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方高校教师教学投入状况调查分析.doc
10页地方高校教师教学投入状况调查分析摘要:教学工作在高校各项工作中处于核心位置,教师教学投入状 况直接影响着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并关系着学校改革发展走向本文以北 京联合大学为例,对教师教学投入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对 策和建议关键词:地方高校;教师教学投入;调查分析一、问题的提出教学是大学和教师的首要任务大学教学是一种学术活动,这种复杂 的活动本身需要教师投入时间、精力、情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同的投 入会给学生学业带来不同的影响早在1993年,时任国家教委高等教育 司司长周远清同志就指出,高校的教学工作存在四个投入不足,经费投入 不足,领导精力投入不足;部分教师和学生对教学投入不足2013年,教 育部出台的新一轮本科审核性评估方案中明确将“教师的教学投入”作为 一个重要的审核要素对于地方高校,教学工作在学校各项工作中更是处于核心位置,教师 教学投入状况直接影响着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并关系着学校改革发展走 向那么,教师教学投入状况究竞如何?影响教师教学投入的主要因素有 哪些?为深入了解地方高校教师在教学投入方面的现状,发现存在的相关 问题,我们对北京联合大学教师本科教学投入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
二、研究方法1.研究工具本次调查研究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法在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借 鉴清华大学学情调查课题组开发的“中国大学生学习性投入调查 (NSSE-China)”问卷,研制了高校教师教学投入调查问卷为保证调查 的覆盖面和样本量,本次调查范围涵盖了我校有在校生的73个布点本科 专业以及承担公共基础课教学的所有教学单位共计发放问卷510份,|口| 收问卷442份,有效回收率为86. 67%2.研究对象研究对象基本特征变量频数分布情况如表1所示其中,性别结构: 女性比例达60. 4%,为男性的2倍;年龄结构:31〜40岁教师占调查总数 的45%;教龄结构:各教龄段人数分布大体均衡,教龄在6~20年之间的 教师占被调查教师总数的64%;学位结构: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达90. 5%, 其中博士学位人数占32. 8%;职称结构:副高及以上职称的占45. 5%,中 级及以下职称教师超过一半;专业类别结构:经管类和工科类专业差异不 大,两者所占比例最大,合计达到49. 1%,接近一半,文科类专业次之, 最少的是医学类,这与学校总体专业结构一致问卷内容主要包括教师个人基本情况、教学动机、教学态度、教学环 境或教学氛围、教学投入和工作满意度等六大部分,共计42道题目。
笔 者仅从教师教学投入的角度着重分析问卷中所涉及的相关调查结果情况三、调查结果分析“所谓教师教学投入,就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所投入的时间、精力和情感的总和时间、精力和情感,构成了教师教学投入的三大要素疽[1] 由于教师教学情感的投入很难通过一些量化的统计数据来衡量,所以 我们主要从时间投入、精力投入这两个方面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1 .教师教学时间投入情况主要从授课时间、备课时间、每周从事教学相关活动的总时间等进行 分析1) 教师平均每周为本科生授课量情况对于高校教师教学工作量 要求,政府教育主管部门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参考标准,实践中由各高校自 行确定有学者研究指出,“正常的高校教师的上课周课时为8学时左右 较为合理,它既兼顾到教学质量,还顾及给教师留出一部分从事科学研究 的时间和进行教学法和专业的建设与研究时间疽[2] “美国大学教师正常 的学术工作每周超过50小时其中,专职教师的课程量存在较大差异, 从研究型大学平均每周大约6节课,到多数4年制院校平均每周8至10 节课,再到多数初级学院平均每周14至16节课每周6至9小时的课程 量可为教师进行学术研究提供适当的时间,并能提供平衡教学与科研的机 会。
:3]从图1的调查数据来看,每周授课时数在8~12课时的教师所占比例 最多,占到43. 7%, 4〜6课时次之,占到36. 9%;而14课时以上的也占了 14. 2%的比例对比上述学者的研究结果发现,仅从周课时量这个角度看, 作为地方高校,我校有40%左右教师的教学投入时间比较合理,但部分教 师周课时量不均衡的情况也比较明显,有20%左右教师的工作量过重或过 轻2) 不同职称教师每周为本科生授课量情况高职称教师承担本科 生教学任务是高质量教学的重要保证但调查显示,高职称教师的教学工 作量偏低,将近2/3的教授和1/3的副教授每周承担的本科教学任务为4〜 6课时,低于前面有学者提出的8学时的参考标准中级职称和低级职称 教师承担的教学任务乂偏重,特别是超过四分之一助教每周承担的课时数 甚至超过了 20课时3) 教师平均每次课备课时间情况要把一堂课上好,取得良好的 效果,必须有充分的课前准备特别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生获取知 识的渠道口益多元化,如果上课只是照本宣科,很难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 教学质量也无从谈起所以备课作为教学的起点和基础,决定了课堂的教 学质量,也是教师教学投入的一个重要体现。
调查显示(见图2),每次上课前花费2小时以上进行备课的教师平均 占44. 3%, 1~2小时的占27. 8%,说明多数教师教学态度端正,肯于投入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还有27.9%教师在每次上课前备课时间不足1小时, 其中不足30分钟的占12. 2%0刘振天曾在2013年做过一个有关教师教学 投入的调查,其中关于教师备课情况的调查结果是:每天只用不足1小时 备课的教师占被调查教师总数的18. 4%0其中,“985工程”大学是16.4%, “211工程”大学是20. 3%,地方高校是19%对比这些数据可以看出,我 校还有超过1/4教师的备课时间投入不足4) 不同职称、学位以及不同专业类别教师每次备课时间情况教师备课时间与教师的很多个体特征有关系调查数据显示,从职称 上看,每次课的备课时间超过2小时,比例最高的是讲师;教授和副教授 的比例差别不大,均在42%左右不同职称教师备课时间超过1小时的比例分别是教授76.32%,讲师75. 0%,副教授69.93%,助教52.64%47.38% 助教每次备课时间低于1小时从学位上看,学位越高的教师每次备课所 花时间越多可见,高职称、高学位的教师在备课上愿意投入更多的时间, 更为重视课前的教学准备工作。
关于不同专业类别教师每次课前备课时间,调查结果显示,50%左右的文科类、经管类和工科类教师都达2 小时以上,其中最高的是经管类;理科类教师达到2小时以上的占39. 73%; 医学类和艺术类教师达到2小时的比例比较低,都只有20%,医学类60% 教师在1〜2小时,而艺术类教师备课上所花时间明显低于其他类别的教 师,58%教师低于1小时5) 教师平均每周花在教学上的时间情况教师每周花在教学上的 时间(含上课、备课、对学生进行答疑、教学研究等)有多少呢?如 图3显示,57.5%教师超过20小时,其中超过1/4的人达到30小时以上, 30. 3%的人在11小时到20小时之间,不足10小时的占10. 6%o前面提到, 美国大学教师正常的学术工作时间每周超过50小时对于国内高校,有 学者研究表明,教师平均每周工作45~55小时如果按每周平均工作50 小时计,60%教师投在教学上的时间不足其工作时间的一半6) 不同职称教师每周花在教学上的时间情况对于不同职称教师 每周花在教学上的时间,从表6可以看出,越是高级职称,教师每周花在 教学上的时间越多其中,34.21%教授每周所花时间超过30小时以上, 52. 63%教授每周教学所花时间超过25小时;每周在教学上所花时间超过 25小时的其他职称教师比例差别不大,都在37%左右,但都远低于教授的比例。
2.教师教学精力投入情况教师教学精力投入“主要表现为教师对教学的用心和用功程度” Wo 当然,有些投入既包括时间上的投入,又包含精力上的投入,如备课等 我们主要将那些出于个人意愿进行主动投入的归入精力投入,如与教师的 研讨交流、参加教研室活动,课后对学生答疑、沟通交流,批改学生 作业等我们主要从这几个方面进行分析1) 与其他教师探讨相关教学问题以及参加教研室活动情况教师 间就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进行研讨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也是教 师教学精力投入的一个主要方面调查显示,45. 9%教师经常与其他教师 探讨教学问题,35.3%教师有时会和其他教师探讨教学问题,另有17.9% 教师很少与其他教师讨论有关教师问题和其他教师探讨教学问题与教师的职称有无关系呢?按照我们的理 解,越是职称低的教师越应该积极主动地与其他教师进行教学研讨但调 查结果显示,高级职称教师与其他教师探讨教学问题的比率普遍高于低级 职称教师教研室活动是教师学习、交流、提高的平台或载体,也是课堂教学之 外教师间相互学习交流、引导教师投入教学的重要途径参加教研室活动 情况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师对教学精力投入状况调查显示,71%教师经 常参加教研室活动,16.1%教师有时参加,较少、很少和从未参加的占 12.6%o(2) 课后对学生答疑、沟通交流以及进行教学反思情况。
课后答疑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是辅助课堂教学、补充课内教学、因材施教 的有效形式,也是教师教学精力投入的一个重要体现这里的答疑主 要是指传统意义上教师在指定的时间地点,面对面为学生进行答疑的 情况调查表明,48%教师课后经常对学生进行答疑,35. 3%教师有时 进行,16.6%教师较少、很少和从未进行过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师和学生的课后沟通交流提供了极其便利 的条件,可以采取包括、邮件、短信、、飞信、等多种方式 从图5可以看出,教师与学生每周沟通4次以上的比例为76.2%,说明多 数教师与学生沟通还是比较多的教师上完课后,教师对备课内容、课堂教学过程和效果等进行反思, 是改进教学、提升教学水平的有效手段,也反映了教师在教学精力上的投 入情况调查数据显示,72. 2%教师会经常反思,21.9%教师偶尔反思,也 有1.4%教师从未反思3) 对学生作业批改情况教师对学生作业进行批改是检验教学效 果的重要手段在重点大学,有大量的研究生或博士生作助教,可为学生 提供答疑、帮助主讲教师批改作业但对于地方高校,由于研究生数 量比较少,加之学校对作业的批改量一般没有明确的要求并且很难去考 量,导致部分教师对学生作业做不到全批全改。
调查数据也显示,71.9% 的教师对学生提交的作业是金批全改的,还有近30%的教师对学生的作业 不能做到全批全改,其中超过6%的教师对学生作业的批改量不到l/3o(4) 教师对本科教学投入约占全部精力情况调查数据显示,有12. 2% 的教师认为本科教学占据了自己的金部精力,39.8%的教师认为占据了 3/4的精力,38%的教师认为占据了 1/2的精力总体来看,超过80%的教师将 自己全部精力的一半用在了教学上对于年龄和教师教学精力投入的相关性,从下面的统计表可以看出: 20-30岁和51〜60岁这两个年龄段的教师中超过65%的人对教学投入的 精力达到或超过了其全部精力的3/4;而31〜40岁以及41〜50岁这两个 年龄段的教师其教学精力投入的整体情况要差于前面两个年龄段教师,这 可能与其面临的相对较大的科研压力和家庭生活压力有关系5)教师参加校内外各种学术活动以及教学研究情况教师参加各 种学术活动、主持或参加教学研究课题、发表教学研究论文是教师教学精 力投入的一部分我们对此也做了调查从调查数据来看,经常参加校内 外各种学术活动的教师所占比例为26. 2%,较少或者很少参加的占26. 4%o 教师主持或参加教学研究课题有助于教师对教学进行反思、总结和创新。
数据显示,近两年主持或参加过教学研究课题的教师占71. 8%,仍有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