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雅疏证序》.ppt
14页冯青青 2014年5月13日《广雅疏证序》解读王念孙简介《广雅疏证》的成书过程《广雅疏证》的原则与内容王引之《经传释词》请大家完成!王念孙(1744-1832),字怀祖,江苏高 邮人清代音韵学家、训诂学家,著有《 广雅疏证》、《读书杂志》、《古韵谱》 等王念孙幼年从戴震学习音韵、文字、 训诂之学,深受老师的影响《广雅疏证》是王念孙的代表著作, 共10卷,对《广雅》进行系统的校勘 和阐释主要价值在于通过古音来求古义,辨 析先儒误说,依靠文献考证张揖原书 的错误,是清代语言学史上成就较高 的小学典籍,对中国古代训诂学的发 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王念孙作《广雅疏证》是从当时实际 情况出发的《广雅》是张揖增补《尔雅》所写的 一部著作,19篇,有2343条,在研究 字义、词汇方面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乾隆53年(1788年)他45时开始, 每天疏证三个字,寒暑不断,一直到 乾隆60年冬完成嘉庆元年(1796年)为《广雅疏证》 作序,这是他疏证《广雅》的小结窃以训诂之旨,本于声音故有声同字异 ,声近义同虽或类聚群分,实亦同条共 贯譬如振裘必提其领,举网必挈其纲, 故曰“本立而道生”,“知天下之至啧而不可 乱也”。
此之不寤,则有字别为音,音别为 义,或望文虚造而违古义,或墨守成训而 尟会通易简之理既失,而大道多歧矣 今则就古音以求古义,引伸触类,不限形 体王念孙的《广雅疏证》,首先对《广雅》作了详细 的校勘工作他在自序中有详细的数字说明校勘之后,他博访通人,载稽前典,对《广雅》进 行详明的疏证《广雅》原书只有18150字,疏证 之后达到50多万字王氏的疏证不仅考证精确,疏证详明,并在训诂学 研究上有突破、有创见他提出的“就古音以求古义 ,引伸触类,不限形体”的原则影响很大他能突破字形,从有声语言本身来观察,因声求义 ,这在训诂学上是有贡献的段玉裁评价道:“…… 怀祖氏能以三者互求,以六者互求,尤能以古音得 经义,盖天下一人而已矣所谓就古音以求古义,引伸触类,实清儒 治小学之最大成功处,而这种研究,又以 高邮王氏父子做得最为精通《广雅疏证 》这部书,王念孙倾注了旺盛的精力和深 厚的学识,他是“假《广雅》以证其所得”, 实为“高邮王氏学”之精华王引之(1769-1834),字伯申,号曼卿,江苏 高邮人精通音韵、文字、训诂之学,与父亲王念 孙齐名,并称“高邮二王”他曾奉旨勘订《康熙字 典》讹误,辑有《字典考证》十二册,并著有《经 义述闻》、《经传释词》。
《经传释词》十卷,收集周、秦、西汉古 书中虚字160个,对各字先说用法,后引例 证,追溯其原始,阐明其演变,论断多正 确《经传释词》对虚词的性质、作用, 进行综合性研究,对其后《马氏文通》为 首的古汉语语法研究,有很大的影响《经传释词》的价值有:虚词理论对后世 的虚词研究提供了学习与借鉴;语料丰富 ,断限严格清孙经世《经传释词补》《经传释词再补 》,吴昌莹《经词衍释》等对其有增补。
