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工企业能源审计规范HG.doc
10页ICS 27.010F 01HG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HG/T 4190—2011化工企业能源审计规范Code for energy audit on chemical enterprise2011-06-15 发布 2011-10-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前 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产业发展部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化工节能技术协会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文堂 赵伟 张觐桐 刘淑敏 于仲波化工企业能源审计规范1 范围本规范规定了化工企业能源审计的定义、内容、方法、程序及报告的编写要求等内容本规范适用于化工行业生产性质的企业和其他独立核算的化学品生产单位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本规范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范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范GB/T 1028工业余热术语、分类、等级及余热资源量计算方法GB/T 2588设备热效率计算通则GB/T 2589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T 3485评价企业合理用电技术导则GB/T 3486评价企业合理用热技术导则GB/T 6422企业能耗计量与测试导则GB/T 13234企业节能量计算方法GB/T 15587工业企业能源管理导则GB/T 16664企业供配电系统节能监测方法GB/T 17166企业能源审计技术通则GB 17167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B 21257烧碱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 21343电石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 21344合成氨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 21345黄磷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T 21367化工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GB/T 23331能源管理体系 要求3 术语和定义以下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
为了方便使用,以下重复列出了规范性文件中的某些术语和定义3.1能源审计 energy audit审计单位依据国家有关节能法规和标准,对企业和其他用能单位能源利用的物理过程和财务过程进行的检验、核查和分析评价3.2审计期 audit period指审计所考察的时间区段一般考察期间为一年或其他特定的时间区段3.3能源因素 energy aspect在组织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中,影响能源消耗、能源利用效率的因素3.4能源管理体系 management system for energy(MSE)在能源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管理体系3.5单位产量综合能耗 comprehensive energy consumption per unit product产品生产过程综合能耗量与合格产品总产量的比值3.6单位产值综合能耗 comprehensive energy consumption per production value企业总综合能耗量与企业总产值的比值3.7产品生产系统 production system从原料经计量离开原料仓库开始到产成品包装入库为止的有关工序组成的完整工艺过程和设备3.8辅助生产系统 production assist system为生产系统工艺装置配置的工艺过程、设施和设备,包括动力、供电、机修、供水、供气、采暖、制冷、仪表和厂内原料场地、成品仓库以及安全、环保装置等。
3.9附属生产系统 production accessorial system为生产系统专门配置的生产指挥系统(厂部)和厂区内为生产服务的部门和单位,其中包括办公室、操作室、休息室、更衣室、浴室、中控分析、成品检验、材料及配件加工处理等设施4 能源审计的内容4.1企业能源管理审计企业能源管理机构、能源管理体系的设置情况企业能源管理体系是否符合要求,节能负责人是否落实,重点用能单位是否设置能源管理岗位、配备合格的专职能源管理人员审计企业是否有以下能源管理制度,各项制度是否切实可行:a)能源采购和审批管理制度;b)能源生产、加工转换管理制度;c)能源计量统计制度;d)能源计量器具管理制度;e)主要产品及重点用能工序或装置的能源消耗定额、考核方法和节能奖惩制度;f)节能技改管理制度;g)节能项目技术经济评价制度;h)定期进行能源监测、能源审计、节能状况总结与评价的制度;i)节能宣传教育和培训制度;j)企业节能档案保管保存制度4.1.3能源管理制度可以包含在企业的相关管理制度中,以制度的执行情况为审计依据4.2企业用能概况及能源流程4.2.1审计企业使用能源的品种、实物量、总综合能耗(等价值、当量值),企业单位产值综合能耗、主要产品的单位产量综合能耗。
4.2.2能源流程a)从企业购入能源开始,绘制企业购入能源消费流向表或图b)审计企业用作原料并计入能耗的能源品种和数量c)对企业消耗的主要能源品种的流向分别进行审计,绘制每种能源的流向表或图4.3企业能源计量器具审计审计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情况是否符合GB 17167及GB/T 21367的要求4.4企业能源统计状况审计审计企业能源数据的记录是否采用规范的表格式样,记录的项目能否满足计算能源消耗的要求4.4.2审计重点用能单位的能源数据统计是否实行了网络化管理,是否按生产周期(日、周、月)及时统计计算出生产周期内的各种主要能源消耗量4.5生产工艺用能审计4.5.1对生产工艺(装置)的先进性进行审计,与国内外同类产品的生产工艺进行比较,重点分析其能源利用的异同4.5.2审计生产过程释放的化学能是否得到合理应用4.5.3对工艺过程的用能品种、数量、质量进行审计,审计能源品质是否符合工艺条件或操作规程要求4.5.4确定生产工艺的重要能源因素,分析其对产品能耗的影响,以及生产负荷变化对能耗的影响4.5.5审计工艺过程产生的余热、余压、含能废料等余能的利用状况4.6热力系统能源利用状况审计4.6.1审计企业锅炉、导热油炉、热风炉、焚烧炉及其它化工窑炉所用能源的品种和数量,计算热效率。
4.6.2审计热电站的总供热量、总供电量、热电比、单位供热标准煤耗、单位发电标准煤耗、综合热效率、冷凝水回收率4.6.3审计企业所用蒸汽的等级是否合理、稳定,蒸汽平衡状况,蒸汽能量的梯级利用状况4.6.4审计企业余热资源量、品种、等级,以及利用状况根据GB/T 1028计算企业尚未利用的各项余热资源量4.6.5审计制冷机的工作温度、制冷量、功率或耗热量、制冷系数、热力系数,并与机组的额定指标进行比较4.7电气系统用能审计4.7.1审计企业供配电系统的用能合理性,计算变压器的负载系数、配电损失4.7.2审计企业空压站的压缩空气生产总量、用电单耗,审计压缩机的能源利用效率4.7.3审计设备功率大于100 kW的重点用电设备的系统效率、控制方式、用能合理性4.7.4单台设备功率较小,但同一型号设备总功率大于300 kW时,应审计其系统效率、控制方式、用能合理性4.7.5审计企业照明系统是否选用节能型光源和灯具4.7.6审计企业在用设备是否有国家明令淘汰、禁止使用的耗能机电产品4.8企业能源消费指标计算分析4.8.1审计企业能耗数据的真实性、计算方法的合理性4.8.2计算企业单位产值综合能耗、单位产值电耗、单位产值取水量。
4.9主要产品能耗指标计算分析4.9.1审计企业主要产品生产过程能源消耗数据的真实性、合理性4.9.2计算主要产品的综合能耗、各种能源消耗量4.9.3计算主要产品单位产量综合能耗、单位产量各种能源消耗量,以及单位产量用水量4.9.4计算主要产品的原料能源消耗量,分别计算折标煤量和实物量4.10企业节能量的审计4.10.1企业节能量应分别计算产值节能量、产品节能量、技术措施节能量4.10.2审计企业节能量的计算方法是否符合GB/T 13234,采用的数据是否真实4.11企业能源成本指标计算分析4.11.1审计企业能源成本计算的合理性,计算能源成本占生产成本的比例4.11.2分别计算各种能源的成本占生产成本的比例4.11.3审计原料能源成本计算的合理性,计算原料能源成本占生产成本的比例4.11.4审计主要产品能源成本计算的合理性,计算能源成本占该产品生产成本的比例4.11.5审计主要产品的原料能源成本计算的合理性,计算原料能源成本占该产品生产成本的比例4.12节能潜力分析4.12.1分析企业能源管理状况,查找不符合能源管理政策和标准要求的环节4.12.2分析主要化学反应放热或吸热状况,与生产过程用能状况进行对比分析。
4.12.3分析企业生产工艺的先进性,分析工艺过程能源利用的合理性,查找节能潜力4.12.4分析设备选型是否合理,分析设备效率、原料变化、生产方案、生产周期、生产负荷、工艺参数优化等能源因素,查找不符合有关要求的环节4.12.5分析企业热力系统的能源利用水平,查找锅炉、加热炉等窑炉及蒸汽系统的节能潜力4.12.6分析含能物料的能源利用状况,查找充分利用余能的潜力4.12.7分析企业供配电系统的能源利用状况,查找节电潜力4.12.8分析重点用电设备的系统效率及用能合理性,查找节能潜力4.13提出节能措施建议4.13.1提出企业加强能源管理应采取的措施,简要分析可取得的节能效果4.13.2提出节能改造项目建议项目建议应包括技术方案及技术的先进性、节能效果、投资、经济效益等主要技术经济评价指标4.12.3评价节能项目的CO2、SO2减排效果5 能源审计的方法化工企业能源审计的基本方法是调查研究和分析比较,主要采用现场检查、数据审核、案例调查以及盘存查帐等手段,必要时辅以现场测试能源审计的依据如下:a)对企业能源管理的审计按照GB/T 15587及GB/T 23331的有关规定进行b)对企业能源计量及统计状况的审计按照GB/T 6422、GB 17167、GB/T 21367的有关规定进行。
c)对产品综合能源消耗和产值指标的计算按照GB/T 2589的有关规定进行d)对设备热效率的计算分析按照GB/T 2588的有关规定进行e)对企业余热资源的利用状况分析按照GB/T 1028、GB/T 3486的有关规定进行f)对企业供配电系统的计算分析按照GB/T 3485、GB/T 16664的有关规定进行g)对节能量的计算按照GB/T 13234的有关规定进行h)对重点化工产品能源消费指标的计算分析按照GB 21257、GB 21343、GB 21344、GB 21345等标准的有关规定进行i)对企业能源审计应符合GB/T 17166的有关规定j)其它能耗指标的计算参照有关行业标准及国家统计局的规定进行6 能源审计的程序6.1前期准备6.1.1成立能源审计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明确人员分工,明确能源审计的目标、审计期及审计内容,制定能源审计方案6.1.2初步了解企业生产及能源利用情况通过企业能源管理人员的介绍,初步了解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