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当仁不让于师(新)》.ppt

26页
  • 卖家[上传人]:大米
  • 文档编号:587693716
  • 上传时间:2024-09-06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334.50KB
  • / 2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亚里士多德•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导入          孔子博古通今,德行高尚,是我国古代文化的孔子博古通今,德行高尚,是我国古代文化的集大成者孔子被誉为集大成者孔子被誉为“万世师表万世师表”,他是怎样建,他是怎样建构起构起“和谐平等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的呢?的师生关系的呢? 遇到遇到””仁仁””的事情的时候,的事情的时候,对老师也不必谦让对老师也不必谦让 找出下列通假字•①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 . •②道之斯行: •③子见南子,子路不说: •④夫子矢之曰:•5鼓瑟希•6莫春者 给下列字词注音•①绥( ) ②喟然( ) ③莞尔( )•④偃( ) ⑤箪( ) ⑥皙( ) •7千乘( )之国 8 饥( )馑( ) 9哂( )之• •10 以俟( )君子 11 牖( ) 12恸( )•13冠( )者五六人 14浴乎沂 ( ) 15风乎舞雩( ) •小组讨论翻译(第10则除外) 1 1··【原文】【原文】 叔孙武叔毁仲尼。

      叔孙武叔毁仲尼 子贡曰:子贡曰:““无以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为也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月也,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毁:诽谤毁:诽谤     逾:超越逾:超越伤:损伤伤:损伤    多:只,仅仅多:只,仅仅见:表明见:表明 【译文】【译文】 叔孙武叔诽谤孔子叔孙武叔诽谤孔子子贡说:子贡说:““不要这样吧,不要这样吧,孔子是诽谤不了的,其孔子是诽谤不了的,其他人的贤良,象丘陵一他人的贤良,象丘陵一样,还可以超越;孔子样,还可以超越;孔子却象日月,别人没法超却象日月,别人没法超过虽然有人要自绝于过虽然有人要自绝于日月,但对日月又有什日月,但对日月又有什么损伤?只能表明他不么损伤?只能表明他不自量而已自量而已        写子贡面对叔孙武叔的诋毁,运写子贡面对叔孙武叔的诋毁,运用比喻、对比的手法,理直气壮地用比喻、对比的手法,理直气壮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表现孔子的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表现孔子的出出类拔萃的才德类拔萃的才德以及对孔子无限敬仰以及对孔子无限敬仰的感情。

      的感情诋毁其实是无能和妒忌的表现诋毁其实是无能和妒忌的表现 2. 【原文】      陈子禽谓子贡曰:陈子禽谓子贡曰:““子子为恭也,仲尼岂贤于子乎?为恭也,仲尼岂贤于子乎?”” 子贡曰:子贡曰:““君子一言以君子一言以为为知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夫子之不可及也,可不慎也!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不可犹天不可阶阶而升也夫子之而升也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谓立之斯立,得邦家者,所谓立之斯立,道之道之斯斯行,行,绥绥之斯来,动之之斯来,动之斯斯和和其生也荣,其死也哀,其生也荣,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如之何其可及也?””【注释】【注释】 ““知知””通通““智智””,聪明,,聪明,智慧阶:名作动,踩着台阶阶:名作动,踩着台阶道之斯行:道之斯行:““道道””通通““导导””,引导绥绥( (随随):):安抚和:团结协力和:团结协力 【译文】          陈子禽对谓子贡说:“你是谦虚吧,孔子哪里比你强?”         子贡说:“君子说一句话就可以表现出是否明智,所以说话不可以不谨慎孔子的高不可及,如同天不能搭阶梯爬上去一样他如果有机会治理国家,就能做到传说的那样,得到老百姓的全力拥护,万众一心,共享太平。

      他生也光荣,死也可哀,怎么谈得上赶上他呢?”  写子贡面对写子贡面对陈子禽的挑拨,陈子禽的挑拨,运用比喻、排比运用比喻、排比的手法,生动形的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孔子象地描绘了孔子的才德,婉转表的才德,婉转表达对孔子的无限达对孔子的无限敬仰之情敬仰之情陈子禽用心险恶,陈子禽用心险恶,手段卑劣手段卑劣 3 3·· 【原文】【原文】 颜渊喟然叹曰: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喟然:深深感叹的样子喟然:深深感叹的样子 循循:有次序坚:坚实深奥循循:有次序坚:坚实深奥 诱:引导诱:引导 博:使博:使…………广博 末末: :没有 卓尔卓尔: :高大的样子高大的样子 由由: :途径译文】      颜渊感叹地说:“老师的学问越仰望越觉得高耸,越钻研越觉得深厚;看着就在前面,忽然却在后面。

      老师步步引导,用知识丰富我,用礼法约束我,想不学都不成我竭尽全力,仍然象有座高山矗立眼前我想攀上去,但觉得无路可走 评析:评析: 运用夸张式的比喻和对比,由衷的运用夸张式的比喻和对比,由衷的赞美表现孔子无以伦比的才德,及弟子们赞美表现孔子无以伦比的才德,及弟子们对孔子的极端崇拜之情对孔子的极端崇拜之情 4· 【原文】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      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抑:不过抑:不过         厌:满足厌:满足 孔子说:孔子说:““如果说如果说到圣与仁,那我怎么敢到圣与仁,那我怎么敢当!不过(向圣与仁的当!不过(向圣与仁的方向)努力而不感厌烦方向)努力而不感厌烦地做,教诲别人也从不地做,教诲别人也从不感觉疲倦,则可以这样感觉疲倦,则可以这样说的 公西华说:公西华说:““这正是这正是我们学不到的我们学不到的 【评点】【评点】 ““学而不厌,诲人不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倦””与与 ““为之不厌,诲为之不厌,诲人不倦人不倦””是一致的是一致的 这这表现了孔子谦虚和执著的表现了孔子谦虚和执著的品格。

      品格 5.5.【原文】【原文】  子曰:子曰:““当仁,不让于师当仁,不让于师 【译文】【译文】 孔子说:孔子说:““在对仁这个问题上,可以不必对老师讲谦让在对仁这个问题上,可以不必对老师讲谦让评析:评析:       表现孔子对仁的重视,对弟子人格的尊表现孔子对仁的重视,对弟子人格的尊重和对平等师生关系的追求重和对平等师生关系的追求      他从不偏爱贵族子弟,最赏识生活困顿他从不偏爱贵族子弟,最赏识生活困顿而德行高尚的颜渊而德行高尚的颜渊 6. 6. 【原文】【原文】   子曰:子曰:““二三子二三子(1)(1)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 【译文】【译文】   孔子说:孔子说:““学生们,学生们,你们以为我对你们有什么隐你们以为我对你们有什么隐瞒的吗?我是丝毫没有隐瞒瞒的吗?我是丝毫没有隐瞒的我没有什么事不是和你的我没有什么事不是和你们一起干的我孔丘就是这们一起干的我孔丘就是这样的人  评析评析      表明孔子心胸坦荡,表明孔子心胸坦荡,光明磊落以及孔子对光明磊落以及孔子对学生人格的尊重。

      学生人格的尊重 7 7·· 【原文】【原文】 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割鸡焉用牛刀?鸡焉用牛刀?”” 子游对曰: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子曰: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1、之:到、之:到……去2、弦歌:弹琴唱歌弦歌:弹琴唱歌3、焉:怎么焉:怎么4、诸:之于诸:之于代孔代孔子的话,介词,从子的话,介词,从5、使:使唤使:使唤6、戏:开玩笑戏:开玩笑译文】【译文】 孔子到武城,听见弹琴唱歌的孔子到武城,听见弹琴唱歌的声音孔子微笑着说:声音孔子微笑着说:““杀鸡何必杀鸡何必用宰牛的刀呢?用宰牛的刀呢?”” 子游回答说:子游回答说:““以前我听先生以前我听先生说过,说过,‘‘君子学习了礼乐就能爱人,君子学习了礼乐就能爱人,小人学习了礼乐就容易指使小人学习了礼乐就容易指使 孔子说:孔子说:““学生们,言偃的话学生们,言偃的话是对的。

      我刚才说的话,只是开个是对的我刚才说的话,只是开个玩笑而已玩笑而已 【评点】【评点】       对孔子的言行可有对孔子的言行可有两两种理种理解:解:       一、知错即改一、知错即改       二、为维护自己的形象,二、为维护自己的形象,给自己找台阶给自己找台阶       8· 【原文】     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之!天厌之!” 1 1、南子:卫灵公夫人,、南子:卫灵公夫人,淫乱放荡,名声不好当淫乱放荡,名声不好当时把持着朝政时把持着朝政 2 2、、““说说””通通““悦悦””,,高兴 3 3、、““矢矢””通通““誓誓””, ,发誓 4 4、所、所…………者:假如者:假如…………的话译文】       孔子去见南子,子路不高兴孔子发誓说:“如果我做了什么不正当的事,让上天谴责我吧!让上天谴责我吧!”   9 9·· 【原文】【原文】 子曰: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 【译文】【译文】 孔子说: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是多么高尚啊!” ” 【评析】【评析】 颜回是孔子心目中最理想的颜回是孔子心目中最理想的学生,虽生活艰辛,但品行卓越学生,虽生活艰辛,但品行卓越这里孔子借赞扬颜回的机会,再这里孔子借赞扬颜回的机会,再次为我们刻画了一个次为我们刻画了一个““安贫乐道安贫乐道””的君子形象的君子形象     1111·· 【原文】【原文】 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亡之,命矣夫!斯人也有斯疾也!斯人也有斯疾也!命矣夫!斯人也有斯疾也!斯人也有斯疾也!”” 【译文】【译文】         伯牛病了,孔伯牛病了,孔子前去探望他,从子前去探望他,从窗户外面握着他的窗户外面握着他的手说:手说:“丧失了这丧失了这个人,这是命里注个人,这是命里注定的吧!这样的人定的吧!这样的人竟会得这样的病啊,竟会得这样的病啊,这样的人竟会得这这样的人竟会得这样的病啊!样的病啊!” 【评析】【评析】 孔子对弟子们充满孔子对弟子们充满了关爱,冉耕身患恶了关爱,冉耕身患恶疾,孔子担着被传染疾,孔子担着被传染的危险去看望他。

      的危险去看望他 这段表达了孔子这段表达了孔子对学生的关爱之情以对学生的关爱之情以及师生情谊的深重及师生情谊的深重 1212··[ [原文原文] ]颜渊死子曰: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噫!天丧予!天丧予!天丧予!””[ [译文译文] ] 颜渊死了颜渊死了孔子说:孔子说:““唉!唉!上天要了我的命!上天要了我的命!上天要了我的命!上天要了我的命!””[ [评析评析] ] 颜渊因贫病三四十岁颜渊因贫病三四十岁就早死了孔子很伤心,就早死了孔子很伤心,反复念叨着:反复念叨着:““唉!老天唉!老天要了我的命!要了我的命!””体现了孔体现了孔子对弟子爱的深沉!子对弟子爱的深沉! 1313··[ [原文原文] ]颜渊死子哭之恸从者曰:颜渊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子恸矣!””曰: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 [译文译文] ] 颜渊死了孔子颜渊死了孔子哭得很悲痛跟着他的哭得很悲痛跟着他的人说:人说:““您太悲痛了!您太悲痛了!””孔子说:孔子说:““真的很悲真的很悲痛吗?不为这样的人极痛吗?不为这样的人极度悲痛又为谁极度悲痛度悲痛又为谁极度悲痛呢?呢?””[ [评析评析] ] 孔子最推崇的颜渊孔子最推崇的颜渊死了。

      孔子极其悲痛孔子极其悲痛跟着他的人说他太悲痛跟着他的人说他太悲痛了孔子反问:了孔子反问:““不为不为这样的人悲痛,还能为这样的人悲痛,还能为谁悲痛呢?谁悲痛呢?””显示了孔显示了孔子对弟子爱的深厚子对弟子爱的深厚 完成第十则,翻译 完成后面表格 人物人物志向志向孔子态度、评价孔子态度、评价表现的人物性格表现的人物性格子路(仲由)子路(仲由)冉有(求)冉有(求)公西华(赤)公西华(赤)曾皙(点)曾皙(点) •完成完美课堂知识必备•应用体验之旅基础知识和课内阅读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