水,雨季有地表水经流,经对钻孔进行水文地质观测可知,钻孔内均为干孔,未见地下水,桥位区水文地质条件较为贫乏沟内为白云岩出露,未见明显地表水体。

      照片2.2-13 工程地质条件3.1 地形地貌桥位区属构造侵蚀、溶蚀中山地貌,拟建桥梁跨越长湾沟及一小型侵蚀槽沟,现状地形整体两侧高、中间低,分布高程232.06~332.80m,相对高差约100.20m桥位区城口岸桥台位于沟谷左岸坡,开州岸桥台位于槽沟右侧,现状地形较陡,斜坡坡角30~45°,桥位区第四系残坡积体发育,多被植被覆盖3.2 地层岩性据工程地质测绘及钻探揭露,桥址区出露地层岩性主要有三叠系下统嘉陵江组(T1j4)第四段白云岩及第四系。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