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影响基层干部事业心责任感的客观因素及相应对策.docx
24页影响基层干部事业心责任感的客观因素及相应对策 在十八大提出了“能打胜仗”的强军目标,而能打胜仗的一个必要条件就是军队的基层干部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因为基层干部是军队建设和管理的中坚力量,是各项具体工作的组织实施者只有具备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才会有饱满的工作热情、锲而不舍的拼搏精神和大胆创新的开拓意识,才能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因此,基层干部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如何,直接关系到部队的高度稳定和集中统一,关系到部队建设的质量和战斗力的提高然而时下受来自外部社会和部队内部一些因素的影响,不少基层干部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受到了严峻挑战究其根本,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三点客观因素 一是领导岗位有限,发展空间小笔者此前曾同不少本科军校的同学交流过,发现这个现象在基层部队普遍存在营、连一级干部,往往在一个岗位上待很长时间,不管表现如何优异,都很难像条令条例上写的那样按时调职调衔就拿笔者所在部队举个例子,营级主官往往不愿意主动转业,都希望能熬到副团;但团级岗位相对营级要少得多,大部分营级干部很难再进一步,于是就耗着到年限才转业;营级干部的长期任职则导致了连一级干部无法按时晋职在这种体制背景下,基层干部的事业心难免会被慢慢消磨,导致激情消退。
尤其是当得知其它部队尤其是机关单位的同级同学早已升迁时,巨大的心理落差更是会对其事业心和责任感产生不可忽略的消极影响 二是部队装备落后,重要任务少基层部队的战斗力,往往需要通过重要的军事任务来促进和体现部队参加一次联合军演,对部队的武器装备改良、制度管理完善和战术战法提高等方面都是一次很好的机会然而不少基层部队,在电子通信、机动运输和战斗武器等“硬件”设施上与其它兄弟单位存在明显的“代差”,使得训练方式陈旧,无法跟上打赢现代化战争的要求,因此也就难以领受重要的军事任务而一旦缺少了任务牵引,部队装备的更新换代就会放缓,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在这种条件下,基层干部的事业心和责任感难免会受到波及,感觉自己的连队得不到重视、被边缘化,从而打击了部队训练的热情和积极性 三是军地差距扩大,生存压力大虽然我军近几年来多次提高工资标准,但军人的收入和社会平均水平还是存在不小差距;另外由于土地规划和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很多基层部队无法按照条例条令为符合条件的干部提供住房保障这使得基层干部,尤其是部队驻地位于一线大城市的基层干部的生活压力非常大他们领着比社会低的工资,却承受着和社会上一样的生活成本;而且他们大部分都是刚有家庭,上有老人要赡养,下有小孩要上学,家庭负担很重。
巨大的生存压力迫使他们必须分出相当多的精力去考虑生计问题,因此难以做到全副身心地投入到部队的建设管理中去 针对上述三个客观因素造成的问题,笔者提出三条相应对策一是合理加快基层干部的流动我军金字塔型的编制结构决定了不可能每一名军官都能晋职到理想的职别,大部分的基层干部要面临转业对基本无法继续晋职的基层干部,上级领导机关首先应结合基层实际情况和干部个人意愿,合理地制定转业干部名单;其次对其做好思想工作,使其正确看待转业问题;最后要切实落实好转业政策,使转业干部能实现从部队到社会的安稳过渡只有这部分干部能安心按时转业,部队才能为后来的干部提供充足岗位,满足其发展需要,使其保持旺盛的斗志和工作干劲二是设法拓宽基层干部的视野武器装备的“硬件升级”可遇不可求,但基层干部素质的“软件”却可自主提高如果长期待在自己的部队缺乏与外界交流,基层干部很容易出现技能单 一、视野狭窄的问题因此,上级单位应统筹规划,每年安排一定数量的基层干部在军政、指技、兵种岗位之间交叉代职,提高其复合素质、拓宽战略视野同时也应鼓励基层干部在工作之余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支持他们参加国家统一组织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及外语、计算机等级考试等等。
只有让基层干部在部队中不断充实自己、提升自己,他们才会觉得在基层能实现抱负,才会更具事业心和责任感 三是适当改善基层干部的待遇基层干部平时训练艰苦,为整个连队操碎了心,战时更是要站到指挥战斗的第一线,付出巨大,因此理应享有更好的福利待遇部队应按照“重心下移、保障下倾、基层优先”的原则,切实落实好“从优待基层”的政策,想方设法优先为基层干部解决实际困难;尤其是住房分配、家属随军等与基层干部切身利益相关的现实问题要协调好只有生活上的难题解决了,基层干部才能免除后顾之忧,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以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做好部队的各项工作 第二篇:事业心责任感因素解析及对策调查报告影响官兵官兵事业心责任感因素解析及对策 根据上级要求,我围绕“当前官兵事业心责任感存在问题有哪些、因素是什么、如何有效解决”这个问题,采取问卷调查、座谈交流、开展讨论、个别谈心等形式,进行了调查研究,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影响官兵事业心责任感的主要因素 理想信念的影响一些官兵自觉不自觉地表现出了对外来文化和意识形态的极大兴趣这些现象,看似不经意,实质上正是西方敌对势力长期西化、分化战略图谋中的“多米诺骨牌效应”。
理想信念的动摇是最根本的动摇,其危害程度甚于任何自然灾难 社会风气的影响官兵平时接触面广,正负面消息不绝于耳,往往会导致官兵在看法和认识上发生偏差比如,有的把现在的社会风气同解放初期的民风作比较,看腐朽没落的多,看文明进步的少,片面地把阴暗面归咎为改革开放的结果;有的看个人致富的多,看全社会整体生活水平提高的少,对社会主义的按劳分配制度产生了怀疑;有的甚至在拜金主义思想的侵蚀下,当了金钱的俘虏;有的看滋生腐败分子的“土壤”多,看我们党惩治腐败的力度少;有的缺乏辩证地唯物地全面认识党的先进性,以少代多,以偏概全,看不到我们党与其他政党的本质区别等等 利益得失的影响干部层面由于用人机制还不够活跃,发展受限,特别是营级干部提升使用的机会较少;战士担负的工作任务相 -1可松懈 校正名利得失的“视觉点”对待名利得失,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识,这取决于每个人看待名利的“视觉点”校正好“视觉点”,会发现基层部队是一片可以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一是物质利益少精神财富可以多官兵天天都感受到飞速发展的物质文明和扑面而来的富裕气息,而自身工作性质决定不能离开战斗岗位去谋“先富”于是,有些人可能患得患失,其实换一个“视觉点”观察,认识就会不一样。
有句话说得好“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这些年,部队在参与西部大开发、新农村建设、捐资助学、抢险救灾、应急维稳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换来了人民的尊重和爱戴当我们看到地方的服务窗口、机场车站、名胜古迹处处可以看见军人免费、军人优先的标示牌时,那份荣誉感和自豪感是用金钱无法挽来的宝贵精神财富二是职务升迁受限,岗位价值可以无限大部队的现状是营级以上职岗位编制少,人人都提拔使用不现实如果你不面对现实,一门子心思盯住位置干,挖空心思跑名要利,等待你的必然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相反,调整好心态,不急功近利,不好高骛远,立足本职,勤奋敬业,本职岗位可能会成为你建功立业的舞台由此可见,每一名官兵,每一个小岗位也可以演绎闪亮人生,有价值人生 浇铸牺牲奉献的“大熔炉”我们后勤部队没有火热的军营氛围和战斗气息,更需要大力倡导牺牲奉献精神,更需要浇铸牺牲奉献的“大熔炉”一是发扬光大“五种精神”两不怕”精神、“老 -3 第三篇影响基层团组织开展工作的因素及对策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入世”过程的不断深化,油田企业也实行了企业内部承包,以产定人,减员增效等改革措施。
从目前所了解的情况看,当前企业共青团工作在很大程度上相对被弱化了,尤其在基层,出现了团的工作地位不明确,基层团干部身兼数职,工作得不到重视的局面如何解决好这些制约因素,增强团支部的活力,是当前搞好企业共青团工作必然面对又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困扰基层团组织开展工作的主要因素笔者在近段时间的调研活动中,了解到困扰基层团干部开展工作,影响团组织发挥作用的突出因素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团组织的吸引力弱化当前,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共青团工作遇到了许多新问题,这对共青团工作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但许多基层团组织未能及时抓住这一历史机遇进行一系列的改革,不适应形势发展的旧的工作方法、工作内容、工作思路严重影响着团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特别是基层活动方式上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随着团员素质的提高,对团组织活动的内容、形式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团的活动的花样只有不断翻新,才能够适应青年的特点与兴趣爱好由于对青年们的特点与需求没有准确地把握,现在有的活动形式与内容仍存在单调呆板,老调重弹,没有时代气息等弊端这样可能导致的结果是,既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又挫伤了广大团员青年的积极性,甚至对今后的活动产生负面影响。
还有许多基层团组织只是被动地参与上级团委安排的活动,很少能根据本单位的实际开展创造性的活动有些活动只是讲究声势、走过场,不求质量,活动设计上缺乏立体感和层次化,活动内容上还围困于行政化的政治说教,使团组织自身缺乏生机和活力同时,青工的价值导向多元化和从众化发展,尽管自开展青年岗位能手活动以来,活动内容逐渐向围绕岗位技能方向转变,但青工队伍仍面临着技能水平落后与高技术生产需要的矛盾比如,我们每年举行的技术比武大赛,某些赛项的考核内容仍局限于表象的认识和常规的简单操作,比速度,而欠缺了更进一步向挖掘更高的质量和新的技术的考核上引导而现有的工人技术职称的升级评审条件,仍局限于以前的要求标准,工龄卡的太死,致使许多青工在这方面很少有竞争的机会,挫伤了一部分青工学技术的积极性 2、基层团干部对团的工作心有余而力不足以我厂团干部队伍为例;我厂现有59个基层团支部,59名团支部书记,这59名团干部都是队上的生产骨干,大部分团支部书记还兼队上的副队长,技术员等职务,一人多岗、专职不专用,使团干部成为“机动干部”,紧张、繁重的业务工作已占用了他们大部分精力,再受水平、能力的制约,很难研究透新问题,创造出新办法。
再加上团支部书记的地位不显著,对团的工作心有余而力不足,部分团支部各项规章制度不健全、不完善,加上生产任务紧张,活动开展时间难以保证人员,不能按时集中,使团的组织生活不正常,团的纪律松弛,工作被动,只是忙于应付,流于形式另外,部分团干部对团的业务知识掌握不多,对开展团的活动,存在思路不清、任务不明,途径和办法也不多的问题,许多团干部感到想干好团的工作,又找不到新的出路,好的活动方式 3、青年价值取向发生了根本变化,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团支部的主体是团员青年,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决定着团支部工作的成败得失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特别是在目前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许多青年人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等方面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影响青年人活动的经济困素正逐步增加,他们开始注重经济效益的提高,以经济效益论英雄,把能否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竞争、创新、发展、独立等新观念正在他们的头脑中形成,再加上整个社会大环境的影响,青年人过去那种对政治生命、政治荣誉的自豪感有了明显下降,团员意识淡化,这不仅挫伤了团干部的积极性,也使青年人对共青团失去了兴趣,“团员不团员,就是每月多交两块钱”,对入团怀有一种无所谓的思想,对于团组织的活动不积极参与,对团干部安排的工作拖拖拉拉,敷衍了事,工作只由团干部一人来承担,团支书成了团支部。
4、基层领导对团的工作重视不够,团支部在业务上受上级团组织的领导,而在行政上隶属于同级党政组织之下,它的活动内容应围绕本单位中心工作来确定,开展活动所需要的人力、物力、财力、场地、时间等,也必须得到单位党政领导的许可,因此,党政领导对团支部的工作是否重视,是团干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