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完整word版)陶罐和铁罐教案-详案.doc

10页
  • 卖家[上传人]:工****
  • 文档编号:530372425
  • 上传时间:2023-11-2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86.54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完整word版)陶罐和铁罐教案 详案27 陶罐和铁罐 ———黄端云 班级: 教科院1202班 姓名: 熊润青课题《陶罐和铁罐》教材分析《陶罐和铁罐》是三年级上册的一篇精读课文,是一篇童话故事全文共十七个自然段,可以将其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1—9自然段,讲的是自满的铁罐自持坚硬,瞧不起陶罐,常常嘲笑奚落陶罐,谦虚的陶罐以礼想让,据理力争;第二部分是10-17自然段,讲的是许多年过去了,陶罐被人们挖出依然如故,而铁罐已无踪影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一般都喜欢童话故事,对文章内容应该会感兴趣并且三年级的学生富有极强的表现欲,可以通过角色朗读来演绎文中的陶罐与铁罐,激发他们学习这篇课文的热情,以及增强对文中中心思想的理解教具陶罐和铁罐铁罐各一个、陶罐和铁罐的头饰、ppt课件课时两课时教 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正确认读“陶 懦 辩 恼 耻 逝 殿 掘 朴 素”;会读写“陶 谦 虚 嘴 恼 怒 吵 感 荒 捧 朴 素 值 受”2.能够找出将对人物神态描写的词语如“骄傲、奚落、傲慢、谦虚、轻蔑、争辩、恼怒”,运用能够将这些词语运用到日记中和写作中。

      过程与方法):1利用角色朗读的方式来表现出文章中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的神态2、小组讨论并探讨陶罐与铁罐的优点与缺点并派代表发言.(情感态度价值观):明白要正确接受他人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这个道理,从而在生活中能够做到取长补短,与他人和睦相处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陶罐和铁罐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难点:1、能够在故事中读出做人要接受他人长处、正视自己短处这个缺点. 2、能够理解铁罐在很多年之后不见踪影的原因——铁罐被氧化被腐蚀了.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补充随想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1、将教具放在讲台上,让学生观察这两个是什么,引导学生说出陶罐和铁罐并板书课题2、提问:如果我将两个罐子碰一下,结果会怎么样?3、问:那你们是喜欢陶罐还是铁罐呢?4、(嘘!)先不要告诉我答案,今天这篇课文里有两个主人公——陶罐和铁罐,他们之间会有什么故事呢?现在就让这两只罐子带领我们走进这个有趣故事吧1、学生仔细观察,举手说出答案——陶罐和铁罐2、学生齐声说:陶罐会碎,而铁罐没有事3、学生众说纷纭.4、学生安静下来,对课文内容产生好奇心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一) 初读课文1、要求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将难读的语句多读几遍.(读的过程中教师巡视)2、检查字词Ppt展示生字 陶 懦 辩 恼 耻 逝 殿 掘 朴 素 谦 虚 嘴 恼 怒 吵 感 荒 捧 值 1、 学生自由的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顺序,并画出不会读或不理解的生字词。

      2、 2、学生在课本中用圆圈画出这些生字词,标出字音然后一生领读、学生齐读、同桌互查二) 整体感知 1、 提问:读了这篇课文以后,你能和同学们讲一讲文章写了一个什么故事吗?2、引导学生说出:铁罐常常(奚落)陶罐,但若干年后,陶罐依然(光洁)、(朴素)、(美观),而铁罐已(无影无踪)1、同桌探讨,并且将故事能够大致讲出来给同桌听一名同学举手发言.2、学生配合教师说出(奚落)、(光洁)、(朴素)、(美观)、(无影无踪).三、精读课文深入感悟(一) 学习课文的1-9自然段,体会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1、文章第一自然段是怎样形容铁罐的?又是怎样表达铁罐对陶罐的态度的?2、哪一位同学来说一说“奚落”的意思 3、老师概括“奚落”这几个自然段也就是常讲铁罐常常用尖刻的话数说陶罐的短处.请同学们自读课文思考:① 陶罐的短处是什么?铁罐又是凭什么来奚落陶罐的?② 铁罐用了哪些尖刻的话数说陶罐的短处(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 ③ 面对铁罐的奚落,陶罐又是怎样回答的呢? 请同学们边读就边把有关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来  4、ppt出示对话,体会各自态度①“你敢碰我吗?陶罐子!”……以及一系列两个罐子的对话。

      请同学们自学后面的句子,看看这些句子体现了陶罐和铁罐怎样的态度? 5、指导朗读1——9自然段 ①通过1——9片段段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陶罐和铁罐不同的性格特点,铁罐的傲慢、狂妄,陶罐的谦虚、忍让、不骄傲不自卑我们就来分角色把1——9自然段读一读. ②注意:读的时候要读出铁罐的傲慢、狂妄,读出陶罐的谦虚 ③分角色朗读:男生读铁罐说的话,女生读陶罐说的话叙述的语句就由老师朗读 ④请两位同学把刚才读的内容演一演1. 学生举手回答:铁罐很骄傲;它看不起、奚落陶罐2、学生回答出奚落的大致意思3、学生朗读课文的1—9自然段,体会铁罐对陶罐的奚落,并回答:陶罐的缺点是易碎,经不起碰撞而铁罐很坚硬所以它奚落陶罐预设)学生用直线画出陶罐奚落陶罐的语句,一名学生起来回答学生用波浪线画出陶罐的话,一名学生起来回答.4、生讨论回答:铁罐:傲慢、狂妄 陶罐:谦虚、忍让、不骄傲不自卑(预设)5、全班学生分角色朗读的积极性提高,课堂男女生互动,男生读铁罐傲慢、狂妄、轻蔑的语气;而女生读陶罐谦虚的语气两名同学戴上陶罐和铁罐的头饰,运用语言动作神态来演示陶罐与铁罐的对话全班同学交流体会.(二)读文章的10-17自然段,体会若干年之后的变化。

      1、铁罐自以为坚硬,瞧不起陶罐,常常奚落陶罐,发生了争吵,最后以不欢告终,许多过去了,陶罐是不是像铁罐说的那样成了破碎片?而铁罐是否像它自己所说的那样坚固,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2、指名读,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陶罐:易碎→永久铁罐 坚硬→氧化)人们没找到了铁罐后,这是为什么,铁罐去哪里了呢?(铁罐被氧化消失的无影无踪结合讲解铁要氧化的科学道理)1、 学生朗读课文10-17自然段,并用“~”划出变化的句子. 生举手起来回答陶罐与铁罐前后的变化:陶罐变得(奚落)、(光洁)、(朴素)、(美观)而铁罐(影子也没有见到)2、学生思考并猜想并小组讨论四、总结全文 把握思想1、 老师引导学生概括文章大意.2 教师拿反例铁罐引导学生回答:我们应该明白要正确接受他人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这个道理,从而在生活中能够做到取长补短,与他人和睦相处1、学生回答:铁罐常常奚落陶罐,但若干年后,陶罐依然光洁、朴素、美观,而铁罐已无影无踪2、学生体会道理并配合回答五、课后拓展贴近生活 1、如果你即将外出旅行,你可以选择陶罐或者铁罐其中一个伴侣,你将选择谁呢?为什么?2、展示自己从这个故事中明白的道理?联系实际生活谈一谈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1、生回答:喜欢做陶罐那样的学生。

      因为它谦虚、不记仇、善良预设)2、学生自己再总结文章中心思想,并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如:在学习方面,在生活方面等大家应该互相取长补短,和睦相处板书设计: 铁罐      坚硬 --→ 氧化忍让 ↑↓ 奚落 陶罐      易碎 ——→ 永久课后作业 1、摘抄表现陶罐和铁罐神态的词句摘抄在“日积月累本”上)2、小练笔:假如铁罐复活了,它会对陶罐说些什么?陶罐会说什么?请续写《陶罐和铁罐》,相信自己一定行!(写在“我的文章本"上)3、、把故事讲给弟弟妹妹听,告诉他们看问题要全面,不能用自己的和别人的短处比,更不能因此而骄傲教学反思总结: 这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埋在土里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为文物,铁罐却化为泥土,不复存在故事告诉人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陶罐和铁罐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理解课文讲的道理是教学的难点.反思: 三年级的孩子在自主阅读这则寓言时,往往会过于沉浸在故事情节中,而使自己的认识出现偏差,他们会认为陶罐是很“好"的,而铁罐是“不好”的。

      这种认识上的偏差,需要我们老师在具体的课堂情境中巧妙地加以引导“修正"并传之以做人的道理。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