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浅析唐代岳镇海渎祭祀礼仪的变化.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I***
  • 文档编号:217672986
  • 上传时间:2021-12-0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8.23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浅析唐代岳镇海渎祭祀礼仪的变化 荣毅伟摘 要:唐代岳镇海渎祭祀礼仪大都沿袭前朝,在隋代四大镇山的基础上又发展出五方镇山的格局,岳镇海渎的祭祀也有着详尽的规定同时,唐代岳镇海渎祭祀也在不断地变化,由唐初御署祝版制变为只署不拜,再发展为皇帝派遣官员进行,这一系列转变都与唐代皇权的加强紧密相关关键词:唐代;岳镇海渎;礼制岳镇海渎祭祀源于上古对山川河流的崇拜,这种崇拜可追溯到周朝,《礼记王制》有云:“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五岳视三公,四渎视诸侯诸侯祭名山大川之在其地者①从汉代起,岳渎祭祀逐渐成为国家最高的山川祭祀,至唐代已形成较为完整的岳镇海渎祭祀礼仪1 唐代岳镇海渎祭祀的确立岳镇海渎一般是指五岳、五镇、四海、四渎这些岳渎山川的统称唐代岳镇海渎祭祀大致继承前朝礼制,并发展出五方镇山祭祀格局据《通典》记载:“东岳岱山,祭于兖州;东镇沂山,祭于沂州;东海,于莱州;東渎大淮,于唐州南岳衡山,于衡州;南镇会稽,于越州;南海,于广州;南渎大江,于益州中岳嵩山,于洛州西岳华山,于华州;西镇吴山,于陇州;西海、西渎大河,于同州北岳恒山,于定州;北镇医巫闾山,于营州;北海、北渎大济,于洛州②其中,五岳即指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和中岳嵩山,四渎指江、河、淮、济,即长江、黄河、淮河、济水。

      五岳的说法最早见于《周礼》:“以血祭祭社稷、五祀、五岳③关于五镇说法的变化较为复杂,据《周礼春官大司乐》记载:“凡日月食,四镇五岳崩郑玄注:“四镇,山之重大者,谓扬州之会稽山,青州之沂山,幽州之医无闾,冀州之霍山④此时只有会稽、沂山、医无闾、霍山四镇,至隋朝,据《隋书礼仪》记载:“诏东镇沂山,南镇会稽山,北镇医无闾山,冀州镇霍山,并就山立祠……并准西镇吴山造祌庙⑤吴山成为西镇,五镇格局方才出现唐代的岳镇海渎祭祀与道教联系紧密,具有特殊的政治文化蕴意,成为一套象征王朝正统性经国体野的文化符号2 唐代岳镇海渎祭祀礼仪的变化唐代在继承和发展前朝山川祭礼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岳镇海渎祭祀礼仪,对祭祀的每个环节与细节做了详细的规定唐代的国家祭祀分为大祀、中祀和小祀:大祀为昊天上帝、五方帝、皇地祇、神州及宗庙;中祀为社稷、日月星辰、先代帝王、岳镇海渎、帝社、先蚕、释奠;小祀为司中、司命、风伯、雨师、诸星、山林川泽之属可见,岳镇海渎祭祀在当时的国家政治中居于相对重要的地位对于岳镇海渎祭祀,按照唐朝礼制,有宗庙者,祀于宗庙,无宗庙则设坛祭之岳镇海渎祭祀大都在郊庙之中,这一情况大致可归因于“五岳视三公,四渎视诸侯”的说法,实际上赋予了山川帝王、诸侯的礼遇,其中最明显的是武则天对五岳封爵。

      垂拱四年(688),武则天以“洛水为永昌封其神为显圣侯……又以嵩山与洛水接近,因改嵩山为神岳,授太师、使持节、神岳大都督、天中王,禁断刍牧其天中王及显圣侯,并为置庙”⑥此后,唐代对岳镇海渎的封爵不断据《唐会要》记载,有唐一代对岳镇海渎的封爵具体为:东岳泰山,齐天王;南岳衡山,司天王;中岳嵩山,中天王;西岳华山,金天王;北岳恒山,安天王;沂山,东安公;会稽山,永兴公;吴山,成德公;霍山,应圣公;医巫闾山,广宁公;东海,广德王;南海,广利王;西海,广润王;北海,广泽王;河渎,灵源王;济渎,清源公;江渎,广源公;淮渎,长源公五岳、四海、黄河地位较高为王爵,五镇、三渎地位次之为公爵岳镇海渎封爵的同时,其祭祀过程也逐渐礼制化与系统化,唐代设有专门的岳渎庙令和管理机构,五岳四渎庙中,令各一人,为正九品上,斋郎三十人,祝史三人按照武德、贞观时期的旧礼,祀岳镇海渎时,需皇帝亲自在祝版上写下祝文祝版就是祭祀时书写祝文的木板,长约34厘米,宽约27厘米,厚约2厘米,用落叶乔木制成,只做大祀、中祀时使用每当祭祀时,所司先准程进献,皇帝御署后,北面再拜,之后再令人送往岳镇海渎所在地,祀官以当地都督和刺史充任然而从武周开始,唐初的祝版御署制发生了变化。

      证圣元年(695),有司上言曰:“谨按‘五岳视三公,四渎视诸侯,天子无拜公侯之礼请依旧仪,五岳以下,署而不拜①岳镇海渎为公侯,位在皇帝之下,皇帝乃天子,岳镇海渎之神应为皇帝的臣署故而自武周时期起,便无皇帝亲自参拜岳镇海渎,祭祀时只署而不拜至玄宗朝,岳镇海渎的祀礼又有了变化,据《唐会要》记载,开元九年(721),太常上曰:“伏准《唐礼》,祭五岳四渎,皆称嗣天子,祝版皆进署窃以祀典,五岳视三公,四渎视诸侯,则不合称嗣天子,及亲署其祝文伏请称皇帝谨遣某官某,敬致祭子岳渎之神②在武周后天子不拜的基础上,又改为祝版不署“嗣天子”,皇帝也不再亲自撰写祝文,而变为由皇帝派遣官员进行祭拜,以至于到了唐中后期,经常出现祭祀官员不拜的现象关于岳镇海渎祭祀的具体形式,唐一代并未有大的改变按照唐代礼制,“凡大祭祀,卿省牲而告充凡祭天及日月星辰之玉帛,则焚之;祭地及社稷山岳,则瘗之;渎污,则沉之”③因此,岳镇海渎的祭祀主要为瘗、沉两种方式《新唐书》记载:“岳镇、海渎祭于其庙,无庙则为之坛于坎,广一丈,四向为陛者,海渎之坛也广二丈五尺,高三尺,四出陛者,古帝王之坛也广一丈,高一丈二尺,户方六尺者,大祀之燎坛也广八尺,高一丈,户方三尺者,中祀之燎坛也。

      广五尺,户方二尺者,小祀之燎坛也皆开上南出瘗坎皆在内壝之外壬地,南出陛,方,深足容物此坛埳之制也④岳镇海渎的祭祀过程繁杂,整个仪式的完成需要献官、赞礼官、掌馔者等众多官员,同时还需要羊、豕、樽、玉、珪等各种祭品和祭器仪式的每一个步骤都有严苛的规定,缺一不可,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早期的岳镇海渎祭祀大都以郊庙为中心,在唐代,庙祭逐渐成为主流,每年祭拜诸岳镇海渎,只需各以五郊迎气日祭即可若遇干旱水涝之灾,也需祈岳镇海渎唐代为山川之神修建庙宇,望祭制度也逐渐被所在地祭祀所替代当然,唐代的岳镇海渎祭祀并非由国家垄断,民间自发的祭祀行为不在少数这种民间信仰与官方祭祀诉求不同,大多是出于个人宗教信仰,二者并不冲突3 结语唐代岳镇海渎的祭祀,实际上与唐代皇权的加强和宗教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从武周时期开始,岳镇海渎封爵虽一直存在,但受“署而不拜”的影响,岳镇海渎之神较皇权的地位明显下降,现实皇权似乎渐渐被塑造成为一种高于神祇的存在同时,岳镇海渎的封爵和祭祀逐渐与儒家结合,被大量儒学经典附会,从而导致岳渎祭祀发生了很大变化参考文献[1]雷闻.道教徒马元贞与武周革命[J].中国史研究,2004(1).[2]雷闻.郊庙之外:隋唐国家祭祀与宗教[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3]任爽.唐代礼制研究[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4]刘兴顺.泰山国家祭祀史[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7.[5]贾二强.唐宋民间信仰[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