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豆品种基本面资料.doc
14页绿豆品种基本面资料绿豆品种基本面资料一、绿豆概述 我国栽培绿豆历史悠久,品种资源丰富,总产量居世界前列世界上绿豆主产国有印 度、泰国、阿富汗、菲律宾等国我国黄河、淮河流域以及华北和东北平原各省都有绿豆 栽培我国绿豆品种大体分明绿豆和杂绿豆明绿豆品质较好,有光泽,但产量有限,价 格较高;杂绿豆品质一般,无光泽,但产量较大,价格较低 二、绿豆生长特性 绿豆春播 4 月下旬至 5 月上旬,夏播 5 月下旬至 6 月上旬,进入 8 月开始收摘,一 般 8 月上半旬开始上市绿豆耐湿性和耐寒性较差,怕涝但在花荚期(7-8 月),如不能 保证较充足的水份,会影响收成 三、国内绿豆生产概况 我国北起黑龙江及内蒙古,南至海南岛;东起沿海一带及台湾省,西达云贵川、新疆 等地,全国各地均有栽培以河南、山东、安徽、湖北、陕西、山西、江苏、四川、辽宁 等省居多,在东北三省也有一定的产量其中河南省的产量约占全国产量的 20%,品种以 杂绿豆为主明绿豆产区主要集中在东北、内蒙等地绿豆单产大约为 90-150 公斤/亩 四、绿豆季节供应变化趋势 绿豆 7 月下旬极个别春播和早熟品种可微量收摘但当月收摘的新绿豆还不能上市。
8 月份绿豆大部分开始收摘,但因生产区 8 月份为集中降雨期,除极少量能上市外,大部 分尚在晒晾中;9 月份绿豆达到盛摘期,加上前 1 个月已收摘的开始上市,但由于农民农 活较多,本月能上市的只是极少部分,约占可上市量的 10%左右;10 月份农民种麦后,即 将绿豆大量上市,约占可上市量的 50%;以后上市量逐月减少但大宗外运要比农民上市 迟 1 个月左右,同时,粮食部门或个体商贩根据当年产量丰歉及价格变动趋势会有囤积或 急抛现象,给贸易市场带来不可预测的变化 五、进出口情况 近几年我国绿豆出口呈逐年递增趋势,出口时间集中在一、四季度河南绿豆出口一 般在每年的春秋季广交会上定货,发货季节是本年度 12 月份和下年度第一季度;出口品种 是杂绿豆;出口市场主要是印度和巴基斯坦等低价地区;运输方式是外商派船接货由于 绿豆数量不稳定,当出口增大时,会推动价格大幅度上涨,当出口减少时,会导致价格大 幅度下降因此,绿豆出口量的大小,是影响我国绿豆价格的一个重要因素绿豆出口在 每年的 1-5 月份绿豆优良品种简介地制宜选用良种是提高绿豆产量的关键主要优良品种简要介绍如下: 1.“中绿一号”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品种资源所从亚洲蔬菜研究与发展中心引进。
在北 京夏播,生育期 65 天左右,直立型,植株紧凑、抗倒伏、结荚集中在植株上部,不炸荚, 成熟集中,籽粒绿色有光泽,百粒重 6.5—7 克、亩产可达 100—150 公斤或更高,适宜机 械收割适应性广在华北、河南、湖北、安徽、山东、江苏、四川等地生长好、产量稳 定,适于中等以上水肥条件,种植密度每亩 8000 至 12000 株为宜现已列为河南省推广品 种2.“高阳小绿豆”河北高阳县农家品种,夏播,生育期 75 天左右,直立或半蔓, 种子绿色有光泽,百粒重 3.5 克,耐疾性强,适应性广,丰产性好,适宜种植密度 1—1.5 万株/亩3.“明绿 245”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品种资源所内蒙古农家品种中筛选的品种夏 播,生育期 65 天左右,直立或半蔓,植株生长整齐,成熟较一致,种子黄绿色有光泽,百 粒重 5 克左右,适应性较广,适宜做豆芽菜4.“安丘柳条青”山东安丘农家品种生育期 80 天左右,半蔓型,百粒重 5.5 克, 籽粒绿色无光泽,丰产性好5.“大毛里光”河南邓县一带农家品种,生育期 65 天左右,直立型,结荚集中, 籽粒灰绿色无光泽,百粒重 5—6 克,较抗病,耐旱,耐涝,丰产性好。
绿豆的分类、质量标准和储藏1.绿豆的分类 根据绿豆种皮的颜色分为四类:明绿豆:种皮为绿色、深绿色,有光泽的绿豆占 95%以上黄绿豆:种皮为黄色、黄绿色,有光泽的绿豆占 95%以上杂绿豆:不符合以上三类的绿豆2.质量标准 各类绿豆按净纯粮率分等,等级指标及其它质量指标见附表各类绿豆以二等为计价标准用作蔬菜的绿豆,发芽率不低于 90%卫生指标 GB2715 及有关规定执行植物检疫项目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3.绿豆的储藏 绿豆在储藏期间最突出的问题是绿豆象危害,其危害程度比蚕豆和豌豆象更为严 重因为绿豆象每年发生 4-6 代,如条件适宜可繁殖 11 代它不仅在田间产卵繁殖, 绿豆收割入库后其后代仍继续繁殖因此,保管绿豆的首要任务是消灭绿豆象危害 目前防治绿豆象的办法,主要是在绿豆入库后,立即用氧化苫或在磷化氢进行熏蒸 由于绿豆明的幼虫是在豆粒内危害,而且往往是各个虫期都同时存在,施药时要根据 具体情况,适当加大剂量,才能达到彻底歼灭的目的经过薰蒸处理的豆堆,只要含 杂少,水分在 12%以内,并切实做好防潮工作,一般可以安全储藏各地实践证明, 囤豆采用塑料薄膜五面密封,进行自然缺氧储藏,对抑制绿豆象危害也可以收到良好 的效果。
绿豆的生长过程及生物学特征1.种植方式 绿豆可单作,也可套种间作或混播它是禾谷类作物的好前茬近年来,作为填 闭作物,绿豆单作面积逐年增加,在许多小麦主产区如黄淮海平原地区多采取小麦与 绿豆轮作的方式农民从对小麦前茬作物的对比中,认为绿豆不仅能固氮还可及早腾茬因此播种 兴趣在爱渐增加 绿豆常与玉米、高粱、棉花、甘薯、芝麻、谷子等作物间作,也种于果树、林木 行间、田埂及间隙地等我国农民在间作套种绿豆方面具有十分丰富的经验,例如江 西宜春地区,1982 年在 25 万亩的甘薯地套种绿豆,不仅多收绿豆,甘薯也增产 8.9%这种套种方式,既经济又简便,并有助于土壤肥力的提高,一举多得绿豆忌 连作,绿豆不宜以大白菜为前茬 2.生长过程 绿豆播种期:春播 4 月下旬至 5 月上旬,夏播 5 月下旬至 6 月上旬,进入 8 月开 始收摘,一般 8 月上半旬开始上市绿豆耐湿性和耐寒性较差,怕涝,但在花荚期 (7-8 月份),如果不能保证较充足的水份,会影响收成绿豆产量大约 90-150 公 斤/亩 3.生物学特性 光照:绿豆属短日照作物,但有较多的栽培品种对光周期反应不敏感来自全国 各地的农家绿豆品种在北京夏播的实验表明,高纬度地区来的品种,一般都比较早熟; 而从低纬度地区来的品种,有不少是早熟类型的,也有生育期偏晚的,但除极少品种 外,都能开花结实,而且有相当多的品种既适宜于春播,也适宜于夏播,这说明绿豆 对光照周期反应是不敏感的。
温度:绿豆适宜种植的范围广,从温带至热带都能栽培它喜温暖湿润的气候, 耐高温,日平均温度 30-50℃,生长茂盛(适作绿肥)气温在 8-12℃即可发芽, 适宜生长的温度为 25-30℃温度过高,茎叶生长过旺,开花结荚数少一般情况下, 温度低于 20℃和高于 30℃,绿豆不能开花结荚结荚成熟期要求晴朗干燥的天气有 效积温早熟品种为 1600-1800℃,晚熟品种 2300-2400℃生育后期抗冻能力比大豆 弱,气温降到 0℃植株就会冻死,植株上的种子发芽率也降低 水份:绿豆耐旱绿豆生育期间还是需要一定水份育苗期需水份少一些,开花 期前后需水量增加缺水过多会导致过多的共荚败育,落花落荚,降低产量台湾省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绿豆植株需水量平均为 3.2 毫米/天(大豆与玉米 3.2-3.3 毫米/天,高粱 2.8 毫米/天,甘薯 1.8 毫米/天)亚洲蔬菜研究与发展中 心的研究报告也指出,在不同的生长阶段,缺水 7 天,光合作用率减少 76-99%,并 导致单株产量减少 28.45% 土壤:绿豆耐瘠性强,对土质要求不严,以壤土或石灰性冲积土为宜,在红壤与 粘壤土中也能生长中性土壤最合适,适应的 PH 值一般不低于 5.5,但也耐微酸性或 碱性土壤。
怕盐碱,在滨海盐土上的耐盐极限为土壤含量的 0.2%左右,在黄淮海平原 的盐碱土上为 0.15-0.2%,在西北内陆碱土上,耐盐能力表现略高 绿豆生产概况 1.国内整体生产概况 1980 年以前,中国温饱问题尚未解决,粮食生产主要种植高产品种:小麦、稻谷、 玉米、薯类、大豆等,绿豆因为亩产量低,其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全国种植面积仅 有 300-500 万亩量,总产只有 10 万吨左右主要用于农民自食,市场贸易极少,城 市基本不供应1980 年,随着农村连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粮食生产得到高速增长,尤其是 1983 年、1984 年全国性粮食巨幅增长,农村温饱问题基本解决,加之农民经营(主要批种 植品种安排)自主权扩大,品质优良的小杂粮-绿豆种植面积扩大,国家也开始收购 绿豆并向城市居民供应,部分农民也直接将生产的绿豆拉到城镇销售,绿豆逐渐成为 不可缺少的市场交易品种,促进了绿豆生产的发展 1985 年后,全国绿豆种植面积超过 1000 万亩,总产量超过 50 多万吨但是由于 绿豆深加工工业发展较慢,绿豆只能用于生活的微量调剂,加之国家收购主要是议购, 受市场作用较大,近几年种植面积一直在 1000 成亩左右徘徊,总产量在 50-60 万吨 之间。
1994 年绿豆在全国范围内取得丰收,总产量约 80 万吨1995 年,我国绿豆种 植面积为 1178 万亩,较 1994 年减少 4 成以上,加上气候原因造成减产,全国绿豆平 均亩产 58 公斤,实际产量仅 68 万吨1996 年,绿豆种植面积进一步减少,为 1990 年以来的最少年份2.河南省绿豆生产情况 1980 年以前,河南省常年种植面积不足 100 万亩,总产量 5 万吨以上1983 年以 后,城市居民供应粗粮指标相继取消,受居民欢迎的小杂粮,尤其是绿豆及其制品逐 渐进入居民家庭河南绿豆的面积逐年增加,1985 年面积增加到 249 万亩,总产量达 到 14.26 万吨,出现历史上第一次生产过剩,导致价格降低,农民积极性受挫1986 年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分别减少到 235 万亩和 11.34 万吨,商品量减少到 5.34 万吨,商 品量的不足引起价格的上涨,继而出现 1987-1989 年连续三个年份种植面积增加 1989 年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分别达到 349 万亩和 17.31 万吨迄今为止的历史最高水平, 出现历史上第二次生产量的暂时过剩,导致 1990-1992 年出现连续三年播种面积和总 产量的下降。
1992 年播种面积下降到 169 万亩,总产量下降到 8.39 万吨,商品绿豆 仅万余吨,比需量少 3.5-5 万吨,使 1992 年末至 1993 年 7 月份以前农村收购价上涨 40%,销售价上涨 80%以上,达到 4000 元/吨的历史最高价,再次调动了农民生产积 极性 1993 年全省绿豆种植面积迅速恢复到 205.5 万亩,加之气候适宜,总产量猛增到 16 万吨,商品量达到 10 万吨,超过需求受大宗粮食价格上涨影响,尽管当年收购 价无明显下降,而销售价格却大幅度下降,甚至出现 1994 年 7 月份销售价 2400 元/吨 低价的反常现象1994 年全省绿豆播种面积再次下降到 180 万亩,总产量下降到 9.8 万吨,商品量不足 4 万吨,但由于北方其它绿豆主产省丰收,收购与销售价均外疲软 状态 绿豆价格从历史上看,绿豆价格变化较大1980 年以前,由于粮食市场未开放,绿豆农村 价格在 0.6 元/公斤左右,与市场小麦价格相当1983 年以后,由于人民生活水平提 高,人们已开始重视食物质量,绿豆作为低产、优质杂粮,市场价格较大提高,价格 增长了 0.9-1 元/公斤,比小麦价格高 40%以上;1988 年由于绿豆生产区河南、山东、 河北、山西、陕西等省遇到历史罕见的大旱,绿豆大幅减产,市场绿豆价格猛增至 2.0 元/公斤以上,比小麦价格高 2 倍,加之一些地方推广高产绿豆品种,使亩产由 50 公斤左右提高到 150 公斤左右,促使 1989 年和 1990 年绿豆种植面积增,总产量也有 一定提。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