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虎鲨、黄颡、鲑鳟鱼养殖.ppt

96页
  • 卖家[上传人]:kms****20
  • 文档编号:51836048
  • 上传时间:2018-08-16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6.18MB
  • / 9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讲述提纲一、虎鲨的养殖技术 二、黄颡鱼的养殖技术 三、虹鳟及三文鱼的养殖技术 四、银鲷的养殖技术一、虎鲨Pangasius polyuranodon 的养殖技术§ 养殖意义及主要优缺点 § 虎鲨的养殖相关生物学 § 虎鲨养殖方式及其主要技术要点 § 虎鲨主要病害及防治技术 § 烹饪及食用方法养殖意义及主要优点§ 肉质异常细嫩、鲜美,是东南亚的名鱼而且 冰冻后肉味口感不变; § 生长速度快, 5~6cm的鱼种经4~5个月的养殖 可达到500克以上, § 个体大,体长可达100厘米; § 杂食性,抢食能力强,非常喜欢吃人工配合饲 料; § 不自相残食; § 耐低氧,可以吞咽空气; § 适合于池塘、流水、网箱等多种养殖方式;主要缺点§ 属热带鱼,需要越冬,上市季节集中; § 性急,大鱼运输难度较大,暂养有一定难度 ; § 大鱼有较硬的胸鳍刺,易伤鱼及运输袋; § 动网后有长时间不吃东西的坏习惯;虎鲨的养殖相关生物学§ 学名:Pangasius polyuranodon § 中文学名:苏氏圆腹鱼芒 § 分类地位:鲇形目,鱼芒 科§ 中文别名:巴丁鱼、蓝鲨、八珍鱼、暹罗鲇 鱼 § 原产地:东南亚的泰国和马来西亚 虎鲨黑鲨白鲨虎鲨与白虎鲨示白鲨鱼种的体色生活习性§ 属热带鱼类,生存温度14~39℃,最佳生长 温度28~30℃,; § 最适pH值为6.0~8; § 耐低氧能力强,有到水面吞咽空气的习性; 水中溶氧在3mg/L以上时生长正常,低于 2mg/L时出现浮头,低于1mg/L时会窒息死亡 。

      § 游动迅速,性急;食性§ 扁肉食性的杂食性; § 对饲料中蛋白质含量的要求不高,用罗非鱼 饲料都能养殖;但要其生长迅速,饲料中蛋 白质含量应在38%以上; § 对饲料有一定的记忆性,一旦习惯于吃一种 饲料后,改变需要几天的时间;生长特性§ 生长迅速,在马来西亚Ⅰ龄鱼体重可达1.5 - 2.0 公斤,Ⅱ龄鱼体重可达4.0公斤以上 § 在重庆5~6cm的鱼种,4月放养,当年下半年 可达到500克以上 § 最大个体重可达 斤,体长可达100厘米以 上; § 雌鱼个体一般略大于雄鱼;繁殖习性§ 雄鱼2年性成熟,雌鱼3年性成熟; § 在马来西亚每年3月~10月,均可繁殖; § 繁殖水温26 ℃以上,最佳繁殖水温28~30 ℃; § 雌鱼怀卵量非常大,大约为15万粒/KG; § 受精卵有粘性;虎鲨养殖主要方式及其技术要点§ 主要养殖方式:池塘养殖、流水养殖、网箱 养殖 § 养殖技术要点: 1、最低水温要求在14℃以上,20℃以上开始 生长,最佳生长水温为25~30℃ 2、配合饲料的蛋白质含量一般在38~40%,为 保持营养平衡,可定期补充一些鲜活饵料, 如:鱼肉、猪心肺、螺蚌肉等; 2、重庆地区一般4月份即可放养 池塘单养§ 池塘面积1-10亩均可,水深1.2-2m; § 每年4月一5月,当水温稳定在18℃以上时,即可放养 § 规格为5cm-10cm的苗种,每亩放养量一般为1000- 2000尾,条件较好的池塘放养量可达2000尾-3000尾; § 投喂人工配合颗粒饲料,每天投喂2次,投喂量为鱼体 重的3~5%。

      § 池塘混养可与四大家鱼、罗非鱼、斑点又尾{鱼回}、 虾、蟹等混养,一般每亩水面混养量为100-200尾(规 格5-10cm),不需另投料 网箱养殖§ 网箱规格一般为4mX4Mx2m或5Mx5mX2m, 有效养殖水体为25~45立方米, § 放养规格为8cm-10cm鱼种80-120尾/立方 米 § 投喂人工配合颗料饲料,以浮水性饲料为佳 越南船体网箱养巴丁鱼网箱流水养殖池虎鲨主要病害及防治技术§ 细菌性败血症 § 车轮虫病 § 斜管虫病 § 小瓜虫病 § 应急性出血症“细菌性败血症”§是淡水鲨鱼苗种阶段危害最大的病害,常常因此造成大批死亡,有的甚 至导致全军覆没该病的特点是发病急,传染快,死亡率高,一次性治 愈比较困难,病情反复,损失大该病对白鲨危害最严重,其次是蓝鲨 §【症状与诊断】 该病主要症状是:鳍基、上下颌、口腔、眼睛、体侧出 现出血症状;鳃上黏液增多、颜色变浅或呈花斑状;严重时尾柄、头顶 也出现出血症状,眼球外突、肛门红肿,解剖可见肝、肾颜色变浅或呈 花斑状,有的肠道出现出血症状,腹腔有带色的、或浑浊的腹水;镜检 可见体表、鳃部常有车轮虫、斜管虫、指环虫、三代虫等寄生虫寄生。

      §【流行及危害】 该病几乎在全国各地的淡水鲨鱼养殖区都有流行,发病 季节主要是3—11月,水温一般在22℃--34℃,主要危害全长2cm— 15cm的苗种,又以全长6cm—13cm的苗种受害最严重,死亡率可高达 100%,2cm以下幼苗及15cm以上鱼种一般很少发生此病 §【治疗方法】 基本作法是外用杀虫剂杀灭体表及鳃上的寄生虫,全池泼 洒含有效氯的药物杀灭水体中的病原菌,内服抗菌素类药物消灭体内病 原菌,高温季节辅以配合使用消炎、清热、解毒的中草药药物治疗,再 结合适当冲注新水,适当降低饲料蛋白的水平 烹饪及食用方法§ 清蒸 § 红烧二、黄颡鱼的养殖技术黄颡鱼养殖意义及优点§ 是长江名贵食用鱼类之一,市场价格好, § 在国内外市场深受欢迎;国外市场潜力巨大,尤其日本、韩 国等东南亚国家和港、澳、台地区,是出口创汇的优良品种 § 其肉质细嫩,昧道鲜美,无小刺,多脂、营养价值高蛋白 质含量 16.l克,脂肪0.7克,钙、磷含量居江河鱼类之冠;而 且是吃火锅的上等佳肴; § 食性杂,且对水质要求不高,较易饲养,可单养,更适宜与 其它水产品混养,也可进行工厂化和网箱养殖 § 对水温没有特殊要求,不需要越冬; § 有药用价值:有独特的祛风、醒酒、消水肿、发奶之功效。

      主要缺点§ 个体较小; § 生长速度不快;黄颡鱼的养殖相关生物学 § 学名: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iridraco Richardson) § 分类地位:鲶形目、鮠科、黄颡鱼属, § 地 方 名: 黄腊丁、鱼央 丝、嘎鱼、嘎牙子 § 产 地: 分布广,全国各主要水系的江河、湖泊 § 形态特征: 一般体长为11~19厘米,体重30~100克体长, 后部侧扁,腹部平直口下位,横裂,唇厚 须4对,上颌须长,末端达到或超过胸鳍基部背 鳍硬刺后缘具锯齿胸鳍硬刺比背鳍硬刺长,前后缘均具锯 齿有短脂鳍尾鳍深叉形侧线平直背部黑褐色,体侧 黄色,体侧有宽而长的黑色断纹,腹部淡黄色,各鳍灰黑色 ,鼻须一半白色一半黑色 黄颡鱼的易混种类岔岔 尾尾 黄黄 颡颡 鱼鱼光光 泽泽 黄黄 颡颡 鱼鱼黄黄 颡颡 鱼鱼江江 黄黄 颡颡 鱼鱼黄颡鱼别名:黄腊丁、黄拐头、鱼央鱼央 丝、嘎鱼、嘎牙子丝、嘎鱼、嘎牙子 主要特征:体短粗壮,胸鳍硬刺前后缘均有明显锯齿体短粗壮,胸鳍硬刺前后缘均有明显锯齿 ,有,有3 3色斑、背部黑褐色,提侧黄色色斑、背部黑褐色,提侧黄色江黄颡鱼(瓦氏黄颡鱼) Pseudobagrus vachelli (Richards0n) 别名:黄腊丁、瓦氏黄颡鱼瓦氏黄颡鱼、、鱼央丝、硬角黄腊丁、江颡 主要特征:胸鳍硬刺前缘光滑,仅后缘有强锯齿,头顶披皮膜,须较长胸鳍硬刺前缘光滑,仅后缘有强锯齿,头顶披皮膜,须较长 、无色斑背部灰、无色斑背部灰 黑色,腹部白色黑色,腹部白色光泽黄颡鱼 PseudObagrus nitidus Sauvage et Dabry 别名:黄腊丁、尖嘴黄颡、油黄姑 主要特征:胸鳍硬刺前缘光滑,仅后缘有强锯齿,头顶大部裸露,须较短胸鳍硬刺前缘光滑,仅后缘有强锯齿,头顶大部裸露,须较短 、有、有2 2色斑色斑长须黄颡鱼 (岔尾黄颡鱼 )PSeudobagrus eupogon Boulenger 别名:黄腊丁 主要特征:胸鳍硬刺前后缘均有明显锯齿胸鳍硬刺前后缘均有明显锯齿 ,无,无 色斑、体黄褐色色斑、体黄褐色黄颡鱼、长须黄颡鱼、瓦氏黄颡鱼、光泽黄颡鱼的鉴别 品 种 性状黄颡鱼长须 黄颡鱼瓦氏黄颡 鱼光泽黄颡 鱼胸鳍硬刺前后缘有 无明显锯齿 有有前缘光滑,仅后缘有强 锯齿 体形体短粗壮,体 长通常为体高 的4.2倍以下 体较长 略细, 体长通常为体高 的4.6倍以上 其他头顶披皮膜 ,须较长 头顶大部裸 露,须较短 体表有无暗色色斑 体色有3色斑 背部黑褐色, 体侧黄色无 体黄褐色无 背部灰黑 色,腹部 白色有2色斑生活习性 § 黄颡鱼多在静水或江河缓流中活动,营底栖生活,白 天栖息于湖水底层,夜间则游到水上层觅食。

      § 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因之在不良环境条件下也能 生活幼鱼多在江湖的沿岸觅食 § 属温水性鱼类,生存温度0~38℃,最佳生长温度 25~28℃; § pH值范围6.0~9.0,最适pH值为7.0~8.4; § 耐低氧能力一般,水中溶氧在3mg/L以上时生长正 常,低于2mg/L时出现浮头,低于1mg/L时会窒息死亡 食性 § 黄颡鱼食性是肉食性为主的杂食性鱼类食物包括 小鱼、虾、各种陆生和水生昆虫(特别是摇蚊幼虫) 、小型软体动物和其它水生无脊椎动物,有时也捕食 小型鱼类其食性随环境和季节变化而有所差异,在 春夏季节常吞食其它鱼的鱼卵,到了寒冷季节,食物 中小鱼较多,而底栖动物渐渐减少 § 规格不同的黄颡鱼食性也有所不同,体长2~4cm,主 要摄食桡足类和枝角类;体长5~8cm的个体,主要摄 食浮游动物以及水生昆虫;超过8cm以上个体,摄食软 体动物和小型鱼类等 § 觅食活动一般在夜间进行生长特性 § 黄颡鱼生长速度较慢,常见个体重200~300g在自然大水域 1龄鱼可长到体长56mm,体重5.7g2龄鱼可长到体长 98.3mm,体重20.6g3龄鱼可长到135.5mm,体重36.1g。

      4 龄鱼可长到160.1mm,体重58.2g5龄鱼可长到177.7mm,体 重81.3g黄颡鱼雄鱼一般较雌鱼大1~2龄鱼生长较快,以 后生长缓慢,5龄鱼仅为250mm § 人工饲养条件下:黄颡鱼在苗种阶段生长较慢,长到4厘米 以上生长明显加快,一周年后达到形成熟,这时雄性明显比 雌性生长快,因此,在池塘套养条件下,一年半的黄颡鱼, 雄性一般可长到2两以上,而雌性一般在1两左右池塘套养 黄颡鱼如果放养的时间比较早,密度比较稀,当年也可以长 到上市规格(1两以上) 繁殖习性 §黄颡鱼2~4冬龄达性成熟(约3龄以上),最小成熟个体,雌鱼为11.7cm,雄 鱼为14.8cm §达性成熟的雄鱼在肛门后面有一个生殖突,而雌鱼则无 §在南方4~5月产卵,在北方6月才开始产卵,是产卵较晚的鱼类之一 §要求水温在20~30℃产卵活动于夜间进行,当天气由晴转为阴雨,即可 产卵 §黄颡鱼具有筑巢产卵保护后代的习性产卵时亲鱼选择具有水草的沙 泥质的浅滩,水深8~10cm,利用胸鳍刺在泥底上断断续续地摇动建造 鱼巢有几个在一起的,也有几十个成群的,相隔不远形成穴群每个穴径 约为15cm,深为10cm,产卵受精于穴内。

      雄鱼于穴口保护鱼卵孵化并 经常用巨大的胸鳍拨动,使穴中水流通,利用水流辅助卵孵化守护到仔 鱼能自行游动为止(7~8天)此期间雄鱼几乎不摄食雌鱼产完卵后离 巢觅食 §黄颡鱼怀卵量为1086~4469粒,成熟卵径1.7mm,受精卵为黄色、粘性 、沉于巢底或粘附在巢壁的水草须根等物体上发育其产出的卵径约 为2.5mm,两天内即可孵化 §黄颡鱼可能为分批产卵的鱼类 黄颡鱼的人工繁殖黄颡鱼的苗种培育主要养殖方式§ 池塘养殖 § 流水养殖 § 网箱养殖 § 配合饲料:采用进口鱼粉,肉骨粉、血粉、 豆粕、菜粕、干鱼虫等与饲料添加剂进行配 合而成,前期蛋白含量34%以上,脂肪4%; 后期蛋白含量30%,脂肪6%即可;饵料系数 1.9左右;由于目前市场上没有黄颡鱼的专用 饲料,建议用叉尾鮰饲料代替池塘养殖§ 池塘条件:2~5亩为宜,平均水深1.8m。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